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林精舍佛學研讀班】薰習法香 與同學同在

紫竹林精舍每年在佛學研讀班開學前,法師、服務學長們都會齊聚一堂,凝聚共識、創造新機。今年的開學行前會議一開始,法師就帶領我們玩「撈法寶說故事」桌遊,讓大家體會法寶的妙用。

之後,就以分組的方式與班導師建立班級經營共識、討論實際運作。最後回到大堂,由監院自晟法師勉勵,並請大家寫下三個實體課吸引人的特點,大家共通的答案皆為:溫度、真實、互動。

會議中,法師發給一人一株樹葉,請大家隔著口罩聞味道,卻很少人聞到。自晟法師請大家搓一搓葉子,「哇!聞到了」頓時大家都叫了起來,整個空間也充滿樟樹葉子的味道。甚麼叫做「搓一搓葉子」?在實體上課,您跟同學心意識同在、真實互動,讓他感受到溫度,他就聞得到法香了。法師請每位學長找一尊有緣的佛菩薩,每天至少稱念21聲,自己身心散發出法香,才能把法香傳送給學員。

會議最後,大眾誠心誦念心經三遍,祝禱疫情早日平息、風調雨順,研讀班辦學順利、廣度有緣人。 法師跟學長用心辦學,期盼有緣人一起共學。

1110714-03 1110714-04 1110714-05 1110714-06 1110714-01 1110714-02 1110714-07

紫竹林樂齡學堂 111年度第三期開課了

香光社區關懷據點紫竹林樂齡學堂,第三期開課兩班,7月~9月,計10次課程。全方位的課程,提供健康促進、關懷陪伴、共餐服務、社會參與,共學活用手心腦,共享養身寬心活動。

週五班於7月8日開始上課,謝淨舒老師與鄭莉潓老師帶領,體適能結合腦適能的課程。體適能以有氧訓練為主,搭配腦適能桌遊訓練課程,透過長輩們彼此互動,促進長者認知能力活化與社會參與。

首先唱跳律動身心,老師帶動活動筋骨,舒展身心。而長輩們無論音樂節拍是快、是慢,竟都能跟上老師的動作,真的是讓人佩服。接著記憶訓練,緊張刺激的桌遊遊戲。從記憶大考驗、反應遊戲、賓果連線,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就在笑聲、驚呼聲、扼腕聲中,時間匆匆的流逝,大家互約「下週一定要來喔!」活到老,健康到老,終身學習樂悠悠。
1110713-01

1110713-02

今夜,伽耶山的我們彼此相連

釋見寂

走過彷彿按下暫停鍵的大疫三年,需要一點療癒的開關,讓擔任志工的自己知道,還能相聚在伽耶山基金會印儀學苑,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

疫情趨緩,基金會志工團在6月27日舉辦電影《親愛的母親》特映會,感謝輝洪公司贊助,有志工與親友近50人共享文藝的夜晚。

《親愛的母親》描述一位醫生女兒,在父喪之後基於照顧義務,安排母親到都市共住,彼此在生活中或大或小的適應衝突,最終累積成令人悲傷的結果。

特映會上多位志工拭淚,尤其是兩位女主角的精彩片段,多少看到自己或家人的影子。映後座談中志工們踴躍回應,志工重三有感而發提問,面對年老親子的糾結,究竟是誰來適應誰?而淑玲學長自認與片中的母女皆有相似經驗,在變老的過程能否身心平衡度過考驗,與自我觀照的能耐有關。而長期照顧父母的士銘學長,感同身受地說陪伴就是用心與耐心去試,不會完美無瑕,在其中真實體會因緣生滅。

基金會晚緣專案在大台北地區培訓志工,進行高齡長者的心靈陪伴,邁入8年了。根據我的觀察,年邁長者真正的需求,是一種子女不容易對焦的感知。解決生活表面的不適與事物問題,是具體而容易的;然而,隱藏在長輩們的抱怨或沉默背後,多是難以理解的孤單和羞於啟齒的無助。高齡社會裡的長照政策,縱然能減輕家庭負擔、補充照顧網絡,面對父母老去的事實,隨著相處情節、壓力、變數的沉積,每個子女要作的功課,幾乎是生命中最糾結、最困難的一章。

人間親情衍生的照顧問題,源頭就是各有立場的「愛」;然能解決問題的,也唯是「愛」。若要回答天下長者們最需要什麼,也許就像小時候,父母無條件的陪伴。下一次,當父母開口說沒關係、你們去忙的時候,是否可能多點停留,告訴他們不忙,就讓我多陪在你身旁一會兒吧!

感謝所有志工,秉持志願服務初衷一路同行。生命學習的路上,悲傷可能會繼續,在彼此相伴中,連結內在的慈悲;困難依舊會發生,在用心付出中,望見醒覺的智慧。

因為志工與電影,伽耶山的我們,更深地相互理解、彼此相連。

1110627-01

1110627-02

1110627-03

1110627-05

1110627-06

1110627-07

《那先比丘經》釋126─佛陀的時代

◎釋悟因

《那先比丘經》雖然名為「經」,其實是一部「論」,因為裡面是解答一個一個的問題。體裁和南傳版本《彌蘭王問經》相同,以設問方式展開,問題的數目和表述不同,而討論的主題卻有異曲同工之處,例如輪迴、業報、涅槃、解脫、無我等。《彌蘭王問經》已有漢譯本,兩經可以相互參看。

《那先比丘經》在大正藏有二種,一種分為上、下二卷,一種分為上中下三卷,卷帙不同,內容大體一致。我使用的是上中下三卷的本子,卷上的問題討論有30個,卷中的問題討論有37個(31-67),卷下的問題討論有49個(68-116)。

卷下開始的問題討論在總數是第六十八,彌蘭王問那先比丘「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言:「然,無有勝佛者。」王復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1)

這第六十八個問題是延續卷中最後所問,有關佛陀是否存在的問題:

王問那先比丘:「世間有佛嗎?」那先回答:「有啊!」

王又問:「那先見過佛嗎?」那先據實回答:「沒見過」。

王又問:「那先的先師見過嗎?」那先再據實回答:「先師也沒有見過」。

既然那先和那先的先師都沒見過佛陀,可以肯定世間沒有佛陀。這是彌蘭王的結論。此時那先急智的反問:「大王!你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那先又問:「既然沒見過,大王怎知恆河的水源?」彌蘭王回答:「先祖說的!先祖說恆河是從水源那裡流過來的。」

「大王的先祖見過恆河的水源嗎?」「沒有」。

既然王和王的先祖都沒見過恆河的水源,可以肯定恆河沒有水源。那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彌蘭王一時被堵得啞口無言。

從「源遠流長」的理論來說,很多事物你沒有親眼見過,不能說它不存在。

印度不是重視歷史的民族,很多歷史都是傳說,而印度的政治背景尤其特殊,它是一個共和國,文字沒有統一,語言沒有統一,從古至今,直到近代英國統治印度的時期,印度公文以英語為主,英語就成為印度統一的語言。

關於佛陀是否是歷史真實的人物,很多學者都存有疑慮,後來經過史實、史料辨識才確立,也難怪彌蘭王有此一問:「世間有沒有佛陀?」。

《那先比丘經》成立的年代是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那先距離佛陀入滅至少七、八百年,自然沒有親眼見過佛陀。

文章出處:悟因法師談人生系列-8-那先比丘經的啟示-105.10(第11片光碟)VTS_01_01-02:00-05:30。

(1)「無有復勝佛者耶」,大正藏第32冊,CBETA, T32, no. 1670B, p.715。

《金剛經》在說什麼?

160_class_cover

就鳩摩羅什的譯本來探討《金剛經》的內容主旨。《金剛經》是從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開啟。須菩提向佛陀提出二個問題:凡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之後,一、云何應住?(如何安住、不退失無上菩提之心?)二、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妄心?)

佛陀由此闡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若要成就無上智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掃除一切法相。同時,也舉很多例子說明破「我執」及「法執」,才能得解脫,成就佛道。

至於本經的主旨,歷來註釋家有多種說法。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本經的宗旨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江味農認為《金剛經》的宗旨,可以說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印順法師闡述此經宗要:「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

聖嚴法師指出全經的要旨在:「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也就是要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星雲法師認為《金剛經》主旨可以用16個字概括:「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也有說法,認為本經的主旨是:「無我、無相、無修、無證。」

雖然各大德專家們所表達的字詞不同,但都在強調「心要離相」。亦即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要能「離相無住」、「降心離相」、「破相顯性」,也就是破除形相,顯出這個形相內的本性。即是要人放下執著、仇恨、貪念,寬容處世,活得輕鬆自在,超越自我的利害得失,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的人事物。

當我們「滅一切相」才能「證諸佛心」,也就能「離一切相,為一切善。」或「無住處生心,生心處無住。」惟應無所住而能生實相,能不住著於任何事物,心不著色、聲、香、味、觸等世俗觀念和概念,不著人我相等,自然就會有自在的清淨心。

◎資料出自:釋自衍,〈什麼是《金剛經》?〉,《香光莊嚴》,85期(民95年3月),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