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三期 89年 9月

電子出版的歷史與未來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邱炯友

【摘要】:電子出版的歷史理應在於敘述一個廣義的傳統出版行為三要項(編輯、印刷與發行)匯流的數位化歷程,並描述結合了出版史與資訊科學史所記載在人文與科技層面上的所有貢獻。電子出版的歷史演變可分為概念式的與學術上的探討。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所關心的電子出版是不完全相同的事物,這對於電子出版未來的描繪,將有如瞎子摸象般的危險。當「電子出版」已全然融入人類的生活中,提及電子出版便再無任何意義。不存在的電子出版將是二十一世紀的最大趨勢。

關鍵詞:電子出版;電子書;歷史;趨勢

前言

  一般而論,電腦與出版領域的結合在於徹底改革傳統的機械式印刷與出版過程,例如1450年代古騰堡的活字排版(Movable Printing Press)、1860年代的捲筒紙輪轉印刷機(Rotary-web Press)、1950年代的照相排版(Phototypesetting),時至1970年代電腦已能處理照相組版的功能,而1980年代更進一步使用電腦文書處理器(word processor)來呈現「文字」內容,並出現對於標示(markup)語言的開發研究;1985年所出現的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 DP)系統展現了文圖(表)並茂之設計與排版風格;最後底於 1990 年代陸續出現文字結合其他多媒體的光碟與網路出版革命。從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的發展史作進一步的分析,電子出版(品)依製作處理過程與載體之不同,可泛指四大類型:桌面出版、視訊系統(包括Teletext或Videotex)、光學出版(Optical publishing,包括了微縮資料與光碟等)、以及網路出版(或稱為虛擬出版和線上出版)等出版形式。惟將視訊系統視為電子出版的傳遞媒介之作法,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漸消逝中,處在世紀交替下的電子出版,除了光學式的出版(光碟出版為首要依歸)之外,取而代之的即是網路出版,尤其是 Internet 出版,甚至直指 WWW 出版為主要焦點。

  「出版」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而變化著,而當載體、型態以及製作方式的改變,就會順勢改變整個出版工作的內容。這項事實說明若藉由單一時代出版工作的內容、載體和型態等來為「出版」下定義,將只是時代性的,也容易因過時而不適用。(註 1)對於探討電子出版的發展過程,自然也與出版的時代意義具有相同的多樣與變異特性。「電子出版」名稱的紛歧,其原因是對於電子出版所應涵蓋的種類,在過去與現在都有許多不同的見解。當電子出版之定義為「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予以數位化後,依還原展現時使用之機器不同,而產生不同之媒體」時,(註 2)則電子出版品與傳統之平面印刷書籍最大的差別便在於電子出版可依需求而有不同的輸出形態。原則上,電子出版的資訊化製程結束後,製作者是輸出端媒體型式的當然決定者。然而,使用者有時也可在自己的資訊設備上決定輸出之媒體形式。如此便形成更豐富,卻也更複雜多樣的「電子出版品」與其歷史。

電子出版的演變

  從電子出版的定義與界說來看電子出版的演變,將可發現電子出版的多貌性,而此種特性連帶影響到電子出版的起源與歷史,正如學界對於「資訊科學」一詞所抱持的多項看法。(註 3)電子出版的歷史理應在於敘述一個廣義的傳統出版行為三要項(編輯、印刷與發行)匯流的數位化歷程,並描述結合了出版史與資訊科學史記載在人文與科技層面上的所有貢獻。

概念式的「電子出版」

  從趨近現代「電子出版」觀念上之諸項演繹特徵,例如:超文件(hypertext)或數位化等,來界定發展之里程碑,往往不夠具體且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學者 Chih Wang 對於中國古老的傳說──源於《劉伯溫燒餅歌》的「無字天書」,就認為它是現代電子出版的原型,以及最早的超文件構想;除此之外, Wang 亦認為 1726 年 Jonathan Swift 所作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所出現的閱讀排版機器亦為「電子出版」概念之描述。(註 4)此外,尚有許多例子間接佐證「電子出版」概念的存在。譬如 1940 年代用於電腦儲存媒體的孔卡(punched card)也曾被解釋成電子出版的前身。(註 5)而凡此種種認知,最著名也最為人所樂道的案例,莫不過於是 1945 年 Vannevar Bush 發表於 The Atlantic Monthly 的虛擬閱讀與出版機器「Memex」了。Bush假想出一種能夠依個人所需資訊來壓縮整理、查檢與取用的設備,Memex的架構具有模擬書籍讀本的桌面,可做資料鍵入或掃瞄輸入而成微縮膠片或轉存於資料庫(輸出),並可做高速的語意串聯檢索輸出於閱讀桌面上, Bush 的設計在於祈願「人們腦中所想的都將如願以償」(As we may think)。(註 6)當然Bush的前瞻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資訊革命,其超文件的功能一般咸信是多媒體基本概念誕生的歷史起源。另就技術的創構面而論, Bush 的創見也受到一些學者認為是資訊科學的起源。(註 7)將 Bush 的貢獻視為電子出版發展史上的重要大事紀,也就證明了媒體、資訊與傳播三者的大匯流(convergence)時代已悄然形成。這裡所謂「匯流」乃是上述三者仍維持其本業,在自然的時代趨勢中彼此結合所屬之特性與認知,目標一致地合作競爭以追求共同的未來。基於此觀點,「電子出版」做到了。

  如果繼續延續這種以資訊的壓縮與檢索技術為概念的方式來探求電子出版歷史,則任何改變傳統紙式資料儲存或檢索方式的設計和實作都將列為電子出版的發展史,是故 1950 年服務於美國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的 James W. Perry 和 Allen Kent 以及 Jesse H. Shera 三位早期利用孔卡捲紙為儲存媒體開發的索引摘要檢索機器;(註 8)1960 年代中期系統發展公司(System Development Corporation)首次利用電腦建立書目資料庫的資訊查詢系統(即後來的ORBIT線上資料庫); 1976 年美國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藉由當時已漸成熟的電腦、電訊與電視技術架構了電子資訊交換系統(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EIES)等,使得電子出版(尤其是對電子連續性刊物而言)有了基本的技術管理與傳播輪廓。(註 9)在另一方面, 1979 年 ADONIS(Article Delivery Ov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計畫也成為電子出版史上的大事紀,因為 ADONIS 所涉及的「電子文件傳遞」(Electronic Document Delivery)服務是一種將已出版的資訊儲存後,透過電傳視訊、線上或網路系統傳輸給使用者的技術。(註 10)文件傳遞牽涉到文件的重製和散佈行為,並且該傳遞文件可依使用者需求重製成多種資料形式,例如:紙本、微縮或電子檔案等,符合了「電子出版」的定義要求。而從 1980 年代開始,許多與「電子文件傳遞」相關的計畫陸續產生,也當然成為電子出版發展所關注的對象。

  同樣的觀點,視訊系統(viewdata)成為「電子出版」的一部分也就不令人意外。視訊系統的發展英國厥功甚偉,不論是廣播視訊(Teletext)或電傳視訊(Videotex)兩者皆屬電子資訊傳輸系統,同時也可以視為一種生活化的檢索服務系統。(註 11)廣播視訊是一種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 BBC)與獨立廣播公司(Independent Broadcasting Authority; IBA)於 1970 年代合作發展出的文本資訊系統(text-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1976 年 BBC 開發了名為 "Ceefax" (意即 see facts)的廣播視訊系統, 1978 年民營的 IBA 亦成立 "Oracle" (Optional Reception of Announcements by Coded Line Electronics)廣播視訊系統,廣播視訊專為提供新聞、氣象報告、節目表、廣告等各種資訊的電視播映服務,一般在收視時需選購電視機內建廣播視訊訊號接收解碼裝置之機型。至於另一項視訊系統──電傳視訊則由英國郵政總局(British Post Office)於 1979 年正式以 "Prestel" 為名推出,其視訊亦以文字為主,圖案為輔;主要內容為一般的消費者資訊與財經資料,但由於電傳視訊是雙向傳播媒介,故更具多種額外功能:(註 12)1. 資訊檢索;2. 交易,例如電子銀行業務與電子商務等;3. 信息交換,如電子郵件功能;4. 教育,例如電腦輔助教學;5. 電傳軟體(下載功能);6. 娛樂等。廣播視訊與電傳視訊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傳遞資訊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利用了傳送無線電視信號的方式,將靜態資訊傳遞至收視戶家中;後者則是經由電話線路與用戶之數據機,將資訊顯示於電視機/電腦終端機上,用戶亦可藉數據機與電話線路回覆訊息而做雙向溝通。

  西元 1980 年代可說是電子出版蓬勃發展的年代,原因是個人電腦、人工智慧與軟體工業的快速成長,影響所及也帶動了光碟出版的興起。然而,上述歷史的說服性皆比不過跳脫傳統閱讀方式的非線性革命。 1960 年代 Theodore Homl Nelson 首先提出電腦檔案非線性書寫與編輯方式的必要性,創造了超文件(hypertext)與超媒體(hypermedia)二詞,繼而在 1987 年為他的「超文件」概念設計一項名為「Xanadu」的機器與計劃, Nelson 心目中理想的「Xanadu」在於:(註 13)
1. 高效能的超文件(遠超過紙本形式閱讀結構的豐富性)
2. 無限人數的雙向溝通,並可在文件上做註解;
3. 具版本管理能力;並具著作權管理能力(包含線上資料之引述使用權、資料引述付費機制、被引用之資料必須可連結回原資料出處)
4. (網路上)每種文獻資料皆可自由地再出版。

   Xanadu 計畫乃針對文獻、電腦、交易與法律等觀點而設計,而整個 Xanadu 出版架構也是一種網路上電子出版品的授權系統, Xanadu 的「出版品」是存放在網路各處, Nelson 自認稱它們為「世界出版儲存保管所」(World Publishing Repository)遠比稱作全球性的「電子圖書館」或「網路書店」更為貼切。因此,從某種角度而言, Xanadu 計劃並不承認光碟出版品是屬於「電子出版」範疇,因為 Xanadu 認為光碟出版品無法真正如同網路般自由地供給資訊。 Xanadu 出版品是存在於網路世界上,即是它所謂的「Repository Network」。它包括了各種媒體形式的數位資訊,各地的讀者可自由擷取任何完整的資料(出版品)或針對自己的需求僅取一部分資料即可。透過 Xanadu 系統,出版者(文獻資料的提供者)只需按該資料內容的記憶體大小負擔儲存費用;相對的,讀者則是仍按該取用資料記憶體容量負擔傳遞費以及給出版者的版稅費用。(註 14)換言之,人人皆應能夠自由地出版與連結資訊,並且出版者可以藉此系統,在資料進行傳遞時便自動地獲得報酬。 Nelson 的 Xanadu 從 1960 年代的醞釀時期,到 1980 年代的計畫成型,其所言的超文件與超媒體設計也已經成為 1990 年代網路多媒體時代的基本要件,然而, Xanadu 計畫最終的理想仍未真正落實, Xanadu 的理想世界之一的網路電子出版品付費機制仍有待實現。

學術上的「電子出版」

  由文獻中來尋找「電子出版」的起源,雖未必能符合其真正存在的歷史軌跡,但是卻具有學術論述的根源;也或多或少反映出若干的真實性。許多概念式「電子出版」氾濫的主要原因在於本身所具之資訊與傳播特質原本就難以釐定,學者 Oldrich L. Standera 就認為「電子出版」是一種「針對汲汲營營的出版事業所作的涵蓋式語意」(an umbrella term for a wide variety of publishing endeavors)。(註 15)名詞的出現並非即「電子出版」的起源,然而它代表的是一項真正的歷史記錄,惟有名稱的確立而後才更容易為人普遍認知或傳承。電子出版史的討論對象多到不勝枚舉,儘管如此,學術文獻上的「電子出版」一詞直至 1970 年代後期方才得見。西元1978年四月間在盧森堡舉辦的「科技社會下的出版未來」(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b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ocieties)研討會,作者 J. A. Urquart 在一篇名為 "Why libraries are cancelling periodicals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的論文中,首先提出「電子出版」這種新的作法將可有效應付圖書館採購預算的刪減。(註 16)姑且不論 1970 年代 Urquart 的論點是否與當今大眾對數位化時代之電子期刊資料庫所帶來圖書館預算的緊迫窘境相左, Urquart 所提出的看法畢竟也代表著一種對新科技的期待。此外, 1978 年九月間於蘇格蘭愛丁堡舉行的第39屆國際文獻聯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會議中,學者 Rita Lerner 亦發表了名為 "Electronic publishing" 之論文。同年十二月份在倫敦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線上資訊會議(The 2nd International Online Information Meeting)也出現一篇以「電子出版」為題的論文 ── "Electronic publishing: a live experience" ,作者 R. Hooper 於文中敘述從事 Prestel 系統開發的公司 ── Mills and Allen Communications Ltd. 之商業發展經驗。文中除介紹 Prestel 個人化傳播媒體的特色外,並強調了「電子出版」是難以訂價的,而且資訊供應商往往憑直覺與該系統使用率高低來制定訂價政策。(註 17)在 1978 年所出現的僅有兩篇文章之後, 1979 年間相繼於許多期刊(例如: BooksellerJournal of Research Communication StudyNewspaper Report ,以及 Computer Communications)與國際會議(例如: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中出現多篇論文,這些文章主要皆在比較與探討發展「電子出版」的優劣和其可行性,而此時期所謂的「電子出版」,則已經顯現出不同學門之間對「電子出版」的不同認知與興趣。圖書資訊界(出版界與圖書館界)呼籲出版業應從傳統的紙本形式與微縮出版擴展到電子出版的領域,以及線上檢索系統在所謂「電子出版」技術下之服務契機與其成本問題;而傳播領域則大多涉及電傳視訊與廣播視訊之議題範圍,並以傳播理論來看待傳統報紙利用電子技術傳播與檢索之問題。稍後圖書館學界雖然對電傳視訊和廣播視訊應用於圖書館服務之研究亦多少有所涉獵,但已經是1980年以後的事情。就整體學術文獻量而言,從 1970 年代到 1980 年僅累計約 30 篇論文述及「電子出版」,然而時至 1999 年有關於「電子出版」問題之探討已累計至五千餘篇。(註 18)

  相對於「電子出版」一詞,當藉由電子檔案型式儲存的傳統印刷文件,可藉由光碟與網際網路做為傳遞與利用者,通常皆被視為所謂的 "electronic text" ;或簡稱 "Etext" ,國內習稱「電子文件」。其起源或可溯自 1940 年代一些宗教作品中曾提及,指可供電腦閱讀之文件而言;然而古騰堡計畫主持人 Michael Stern Hart 與其夥伴也極可能是首次創用此名詞之人。(註 19)不論如何, "Etext" 或 "electronic text" 名詞卻遲至 1988 年或 1989 年時,才廣為流傳;至少在觀念上,網路上的參與者才真正地體會到他們自己所從事的不僅在於重建一本書;也在於建立一所劃時代的網路圖書館。(註 20)在學術文獻上,不論是 "electronic document" 或 "electronic text" 為原意的「電子文件」,皆在 1980 年始出現少數相關文章,而後者累計至 1999 年十月間才僅約七百篇。(註 21)從文獻中亦不難發現「電子出版」與「電子文件」並未有嚴格之劃分,就 1980 年代而言,所謂的「電子文件」也同樣被用於描述電傳視訊/廣播視訊之傳播系統。若兩者意義必得做一區隔,其差異也僅在於「電子出版」一詞較「電子文件」更強調電子文件透過「傳播過程與輸出」之意涵。

從傳統認知到虛幻的電子出版紀元

  就整個出版史來分析電子出版之歷史定位,正因為電子出版界說法不一,以及隨著資訊數位化程度日益增高,與資訊商品相關的電子出版周邊產品正全面衝擊傳統出版業,因此常發現資訊廠商自詡其開發的產品創造了出版的歷史紀元,更標榜是電子出版的劃時代新貢獻。(註 22)「電子書」(Electronic Book; eBook)的興起便是明顯的例證。西元 1968 年 Alan Kay 倡導能因應多媒體需求的個人電腦概念 ── "DynaBook" 構想,依照 Kay 想像中的 Dynabook 將是一款如同書籍般,既為可攜式且具互動功能的多媒體個人式電腦,它的主要規格如下:(註 23)
1. 大小如A4紙張之易攜帶;
2. 顯示器的解析度必須優於報紙文字;
3. 必須具有聲音輸入的功能且易操作;
4. 必須能夠網路化和作無線通訊。

  從上述 DynaBook 之概念中,隱約已經浮現今日電子書平台的雛型。 1970 年以後,許多資訊廠商紛紛應用了電子計算機(calculator)技術為基礎,開發新的數位產品,例如:電子記事本、電子字典與翻譯機等,這些數位產品如今仍以單體形態繼續生存於市場,但是, 1990 年代可結合上述多種功能與通訊能力的個人數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陸續問世後, PDA 實際上已成為一種可攜式資訊終端機。技術的演進使得 1998 年更出現較為成熟的電子書平台,多種標榜所謂「電子書」式的可攜式資訊終端機,諸如: Everybook 公司的「EB Dedicated Reader」、 NuvoMedia 公司的「Rocket eBook」、 SoftBook Press 公司的「SoftBook Reader」、 Librius.com 公司的「Millenium E-Reader」,以及 Glassbook 公司的「Glassbook」等,都成為二十世紀末最新穎與噱頭的「電子出版品」。這些如一般書本大小的「電子書」直接透過內建之數據機或間接經由個人電腦轉撥上公司所提供之網站下載已授權的電子文件(即書籍本文)內容於該電子書之平台上閱讀,目前這些產品仍以 HTML 或 PDF 為主要檔案格式。而這裡所謂的「電子書」同樣遭遇到與「電子出版」所稱對象之分歧問題,因為電子書既可以是一種「內容」(content)為導向的稱謂,即為書籍內容的數位化文件,而不論其是否存置於光碟、 Internet 、磁片或其他可能的媒體(載體)上;也可以是另一種「電子書」式的「裝置」(device)而言,它是以「擬書化」的電腦平台為主,而以書的內容軟體為輔的「電子出版品」。這一系列的「電子書」勢必持續結合新科技,也必須積極面對新世紀的人類閱讀習慣的挑戰。

不確定的年代

  電子出版興起,書本的未來將更多樣化。具備供應電子文件內容的電子書式平台並不應該僅將它視為個人電腦的化身,若忽略它的歷史地位則對電子書甚至是對電子出版的發展都是一種缺憾。「電子書」式的平台不妨視為是電子出版發展史上最具野心的產品。然而,若想以電子書取代紙本書,則勢必要使電子書之實用性、內容與價格上更具明顯的競爭力,而足以改變讀者或人類的習慣。電子出版之短期趨勢預測並不困難,就如當前於美國上市的電子書式平台功能差異頗多,價格從低於美金 200 元到美金 1,600 元皆有,然而,可以預料的是隨著液晶顯示器科技的進步,更接近(或優於)書本印刷質感與解析度,且更為大眾化價格(甚至免費平台,但電子書檔計費)的「電子書」在不久的未來勢必造成市場風潮。(註 24)群眾對於電子書的熟悉是來自於大眾傳播媒介的宣傳。在傳播理論中,常以創新傳佈(Diffusion of Innovation)方式來加以解釋傳播媒介的勸服效果,所謂「創新傳佈」就是研究或發明新事物與技術後,將其傳播出去而被群眾所接受的過程;群眾接受這類新興事物的情況,取決於該項新事物的性質,然而媒介的傳播力量往往是真正幕後的主要說服因素,群眾從獲知訊息到被說服而完全接納新事物,並繼而依循該認知來反應後續的事故。唯有強調電子書幾乎能具傳統紙本書的所有優點,但是卻沒有傳統紙本的缺點,且非一昧促銷新產品的特性時,電子書才能真正生存發展。也因此,電子書是否可比擬做「書」,則應端賴電子書在平台外觀上與內容呈現上,能否滿足「書」的傳統要求與親和形象,若去除了上述的關鍵需求,其所剩餘的電子書的特質,將只不過是現代網路電腦(network PC)的功能。基於這項觀點,時下「電子書」之能成為「出版品」,顯然已經有長足的進展。但是,電子書顯然仍有許許多多的努力空間有待再予超越現有的傳統模式,理想中「全功能」的電子書是要保有傳統紙本書的所有優點,以及扭轉傳統紙本書全部的缺失。若果真能達成目標,這種電子書式的平台甚至是可以影響到出版的生態結構,傳統的書店與圖書館將因電子書而改變經營型態。(註 25)然而,諸如此類的種種演變,唯一不確定的影響將是未來的讀者,或許就在 2010 年或 2050 年,他們的閱讀習性與品味又是如何?

  倘若「出版」的定義就是:選擇、整理著作物,藉由一定生產方式將其複製在特定的載體上,並以出版物形態向社會傳播的一系列行為。此定義下即有兩項不確定因素:生產方式與社會傳播。因為科技的演進將改變生產方式,而社會將隨著科技而改變習性。就如同以單一時代的認知來為出版下定義是斷代性且容易過時一般,當嘗試替未來的出版趨勢作預測將顯得不甚實際。然而,人類強烈的追求理想與探知未來的動機是無止境的,對於這種結合了知識典藏、文化傳播、科技傳播與電子商務的出版事業更充滿期待,對「趨勢」的描述亦充滿了不確定感,未來不確定的電子出版年代,其種種預測便僅止於可知的近期趨勢,欲探求遠期的電子出版未來便僅有理想與若干存疑。基於這樣的態度,以電子出版趨勢 1.xx 作無限分項,或許就像電腦軟體版本的更新,從第一版到第二版間存在無限可能,以及許多的變異、嘗試與想像空間。在下列趨勢分項中,仍然存在著無數不及臚列的發展趨勢,卻並不代表電子出版的真正未來與遠景。

<出版趨勢1.01>

  出版、傳播、資訊──趨近中的同心圓。「出版」是一種文化與資訊之「傳播」過程和成果;「資訊」需要借重「傳播」始有其意義;而網路上呈現出的資訊資源與網路化電子出版品已難以區別。出版、傳播與資訊三者之關係將密切整合,其意義將愈趨一致。

<出版趨勢1.02>

電子出版與數位化圖書館之殊途同歸。廣義電子出版範圍所涉及的各項發展,譬如:網路上的諸項電子文件計畫,不論其實質或概念式的意義,皆於無形中構築成無數座數位化圖書館。而這些數位圖書館將足以為未來科技的創新與社會變遷提供一個良好的驗證場所。

<出版趨勢1.03>

從虛幻到回歸傳統。電子出版原本是存在於虛幻的數位空間裡,然而,它卻極力地模擬人類的感受空間。例如:電子書式的閱讀平台模擬出傳統紙本書的外觀與質感;而就書籍內容的發行而言,純粹的電子書(亦稱為原生電子書)以及從紙本出版品改版成電子書(又可稱作再生書),二者都是目前市場上電子書出版發行的的主要形態,然而即使是原生電子書也同樣有著書籍的模樣(封面與內頁的完整編排),它預留了日後再生為紙本書發行的可能。另外,網路書店的經營亦強調人性空間,它有著購書籃、咖啡室等傳統名詞的設計,為的是保留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感受。

從未來回到過去:現在在哪裡?

當我們駕馭新科技以擁護我們的使命時,電子出版的未來應該是迫使我們對更廣闊的未來圖書館環境,去從事一種開放、持續且熱烈的辯論。(註 26)
By Edward A. Fox, 1998

  從過往的歷史來理解未來,所憑恃的原因在於相信未來是有歷史可循的,因為歷史常為未來發展埋下深刻脈絡。電子出版界說的紛亂不僅造成多頭的歷史,也增加了對未來趨勢預測的複雜程度,對於電子出版未來的描述將仍是概念式的願景。電腦與傳播科技的進步當然會改寫電子出版的歷史,而人類習性的嬗變也同為關鍵。當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所關心的電子出版竟是不完全相同的事物時,對於電子出版未來的描繪圖像,將有如瞎子摸象般的危險。但是我們擔心的是缺乏適切與合理歷史脈絡的「電子出版史」,將難以預料電子出版的前景。書的未來或出版的未來皆不等於電子出版的未來,同樣的,所謂「電子書」的未來也必然不等於電子出版的未來。如果二十一世紀的出版趨勢必然是電子出版,則電子出版的未來又是什麼?電子出版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電子出版是否也應該如資訊科學的折衷說法:是由本身純粹「科學」的部分,以及開發服務與製品的應用科學部分兩者所構成?這些都將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電子出版的未來是不存在的。事實上,各類媒體與科技的發展與整合,造就了電子出版的整個歷史,這些媒體科技包含電腦、通信、傳播、印刷與資訊科學等之歷史,再透過數位化整合各媒體,形成二十一新世紀多媒體革命的電子出版活動。因此,電子出版的演進是不自覺的。在過去,許多人並未意識到電子出版活動的出現,也未曾意識到他們正在創造電子出版的歷史。當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與熟悉,電子出版的恩澤無所不在時,活在電子出版世界中的人們,便毋庸刻意敘述它的存在,因為所謂的「電子出版」已全然融入人類的生活中,而「消失」於無形,提及電子出版便再無任何意義。在眾多討論或預測未來出版(尤其是電子出版)「趨勢」的論述中,都是多餘且格外令人茫然與失落。不存在的電子出版將是二十一世紀的最大趨勢。

  網路資訊資源之新環境下,圖書館應扮演什麼的時代角色?應如開拓者一般,幫助使用者利用遠方的電子期刊及其他網路資源?還是應積極蒐集、提供電子期刊、電子會議及其他資源?或更應使自己成為電子出版者,使電子出版(例如:電子期刊)的未來更具體化?雖然新科技帶給我們許多新的挑戰,但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是讓我們沈澱在資訊環境中去作思考,圖書館應為讀者提供到什麼程度的服務?以及如何面對未來更詭譎多變的電子出版資訊時代等的問題?在新的資訊市場(marketspace)取代舊有圖書館之傳統圖書供應商、館員、採訪模式、參考服務以及讀者之複雜網絡關係時,這種過時的資訊價值鏈(value chain)之重組與網路化的電子出版模式將改變傳統圖書館單一的媒體傳播角色,而更進一步使圖書館轉變為資訊(知識)交流中心。在此同時,對傳統出版者來說,電子出版的模式必須是更能延續傳統出版的價值及生命,否則出版產業的轉移,將令傳統出版商退出未來的出版市場,而導致資訊行業的形成與內容丕變。圖書館能或該做甚麼?出版界又能做甚麼?電子出版的未來也只有拭目以待。

【附註】

註 1:彭建炎編著,《出版學概論》,(中國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2 ),頁 9 。
註 2:邱炯友,<資訊價值體系中的電子出版>,《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3 卷 2 期(民 85 年),頁 54-55 。
註 3:見 賴鼎銘,<論資訊科學的起源>,《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32 卷 1 期(民 83 年),頁 40-49 。
註 4: see Chih Wang,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Its Impact on Print Publishing: A Study of Expenditure and Usage in Three Selected Libraries in Atlanta, Georgi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8, p.16.
註 5: Joseph Becker,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s View on Evolv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5 (May, 1984): 164.
註 6: Vannevar Bush, "As We May Think," The Atlantic Monthly 176 (July, 1945): 101-08. The article is also available at http://www.press.umich.edu/jep/works/ vbush/vbush.shtml
註 7:相關學者見 賴鼎銘,<論資訊科學的起源>,頁 41-42 。
註 8: Chih Wang, Electronic Publishing and Its Impact on Print Publishing: A Study of Expenditure and Usage in Three Selected Libraries in Atlanta, Georgi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988, citing Joseph Becker, "An Information Scientist's View on Evolv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165.
註 9: see Murray Turoff and Starr Roxanne Hiltz, "The Electronic Journal: A progress Rep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3 (July, 1982): 195-202.
註10:蔣嘉寧,<電子文件傳遞>於《電子圖書館與資訊網路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中國圖書館學會與國立政治大學主辦。民 83 年 12 月,頁 2 。
註11: see R. J. Hartley and others, eds., Online Search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Bowker-Saur, 1990), pp. 296-318 ;國內譯名見 汪琪與鍾蔚文,《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台北市:東華書局,民77),頁 132 。
註12:汪琪與鍾蔚文,《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台北市:東華書局,民77),頁139-154。
註13: Project Xanadu, data available at http://www.sfc.keio.ac.jp/~ted/XU/XuPageKeio.html, accessed on 31st Jan. 2000.
註14: Theodor Holm Nelson, "The Xanadu Ideal," available at http://www.xanadu.com.au/xanadu/ideal.html, accessed on 16th Oct. 1998.
註15: Oldrich L. Standera, "Electronic Publishing: the Predicament of Occasional Users in the Editorial Proces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6 (July, 1985): 230.
註16: J. A. Urquart, "Why Libraries Are Cancelling Periodicals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Proceedings of 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b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ocieties, held by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uxembourg, 1978, p. 19-32.
註17: R. Hooper, "Electronic Publishing: A Live Experience", in 2nd International Online Information Meeting London 5-7 December 1978, (Oxford: Learned Information, 1978), pp. 219-224.
註18:透過 WebSPIRS系 統下之 LISA、Library Literature、ERIC、MLA...... 等資料庫系統查得 1960-1990/10 間之 "electronic publishing" 相關之文獻數據為 5045 篇。
註19: Michael Hart to J. Y. Chiu, [Email] 3 October 1998.
註20:邱炯友與宋雪芳,<古騰堡計畫與電子文件建置之相關模式初探>,《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5 卷 3 期(民 88 年 3 月),頁 27-38 。
註21:透過 WebSPIRS 系統下之 LISA、Library Literature、ERIC、MLA...... 等資料庫系統查得 1960-1990/10 間之 "electronic text" 相關之文獻數據為 698 篇。其中 "electronic document" 習慣於 "electronic document delivery" 合稱時使用。
註22:見附錄一「出版的歷史」中,NuvoMedia公司自稱其開發的 Rocket eBook 電子書為 1998 年之出版大事記。
註23: Yoshinori Sugihara ,《多媒體時代》(Multimedia: An Easy Guide),蕭秋梅譯,(台北市:朝陽堂文化出版,民 84 ),頁 59 。
註24: Darcy DiNucci, "Book of the Future: Get Yours Now," in Electronic Books: The Future of Publishing ? available at http://www.publish.com/features/9908/ ebooks/ebooks_2.html, accessed on 18th Jan. 2000.
註25:對於未來「電子書(ebook)」幾近全功能的理想憧憬詳見 James M. Bryant, "The Electronic Book: A Users Wishlist", available at http://www.luna.co.uk/ ~jbryant/pages/ebook.htm, Oct. 1997, accessed on 3rd August 999.
註26:原文為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is to force us to engage in an open, ongoing, lively debate - as we tame new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our missions -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Libraries of the Future. "見Edward A. Fox,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Scholarship in the Electronic World Seminar of April 13, 1998. Available at http://www.rgs.vt.edu/resmag/ fox.html, accessed on 18th Jan. 2000.

附錄一

A History of Publishing

  3500 BC Sumerian Clay Tablets
Sumerians use cuneiform alphabet, pressed in clay with a triangular stylus. Clay tablets were dried and/or fired for longevity. Some even had clay envelopes, which were also inscribed. Some consider them to be the earliest form of the book.

  2400 BC Papyrus
Date of the earliest surviving papyrus scroll with writing.   

  1041 Movable Type
The earliest known movable type machine is created in China.   

  1456 Gutenberg
Gutenberg printed his 42-line Bible in Mainz on the first printing press. He also used a quality of handmade paper which remains unsurpassed to this day.   

  1457 Color Printing
Color printing first appears.   

  1626 Facsimile
The first facsimile edition by Plantin, 16th century Martyrologium Hieronymianum (engraved on copper plates).   

  1800 Library of Congress
Library of Congress founded in Washington D.C.   

  1841 Tauchnitz
First paperbacks by Tauchnitz Verlag Germany.   

  1874 Remington
Christopher Sholes invents the typewriter, which is marketed by Remington.   

  1935 Book Burning
Nazis initiate a campaign of book burning.   

  1945 Vannavar Bush
Futurist Vannavar Bush dreams of a "Memex," which allows an individual to store all his books, records, and communications, and is mechanized so that it may be consulted with exceeding speed and flexibility. It is an enlarged supplement to his memory. His vision will result in developments leading to the World Wide Web.   

  1968 Hypertext
Ted Nelson coins the terms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for non-sequential writings and branching presentations of all types.   

  1968 DynaBook
Postgraduate student Alan Kay develops the idea for DynaBook, a portable, interactive personal computer, as accessible as a book.   

  1971 Project Gutenberg
A movement that began at the Illinois Benedictine College aimed at collecting as many texts as possible in electronic format. Now freely available over the Internet, the texts range from simple works in the public domain to larger, copyrighted books.   

  1974 The Lucifer Chip
Introduced by IBM, the chip served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an algorithm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in order to encrypt important data and phone conversations.   

  1976 Ink Jet
Ink-jet printing announced by IBM.   

  1977 Theorynet
Theorynet is cre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oviding electronic mail to over 100 researchers in computer science.   

  1981 Personal Computers
IBM introduces the Personal Computer.   

  1981 Project Xanadu
Ted Nelson forms the Xanadu team, who plan on creating a "connected literature" of richly formatted text and images accessible cheaply, reliably, and securely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   

  1983 Pop Up
The pop-up book, "The Human Body," is printed by Viking Press.   

  1984 CD-ROM
Parke Lightbown builds a computer application that runs from a computer-based version of the compact disc, previously used exclusively for music recordings. He also instigates a standards effort among the major industry players.   

  1984 Macintosh
Macintosh computer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arketplace and with it the field of desktop publishing.   

  1984 FSFnet
An online magazine featuring short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stories arises on BITNE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ine. Renamed DargonZine in 1988, FSFnet was posted on AOL and Delphi in 1994, and uploaded to the Internet in 1995. After fourteen years, it remains the oldest electronic magazine in publication.   

  1990 World Wide Web
WWW developed by Tim Berners-Lee at CERN, the European 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 Geneva, Switzerland.   

  1998 NuvoMedia
NuvoMedia enters the publishing world with the Rocket eBook Publishing System.


Copyright (c) 1998 Nuvo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nuvomedia.com/ebookrocket/history.html


《佛教圖書館館訊》稿約

  本館訊旨在發展佛教圖書館事業,提供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之理論及實務作業資訊。歡迎關心佛教圖書館之先進不吝惠賜專論、研究心得與新知報導等文章。

一、本刊各專欄內容如下:
1.專題論述:每期企畫專題,刊載相關之文章,歡迎配合主題來稿。第二十四期主題「佛教電子出版」,出刊日期: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2.經營管理:刊載圖書館學、資訊科學或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實務論述。
3.電子藏經閣:應用電腦科技處理佛教文獻的資訊、心得或技術。
4.書香.書鄉:適合佛教圖書館典藏之各類型資料導讀,好書、新書推薦或書評。
5.人物專訪:介紹耕耘於佛教圖書館及相關事業之園丁。
6.圖書館巡禮:介紹歷史悠久或具特色之佛教圖書館。
7.參與.分享:圖書館服務讀者之溝通、分享及資訊交流的題材。
二、來稿以原創性為主,一稿不能數投。稿件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書面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
三、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願被刪改者,請預先註明。
四、來稿請具備下列項目:1. 中文篇名及真實姓名。2. 服務單位、職稱。3. 學術論著請附中文摘要(三百字以內)、關鍵詞(五個以內)。
五、來稿刊出後,致贈稿酬及當期本刊三冊,並將同時發行於全球資訊網(WWW)。
六、來稿請寄:604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之1號「佛教圖書館館訊雜誌編輯部收」。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