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息其心──悟因法師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佛說四十二章經》

頓息其心──悟因法師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五章 轉重令輕〉

「頓息其心」的「心」字,是「轉」的主要出口。因為身、口、意的作為都是「心」在主導。行為有過失,是由不善的心念發動;自己知道不對,就盡快放下那不善的一念心,不讓它持續。這就是「頓息其心」。不善的心念若沒有止息,罪過點滴積聚,最後就像流水歸向大海,愈來愈深廣。

同樣一個動作,「起心動念」不同,果報就有善惡之別。所做所為,是讓自己受益或受害,都在這一念心。文中「罪自消滅」,怎麼做到的?時時刻刻,使心向善的意念流動,犯過的機率就愈來愈少。罪業不是馬上消滅,而是逐漸的淡化、薄化。如經文所說「漸有痊損」,罪業逐漸地減輕。「痊損」,病勢減輕的意思。像生病盜汗,汗乾了病就好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將「頓息其心」落實在生活中呢?一般而言,心是看不見的;但是,心出竅於身、口,留意說話的音調、語調或行為,就能明白「心」在當下的意向。

有一次我帶法師去看病,我們搭計程車去醫院,我一路叮嚀生病的法師。司機卻說了:「你們,喔!菜姑仔!你們也會生病喔?」提高的聲調,不言可喻,那是無法想像的好奇與陌生。像「你是和尚喔!」「你是和尚仔哦!」兩者表面上的意思相似,心態完全不同。音調變化,傳達了不同的訊息,當下的心態、意向,也就不言而喻。

有一對夫妻都是留美博士。一天,太太來香光寺,看到我就一直哭……哭得很傷心,說是婆媳的問題。她說,有一次孩子去運動,滿身大汗地回家,她就拿毛巾幫孩子擦汗。婆婆卻說:「妳怎麼用妳洗澡的毛巾,擦我孫子的頭?讀到博士也不懂這個!」又數落她嫁過來後,都沒煮過一餐飯等等。

婆婆的指責,她心裡十分委屈,想到先生賺的錢都給公公婆婆,而生活費、房租、孩子教育費都是她負擔的,愈想愈委屈,忍不住放聲大哭。孩子看到她哭,說:「欸!有這麼嚴重嗎?」先生說:「欸!妳到底哭什麼?出了什麼事?怎麼一直哭呢?」知道原因後,先生補了一句:「我媽媽不認識字,妳是博士,就忍讓幾句吧!」眼淚也博取不到先生、子女的同情。

我跟她說:「妳回台灣是要幫女眾爭女權,如果不能平復自己的感覺與情緒,還能爭什麼呢?」勸她去打坐,藉由打坐看到自己深層的內在;坐不住,就去運動場跑步,跑到精疲力盡,讓身心安頓下來。

「哭」是外在的行為,內心覺得委屈,眼淚就不爭氣的流下來!為何這件事讓她特別在意呢?原來成長過程中,這位女居士是最會讀書的孩子,卻常被姐妹訕笑,成了不愉快的經驗。這些記憶就落藏在「八識田」的某個角落,成為抹不掉的影像。這影像平時並不出現,當遇到某些話、某些情境,撞擊到痛處,它就現形、感傷,哭個不停。這是所謂的「相應」。可是,人家會同情她的眼淚嗎?

放下內在覺得委屈的自己,才能跨出自己囿限的藩籬。就像有些父母雙亡的孤兒,放下悲慘身世的意象,更認真努力,自力更生,讓自己的身心穩定、事業成功。

摘自:心安了,路就開了:讓《佛說四十二章經》成為你人生的指引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 photo by 陳治平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