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三期 87年 3月

讀書會面面觀:

兼談佛教圖書館讀書會的營運善巧方便度眾生

輔大社工系兼任講師 方隆彰


【摘要】:讀書會近幾年在台灣蓬勃發展,並有多元化的趨勢,因此,本文先就其發展的時代意義加以探討;接著,闡述讀書會的基本意涵、類型及其運作的命脈;最後並論及有關佛教圖書館讀書會如何營運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讀書會;圖書館;讀書;討論


一、讀書會的時代意義

  近年來,讀書會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到底是大眾意識到知識社會的來臨,激起求知意識的覺醒,抑或只是台灣文化中追求流行的一種表象?也許透過對社會特性的觀察與個人需求的了解,可以提供一些思索的線索。

  當今社會變遷產生了四種特性:首先是「多」,包括資訊來源多與資訊產量多,前者諸如書籍、雜誌、報紙、廣播節目、無線電視台、有線電視台、網路等,後者如書籍出版量不論本土著作或翻譯書皆大量增加,而雜誌不只類別繁多,而且頁數少則一百頁,多則兩百多頁,有線電視台更是到了幾乎無孔不入的地步;其次是「快」,此指資訊產生快及流通快,譬如出版速度,書店平台上書本的更新率,現場直播,call in節目等;第三是「新」,由於變化多與快,許多以往不可能的事幾乎都變為可能,導致有「日日新」的感覺,譬如多元升學管道,同性戀的公開,總統直選等;最後是「少」,包含因忙碌而感到「時間」的不夠用,以及面對應變而發現個人「腦力」的有限等。

  這些特性導致舊思惟不足以立足於新時代,面對問題叢生與新觀念不斷產生的社會,多元及應變的思考成為必要與必備,這種思惟模式的大轉換( paradigm shift),產生以下兩個挑戰:

(一)有何快速吸收、消化資訊的管道與方式,以免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二)有什麼可以集合個人之有限,以激發眾人無限智慧的良方,來處理多變的社
   會?

  面臨如此景況,「集體學習」似乎是可行的互助之道,因為,在團體中經由個人的貢獻可以產生超越個人之和的「融合效應」(synergy)。而就個人層面來看,如此的學習方式也直接呼應了人的基本需求,譬如:「求知與被知」,人對未知的事物會想要知道而去探索,否則會有擔心與不安,一旦求知後會得到滿足與踏實感;而有知之後,會渴望他人知道自己的「知」,以肯定自己的存在與有用性,因此,需要有表達或表現的機會,並進一步能被接受與了解;其次,「獨享與分享」,人一方面需要擁有私秘感,另方面卻也希望與人交流,彼此接納與欣賞;再者是「獨立與歸屬」,人的一生都努力追求自主,以證明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又期望與別人產生關聯,能被他人認同,建立依附的關係,產生「我們」是一體的歸屬感;又如「求變與安頓」,人常不甘於一成不變的重複或僵化,但內心深處卻又祈求平安、安定,這之間是一種平衡的追求。

  由於「讀書會」具有「知識累積」、「開放表達」、「情感交流」、「智慧開啟」等功能,能有相當的程度滿足上述的個人需求,因此,屬於「集體學習」式的「讀書會」,就自然形成與發展了。

二、讀書會的基本意涵

(一)讀書會的意義

  「讀書會」之所以稱為「讀」書會,而非「念」或「看」,乃是因「讀」,是指要「多用點『心』去接觸、了解與吸收」;而「書」的原意是「成冊的文字或圖畫」,若由讀書會實務運作的觀點看,「書」可指「有主題、範圍、結構、系統的客觀材料」;至於「會」則意謂「有目的的交流、討論,並有所領會」。

  因此,綜合而言,讀書會可說是「一群人針對一客觀材料加以討論、分享的學習性組織」。其中兩個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客觀材料」與「討論、分享」;如果只有後者而缺前者,則該讀書會將流於閒談、聯誼,反之,則易成為演講會或上課的單向傳達。

(二)與成長團體比較

  目前各類成長團體相當普遍,為避免讀書會變形,在此列出彼此的差異,以釐清讀書會的本質,發揮讀書會的學習功能。

讀書會 成長團體
•以「思想交流」為主,針對客觀材料
 引發對話
•以「心理成長」為主,針對主題或個
 人進行心理互動
•以「客觀材料」切入,著重材料理解
 與觀念啟發
•以「成員」為材料切入,著重成員的
 自覺與洞察
•重「知性」 •重「感性」
•帶領人不明顯,重要性不大 •帶領人明顯,較重要


三、讀書會的基本類型

  讀書會是相當自主性與高度自由的團體,因此,不同對象背景及需求,就會形成不同樣子的讀書會。以下介紹幾種類型,各讀書會可依狀況適當選擇、組合或創新。

(一)依閱讀時間分

  由於參與成員的時間、能力、閱讀習慣及材料份量等的不同,可分為事先閱讀與現場閱讀兩種讀書會:

1. 事先閱讀型

  又可以分為:(1) 個讀型:隨個人喜好或在某一範圍、主題內各自選讀一書,於會中報告重點、心得;此型的好處是:可於短時間內認識許多本書,但是,也可能只得到片斷、表面,甚至偏誤的概念,而且,不易參與討論;(2) 分讀型:每一次的進度由幾位成員各負責一部份閱讀,好處是:閱讀份量少,負擔輕,但可能產生與個讀型類似的弊病;(3) 共讀型:每人皆依進度閱讀同樣內容,好處是:具備共同討論的基礎,較易進入討論狀況,但是,難免有人未閱讀,而影響討論的參與。

2. 現場閱讀型

  此型適合份量較少的材料,如:一篇短文或書中的某幾頁,而對於成員皆較忙碌或尚未有閱讀習慣的成員也很適合;其進行方式可採由專人現場導讀或現場大家輪讀。

(二)依材料範圍分

  有的讀書會是由某一專業領域的成員(如:牙醫師、保險經紀人等)或對某一專業領域(如:人力資源、社會學等)有興趣的人組成的「專業讀書會」;或訂定一個主題由成員分頭搜集資料,甚至邀請專家來共同參與研討(如:環保、婚姻、休閒等)的「主題讀書會」;或者不限特定範圍的「一般(生活性)讀書會」。

(三)依進行方式分

  「討論」是讀書會的基要因素之一,但是,綜觀國內現況,有些讀書會或因成員喜好,或考量發展策略,而產生不同的進行方式,包括:

1. 聽講式(專家式)

  主要是外聘專家前來演講、專題報告,或進行導讀,再留一些時間進行問答。此種方式的好處是:成員可以很多,沒有事先閱讀的壓力,可直接藉由專家的講述吸取菁華。但因缺乏真正的討論,與一般演講會類似,且因花費較高,因此,偶爾採用可以帶來變化與新的刺激,或者對某一陌生領域剛要入門時,適合採用此種方式建立入門基礎。

2. 報告式(表達式)

  以成員報告(指定專人或輪流)為主,問答、心得分享、討論為輔。此種方式因報告人要充份準備,因此,他的收穫最多,而若採輪流報告(可採一次一位或一次數位),則成員皆有機會擔任主角,增加參與感,同時,成員人數可以較多,事先未閱讀的成員可經由聆聽報告而了解重點。此種方式適合尚未形成討論文化的團體,因此,有蠻多讀書會採用此方式進行。

3. 表演式(活動式)

  將每次讀書會當做一次活動設計、安排,依照程序表(節目表)掌控進行時間、內容,並注重內容表現的吸引力,求變求新,使參與成員如同觀賞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此種高度結構化的方式,成員可以觀眾身份享受過程,而策劃者(群)則要投注大量心力、時間,由於一般人數皆較多,且由專人報告及指定心得分享已佔許多時間,因此,一般成員能自由發表的機會不多,由於採用各自表述,不易產生聚焦式的討論。

4. 研討式(互動式)

  此式以研討材料為主,輔以報告、導讀或問答,至少需有一位帶領人主持研討(可採固定專人或輪流擔任)。為產生研討效果,人數不宜太多(約十五人以內),帶領人要有充份準備(如:熟悉材料,預擬討論問題等),如果成員對材料不熟,則要適時導讀協助,並需處理討論過程中的狀況(如:沈默、發言冗長、對立等)。此種方式著重成員的互動、激盪及深探,最符合讀書會的原始精神。

(四)依閱讀質量分

  各讀書會的味口不同,有的讀書會每次讀一本書,一年讀12∼24本,是屬「以量取勝」型,喜歡淺嚐速食,認為讀得越多,收穫越多,此型適合以快速吸收「資訊」為目的的讀書會。反之,有的讀書會一本書讀半年至一年,屬品嚐體驗的「細嚼慢嚥」型,採仔細精讀,不受進度催促,讀出深度、味道與過癮。而介於此二者之間的是「質量兼顧」型,依材料性質,有的略讀,有的精讀,安排進度時會考慮彈性的需要,而能適可而止。

四、讀書會的運作命脈

  讀書會是針對客觀材料引發對話,因此,「有效的解讀、消化材料」與「靈活、深度的進行討論」是維持讀書會運作的兩大命脈。

(一)有效的消解材料

1. 讀書的精神

  讀書的目的是經由理解材料,吸收菁華,並透過對話,轉化知識,提昇自我。因此,讀書首重「客觀了解」的精神,亦即先抱持了解原意,不加批評的態度開始閱讀,避免尚未全然了解之前,就已戴上有色眼鏡,而致無法窺其原貌。縱使有不同意處,也先試著以開放、接受的心來與材料做第一類接觸,以便忠於原味的閱讀;其次要把握「見林見樹」的精神,先掌握材料的整體結構,再品味其內容,否則,一頭栽進文字海,容易迷航,產生常見的「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讀過就忘」、「不知在讀什麼」之類的「見樹不見林」的閱讀症候群;第三是「不斷對話」的精神,在了解材料時是與材料(作者)做客觀對話,之後,再將材料重點或作者論點與自己的認知、經驗做主觀對話,而在讀書會中則可進一步與他人對話,以便經由不斷驗證,內化所學,並提昇獨立思考的能力。

2. 讀書的境界

  「某某書看過了嗎?」「看過。」「都懂了嗎?」「未必。」可見讀書經驗人人有,但是,讀到的境界可能不同:第一種境界是「讀過」,只要將書翻過,看過,略知一、二,有點印象,即在此境界,一般休閒性、資訊性的閱讀做到「讀過」即可。第二種境界是「讀懂」,強調了解材料在說什麼,能抓到重點,以往在學校的學習多屬此類,能讀懂就能寫出標準答案,考高分;此境界是求知的基礎,著重概念性的理解。第三種境界是「讀通」,在了解的基礎上,經由消化,能掌握材料的來龍去脈及其精義,並能用自己的話清楚表達作者的意念與材料的內涵。第四種境界是「讀透」,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或旁徵博引與材料深入對話,並將所得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運用自如。

  讀書若能通透,才能真正有益人生。

3. 讀書的方法

  結構決定內容。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有其結構,作者在執筆為文時,腦中必有一藍圖或大綱。因此,閱讀時若能找出材料的結構,了解其來龍去脈,找出前後邏輯關係,等於掌握了作者的思路,亦即先把材料的骨架建構起來,會得到一個全盤、大要的了解,讓我們一目瞭然,不但方便之後內容的理解,更有助於整體的記憶。至於實際的方法可採「瀏覽標題」及「建構標題間邏輯關係」,將全文(書)大要建構起來,接著再找每一段的重要邏輯字(logic words)(通常在段落的開始),以了解內文的脈絡,並可將原段落歸併為數個大段落,使材料結構更為簡明,更方便閱讀與理解。

  接著研讀內容,抓出每一段或每一大段的「重點」。一開始可以將文章中自認是重點的文字用鉛筆圈起來,再將每一段或每一大段中被圈起來的內容合起來看看,是否那一、兩句話才是真正的重點,或這些圈起來的文句主要在說什麼?將結果寫在空白、明顯處;之後,再將所有寫出來的重點做一聯結與歸納整理,就可以抓到材料的真正重點;經過如此不斷的練習,腦袋及眼睛會變得相當清晰與敏感,就可更快速、精準的掌握到材料的重點與要義,而達到讀懂的境界,並邁向讀通之路。

  上述讀書的精神、境界與方法,可經由下列四個步序落實,而達到有效的消解材料:(1) 客觀熟解材料→(2) 精確抓住重點→(3) 主觀對話驗證→ (4) 用心悟出深意。

(二)靈活的進行討論

  讀書會是根據客觀材料進行討論,因此,先對材料做有效的消解,就是奠定討論紮實的根基。至於如何進行討論,以下將由觀念與實際運作層面分別探討。

1. 討論的前提

  討論的本意是讓參與者可以說話,也有話說,沒有既定的底線,因此,討論是讓參與者想說、能說、會說、敢說,同時,也有人想聽、能聽、會聽及聽懂,所以,討論基本上是:(1) 人人可參與,意見被接納;(2) 彼此有回應,經驗相激盪;(3) 觀念有衝擊,交流有收穫;亦即討論是允許自由對話,鼓勵交流互動。

2. 讀書會討論不熱絡的因素

  雖然理知上知道參加讀書會是要參與討論,但是,在實際進行中卻常發生冷場、惜言如金的場面,究其原因不外:(1) 材料、主題因素:當成員對材料不熟悉、未事先閱讀,或對欲討論主題不了解、沒準備,則不知要說什麼,無從參與;(2) 成員因素:包括成員關係及能力兩方面,前者如:成員彼此不熟悉,不好意思發言,或成員關係不好,致不想說話;後者如:成員缺乏思考習慣,不知從何想起,或跟不上某些人的思考速度,或者表達能力較弱,有想法但說不出來;(3) 環境因素:譬如座位不當,排排坐,成員不易看到對方,缺乏對話的感覺,或者氣氛太過正式、嚴肅,致成員無法放鬆;(4) 帶領人因素:包含風格與能力,「風格」指討論帶領人若太過權威、主導性太強或觀念、觀點較封閉、主觀,則將扼殺開放探討的空間;「能力」指帶領人對帶領討論的方法是否熟練,狀況處理的技巧是否靈活、得當,都會直接、立即影響成員的參與及討論的進行。

  因此,讀書會的主持人或討論帶領人,除了對材料做充份準備外,也要針對可能影響討論的因素加以防範與處理。

3. 讀書會的研討類型

  讀書會的進行程序會因材料性質、材料熟悉度、成員參與習慣及帶領人習慣而有不同,但大體而言,採「研討式」的讀書會,不外下列數個步序:(1) 開場、暖身階段:主持人(帶領人)開場白、引個話題互相關懷或進行小活動暖身,以協助成員集中注意力,引發參與動機與興趣;(2)熟悉、複習材料階段:常見的方式有專人(或帶領人)導讀、重點報告、成員輪讀或由帶領人以問題帶動成員複習、消化材料等;(3) 討論、分享階段:針對材料進行多元、深入的探討、交流與經驗分享,此階段是重頭戲,一般情況應佔一半以上的時間,才能充份的研討,至於進行方式則待下一段說明;(4) 結束、回饋階段:帶領人(或主持人)將大家討論內容做一重點整理,必要時可根據討論內容提出作業讓成員回去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落實;此外,可邀請成員對本次進行內容、方式、帶領人風格等各方面發表意見、感想,學習彼此肯定與精進;最後,是行政事項交待。

  至於研討的形式,以下列三種最為基本與常見:(註1)

(1) 主觀對話型

  一般讀書會的主持人最常採用的「大家看了之後有什麼心得或看法,請開始發表。」即屬此型。亦即主持人不做任何引導或暖身(warm up),單刀直入請成員自由表達意見。此型是假設成員對材料已有個人想法且準備好要發表,但是,常見到的場面是一片沈默、成員低頭不語,需要主持人刻意邀請成員發言,或者形成少數人長篇大論式的演說,壟斷發言機會。因此,此型適合有備而來的成員或成員已習慣於思考與表達,則能很快進入討論的情境;另外,由於一開始即進入個人的心得、看法發表,易脫離材料,進入主觀、抽象的各說各話、天馬行空的擴散,此時,主持人的串連、組織、相扣(與材料)的工夫就很重要。

(2) 合作思考型

  指經過一定程序,由成員提出問題,再選擇問題加以討論,著重釐清問題主題及多元思辯的過程,不注重找到唯一的答案,是很好的哲學式思考訓練,有鬆動僵化思想的功能。其進行程序為:輪讀(每人輪流朗讀材料)→提問(成員自由提出由材料引發欲討論的問題,並列在白板上,註明提問人大名)→釐清(對所提問題的題意加以釐清,以確認「想要與大家討論的是什麼?」)→整理(將相關問題歸類,歸類過程需尊重原提問人是否同意屬同一類問題)→選擇(由成員共同選一個要優先討論的問題)→討論(針對選定的問題,開始開放的討論)。此法若將每次的問題記錄下來,可發現自己及他人的思考模式;而對不習慣思考或對材料尚陌生者,因一時提不出問題,會倍感壓力,但也可能由他人提問中激發自己的思路。一開始運用此型討論,在前五個步驟會花較多時間,以致未能充份進行「討論」,但卻是活化思路的重要過程。而主持人在過程中,如果成員已習慣進行程序,則只要秉持尊重、開放的態度,擔任維持秩序的工作即可;否則,主持人就要有更大的耐性協助成員了解每一個步驟,並隨時提醒自己不要主導與干預成員的思考,尤其當成員沈默時,不要急於打破,而要耐心的等待,因為,靜默的壓力會促使成員努力思考,讓思考的責任回歸給成員,必要時,主持人只要做釐清或提供不同方向的問題,以刺激成員多角度的思考。

(3) 層次討論型

  此類型的討論是根據人類學習原理與思考過程而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進行,使每位成員皆有機會較順利的搭上討論的列車,有系統、有重點的深入討論,並著重在對材料原意了解後,進行個人觀點的詮釋與生活驗證,進而由材料與成員不斷對話中,沈澱對成員有啟發或敲扣的精華。其討論層次依序為:ヾ 熟悉與複習材料:帶領人提問有助成員對材料再次複習或藉此熟悉材料的問題,以使成員開始進入了解材料的景況;ゝ 回應與消化材料:帶領人提問有助成員將對材料產生的感受、印象、聯想等立即回應表達出來,或對某些概念、角色、疑惑加以消解的問題,以引發成員開始動腦、發表,帶動討論氣氛;ゞ 詮釋與驗證材料:提問能引發成員對材料提出自己看法或體驗的問題,以引發多元的交流,映照材料與成員的切身關係或驗證作者觀點的適當性;々應用與深化材料:提問有助成員將第三層次的內涵加以整理,並凝聚出貫穿其中或潛藏於內的深義的問題,進而能回扣材料內蘊的真理或可加以應用、踐行,包括:啟示、心得、挑戰、學習、應用等。運用此四層次進行討論,其過程並非直線式,而是一種螺旋式的討論思考,各層次之間要相互呼應,才能深入探討。此型的討論帶領人需有較紮實的準備(含材料及問題),而在討論進行中,需運用的帶領技術有:ヾ問:提問有效的四層次問題;ゝ 聽:專注、接受的聆聽,以了解成員表達的內容;ゞ 應:將所聽到的加以精確的回應與整理,並將成員表達的內容轉化為問題拋回團體,繼續深入或不同角度的探討;々 串:將成員們表達的意見加以連結、組織,整理出異同,協助成員更清楚目前討論的狀況;ぁ 化:將離題的內容轉化回主流,以問題平衡論點的偏頗或不足,或將成員表達的重點、精義點化出來,甚至深化其內涵;あ 結:討論至最後需對討論要點做結語,如:重點整理、提示、提出後續待思考的問題、回扣材料深義的印證等,以做為討論的結束。

  除了上述三種基本類型,偶爾也可採用辯論、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討論。

五、圖書館讀書會的營運

  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讀書會是知識的交流場(field),由圖書館來推動讀書會,不但名正言順,且是當仁不讓。因此,目前許多公共圖書館皆有辦理讀書會,其中省立台中圖書館並曾於民國 83年3月辦過「台灣省83年度公共圖書館推展讀書會觀摩研討會」(註2)。

  佛教圖書館的藏書與資料雖不若一般圖書館多元、廣泛,但是,卻具專精特色,因此,在推廣、運作讀書會上,自有其可發揮之處。

  就推廣的功能言,圖書館可扮演直接執行的角色及間接推廣的角色;前者是圖書館自辦讀書會,後者是培訓讀書會帶領人或提供各讀書會後援協助(如:提供諮詢、督導服務,辦理帶領人聯誼、觀摩會,發行刊物提供相關資訊等)。

  如果要自辦讀書會,卻擔心人數太少,可以考慮先舉辦「聽講式」讀書會,吸引較多人來聽講,再由其中招收有興趣者。其實,讀書會的人數不一定要一、二十人以上才能舉辦,只要兩人以上,可以產生對話、討論,就可組成,重點在是否志同道合,有興趣、有意願,而非量大就會成功。

  至於在材料方面,宗教、哲學類是佛教圖書館的特色,因此,可依據此組成「專業讀書會」,吸引學有專精,或有志研討某一領域的人參與。若是一般人對此領域有興趣,則可組成以研讀經典為材料的讀書會,必要時可請專人帶領或指導;至於對社會科學、生活勵志類有興趣的民眾,也可組成「一般(生活)讀書會」,一方面推廣,另方面也吸引更多人前來利用圖書館,進而能護持圖書館。如果累積了一些辦理的經驗,並由其中發掘幾位有心人,則進一步辦理培訓帶領人或推廣的種籽人才,更易水到渠成。不論那一種讀書會,書籍材料及份量的選擇皆要考慮:1. 成員的興趣、程度及能力;2. 可行性:指成員有多少時間可以事先閱讀,每次有多少討論時間等。

  最後,一個讀書會的組成及運作程序可分為下列五個階段:

1. 構思/計劃期

  指開始構想讀書會的事(目標、類型、材料範圍、方式等)、人(對象、人數)、時(何時、一次多久、多久一次等)、地(地點)等項目,並將之整理出來。

2. 召募/聯絡期

  包含招生、報名、通知、召集等。

3. 說明/定向期

  召集參與者,溝通相關事、時、地,以形成共識,並進行初步組織工作(如:安排進度、工作分配、聯絡方式、基本規範等),及相互認識,建立關係。

4. 執行/運作期

  依計劃安排進行,並做必要之調整,發掘有心人員,製造參與機會。

5. 回顧/展望期

  讀書會進行通常有一階段性(如:以三個月、半年或一年為一期),每一階段結束前需進行回顧,整理所學,互相回饋,並對下一階段做適當調整、安排,重新出發(包括:人員退出、新招生,主題、範圍、方式之調整等)。

  佛教圖書館專職人力單薄,要全心投入營運讀書會常感力有未逮,因此,在了解讀書會的原理與運作之後,就要「借力使力」,善於運用有心人(如:來館讀者、義工)及相關資源(如:有經驗的圖書館、專業人士等),發揮槓桿原理,將善心藉善人化為善舉,則善果指日可待!

【附註】
註1:方隆彰,〈材料二三事與營運迷思〉,《台灣省86年度讀書會領導人研討會實
   錄》,(台中市:省立台中圖書館,民86年),頁22-24。
註2:江映松,〈讀書會與終身學習〉,《圖書館與終身學習座談會手冊》,(台北
   市:中國圖書館學會,民86年),頁19。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