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十六期 87年 12月

電子出版品對館藏發展的影響:

「擁有館藏」或「提供檢索通道」?

世新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講師 葉乃靜


【摘要】:傳統上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識貯藏屋」,但隨著新科技帶來的快速改變,這樣的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很多人紛紛倡議,圖書館不見得要購買館藏,只要提供使用者檢索管道即可。本文旨在探討當前圖書館面臨的困境:期刊價格上揚、圖書館經費短絀和學術出版品日益增加。並分析「擁有館藏」與「提供檢索通道」間的爭論,以期在資訊時代,面對電子出版品帶來的洪流時,圖書館在採訪作業上或擬訂館藏發展政策時如何因應,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Abstract】: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age of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ibraries as "warehouse of knowledge" is challenged by the viewpoint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isscusses the factors behind such changes: shrinking of acquisitions budgets, high-cost journal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cholarly publications. Then it analyze the visions of access or ownership which confronts each library, and hopes that these opinions would help the libraries in decision making of acquisions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關鍵詞:電子出版品(electronic publication);館藏發展(collection development);
    資源分享(resource sharing)


壹、前言

  自一九六○年代圖書館開始利用電腦設備,建立自動化系統以來,伴隨科技的發展及通信事業的突飛猛進,各級圖書館紛紛運用電腦及電信技術,期望突破傳統,建立圖書館事業的新面貌。尤其自九○年代以來,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圖書館界也興起了一股熱潮,電子出版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藉由網路取得資料,更成了大家的期待,也因而出現「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數位圖書館」、「無圍牆圖書館」的口號。這些名詞代表著人們對新科技的期望,也反應出科技帶給圖書館的衝擊。

  然而,雖有人懷抱著以新科技建立美麗新世界的夢想,卻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電子出版品是否將取代印刷品,圖書館該購買紙本資料還是電子出版品呢?這些都是引起爭議的例子。這樣的爭論不僅影響圖書館採訪作業,也涉及館藏發展及資訊分享等議題。

  本文旨在由新科技對圖書館的影響及當前圖書館面臨的困境談起,接著分析在資訊時代「擁有館藏」(ownership)與「提供檢索通道」(access)間的爭論,圖書館在採訪作業上或擬訂館藏發展政策時,應考量的方向,以期在資訊時代,面對電子出版品帶來的洪流時,圖書館該如何因應,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貳、當前圖書館所面臨的困境

  誠如前段所言,部分人士之所以崇拜新科技,主要也源自圖書館面臨的困境,因而企圖藉由新科技的運用,化危機為轉機,為圖書館事業開創另一個新境界。當前圖書館面臨的困境有哪些呢?Cheryl B. Truesdell指出,圖書館面臨的危機,與期刊價格上揚、圖書館經費短絀和學術出版品日益增加有關(註1)。

  Frederick C. Lynden則詳析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包括有:高通貨膨脹、經費減少、所需資料的範圍擴大(各類型非書資料,價格昂貴)、設備費用增加、電子出版品的需求增加、人力減少、圖書館建築空間不夠、館藏的典藏及圖書館員的教育及訓練等問題(註2)。

  就高通貨膨脹及圖書和期刊費用的逐年上升來看,我們可以由以下的數據得到證實。例如就全球出版圖書的費用而言,1997年較1996年成長了6.8%(註3)。而以Faxon公司1998年和1999年期刊訂購價格計畫(subscription price projections)來看,期刊訂費漲幅如下表:(註4)

  美洲 歐洲 英國
1998年 10.3% 8-11% 7-11%
1999年 10.5% 10.5-11.5% 7-9%


  出版品逐年增加的趨勢,我們也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的一項數據得到證實。就全球圖書出版量來看:1970年為521,000種,1980年為715,500種,1990年上升到842,000種,1991年則為863,000種,一年的時間內,全球的出版品就增加了21,000種(註5)。

  圖書館經費的短絀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的,尤其這一、二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圖書館也難倖免,不僅人事費用凍結,圖書資料採購費也無法逐年按比例成長。事實上,圖書館大量運用新科技,例如電腦和通信設備,也是另一項龐大費用,除了購買費用外,還包括每年固定的維修費用。

  因此,上述三個因素整合起來,對圖書館而言,在服務的提供上可謂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圖書館希望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但現實的經濟因素,又讓圖書館無法提供讀者所需的資料,加上全球網路、透過通道(gateway)取得資料、電子化文獻傳遞服務、數位化等都是未來的趨勢(註6),因而出現了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的觀念。

參、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

  「提供檢索通道」及「擁有館藏」,是現代圖書資訊學文獻中常見的名詞,尤其在探討學術圖書館資料採購所面臨的危機,及館藏發展和資源分享等議題上(註7)。圖書館應擁有實體館藏的觀念,沿自傳統圖書館典藏檔案資料的角色。例如早期中國的圖書館是所謂的藏書樓,著重文獻的保存,忽視資料的使用。近年來,圖書館才慢慢的將重心轉移到使用者的身上,提倡滿足使用者資訊需求的服務。

  也因為沿自傳統圖書館典藏資料的觀念,我們常以館藏量的大小來判斷圖書館的好壞,並以為圖書館愈大愈好。事實上,任何一所圖書館以有限的經費,是不可能購買全球出版品的,更何況出版品逐年增加,圖書館購書經費並沒有隨著增加。因此,我們就聽到了,圖書館不應注意擁有什麼,而要在意是否能提供使用者檢索到資料的聲音。因為,館藏大小只是一種「相關值」,比較重要的是館藏的內容是什麼、品質如何及是否能滿足使用者需求(註8)。

  贊成圖書館應致力於「提供檢索通道」,而不用在乎是否擁有實體館藏者的原因之一是,由資料提供的成本來分析。例如1968年Gordon Williams在研究圖書館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假設某一種期刊一年不被使用六次的話,圖書館在讀者需要時以館際合作的方式取得,會比較划算(註9)。

  美國研究圖書館及研究圖書館團體的費用研究(ARL/RLG Cost Study)也顯示,如果一份期刊每年被使用的次數少於五次,仰賴「提供檢索通道」是比較符合成本效益的;如果一種期刊每年館內使用的總次數十次以上,「提供檢索通道」的成本效益,在各學科的分布情形,會較直接訂購來的不平均,換句話說,應考量各學科的不同狀況(註10)。

  Eleanor A. Gossen與Suzanne Irving則指出,因為使用率低的期刊維護成本是昂貴的,每次使用的平均費用,是所有期刊每次平均使用費用的十二倍(註11)。他們同時比較低使用率期刊平均費用與全部期刊使用費用如下表:

低使用率期刊平均費用與全部期刊使用費用比較表
學科 低使用率期刊數目 全部期刊訂費(美元) 使用次數 低使用率期刊平均每次使用費用(美元) 所有期刊平均使用費用 以借閱方式節省下來的費用百分比(*)
人文學 175 10,234 343 29.84 6.00 40
社會科學 129 9,456 287 31.95 3.26 45
科學和數學 229 103,758 522 198.77 35.52 91
教育 17 875 24 36.46 0.75 49
商業 7 1,093 26 42.04 3.57 56
其他 52 2,685 174 103.27 5.20 -21
總和 609 128,601 1,376 93.46 8.20 80


* 借閱資料費用以每份文獻18.62美元計算。
資料來源:Eleanor A. Gossen and Suzanne Irving, "Ownership versus Access
     and Low-Use Periodical Titles,"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39 (1995), pp. 46-47.

  由上表可以看出,低使用率期刊的維護費用,以教育類資料成本最高,其次為其他、商業、社會科學、科學及數學、人文學等。人文學期刊的維護成本就上表而言是最低的。若以每份借閱資料成本為18.62美元來看(註12),低使用率期刊若以借閱方式來提供服務的話,其中人文學期刊節省下來的費用比例最低。

  事實上,很多圖書館的館藏,每年曾被使用過的數量不及一半。若是如此,圖書館幾乎是「供給過多」(overstocked)的狀況(註13)。而且,無論圖書館如何選擇,總有一些資料是很少用到,甚至是未曾被使用過的。如此一來,會有很多經費浪費在這些沒有用到之圖書購買、處理和典藏上(註14)。加上圖書館的使用者較少考慮到如何及在何處取得資料,他們比較關心的是取得資料的時間(註15)。因此,Irene B. Hoadley認為,圖書館應該可以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購買館藏。

  除了費用因素外,「提供檢索通道」的優點還包括:圖書館不需要擁有資料、可以由任何地方檢索到資料、資料編輯更容易、多媒體資料、即時服務、使用者導向、可決定那些資料不用採購、資料使用者與提供者間能做更好的溝通(註16)。

  「提供檢索通道」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由館際合作量的增加看出。例如OCLC的館際合作需求量自1986年來,每年呈現上揚的趨勢,至1994年的統計其每年的量已有近七百萬件。而OCLC的館際合作活動只是所有美國地區館際合作申請量的三分之一(註17)。而透過「提供檢索通道」取得文獻資料的數量,也由1992-93的2.7%增加到1993-94的12.9%(註18)。

  也許在資訊時代,圖書館「提供檢索通道」服務將是無可避免的,但也有一些缺點,即電子出版品本身也有些限制,例如螢幕太小、速度太慢、閱讀者眼睛不舒服、不像紙本資料可隨身攜帶(註19)。而全文檔案很少,圖書館仍會猶豫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出版者仍會關心,如果只有一個檔案,而所有的人都能檢索時,他們如何賺錢等問題,都是「提供檢索通道」服務另一層的限制(註20)。

  此外,我們不能忽視「提供檢索通道」的缺點還包括:網際網路上常發生雜亂及擁擠現象、並非人人都能上網、資料如何保存、設備費用(持續投資在電子設備上才能提供閱讀,圖書則沒有這個問題)、文獻傳遞服務提供的資料,如何收費及版權等問題(註21)。

  Laura Townsend Kane則提出,「提供檢索通道」表面上意指「獲得率」(availability),但是,實際上那只是一種「可能」的獲得率。而使用者的付費能力,及影響文獻傳遞效益的因素,例如費用、時間及成功率(fill rate)等,也都是我們在評估採用「提供檢索通道」服務時,所應考量的(註22)。

  此外,圖書館若只仰賴「提供檢索通道」服務的話,是否也會面臨館際合作所碰到的問題,例如大館的負擔比較大等。如此一來,使用者是否也要等數月才能拿到資料呢?(註23)而且,文獻傳遞的速度若太慢的話,讀者必須等待,如此一來,讀者是否是必須接受這樣的安排,而無法抱怨呢?

  總之,圖書館在決定「提供檢索通道」或「擁有館藏」時,要考量成本效益,及上述的缺點外,有些「提供檢索通道」的限制也是應考慮的。因為,這些無形的限制是很難計算的,卻對「提供檢索通道」服務,產生不小的影響。例如,期刊文獻的電子化較圖書來得容易,科學期刊也較人文期刊來得容易。就以獲得率而言,原因不是找出期刊較圖書來得容易,而是想要的書立即獲得的機會較低,因為圖書有可能已被其他讀者借出了(註24)。

  提供期刊文獻的速度也較圖書來得容易,因為,圖書無法傳真;且所需的圖書,常有可能也是典藏館的讀者常需要使用的。因此,就「提供檢索通道」服務而言,使用者對期刊的滿意度會較圖書來得高,而且這種差異情形會因為電子出版品的增加而增加(註25)。

  因此,本文接下來試著分析,圖書館在面對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的呼聲時,應考量的幾點因素,以期在資訊時代,圖書館建立館藏發展方向時,能有周延的評估,才不致於影響使用者的需求。

肆、圖書館的因應之道

  電子出版品的出現,使過去圖書館原有的一些認知受到挑戰,例如過去我們都認為:(註26)

1. 最好的圖書館是擁有最多館藏的圖書館。
2. 圖書館需購買所有跨學科的完整資料,以確保日後可以找到資料,也許現在不需
  要,但以後可能會用到。
3. 圖書館擁有資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仰賴他館資源是其次。
4. 圖書館擁有每件讀者可能會有需要之資料的成本效益,較需要資料時以借閱方式
  取得的情況來得高。

  因為上述認知受到部分人士的挑戰,使得圖書館服務的理念,有了下列的改變:(註27)

1. 由強調館藏發展改變為提供資料檢索的管道。
2. 由「必要」(just in case)的政策,轉變為「即時」(just in time)的政策
  。 3. 圖書館員由守門人的角色轉變為中介者。
4. 由傳統擁有資料,轉變為仰賴電子科技。

  汪冰也指出,圖書館由強調擁有館藏到提供檢索通道的轉變,至少包含二方面的含義:(註28)

1. 圖書館在提供資訊服務時,不需要必須擁有某種形式的文獻載體,因為網路可以
  提供使用者館外的電子資源。在此情形下,較重要的是資訊的使用權,圖書館提
  供檢索通道的能力,比實際擁有館藏來得重要。

2. 人們衡量傳統圖書館服務的質量時,常將擁有館藏視為重要的指標,圖書館只有
  實際擁有文獻實體,才能提供使用者借閱和複印。但在電子圖書館時代,雖然館
  藏量仍是衡量圖書館的一個指標,但對其他圖書館和外部信息資源的檢索能力,
  也是愈來愈重要。

  過去我們相信,圖書館的品質是由圖書館館藏量的大小來決定,所謂「圖書館館藏愈大,圖書館愈好」(the bigger, the better),但現在的狀況是愈來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為了因應資訊爆炸及經費不足、圖書期刊訂費提高等產生的問題,圖書館被迫去追求其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方法,甚至有人認為,提供檢索通道的服務,成了一種圖書館生存的機制(註29)。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下面我們提出幾點另類的思考方向。

(一)20/80規則

  「20/80規則」意指,圖書館中應有20%的館藏可以滿足80%之使用者的需求(註30)。也就是說,雖然基本上電子出版品應整合到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中,未來圖書館也應試著建立分享館藏,或與他館合作才能生存。但圖書館也應維護其20%核心館藏,能滿足80%讀者之需求的標準。換句話說,高度資料需求的核心館藏,若是讀者常使用的,圖書館就應該購買。依此政策,提供檢索通道的服務,才能強化或彌補擁有館藏的缺失(註31)。

  而且,圖書館想要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其前提是需在「提供檢索通道」等於「擁有館藏」的狀態下(註32)。也就是應該讓資料保持在一個可獲得的狀態,即使是資料不再新穎(註33)。否則,圖書館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更何況在上面我們也提到了「提供檢索通道」服務,本身也存在一些限制,這些限制必須在能克服,能合理解決的前提下,圖書館「提供檢索通道」服務,才能被使用者接受。

  此外,在美國及英國有關資料可獲率(availability)的研究顯示,不僅研究人員所需的資料,只有70%可由圖書館取得,而且,學術圖書館的館藏中,研究人員需要時可以由館內取得的機率只有60%,無法取得的主要原因是資料有他人使用。也就是說40%無法取得的資料,是普遍大家都需要(即受歡迎的),不見得一定是研究需要的。在此情況下,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購買更多的複本(註34)。

  受到電子出版品盛行的影響,有些人認為,當愈來愈多的資料可以機讀的方式獲得、網際網路成了主要的資訊工業時,圖書館這棟建築似乎不再需要了。甚至為了生存,我們必須這麼做(註35)。其實這樣的認知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就目前而言,電子出版品是不可能完全取代紙本式資料的。Maurice B. Line所言:「通常一個大館的館藏使用量在50%以上的話,那虛擬圖書館有用嗎?」是頗值得我們省思的(註36)。

(二)瀏覽的功能

  「瀏覽」是人類資訊蒐集行為的一種,更是人類最基本的資訊活動。甚至,在不同領域的研究者,都已證明有瀏覽的必要(註37)。然而,「提供檢索通道」服務的另一個大問題是,瀏覽的機會減少了(註38)。事實上,很多研究顯示,即使是科學資料的使用者,藉由「瀏覽」和「意外收穫」,可以獲得有用的資料,甚至,據估計科學家由瀏覽獲得的閱讀資料約為24%-60%(註39)。

  因此,單獨以「費用」一項,是不適合用來做為決定是否一個地區圖書館,應不應該購買或利用提供檢索通道的方式提供服務的標準,因為瀏覽和意外發現收穫有其重要性,且潛在有用的資料常無法看出或被使用。更何況檢索的費用較擁有資料來的不穩定,也缺乏一個大家認可的收費標準(註40)。

(三)人文學者的資訊需求

  人文學者的資訊需求,有下列幾項特色:(註41)

1. 人文學者常需要對事件(物)做價值判斷。
2. 人文學者通常是獨自研究,而理工學者則傾向團隊合作。
3. 人文學者面對人類問題的洞察力,及美學的判斷與創造力等;自然科學則較講求
  進步。 4. 人文學者對專書的依賴較期刊論文多,而且,引用他人資料的情形比理工學者為
  多;所需的資料包括未出版的手稿、圖像、第一手資料,所需的資料時限較長。
5. 人文及社會學者較理工學者需要瀏覽資料,以獲得自己所需的資訊。

  就上述第四、五點的特質來看,對人文學者而言,「提供檢索通道」服務,是較「擁有館藏」來得沒意義的。

  因此,在圖書館試圖以「提供檢索通道」取代「擁有館藏」時,我們應考慮到特殊學科的架構,其仰賴資源分享的程度,例如人文學科就比較無法完全仰賴資源分享,做為獲得資訊的主要管道(註42)。

(四)資訊貧富間的差異

  如果圖書館的功能是在提供資訊的話,應該所有的讀者都能平等的被對待,也就是每個人都能方便地檢索到資料(註43)。但電子出版品的使用,其前提是使用者需有付費能力,因此,並非人人可以上網際網路或以電子方式傳遞資料,例如第三世界的國家就是常被提出的例子(註44)。

  Michael Gorman就批評說,整個虛擬圖書館的理念有種自大的精英主義,電子資料的儲存、傳輸和檢索,是他們主要的訴求,反而不是在考慮個別使用者的資訊需求(註45)。而且,只仰賴一、二個中心來提供館際合作借閱的話,也等同於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因此,如果資訊是知識,而知識是力量的話,少數擁有資料的圖書館,將完全的控制整個知識的傳播(註46)。這是違背全民平等、自由檢索資訊的理念。

伍、結論

  就整個圖書館史來看,圖書館的主要目標都是蒐集、典藏和提供所服務之讀者有興趣的資訊。在此前提下,使用者所需的資料,都應能由圖書館獲得。當我們邁向二十一世紀時,這樣的理念卻受到質疑,因為,圖書館不單只是資料的貯藏室,為了該專業能夠生存,圖書館員應改變其擁有資料的理想為提供檢索管道的服務(註47)。

  沒錯,「需求增加、資源減少」是我們長久以來面對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合作也就顯得愈加重要,因為擁有資料已較以往困難,所以只好透過提供檢索通道服務來彌補了。

  但是,正因為使用者有資訊及專業知識的需求,才會有圖書館的誕生。而這樣的需求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因為,人們並不會抑制自己對知識的渴求。所以,使用者需求的滿足,仍是我們所有決策的基礎。因此,持續且廣泛的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以確保其需求能充分且即時的滿足,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註48)。

  其實,對圖書館而言,「提供檢索通道」服務及「擁有館藏」二者都是需要的,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平衡這二種理念的方法(註49)。在利用新科技豐富資源環境時,若能結合二者的特色,合併運用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才是真正做到資源分享。圖書館也才能獲得社會的認同,並成為資訊社會的 中心(註50)。

【附註】

註1:Cheryl B. Truesdell, "Is Acces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Ownership? A
   Review of Access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 (Sept. 1994), p. 200.
註2:Frederick C. Lynden, "Remote Access Issues: Pros and Cons,"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 (1994), pp. 20-23.
註3:Jim Milliot, "Book Exports Rose Over 6% in '97," Publishers Weekly (
   April 1998), p. 13.
註4:張慧銖,<期刊評鑑>,《八十七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會議
   暨期刊合作館藏發展實務研討會會議資料》,(民國87年11月27日),頁3。
註5:'95 Statistical Yearbook: Facts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Culture, &
   the Media (France :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tion, 1996), pp. 6-3.
註6:Frederick C. Lynden, pp. 23-26.
註7:同註1。
註8:Irene B. Hoadley, "Access vs. Ownership: Myth or Reality," Library
   Acquisitions: Practice & Theory 17 (1993), p. 191.
註9:Irene B. Hoadley, p. 194.
註10:Eleanor A. Gossen and Suzanne Irving, "Ownership versus Access and
   Low-Use Periodical Titles,"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39 (1995), p. 43.
註11:Eleanor A. Gossen and Suzanne Irving, p. 46.
註12: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和研
   究圖書館(the Research Library Group--RLG)在1993年出版了ARL/RLG
   Interlibrary Loan Cost Study,研究顯示研究圖書館借入一篇文獻平均花費
   18.62元,而貸出一篇文獻花費10.93元,總共館際合作費用約29.55元。(資
   料來源:Cheryl B. Truesdell, p. 201.)
註13:同註9。
註14:Maurice B. Line, "Access versus Ownership: How Real an Alternative is
   it ?" IFLA Journal 22 (1996), p. 39.
註15:同註9。
註16:Frederick C. Lynden, pp. 26-28.
註17:Bonnie Juergens, Tim Prather, "The Resource Sharing Component,"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 (1994), p. 79.
註18:Laura Townsend Kane, "Access vs. Ownership: Do We Have to Make a
   Choice?"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58 (1997), p. 63.
註19:Maurice B. Line, p. 35.
註20:Irene B. Hoadley, p. 192.
註21:Frederick C. Lynden, pp. 28-31.
註22:Irene Owens, "Issues of Ownership, Access, and Document Delivery :
   Considerations for the Humanities," Acquisitions Librarian 17/18 (
   1997), pp. 48-49.
註23:Laura Townsend Kane, p. 65.
註24:Maurice B. Line, p. 36.
註25:同上註。
註26:Irene Owens, p. 46.
註27:同上註。
註28:汪冰,《電子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頁162。
註29:Laura Townsend Kane, p. 60.
註30:Frederick C. Lynden, p. 28.
註31:Laura Townsend Kane, p. 66.
註32:Irene Owens, p. 47.
註33:Maurice B. Line, p. 39.
註34:同註24。
註35:Laura Townsend Kane, p. 64.
註36:同註33。
註37:林珊如,<從文獻分析探討「瀏覽」之概念>,《圖書館學刊》,(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暨研究所,民86年),頁67。
註38:同註31。
註39:Maurice B. Line, p. 35.
註40:同註24。
註41:賴鼎銘,<讀者服務的人文觀點>,《2000年讀者服務研討會手冊》,(台北
   市:實踐大學圖書館,民88),頁170。
註42:同註32。
註43:同註9。
註44:Frederick C. Lynden, p. 29.
註45:Michael Gorman, "Ownership and Access: A New idea of Collection,"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 News 58 (July/August 1997), p. 498.
註46:Laura Townsend Kane, p. 65.
註47:David Tyckoson, "Access vs. Ownership: Changing Roles for Librarians,
   " Reference Librarian 34 (1991), p. 37.
註48:Laura Townsend Kane, p. 67.
註49:Laura Townsend Kane, p. 64.
註50:Donald B. Simpson, "Resource Sharing = Access + Ownership: Balancing
   the Equation in an Unbalanced World," 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 20 (1994), pp. 95-96.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1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