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五期 87年 9月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光碟學術版Ver. 2.0使用介紹

嘉豐出版社編輯 陳惠珍


  邁向二十一世紀之際,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媒體工具不斷地推陳出新,人類傳遞知識的方法不再停留於發行傳統的紙本印刷、錄音帶、錄影帶或製作影視節目,而是將文字、影像、聲音轉成數位化,儲存於光碟中,利用檢索工具快速查詢,或透過網際網路交換或獲取資料等等。新媒介的產生讓人享受到跨越時空之界限、快速獲取大量的資訊及互動傳訊的喜悅,帶動將文獻資料數位化的風潮。國內佛教人士有鑑於此,開始積極參與文獻打字、校對,並開發迅速的比對、檢索工具,製作光碟,營造公共環境的網路,以及致力於漢字缺字問題的處理等等,諸方大德利眾的願行由此各綻光芒。

  雖然《佛教圖書館館訊》已有不少文章介紹國內新媒體發展的現況,然而尚未有《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學術版)的使用介紹。筆者承印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厚觀法師提供測試用《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學術版Ver. 2.0(以下簡稱ACD 2.0;該版預定於十月底發行),並吩咐末學簡介其使用步驟。藉此因緣,末學不惴愚陋,嘗試以使用者立場將ACD 2.0之特色作一介紹。

  印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中有段話:「『親近善友,多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聞思修為方便」,筆者覺得此段話是使用光碟的最佳依循,並將它應用在光碟之使用,說明如下:

 一、觀察收錄的內容與特色
 二、思惟檢索的目的與方法
 三、修正檢索的結果與字串

一、觀察收錄的內容與特色

  以找尋印順法師著作為例,在傳統圖書館,讀者必須先使用卡片目錄查檢,再利用所得的資料找到原書,摘輯所需的內容。然而光碟的使用在求取資料的方法上有顯著的差異,只要有Microsoft Windows 95以上、瀏覽器IE 4.0以上之IBM相容的電腦(目前尚不適用於Mac.電腦),輸入要找的資料並按下檢索鍵後,即可輕鬆獲取原文。以ACD 2.0為例,蒐集資料的特色包括:

1. 自定檢索著作

  在光碟所提供的著述中,可自行挑選全部或某幾類,甚至某些著述作為檢索對象。

2. 全文檢索方式

  透過檢索字串,或運用布林邏輯條件來查詢光碟資料庫的任何內容。若碰到未知的字串,可使用「*」字元來替代。如:鍵入「如*說」,可檢索到「如來所說」、「如經所說」……。

3. 漸進式檢索過程

  檢索的結果過於膨脹時可用「再檢索」來進一步篩選內容,若符合的範圍太狹窄時,則可回到主畫面作修正。

4. 合併瀏覽檢索所得

  不同著作各別檢索出來的結果,可以進行合併瀏覽,藉此可更廣泛地瞭解同一字串在不同題材中,作者的隨機演繹。

5. 漸層式調閱相關資料

  檢索所得的內容先以「摘要」方式瀏覽,使用者可以挑選認為合乎主題的筆數,再進一步調閱原書。

6. 提供漢字缺字與梵、巴、藏語羅馬拼音(註1)

7. 二種存檔格式

  檢索結果可儲存成二種檔案格式:瀏覽用的html檔及純文字的text檔,使用者各依所需,編輯成其他文件。

8. 畫面設定

  「選項設定」可調整畫面字體大小及行數,提供使用者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下檢索。

9. 列印設定

  列印時可選擇頁次,以減少紙張的浪費;字體大小則可透過畫面的「選項設定」來決定。

10. 線上注解功能

  著述內容中有藍色字加底線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解的所在位置,點選後能即時出現該注解內容。

  ACD 2.0將所收錄的作品,分成六類(總計四十二冊),茲分述如下:

1. 《妙雲集上篇》輯錄經論講記,計有七冊(註2);
2. 《妙雲集中篇》輯錄宗經論述、年譜,計有六冊(註3);
3. 《妙雲集下篇》為文集彙粹,計有十一冊(註4);
4. 《華雨集》計有五冊;
5. 《雜阿含經論會編》即《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及上、中、下三冊(註5);
6. 「專書」,輯錄專題研究,計八冊(註6);

  光碟收錄著作的名稱與已刊行紙本不同之處為下:

1. 《妙雲集下篇》原只有十冊,並不包括《平凡的一生》(增訂本)。但因增訂本
  為原下篇《華雨香雲》一書之「平凡的一生」一文增補改訂而成,所以歸類在一
  起。

2. 原《雜阿含經論會編》只分成上、中、下三冊,光碟版增加《雜阿含經部類之整
  編》一冊。該文原收錄在《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本文」之前的第1頁至第
  74頁,在實際檢索時為了避免頁數重複而產生混淆,因此特別輯錄成一冊。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是專為輯錄印順法師著作(註7)的資料庫,若能善用其特殊的檢索功能,配合已出版的佛學著作,將更能深入理解導師在佛學研究上的成果。

二、思惟檢索的目標與方法

  ACD 2.0的檢索方式是先選擇所需檢索的著作,透過檢索字串,配合布林邏輯檢索資料庫內容,因此選定字串是使用者首要思考的要目。亦即針對自己所想要瞭解的主題,思索那些字串(字、詞彙或片語)可能與檢索目標有關,再配合檢索條件,以尋找最適切的資料。

  字串的選擇取決於使用者對作者的瞭解,以及對該領域用語的修學程度。例如:導師在闡述「緣起」的文脈經常出現「性空」的觀念,如果想要理解導師如何聯繫這兩個概念,則可藉此二詞作為檢索字串;而「緣起」一詞也常出現在解說「中道」、「假名」的概念中,因此檢索與「緣起」有關的題材時,上述四個語詞可以考慮為基礎字串,再配合檢索條件來查詢。

  選定字串後,進一步作布林邏輯的運用。首先在「含有」欄中鍵入基本字串,如果不再配合其他條件,可以直接開始查詢,也可配合其他的條件--「或含有」(or)、「且含有」(and)、「但不含」(not)。其中「或含有」有擴大基本字串意涵的作用;「且含有」為縮小檢索範圍的字串條件;「但不含」以排除此字串條件作檢索範圍。檢索範圍是以「段落」為單位。例如:查詢「含有」『世尊』、「或含有」『釋尊』,表示該段落有「世尊」或「釋尊」的其中一詞。參見範例說明:一、主畫面。

三、修正檢索的結果與字串

  使用有限的字串及僵硬的布林邏輯條件真的能獲得符合檢索目標的內容?怎樣的字串與條件才能讓使用者在眾多的資料中產生正確的認知?比方說,那一天有人把佛教的因明論理化成邏輯運算元,另歸納出一群能應機破除煩惱、產生正見的檢索字串,屆時檢索出來的結果會有重大的突破也說不定!不過這仍是大家要摸索的課題。

  以ACD 2.0為例,由「主畫面」開始查詢之後,接續畫面分別為:二、檢索所得;三、摘要瀏覽;四、原文調閱。(參見範例說明:二∼四)此三項皆為檢索結果,如果能互為參考,由每一項結果評斷內容是否適切,藉著不斷修正字串與條件,即能調出與檢索目標相符的資料庫內容。

  檢索結果常有過於膨脹而導致誤引,如:查詢「太虛」(人名),同時會出現「太虛空」。ACD 2.0在「檢索所得」與「摘要瀏覽」二畫面中都提供了「再檢索」其他字串的功能,這項功能與布林邏輯中的「且含有」(and)作用一樣,為縮小範圍的檢索條件。「檢索所得」中的「再檢索」可以選擇所要再檢索的著作,而「摘要瀏覽」中的「再檢索」則是針對該頁面所有的內容作再檢索。

  檢索結果也有過於狹隘的情形,這是由於字串選用的不足,或者布林條件搭配不當等因素造成,察覺之後可以回到主畫面重新組合,再作查詢。由於有時同一語彙會有許多不同形式的同義詞,或者相同形式卻為不同意義的語詞,還有異體字等問題。此外,字串本身隱含著許多變異的因素,例如:檢索「三十七菩提分」,如果直接以該詞彙來查詢,則會漏掉「三十七道品」的段落;若以「三十七」作為基本字串,該詞也是數字的代稱,因此像「三十七年」這樣的數詞會全部納入範圍;而以「菩提分」為基本字串,則會產生特別強調「七菩提分」的段落。因此碰到這種情形,可以考慮將「道品」與「菩提分」配在「含有」及「或含有」的布林邏輯中,而「三十七」一詞則限定在「且含有」的條件,如此一來,檢索到的範圍會較為完整。

範例說明:

  以下就某類書中檢索與「緣起」有關的資訊作說明:

一、主畫面



【操作指引】

1. 選取「專書」類,再選取「分類全選」。
2. 檢索字串及條件:於〔含有〕欄內鍵入緣起,再配合布林邏輯〔或含有〕(or)
  中道、〔且含有〕(and)假名、〔但不含〕(not)空。
3. 按「開始查詢」,即進入「檢索所得」畫面。


二、檢索所得



【操作指引】

  「檢索所得」包括:檢索字串及條件、檢索所得總筆數、書名、各書符合檢索的筆數。選定所要瀏覽的書名,按「進入瀏覽」,即進入「摘要瀏覽」畫面。

三、摘要瀏覽



【操作指引】

  「摘要瀏覽」包括:書名、檢索字串及條件、筆數、原書頁行、原書內容摘要。點選「筆數」,即進入「原文調閱」畫面。

四、原文調閱



【操作指引】

  「原文調閱」包括:書名、檢索字串及條件、頁行、內容。點選內容中的圖檔(….gif),即顯現表格的原貌。(如上圖);若點選注解,則即時調出注解內容。

  以上所述(註8)是筆者個人使用經驗說明,希望可提供其他使用者參考。寫作期間並感謝厚觀法師耐心指正解答,林光明先生提供多台電腦設備、不限時間供筆者測試。在此一併致謝。

【附註】

註1:羅馬拼音的輸入方式,先打上英文字母,後面再鍵入修飾字符即可。字例表如
   下。


註2:七冊即:1.《般若經講記》;2.《寶積經講記》;3.《勝鬘經講記》;4.《藥
   師經講記》;5.《中觀論頌講記》;6.《攝大乘論講記》;7.《大乘起信論講
   記》。
註3:六冊即:1.《佛法概論》;2.《中觀今論》;3.《唯識學探源》;4.《性空學
   探源》;5.《成佛之道》(增注本);6.《太虛大師年譜》。
註4:十一冊即:1.《佛在人間》;2.《學佛三要》;3.《以佛法研究佛法》;4.《
   淨土與禪》;5.《青年的佛教》;6.《我之宗教觀》;7.《無諍之辯》;8.《
   教制教典與教學》;9.《佛教史地考論》;10.《華雨香雲》;11.《佛法是救
   世之光》、《平凡的一生》(增訂本)
註5:「整編」即《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收錄《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本文
   之前的第1頁至第74頁。
註6:八冊分別為: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2.《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
   之研究》;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4.《印度之佛教》;5.《印度
   佛教思想史》;6.《空之探究》;7.《如來藏之研究》;8.《中國禪宗史》。
註7:除了《永光集》等尚未出版還沒有收入光碟之外,餘皆已納入光碟資料庫中。
註8:內容部分摘自ACD 2.0「說明」之「學術版Ver. 2.0內容」、「學術版Ver. 2.0
   」操作指引、羅馬拼音鍵盤對照表。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