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一期 84年 3月

臺灣地區歷史悠久的佛教圖書館

--善導寺太虛佛教圖書館

編輯小組採訪 整理


  座落在台北市忠孝東路上的善導寺,其附設的「太虛佛教圖書館」是台灣歷史相當久的佛教圖書館;由於此圖書館在創立之初,即擁有豐富的館藏,是現在佛教圖書館在發展之初,難望其項背的。況且其歷史悠久之特色及其設立的動機,也是促使我們想訪問它的重點。希望透過這篇報導,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它當初成立之經過、現在發展的狀況及未來的規劃。於是我們在二月二十六日這一天,走訪善導寺的秘書殷先生,及館員林小姐。以下是訪問經過的整理。

  「太虛佛教圖書館」於民國四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在甘珠活佛的啟鑰、太滄和尚之剪彩中正式開幕。館名之所以以「太虛」二字來命名,有多層的考量。顧名思義是為紀念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而來的:因為太虛大師一生盡心於佛教教育和文化;且大師也是佛教界中最早創辦圖書館的人,他曾經在武昌創立「世界佛學苑圖書館」,藏書達十七八萬冊之多,可惜的是這些書籍由於時局急變,倉促中無法轉運到台灣來。身為大師門生者總是引為憾事;這也是促使他們再創立這個「太虛佛教圖書館」的原動力吧!

  本館在創立之初,是由演培法師擔任館長,隆根法師負責一切館內設備。李世傑居士為該館延聘之編目人員,曾編製叢書、分類、著者、書名等四種目錄及期刊論文索引。當時已擁有八千多冊的館藏,且每月之圖書經費預算為一千五百元,佔圖書館每月預算比例之半。人力方面,計聘管理員三位,一位雜工。由於此館是一佛教圖書館,以佛學藏書為主,世書的採購,採取重點式的辦法。所購圖書以叢書為主。圖書排架分世學及佛學兩部份,另設閱報、雜誌兩個部門;在流通方面,主要為內部閱讀,部份採外借。

  民國七十二年,圖書館改在觀音殿(根據李世傑居士說:創立之初是在彌陀殿);於民國七十六年遷至新館,佔地四百坪左右。在流通方面的政策,並未改變,仍是以內閱為主;主要的功能是讓讀者來此自習或閱覽經書,僅開放部份的讀者得以外借。

  太虛圖書館自成立至今已歷經約三十五個年頭之久,此次採訪時發現館藏量並未有明顯之成長。在經費方面,並未有一定之經費預算採購圖書。目前圖書館主要功能僅維持提供場地作閱覽之用。造成今日此等衰退狀況,可能是負責人不重視圖書館管理吧!更可惜的是以前李世傑居士所編的目錄卡片竟也不知去向;館內的書除了小部分有貼書標及登錄號之外,其他的書似未曾分編過。歷經人事變遷,館藏目錄也不知存放何處?佛學、非佛學亦無分開排架,少數的期刊混充其間。在人員方面,目前僅聘一位智光商職的工讀學生當館員;主要工作是為讀者換證、打掃環境、影印、開燈,並無包括分編工作。開館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進來使用圖書館之讀者主要為大專院校的學生或一些來找書的人。每天約有二十多位讀者來使用圖書館,通常是自修或寫作業及閱讀經書;考試期間曾經創下一天使用圖書館的人數高達七十多人。閱覽室最多可容下一百五十人左右。對於未來,圖書館沒有任何計畫,亦沒有將圖書館自動化的打算。

  由以上的訪問,可以知道太虛圖書館雖有著悠久的歷史,卻因人事、決策上的因素,致使圖書館發展停滯而勢微,在各方面都沒有長足的進步,甚至未來的發展沒有一個確切目標及良好的規劃;換句話說目前的「太虛佛教圖書館」僅是一個藏書樓也不為過,實在無法稱之為圖書館,與其創立時的動機與展望,實在是令人感到十分惋惜。藉由這次訪問,讓我們了解到一個好的圖書館若要永續經營下去,並非僅是創立一個圖書館而已;是需要延攬、栽培專業人才。不但規劃圖書館的硬體、軟體,還要了解自館的定位與特色。並時時注意時勢的趨向;這樣的圖書館才有辦法長久的經營下去,也惟有如此才能發揮一座圖書館的基本功能,而不致淪為僅僅是一個藏書樓的代價,這是筆者此行後的由衷心聲。

參考書目
1.樂鳴,「太虛圖書館開幕剪影」,海潮音,第四十一卷(民國49年6月),頁23。
2.李世傑,「太虛圖書館編制」,海潮音,第四十二卷(民國50年6月),頁17-19。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