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學設計彙編》序言

《香光尼眾佛學院教學設計彙編》序言
◎釋悟因

36_book-200  臺灣佛教的僧伽教育是有跡可循的,它始於日據時代,只是當時以短期培訓的講習會型態為主,也有混合一般教育科目的「中學林」丶「禪學堂」,更有僧侶遠赴中國大陸或日本遊學、參學。1945年戰後,日本退出臺灣,中國大陸僧侶來臺,以中國佛教漢系的傳承,加上承繼太虛大師辦學堂式的做法,在臺灣開始建立佛學院的教育模式。於是自1949年之後,臺灣佛教僧伽的教育方式除傳戒、佛七、禪七、講習會之外,較持久、具規模的佛教團體,紛紛以佛學院培養僧才,帶動了佛教的奠基與開展。

  臺灣的宗教教育,在戰後的近五十年間,一直被摒除在政府教育體制之外。直到1997年教育部開放私立學校成立宗教系所,宗教研究始在高等學府出現;之後在2007年立法通過開放宗教為培育人才可以設置獨立的宗教研修學院,於是佛教作育僧才得以納入國家高教司體制內。這是臺灣宗教教育的跨越,也是佛教在高教司體制內培育僧伽的一大契機。

  在這樣的轉變發展中,回顧過去數十年來,臺灣「佛學院」的辦學,其性質及辦學的共通經驗,既有別於一般大學院校,不只是一個上課、求學的地方;也不同於職業專門學校在培養專業的技術。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學程中強調加入修練身心、實踐教義的實修課程。因此,佛學院的教育可以是學術人才的培養,但又不盡然在養成學術人才,其精華更必須是僧格及宗教弘化人才的養成。理想的僧伽教育機構,是人才養成的研修學院、是師範學院,更是修道院,也是佛教機構。佛教耆宿、大德關懷佛教的未來,無不盡心盡力於斯,務使僧伽具備宗教僧格、佛教專業領域的能力,乃至學術研究能力,原因是佛教需要人才,佛教人才需要自己培養。納入高等教育體制,固然可賀;沒有納入高等教育體制,縱使水邊林下也非辦不可,何況佛學院也是僧伽教育的方法之一!

  香光尼眾佛學院自1980年創辦至今(2009年),三十年來一直秉持教育僧才的理念,以僧伽師範教育為職志,堅持修道的立場,培養住持正法、弘傳佛陀智慧的宗教師。課程規劃以基本僧格的陶養為核心,全方位學習經、律、論,同時配合時代需要,培養學僧面對時代、回應時代的器識與眼光,期許每一位僧伽有效的規劃修學生涯,充分發揮內在的潛能。這些課程大原則是分成五門,包括:1. 解門──由內典的研習,一窺佛法奧祕,建立正知見,作為行持指導;2. 行門──藉著五堂功課、佛七、禪七共修、關房禁足,修持止觀,培養定力,體證所知所解,從教入禪;3. 生活門──經由生活的自省、羯磨,養成自律、樂群的成熟人格;4. 執事門──從熟悉僧事中,建立領執的知見、態度,在人我關係中藉事練心,養具領眾能力;5. 弘護門──透過各種院務、法務活動,培養弘法的知能,回應社會需求,體現落實之道。

  本院的教育規劃一直在嘗試中摸索、改善。經過三十年來的實驗,發現結合解門、行門、生活門、執事門、弘護門的教育方式是當今佛教僧伽師範教育不可或缺的面向。僧人的養成需要全面的學習,教育的各個面向不可偏廢。佛學院是基礎教育,基礎是未來發展的墊腳石。如今本院辦學三十年不輟,學僧畢業百餘人,各在一方為佛教、社會服務奉獻。願將這小小的努力,向佛教大德、護法報告,秉持這份護法衛教的菩提心,謹將本院的教學現況──歷年來授課者的教學設計披陳,一方面結集彙編以為檢討,同時就教於大家,一方面也提供有心辦學者、學習者參考。

  本書由重視文獻整理的自衍法師主持彙編,收錄佛學院課程之教學設計有49篇,分為七類:基礎教理,教史,戒律、制度,經典,論典,行門,人文、弘護、執事,此七類可攝解門、行門、弘護、執事,至於生活門則另由輔導課程引導學習者反觀、內省。本書的教學設計來自33位授課者的心血結晶,歷年來開設的課程為數甚多,授課老師亦不只上數,惟限於篇幅,只能擇取部分課程,遺珠之憾在所難免。在此一併感謝所有授課老師的辛勞,也感謝提供教學設計的老師貢獻珍藏,分享大眾。

  宗教師的師範教育是持續不斷的、終身的、盡未來際的。佛學院的階段任務是奠基,也是提供僧伽修道、弘化開展的資糧。期許學習者體會佛道長遠,看清足下,步佛足跡,體解在學院接受教義研修及開拓思想的方法訓練,落實在僧人修道奉獻生涯及社會教化的人我關係互動中,不斷地自我砥礪,建立正知見、長養恢弘器識、利益眾生、住持佛法,則佛學院教育即已達成階段任務。願辦學者、學習者、佛教教團乃至護法,體會「僧在法在」、「僧在佛在」的精神,共轉法輪、利樂人間。願護持三寶長住,再接再礪!

版權頁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chu/chu2-hkbi.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