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經》釋78──所謂「久遠」這一回事

◎釋悟因

王復問那先:「審為有久否?」那先言:「或有久,或無有久。」王復言:「何等為有久?何等為無有久?那先言:「其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未得道、當復更死生者,為有久。」

「時間」,到底有沒有久遠?這裡「久遠」,不是在問生命的長遠;而是在問生命輪迴是否有長遠。

經文「審」這個字,是副詞的用法,意思是「確實」。確實有長遠生命的流轉嗎?那先回答:「或有久,或無有久。」有的人是這樣長遠不斷地流轉輪迴,有的人是可以了斷,沒有久遠這一回事。

什麼人可以了斷、什麼人不能了斷而長遠生死流轉呢?那先回答:「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泥洹」,是音譯,華文譯為涅槃。也就是得道果、證涅槃的人,他們已了生死、不再輪迴;而沒有得道的人,就會再次經歷生死,繼續長遠的生死輪迴。

「久遠」,隨著思惟綿延不斷,隨著業力的酬報不由自主的走下去。「為有久」,這就有了「久遠」這回事,「當復更死生」,自然而然的就一再生死流轉,無法跳脫。

既然輪迴久遠,那麼,人要怎麼過活、採取怎樣的態度來生活才好呢?那先言:「人於今世好布施、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人活著最好多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或是財富的布施,或是智慧的布施,一方面,這是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表達,一方面,這是善舉、有益於人,可以建立良好的關係。儘管久遠,也不枉費這一生。

即使生死已了的人,他們也是樂於為善、歡喜布施。因為,生命活著,每個人必然要選擇自己表達生命的方式。

布施,而能三輪體空;或者,布施而求功德,二者都是布施。只是求功德者會有報償、有久遠事。然而有「久遠」事又怎樣呢?受報的當下會患得患失、苦受跟隨。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印儀-105.10,影片VIDEO_TS-8(第8片光碟)VTS_05_1-01:08-06:05。

「新聞寫作實務」課程心得分享

112_share_cover

「新聞寫作實務」課程心得分享/學員:吳秉欣

很開心參與「新聞稿寫作實務」課程,超過三十年新聞記者經驗的江俊亮老師詳細說明如何撰寫及閱讀新聞,解析整個新聞的重點、架構,並指導如何遵循新聞寫作技巧5W1H法則,在短時間內快速上手。

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為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解、如何,這六大重點不只是可以用在新聞稿寫作方面,也可以運用在很多地方,不過如何熟能生巧運用這六點,是需要反覆訓練才能具備的實力。

老師並教導我們,一個完整的新聞稿,是需要有標題來引導的,若沒有引人注目的標題,可能連繼續看下去的動力也沒有!所以,除了文章內容的重要性,更需要有簡單有力的標題輔助,標題文字不宜過多,抓住重點、乾淨俐落即可。

一般文案的呈現,有時會搭配相片來增加色彩,讓閱讀更具生動性,一張完美的圖片是不需要文字就能傳達出意境,這才是最高境界。而拍攝的角度及方式也很重要,現在的相機已不是傳統的膠卷底片,是運用記憶卡存取,所以在拍攝中可以多拍幾張,才不會發生無相片可選的憾事。在拍攝過程中,只要把握正確對焦、主題明確、近距離拍攝、觀察光線、背景單純及相信直覺等要點,就可以拍出好相片,多多練習就能在圖文寫作應用上得心應手。

這次課程,我不只學習到如何撰寫新聞稿,更學習到許多拍攝的技巧及角度的拿捏,短短三小時真的是滿載而歸。


「新聞寫作實務」課程心得分享/學員:邱柏龍

參加新聞寫作實務課程,講師江俊亮從事新聞工作超過三十年,經驗豐富,在課程一開始先介紹新聞的定義、分類、判斷標準,讓我們在讀新聞時學習如何客觀的描述事實並瞭解如何讓新聞引人入勝是一門學問。

對於新聞稿撰寫江俊亮老師表示,新聞稿的內容通常包含5W1H六大要素,就是 何人、何時、何地、何事、何故及如何,新聞稿的架構則分為標題、導言與內容 三大部分。在判斷重點後,決定好寫哪些內容,並抓住新聞的重點當導言,導言就是新聞稿的第一段,因為報紙版面有限,所以會將新聞的精華放在第一段,即使後面的內容被刪除,讀者仍能透過導言掌握新聞重點。而標題如果下得好,更能引發讀者好奇!

江俊亮老師在課程最後特別著墨新聞照片的部分,「一張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甚至為了按下快門捕捉瞬間的一刻需等上好幾天才能有所得,特別教導大家如何拍出一張具有新聞價值的照片,並且表示現在大部分的新聞照片時常缺乏「自然」的特質,這部分值得大家深思。

對於從未接觸過新聞寫作的我,在江俊亮老師的分享後,學到掌握新聞稿寫作的重點,也增進我在報紙閱讀與判斷新聞的正確性,真的是受益良多。


「新聞寫作實務」課程心得分享/學員:小牛

7月12日,一個炎炎夏日的下午,剛畢業閒閒無事的我,在媽媽半拖半請之下,一起去安慧學苑參加江俊亮老師的「新聞寫作實務」課程。

媽媽常常邀我去參加許多課程,我總以不想出門回絕他,總是被罵很宅,這次會來聽這場講座,一方面是認同媽媽說的「參加活動一定會有幫助」;另一方面是在寫自傳時頻頻卡關,深感寫作能力不足亟需加強,因此難得和媽媽一起去上課。

不同於一般的作文、論文,可以加入自己的觀點或情感,新聞稿必須以「第三人稱」的客觀角度撰寫。實際試過之後,發現真的好難,文筆不好又不會抓重點的我,一不小心就寫成閱讀心得,不禁覺得新聞記者好厲害!

新聞工作資歷超過30年的江老師,在演講最後花了一些時間,談如何拍攝新聞照片。「一張好照片勝過千言萬語!」老師分享很多優秀的新聞攝影作品,讓我們能夠具體感受好照片的力量。一張好的新聞照片,最重要的關鍵是「自然」,是「在一瞬間捕捉到最自然的人事物」,而不是「做出來的畫面」。新聞照片是我聆聽得最認真的部分,也讓我對於以後如何拍照更有方向。

江老師說:「不論拍照片或寫新聞稿,成功的關鍵就是多看、多做」。多看,吸取別人優點成為自己的養分;多做,讓自己熟練,總有一天會抓到訣竅,說不定還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擁有神乎其技的寫作和攝影能力,成為幫助自己進入職場的加分技能,甚至是心情紓壓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