小偷只是盗走茶壺

【短劇】小偷只是盗走茶壺
◎釋悟因

master這是真實的故事,場景:臺灣,山中一佛寺。
在一座美麗的山林裡,一間佛寺靜靜地矗立著。有一天,這佛門清修淨地,遭小偷了。
一陣荒亂腳步聲,在寂靜的清晨特別清響。
一位著短褂的修行人匆忙進入大殿。殿上一襲袈裟閉目禪修。
「當家!我方才在備齋食,一條人影從廚房裡走出來,跑走了。不是寺裡的。」典座閉氣凝神,以平穩的聲音說。
「不好!遭小偷了!」心裡估量。袈裟身影倐地從蒲團起來。喝道:「集眾!」
大眾齊集大殿,當家讓典座報告發現,並向眾人提醒:
「各人回執事辦公室、寮房仔細檢查,是否遺失貴重物品。」
不一會兒,大眾再集。
香燈報告:「無損,大殿的賽錢錢昨兒已經收拾。」
知客報告:「客堂一支茶壺不見了。」
其餘眾人七嘴八舌,沒有人有遺失貴重物品。
「那麼,就一支茶壺被盗走。」當家下結論。眾人不禁鬆口氣。
「小偷只是盗走一支茶壺!」有人私下嘀咕,「勞師動眾!」
聽在耳裡,當家的手心握緊了起來。(當家不好當啊!)
眾散。當家即以通訊向遊行在外的住持報告事情經過。
「師父!沒事!小偷只是盗走一支茶壺!」
住持聽著,心裡嘀咕,「你倒好,被人眾暗虧了,還如此無事。」仍心平氣和就說,「我告訴你一個『顧小失大』[註1]的典故」。
「古代有一個人,常常戴盆觀天,就向人說,天上沒有星辰。你覺得這人怎樣?」
「這是比喻眼光短淺。只看眼前不看大局。」
「說的是。這是顧小失大。看事要看遠、看整體。這次失竊,豈能以為小偷只是盗走茶壺就能了事!」
「是的,師父!小偷來查看路線了,摸熟了會再下手。用一支茶壺失竊,轉移注意力,讓我們鬆懈。」
「好。」師父微笑點頭。
早齋板響,大眾再集齋堂用齋。當家從座位起來,面向大眾一臉嚴肅:
「各位!近日請多多看顧身邊貴重物品。小偷還會再來!」
2016-0722


[註1]:典故出處:漢·焦贛《易林·賁之蒙》:“戴盆望天,不見星辰,顧小失大,福逃墻外。”

與正見相約──香光莊嚴雜誌

與正見相約──香光莊嚴雜誌


期期精彩,必定可期


《香光莊嚴》雜誌以雜誌書主題式的概念,深入探索佛教教義,使讀者從中認識佛教,以及將佛法應用於生活中。既是大眾接觸佛教的媒介,也是讀者與佛法智慧之間的橋樑。

本雜誌社是依香光尼僧團推廣佛陀教育的宗旨而成立。自1985年3月創刊至今,理念有三:一、關懷佛教教育,共創人間淨土;二、信仰、知識與生活三者並重;三、普羅大眾的佛教刊物。

自2005年起,《香光莊嚴》致力於多元型態的呈現,依主題特質,跨越紙本界限,或以影片、音樂、講座等不同方式,提供使用者豐富的視聽經驗,祈願能將佛法與生活結合。此外,為方便讀者取閱,而與諸多數位平臺合作,如:「Google play」、「Google 圖書」等網頁瀏覽;發展手機平版App跨平臺閱讀等等,使佛法廣為人知。

自2014年迄今,《香光莊嚴》所錄製的佛教梵唄音樂,連續兩年入圍傳藝金曲獎的「最佳宗教音樂專輯」,這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期許。希望未來在推展志業時,能掌握時代的脈動,以回應社會需求。祈願在不同的媒介中,傳遞佛法的正知正見,使得人間處處「香光莊嚴」。
magazine01-700
magazine02-700摘自《誰在耕心田》


香光莊嚴雜誌社 http://www.gayamagazine.org/

【活動報導】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

2016年香光寺開心一夏兒童營,於七月十六、十七日展開,除了快樂的遊戲跑跳碰外,今年是鄉土文學為主題的營隊,其課程內容包含體驗布袋戲、製作亮彩杯墊、茶藝課程、快樂讀經趣及和佛陀玩遊戲的慈心課程……等。

鬧熱滾滾ㄟ布袋戲體驗課程,蔡坤福老師以輕鬆又有趣的說學逗唱教學方式,讓小朋友深入了解布袋戲為什麼以「布袋」為名,體驗學習如何運用自己的食指,讓偶頭搖頭擺首,還可以藉由手的表達又文又武,小朋友很快的就學會了,他們也利用戲偶來段獨白的自我介紹呢!並透過挑戰布袋戲過八關的項目,讓小朋友現學現賣上台演出,還可以耍特技哦!整間教室鬧熱滾滾,笑聲不斷。

台灣阿里山系的高山茶舉世聞名,身處產地當然要對自己的地方產業及台灣的品茗文化多些了解,透過吳淑惠老師的講解,小朋友識其茶葉的外形並辨聞其香氣,了解紅茶、綠茶、高山烏龍茶的不同,知道雙杯品茗是因台灣高山茶的特有清香而產生的泡茶文化,同時也學會了泡茶的基礎方法及品茗的禮儀,增添生活美學的涵養。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黃佳琪老師、賀明蕙老師的帶領下,滿屋子的童音齊朗誦著子曰,讓古文充滿了朝氣與活力。藉由黃梅調與蘭花草的曲韻,樂唱《普門品偈頌》小朋友隨著曲調很快的記住了佛經裏的偈頌,快樂學習中種下善根。

與佛陀玩遊戲的課程裏,見杰法師藉由大哥哥大姐姐扮演小朋友的角色,呈現片斷的學校生活,戲劇角色呈現了語言霸凌的傷害及對朋友關懷的重要,讓小朋友學習同理心,並知道在適當的時間如何求助他人,友善關懷他人。爾後,動手栽種慈心綠豆,將自己的祝福寫在慈心聚寶盆的活動卡上,透過一再交換活動卡的方式,學會慈心散布,友善自他。

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下,小朋友完成了二天緊湊的課程內容,謝謝老師們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更謝謝所有參與這次營活動的菩薩,謝謝大家的歡喜護持,讓小朋友於快樂的學習中種下善根種子,期待這株小小的幼苗一直在愛與快樂中成長,明年暑假香光寺兒童營將再與大家快樂相見!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鬧熱滾滾ㄟ布袋戲體驗課程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鬧熱滾滾ㄟ布袋戲體驗課程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茶藝課程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茶藝課程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動手栽種慈心綠豆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動手栽種慈心綠豆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和佛陀玩遊戲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和佛陀玩遊戲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快樂讀經趣

香光寺2016「開心一夏」兒童營--快樂讀經趣


—————————-
香光寺 (Luminary Temple)
604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05)254-1267、0934-358-841   
傳真:(05)254-2977
劃撥帳號:03308694 戶名:香光寺

http://xianguan.gaya.org.tw/

【六群比丘有多壞?】

問:我們常在藏經中看到,六群比丘總是常常犯規、搗蛋。六群比丘真的這麼一無是處嗎?

確實在藏經中看到的六群比丘,總是常常犯規、搗蛋。一想到六群比丘,就會想到一群行儀敗壞的比丘,經常犯過,遭人譏嫌。下面,讓我們藉由《大智度論》中的故事,一探六群比丘的樣貌!


佛般涅槃後一百年,有位名叫優波麴的比丘,他是位得六神通的阿羅漢,在當時享有很高的美譽,是人類的大導師。

那時,有位長老比丘尼,年紀已經一百二十歲了,這位比丘尼在年少時曾經見過佛陀。優波麴仰慕佛陀,時常恨自己未生於佛世,不能親炙佛陀,於是就想親自到比丘尼的住處,請問她佛陀的容儀。
105_6b-700
於是優波麴就先遣弟子前往比丘尼住處傳遞訊息。弟子向比丘尼問訊後說:「我們的大師優波麴,於某日某日想來見您,請問您有關佛陀的容儀。」比丘尼答應了。

這一天,優波麴就要來訪了,比丘尼為探知優波麴的威儀是否端整,就以一個盛滿麻油的缽,放在門旁試探。優波麴來到比丘尼的住處,見門虛掩,就徐徐地推門而入。雖然動作輕緩,麻油缽還是稍微被碰動了一下,少許的油傾流於缽外。比丘尼見了,也不動聲色,親切地迎請優波麴入坐。

優波麴恭敬地請問比丘尼:「您見過佛陀嗎?佛陀的容貌像什麼樣子,請為我說吧!」比丘尼回答:「我當時年少,見佛陀來到我們的村落,那時,眾人高興地奔相走告:『佛陀來了!』好像在傳頌一件大喜事一樣,我就跟著大家去見佛。我一見 到佛陀的光明,就情不自禁地頂禮。結果一不小心,頭上的金釵竟掉在地上。當時我心裡很是慌亂,因那時是晚上,而且在黑暗的樹林中,一支金釵要怎麼去找呢? 就在我心亂如麻時,佛陀的光明照徹大地,讓幽隱的地方都顯現出來,於是金釵馬上就找到了。從此以後,我就發願出家做比丘尼。」

優波麴又問:「佛陀在世時,比丘的威儀禮法如何呢?」比丘尼回答:「佛在世時,六群比丘無羞、無恥,最是弊惡。雖然如此,但他們的威儀,卻勝過今日的你。怎麼說呢?六群比丘進入門戶,絕不會讓放在門邊油缽內的油傾出一滴。他們雖弊惡,但是一心攝持六根的儀法相當具足,行住坐臥都不失軌則。你雖是六神通阿羅漢,倒是不如他們了。」優波麴聽了,很是慚愧地離去!


看了這則故事,您還覺得六群比丘一無是處嗎?與六群比丘比起來,我們又是如何呢?許多佛門戒律都是因六群比丘的威儀失檢,佛陀才制定戒律,六群比丘可說是教制建立的功臣。或許,由另一個角度來看,六群比丘的犯規、搗蛋,是一種慈心的示現,成就戒律的訂定,而非惡性比丘。
◎故事摘錄自《香光莊嚴》第46期 <六群比丘有多壞?>

【精緻蔬食diy】 香菇素麵線(麵線糊)

食譜、煮食:蔡苓集

【精緻蔬食diy】  香菇素麵線

【精緻蔬食diy】 香菇素麵線

材料:
紅麵線200公克
香菇50公克(乾香菇泡軟切絲)
筍絲30公克(酸筍或沙拉筍)
紅蘿蔔絲30公克
素肉絲20克(或其它素料)
素肚切小片(量隨意)
蒟蒻腸(量隨意)
薑末、香菜  少許
玉米粉水  少許
高湯1500cc
醬油 2大匙先 放入高湯做湯底。(醬汁液也可)
塩 1小匙
糖 1小匙
黑醋、胡椒粉、香油  適量

作法:
一、先將麵線放入滾水燙5分鐘,撈起來浸泡泠水到面涼了後瀝乾,備用。
二、油鍋放入2大匙油熱炒薑先起鍋,再放入香菇慢慢炒到有香味,將全部材料(筍絲、紅蘿蔔、素肉絲、素肚、蒟蒻腸等),再將沸騰的高湯倒進。
三、滾後放入麵線小火煮約5分鐘,放調味(鹽、糖)。
四、滾後以玉米水勾芡即可熄火。
五、加入醋、胡椒粉、香油、香莱,依個人口味加減。

阿難摩登伽女難─義涵略釋

阿難摩登伽女難─義涵略釋

◎釋悟因

阿難摩登伽女難,是《楞嚴經》的啟教因緣。

2-21-300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摩登伽女,一位摩登伽的女兒。背景是有一年結夏安居[註1]圓滿日,佛陀與大眾師受波斯匿王供齋的這一天,阿難出外辦事不在受請的行列,他獨自外出托缽遇摩登伽女,就向她乞水。摩登伽女一見鍾情,她央求母親使用娑毘迦羅先梵天咒迷惑阿難,讓阿難作她的丈夫。阿難差點破色戒。

在佛門,出家戒的第一條是持守戒淫。《楞嚴經》敘述阿難回到祇園精舍,見了佛陀就悲傷涕淚,說「恨無始以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他下決心要明白修定、修慧的法要。從戒淫是比丘(尼)戒的第一條來看本經,那是從出家的身份在說修定、修慧的禁忌。

《楞嚴經》在唐朝譯出,另有二部經《佛說摩鄧女經》、《摩登伽經》譯出更早,一在後漢,一在三國。也敘述阿難遇摩登伽女難,主角是摩登伽女,細節略有不同。

一個事件有多元面向,除了阿難,另一個面向是摩登伽女、欲愛、以及為什麼是阿難?後漢、三國的譯本對摩登伽女的描述:色誘不成,摩登伽女仍然對阿難隨逐、守候。這不對等的愛是痴情,是苦。

為什麼是阿難?佛陀讚歎阿難有四奇特[註2]:阿難即使靜默著,人看了都歡喜;阿難說法人聽了就歡喜,阿難的儀容人看了就歡喜,聽他說話也都歡喜無厭。語默動靜都讓人歡喜,是阿難的好,阿難的貼心。可女方一見傾心「進止出入,恒隨逐之」[註3],超乎阿難的想像,阿難困惑了──這也是出家修道的共同課題!

佛陀問摩登伽女,「你喜歡阿難什麼?」[註4]摩登伽女說,「喜歡阿難的眼、喜歡阿難的耳、阿難的口、鼻,聲音,還喜歡看阿難走路…。」愛一個人沒有理由,就這麼喜歡著。二千五百年前如此,今日亦然。

佛陀就教摩登伽女去看她每一個所愛,是真實的嗎?沒有。摩登伽女看到「受」的真實相,就從欲愛得到解脫。佛陀也問阿難為何出家,是「見」了什麼而頓捨世間恩愛?很大篇幅在澄清什麼是「真心」的「見」。

阿難在僧團的角色,是結集經典的重要人物。有句話說,「佛法大海水,(點滴)流入阿難心。」[註5]由摩登伽女難,佛陀點化阿難,出離愛染,修定、修慧的法要在一片「覺」的真心[註6]──這是原始佛教提點的「正見」,如實正觀。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人們要見佛陀,阿難會安排適當的時機,讓人們得法喜;佛陀入滅,如何荼毘,找誰荼毗,荼毘後舍利分派,也是由阿難處理。阿難是佛陀的侍者、機要祕書。

在世間,團體要穩定成就,需要像阿難這樣的人;而解決世間苦迫,由出世到入世,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法輪的一脈相傳,阿難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聖弟子!

為什麼是阿難?就是阿難!
2016-0630


[註1]結夏安居,佛陀規定每年夏季的三月(4月16日-7月15日)僧眾都要參與結夏安居,大眾師結界共住共修,除三寶事緣,盡量少外出。結夏安居與印度的氣候有關,印度夏季多雨,出門不方便;地面又多生物恐踏殺蟲蟻傷生。因此佛陀規定僧眾每年夏天要結夏安居。圓滿日就是7月15日,結夏功德圓滿,居士護法通常會在這一天「供僧」,供養齋食、醫藥等。
[註2]《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頁 25;又《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冊,頁 200。
[註3]《摩登伽經》,大正藏第21冊,頁 401,又《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大正藏第14冊,頁 896。
[註4]《佛說摩鄧女經》,大正藏第14冊,頁 895。
[註5]《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頁 84。
[註6]「真心」,在楞嚴經有多種異名,妙明真心、寶覺真心,妙真如性、寶明妙性。又本經第四卷指出,若能見此「因地覺心」不隨它因緣生滅,就與果位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相同。(《楞嚴經》,大正藏第19冊,p. 123。)

心智的育苗──心智教學

心智的育苗──心智教學


趣學戒定慧 小樹將成蔭


每逢九月天,在港都的晨曦、如天籟般的笑聲中,看見近一千五百位小學生正享受著「心智教學──快樂三部曲」,體驗美好人格的養成歷程。此教學活動自1999年開辦至今,為了孩子們的笑聲,從不間斷。現已推展至高雄市8所學校及慈善會,共52個班級,除受各界肯定外,孩子的笑靨也是志工們的動力來源。mind-1-700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快樂三部曲,包含:一、「戒學」重在增進善行,屬道德的養成。如:喜捨布施以助人為樂。二、「定學」是專心一境,屬身心健康的培育。如:透過短劇表演以認識情緒。三、「慧學」能減低自我中心,屬心靈的智慧。如:討論植物的成長、循環,以瞭解自然的定律。

至於教材內容,皆由志工老師們以孩子的角度編寫,將生活的善法融入其中。透過遊戲、故事、歌唱、手語、短劇表演、問答討論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引領孩子們進入學習的情境。課堂裡,孩子們熱情主動地參與、歡喜地回應,快樂有趣地學習戒定慧。過程裡,開始看見孩子們在靜坐數息中,把躁動的心安定下來,而更多的回饋,是孩子們懂得多善解、多包容、少抱怨。看到孩子們這樣的改變,法師、志工們深刻地體悟到:自己不是孩子們生命中的貴人;孩子們才是大人們的貴人!

香光尼僧團長期以來,不斷地透過心智教學,啟發孩子們覺知的能力,藉以建立正向積極的人生觀,並快樂地成長。相信這些孩子們,將逐漸開展出生命無限的可能與心智之愛,為未來的社會注入清新的力量,猶如樹大蔭人一般。
摘自:《誰在耕心田》

mind-2-700mind-3-700

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紫竹林精舍大眾史學作品
周碧玉撰文

當春天的腳步輕輕地踏進南臺灣的土壤,高雄市獅甲國小四年一班的小朋友們紛紛褪下厚重的冬衣,輕快地走進校園,享受和風下清涼的早晨。然而,這份輕鬆並不屬於紫竹林校園弘化的志工們,此刻他們正準備進到教室,展開啟發、轉化心靈的教學活動。

這裡有一粒氣球,氣吹得飽飽的,如果大力壓它,會發生甚麼事?
「會爆炸。」
「嚇一跳。」
「害怕。」ball-700

在紫竹林精舍的心智老師帶領下,培養孩子們對情緒的感知,並且在每一次上課時也會安排時間讓孩子們練習覺察呼吸,傳達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另外,也引導孩子們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想辦法」,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概念。在種種不同設計的活動互動中,孩子們帶來意想不到實質的回饋。志工們表示:心智教育的影響是雙向的──孩子們學習到同理心、耐心和分享,進而應用在其他能力的學習上;而志工們則在助人的耐心和技巧上,經由反省、實踐,也有很大的進步。

美好的事總是需要大家來共同成就,除了有志工們在教學上的用心努力,也要有學校的品格教育和精舍心智教學理念的相融合,這些結合,無非都是希望培養孩子們具有世界公民的素養,活出身心健康的人生。

目前高雄市共有八所學校,五十二個班級參與心智教學的課程。因為孩子們的學習效果明顯,許多配合的學校希望能夠增加課堂數,還有其他未參加的學校,也希望志工團隊能夠進駐校園。

這些認同的聲響,聽在志工們的耳朵裡,是感動,也是壓力。多年來新生代弘化志工的培育並不容易,在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工中,最大的困擾是教學時間的調配。教學時間從上午八點至八點四十分,為了弘化教學,上班族的志工們必須請假;老闆志工們則要彈性上班;倒是退休的志工們自得其樂,他們說:「我們是爺爺、奶奶在帶孫子!」

雖然,設計教案的要求,已經超出許多志工的能力範圍,因而投入過多時間,也曾遭受家人的抱怨,但是,志工們仍然不減熱情的堅持下去。他們笑著說:「因為從事這份工作,讓我看見:『每個人都有被教育的可能』。」大家珍惜地、小心地呵護這些小小的心智幼苗,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份愛護自己小孩的心,扶持陪伴心智班的學童,看著他們成為一個友善、愛笑、愛撒嬌的小孩,辛苦一點,累一點也無妨。

正是因為這份認知,志工們看得更深,想得更透徹,認為不能光用現有的學校教育來解決現代孩子的問題,反而必須從改變孩子們的思考模式著手,才是最重要的。心智教學是相當消耗精神、時間和體力的工作,志工們衷心期盼未來有更多的年輕族群加入,讓我們共同來守護未來世界的小主人,「你看,孩子們的笑容多美麗!」

習以成性

習以成性
◎釋悟因

wu-200104年6月22至29日,我到大陸踩線,沿著虛雲老和尚的精進行跡探訪,朝禮禪宗祖庭,從福州到南昌,又到昆明、大理、麗江,再到廣州,再回到台北,感慨良多!清末戰亂,虛雲老和尚面對一座座如廢墟般的古寺,將已經荒廢、癱瘓的道場一間間重新建立;就像荒蕪已久的菜園,需要重新開墾,播撒種子。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觀點與必須面對的挑戰,有各自的困難點;但不論有多難、多遠、多長,這都是外在表象,重點在「堅持」,以及我們自己有幾把刷子。
香光尼眾佛學院從69年辦學至今,從未停過。辦學,需要累積經驗及掌握原則,但不只有堅守原則,更要與時俱進。大家在學院學習,要時時問自己成才了沒有?是否培養了更多的耐心?年輕時,可以推諉年幼無知,不曾學習過。現在出了家,讀了佛學院,更應該多學習,更要培養自己的耐心。一方面多讀點經律論、高僧楷範、行誼一樣充實自己;一方面被分派執事時就認真負責,不論何執,從外在開始,惜福惜緣成長,這是「歸零」的開始,是學習而來,是習以成性。
僧人的生命不是瞪著兩眼只看別人,等著被安排,而是內心自覺永遠有方向,並願意培養對別人的耐心與慈悲。因為「僧」,不是一個人,應是團體,就是香光尼眾佛學院的「眾」,一個組織,我們僧人一直在組織間進與出、出與進,不全是只有僧人,應僧俗合作,互信互助互友,接受世間的安立 —— 福與因緣。因此,學習不可能躲在後面,是承擔也是實習,是要讓自己成才,承傳佛教的棟樑。
出家生活需要這些,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淚的。我確實是這樣活過來的,這叫做「如是行過」。


香光尼眾佛學院
604 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
電話:886-5-254-0359
傳真:886-5-2543213
http://hkbi.gaya.org.tw/

wu01

【誰是大雄?】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小朋友看著大殿前的匾額,一臉不解:「大雄寶殿?大雄每次考試都考零分,為什麼還要給他一個寶殿?」……


【誰是大雄?】
Q:到寺院道場都會到大殿禮佛,為什麼大殿會稱為大雄寶殿?「大雄」是什麼意思呢?

A:
大雄寶殿,一般又簡稱為大殿,是寺院裡的主殿。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所以稱之為偉大的英雄。

「大雄」一詞又常跟大力一起出現,稱為大雄大力或大雄力。佛陀所表現的大雄力,除了自身圓滿覺證之外,又能毫無猶豫、毫無畏懼地宣說出來,展現絕對的自信,什麼也無法動搖。摧破所有的魔邪障礙,利益救濟所有的眾生,這無量精進、無量慈悲,都是佛陀大雄力的展現。所以,佛陀是最偉大的英雄,他展現的能力是最圓滿的大雄力。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提到:「一切人中最,說法為眾眼,大人無極慧,大雄極名聞。」來到大雄寶殿,在莊嚴的殿堂裡,憶念起佛陀無量的大智慧、無限的大慈悲,以及無礙的大雄力,無量功德而不能盡說,唯有將我們完全的身心,虔敬地禮拜,發願追隨佛陀的腳步,以安住於法的澄淨,往人群中行去。

da700◎整理自《香光莊嚴》第77期《生活中的緣起:現觀智慧(上)》<誰是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