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二十七期 90年9月

臺灣地區佛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藍吉富



一、前言:《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一書的歷史意義

  編輯工具書的甘苦,我相當感同身受,我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費時十年,用了二十六個人,編輯費二千六百多萬。因此,對於編輯《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以下簡稱《彙編》)一書的工作,我可以完全理解其中的甘苦。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非常感動。這樣的文化事業,很可能無法回收成本,但毫無疑問的,它對於佛教文化的研究,必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我的題目是從這本書引發出來的一些看法,談談這三十八年來臺灣高等教育中的佛教研究趨勢。首先要向大家報告的是,這本書在臺灣佛教史上所彰顯的意義。臺灣佛教史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研究學門,一般分成三期──清代、日據時期、光復以後。這三期各有特色,而這本書最起碼可以彰顯一項歷史意義,就是光復以後的臺灣知識分子更加重視並參與佛教研究。這本書中共有1,070篇論文,其中有800多篇與佛教有關,其他則屬於一般民間宗教領域。這些博碩士論文中也包含了指導者、口試者,甚至作者對其他朋友以及對這個領域的影響。所以從這本書所得到的數據,可以看出光復以後臺灣佛教本身之社會、文化地位的提高,以及知識份子對佛教的重視。

  另外,也可以推演到臺灣佛教參與者水準的提高。因為臺灣各個大學有很多佛學社,而臺灣的佛教研究,基本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就是由寺院發起。寺院協助各大學設立佛學社,使得很多人開始研究佛教,並進行博碩士論文的撰寫。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皆緣於此,但至少有一大部份的學生是受到寺院信仰的關係,才開始研究佛教的。所以大部份的研究者本身也是信仰者。光復後臺灣佛教徒的水準普遍提高,應是與此點有關。


二、從《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一書,檢討三十八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的佛教研究趨勢

  先從一般研究趨勢談起。由書中收集的論文中可以發現,目前全世界所活躍的四大系佛教(即漢傳、南傳、藏傳以及日本)之中,在這800多篇佛學論文當中,以研究漢傳佛教為最多,其次是西藏。至於日本佛教也開始受到重視,不過這是近一、二十年來的趨勢。早期臺灣由於受到統治階層的影響,對日本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仇恨意識。這種仇日意識引發國人對日本、日本佛教的不研究。又由於日本佛教是由漢傳佛教傳過去的,一般對日本佛教頗為輕視。實則,日本佛教本身自成系統,有其獨創性的發展。現在全日本有七萬八千多座寺院。三十幾所佛教界興辦的大學。日本佛教界編的辭典,據我估計大概在六百種以上,這樣的數量可以看出他們對佛學研究的重視。在這本書所收集的論文中,可以看出臺灣學者已開始研究日本佛教,我覺得這應該是一件好事。當然,研究日本佛教不一定要認同日本佛教,因為這純屬學術活動。

  其次是在這四大系中,關於南傳佛教的研究非常少,這是很奇怪的現象。如葛印卡、帕奧禪師在臺灣的影響,以及泰國隆波田「動中禪」的影響,都是南傳佛教輸入臺灣的現象。這顯示在臺灣修習南傳佛教的人很多,但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卻很少。

  此外,就宗派研究來看,在中國宗派方面,以天台宗和禪宗最多,淨土、華嚴、三論宗居次,但奇怪的是密宗的研究論文一篇也沒有。如中國的唐密,日本的東密、台密與修驗道,都沒有人研究。雖然西藏佛教有很多人研究,但在這次論文中看到的,多半是著重在西藏的政治、歷史、文化與文學,真正研究西藏密教內涵的論文就很少。這或許是受到語言問題所影響,譬如研究西藏佛教,必須具備藏文能力,一般的學校除了政大以外,都沒有開設藏文的課程,可見這是一個被冷落的科目。因此,密教研究是三十八年來臺灣佛教需要補足之處。

  在各系思想方面,以唯識研究最多,這恐怕是承襲民國初年以來大陸的研究風氣。此外,對於緣起性空的研究也蠻多的。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專題方面,對於神滅、神不滅的形神問題的研究,有十七篇之多。因為形神的論諍是南北朝的一個大問題,隋代之後注意的人就不多了,然而卻在民國以後又受到研究者重視,因此是值得注意的。此外,在斷代方面,以隋唐的論文最多,其次是明清,再次為民國。其他關於佛教文學、佛教藝術,還有敦煌學的論文也相當多。

  至於比較突出而具有特別意義的也提出幾點報告。以社會脈動方面來看,在本書第307-320頁的論文都是研究慈濟功德會,即所謂的慈濟現象;此外如佛光山、香光尼僧團、元亨寺也有相關論文研究。從社會或文化現象來說,一個佛教團體可以被研究,就表示其在社會、文化的影響力已經到達一定的程度。由這一現象,可以看出三十八年來佛教在臺灣社會中的地位。

  其次在主流思想方面,臺灣這幾年來最熱門的思想就是人間佛教,研究者也開始注意到這個主題。有不少文章談到人間佛教,以印順法師為主體。此外,並往前追溯到太虛大師,往後談到星雲法師之人間佛教的實踐問題。另外,臺灣近幾年來非常流行打坐,本書第470-479頁就收集不少這類主題的論文。其中開始有以現代科學作為輔助工具來研究靜坐的,也就是學界開始運用心理學或是科際整合的方式來研究靜坐。還有,研究素食的論文也非常多,臺灣這幾年來吃素可說是蔚然成風,本書第463-470頁都是研究素食的相關論文,而大多是從醫學或是營養學的角度來談的。

  以上幾點是反映臺灣這三十八年來佛教的社會動脈以及主流思想。其次是臺灣這幾年來由於本土意識非常強烈,所以臺灣佛教的研究也已經開始萌芽了,例如江燦騰先生對臺灣佛教的研究,即為此中顯著的一例。

  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臺灣這三十八年來有關佛教的學位論文,開始和國際學術潮流銜接。譬如現在全世界學界常討論到日本批判佛教的問題,在臺灣也有學位論文作這方面的研究。此外,諸如比較宗教學、佛教研究方法論,以及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等方面,都有相關的論文研究。從這些學位論文的提出,可以發現研究者已經開始和國際學術相銜接。雖然國際潮流不一定正確,但是卻不容忽視,我們並不是要盲目迎合國際潮流,而是應該要注意國際潮流,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

  在這些論文中,有一小部份論文的研究風格是臺灣才有的,那就是牟宗三先生的佛學。牟先生的佛學有其獨特的術語與思維方式,有人贊成,有人不贊成。但是他有一批學生慢慢在開拓這種很獨特的佛學研究風格,我姑且稱他為「牟式佛學」,其特色是不太與國際佛學研究成果相銜接,尤其不跟日本的文獻學方法銜接。這種風格的好壞要留給歷史批判,我只是指出從這本書裡所彰顯的臺灣佛教研究特色而已。


三、《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一書對未來臺灣之佛教研究者的啟示

  其一,每一個作者有其獨特的切入點與思想背景。有些人的思想背景是牟先生的,有些則是方東美先生的,有些背景是印順法師的,有些是傳統佛學的。若我們能夠透過這本書去掌握到底什麼樣的面向是最好的,什麼樣的方法切入點最值得我們去學習,則本書對於後學者就有一定的啟示意義。若會運用這本書,對個人的佛學研究應有啟發作用。


四、結語

  最後要談的一點,是該不該收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譬如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論文,本書沒有收,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華佛學研究所雖然沒有學位,但是就讀的學生大多有大專學位,甚或碩士學位。所內開設的語言課程有五種,即梵文、巴利文、藏文、日文、英文。而在梵文、巴利文、藏文當中最起碼要修二種,教員中聘有印度、美國、歐洲及日本老師,所以雖然未能頒授學位,但也是一個佛學的專業研究機構。假定說我們編這本書的用意是要把當代幾十年來臺灣的佛教研究傳承給下一代的話,我想將來再版的時候,是不是能以附錄的方式將各佛學研究所的論文編入,這樣資料將會更為豐富完整。例如關於梵文、巴利文、藏文與中文的對照,這種文獻學的研究論文,本書中似乎很少,因為在大學裡的研究受限於語言,但是佛研所中就有很多篇屬於此類的論文。如果說只看此書收錄的論文,並看不到有關此種文獻學方面的研究,但是若能將佛研所的論文也一併收錄,我想是可以補足一些的。以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例,到目前為止,已經提出六十七篇論文,其中大概有十篇左右已付梓出版。因此,雖然佛研所論文受限於沒有學位,與此書的題意不合,卻對佛學研究極具重要性,有收錄的必要。

  其次就是關於剛才賴鼎銘教授談到的,將來的續編可以包含大陸的佛學論文。還有一點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臺灣學術界的年輕朋友到國外留學所寫的博碩士論文,我想這些如果能全部容納進來,那麼這十幾年來海峽兩岸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更明顯地彰顯出來。

 


【訊息】


《佛教圖書館電子報》創刊,歡迎上網訂閱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曾於894月份發行《佛教網路資源電子報》,屬於院內讀者通訊,之後將資料上載於網路得到許多讀者建議,希望可以公開發行。因此,該館經過一年的籌備規劃,即將於今(90)年105日正式發行《佛教圖書館電子報》。本報發行之目的,在於開拓圖書館的服務對象與範疇,希望藉此搭起服務讀者的橋樑。

  電子報共分五個專欄──「專題論述」、「出版資訊」、「網路資源」、「佛書分編」、「佛圖管理」,各專欄之內容如下:

□專題論述──以專題方式編製佛教資料研究指引,提供國內期刊、博碩士論文發表佛教相關文章之目次。

□出版資訊──提供國內外佛教相關之新書及好書出版資訊。

□網路資源
──介紹佛教相關之網路資源、使用技巧等。

□佛書分編
──提供佛書分編問題探討、規範標準、訊息報導等。

□佛圖管理
──提供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資訊。

  為因應e時代虛擬圖書館(或數位圖書館)的來臨,發揮圖書館蒐集、整理與提供資訊的角色與功能,期盼《佛教圖書館電子報》的發行,能成為您修學佛法的另外一種補給。

歡迎上網訂閱:
http://www.gaya.org.tw/library/aspdata/epaper/order.htm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2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