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三期 95年6月

魯柏葛汀的《佛教的基礎》
一書方法論評介

釋見寬




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 Rupert Gethin. --
Oxford, U.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xvii, 333 p. ; 20cm
Includes bibliography and index.
ISBN 1-57062-540-9


  從十八世紀末以來,隨著歐美殖民主義入侵於東方的亞洲世界,掀起了鼎盛的佛學研究風氣,這使得東西方文獻中,佛學概論方面的著作逐漸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在汗牛充棟的著述之餘,為何需要再寫另一本關於佛學概論的書呢?這不但是魯柏葛汀(Rupert Gethin)在寫作《佛教的基礎》(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一書時,所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同時也使用心的讀者們感到好奇:究竟本書與其他的佛學概論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需要選讀這本佛學概論,而不是其他的呢?

  正如魯柏葛汀所說:「佛教代表的是一個既浩瀚而又錯綜複雜的宗教和哲思傳統,它穿越了2500多年,橫跨著西從阿富汗,東到日本,北從蘇俄,南到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大半個亞洲……」(註1)面對如此歷史悠久又龐雜多元的傳統,現代佛學研究者們在概念上傾向於認為有「許多的佛教」存在世間,現在如此、過去如此、未來更會是如此。而佛學概論的著作,也常常因著作者所採用的文獻、探討的角度和著重點等的不同,勾勒出不同的佛教樣貌,令讀者們讀來莫衷一是。晚近,佛學研究者們為了將這多元的佛教,整合成一個比較統一的概念,於是他們在研究與描述各類佛教和文獻時,要求要「平等(equal)」、「平衡(balanced)」。認為如此可以比較全面地介紹各佛教傳統,避免誤導「某種形式或傳統的佛教,較其他的真實」的結論,但這類佛學概論著作卻往往因此流於泛談,致使讀者們曠日費時,終至迷失佛教的精髓。

  針對這種種的不足,《佛教的基礎》的作者魯柏葛汀,採取了更深入的觀點和方法,他嘗試在各佛教傳統所不共的表象深處,求取其共通的隱含點(或本質),同時兼顧這些佛教現象的不同緣起。這樣的研究方法與觀點,明顯不同於之前佛學概論的寫作方法,而顯得全面又深入;雖然其間的優劣也許見仁見智,可是他企圖突破其所見到佛學概論寫作的困境,是昭然若揭的。依此方法,魯柏葛汀首先廣泛涉獵梵、巴、漢、藏各類原典文獻和現代佛學研究的成果,從中歸納出各種佛教所共有的哲思與修練模式(patterns of thought and practice)(註2),作為本書的主要綱要,用了本書十章中的前九個章節──1. 佛陀:一個覺者的故事;2. 佛陀的話:佛教的經典與學派;3. 四聖諦:病、(病)因、痊癒、醫藥;4. 佛教團體:僧、尼和在家居士;5. 佛教的世界觀:三千世界;6. 無我:個己的延續與緣起;7. 佛教的修道:止和觀的道路;8. 阿毗達磨:進一步的教法;9. 摩訶衍:大乘──完成對佛教思想與修練精髓的深刻介紹。而書名「佛教的基礎」,適切而巧妙地指出這些共通的哲思與修練模式,在各佛教傳統中,雖然表現的方式隱顯、強弱不一,所依據的聖典也大不相同,卻是真正構成各佛教傳統所以「成為佛教」所不可或缺的質素。

  然而,各佛教傳統所以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之中,逐漸演變出現有的五花八門的現象與特色,也各有其歷史脈絡可尋。而一個好的佛學研究者或佛法的修學者,則必須學習善觀這些緣起,因為只有理解各佛教傳統的來龍去脈,才可能更清楚掌握其脈動與未來。因此,魯柏葛汀在其《佛教的基礎》的最後一章──佛教的發展傳統:南、東、北和西(傳)──更緊密結合佛學者們對於當代佛教的研究成果,從寬廣面簡要介紹各佛教傳統的特色和他們的歷史與興衰。將佛法的奧義,回歸世間各佛教傳統的緣起,魯柏葛汀不但忠於其方法論,也展現出他對佛法、佛學深刻觀察之餘,不同於一般西方佛學者體會的一面。

  《佛教的基礎》一書主要是以英文來撰寫,1998年由牛津大學出版,共有333頁,內容除了含有一篇序言與上述的10個章節之外,還附有3張地圖、1張插圖和8個圖表。在序言中,作者主要陳述本書與其他佛學概論書在寫作方法上的不同,亦即如前所說,企圖研究、闡述當今世界各佛教傳統共通的深沉面與各別的寬廣面,以此縱橫兩項維度,來建構出讀者們對於佛教完整而立體的概念,這是很值得肯定的。因此,讀者們讀完了魯柏葛汀的《佛教的基礎》之後,所建立起對「佛教」和「佛學」的概念,將會是全面而深刻的。他們既能透視五花八門的佛教現象,直接掌握住各佛教傳統的精髓思想與修練所在;同時又能充分而廣泛地理解各佛教傳統的特色、歷史與現況。相信這是魯柏葛汀繼眾多佛學概論著述之餘,再致力創作《佛教的基礎》的理想所在,同時也是本書能在英文佛學界享有多篇肯定書評(註3),又廣泛受到各大學、研究所師生們喜愛的原因所在。

  本書的作者魯柏葛汀,是近代西方以巴利聖典為主,研究《尼柯耶》和《阿毗達磨論典》中修道理論的重要學者。他出生於1957年的英國愛丁堡(Edinburgh),早在大學時期就與佛教結緣。大學畢業後,他曾到斯里蘭卡的佛學出版學會(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參訪,隨後即全心投入佛學研究的行列,並於1987年取得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佛學博士學位。魯柏葛汀一向擔任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神學與宗教學系中的「印度宗教學」教授工作,同時也與同事共同領導創立了該校的佛學研究中心,並且從公元2003年至今,榮膺「巴利聖典學會」會長之職。

  雖然魯柏葛汀的主要研究興趣,在《尼柯耶》和《阿毗達磨論典》的思想,也撰有《阿毗達磨論題摘要與解說》(Summary of the Topics of Abhidhamma and Exposition of the Topics of Abhidhamma, Oxford : Pali Text Society, 2002)、《佛教的開悟之道:道品的研究》(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 A Study of the Bodhi-Pakkhiya Dhamma, Leiden : E.J. Brill, 1992; 2nd edition, Oxford : Oneworld, 2001)等兩本重要著述,還有其他相關論文等十數篇,廣泛分布在各書籍、佛學期刊和百科全書之中(註4),然而《佛教的基礎》並不侷限於巴利聖典與上座部佛教。面對十分龐博的佛教傳統,作者提出上述既新穎而又困難的研究方法,再廣引各語系(例如,漢語、藏語等)艱澀的佛學名相,參考梵、巴、漢、藏佛典文獻,在邏輯思考上整合片斷繁複的經(論)文,並運用現代佛學研究的豐碩成果,這些都讓我們一再見識到作者深厚的佛學涵養和長期用功所累積的功力。

  不僅僅在佛典取材、思想涵蓋面、引用現代佛學研究成果等方面,《佛教的基礎》一書展現其寬廣的視野,在討論不同主題時,它也能適時而準確地指出佛學研究上的困境所在,並提出相關而適切的建議,這顯示出本書作者慎思明辨的為學態度。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從三個角度來解說「佛陀」:歷史上的、傳說中的和佛的本質。在歷史上,佛陀和佛教確實源於印度(註5),而且是一種對於婆羅門教的回應(註6),但學者們卻面對著「在非佛教的同期典籍中,找不到明顯而相關於佛的記載(註7)」的困難。這使得佛教傳統中所訴說的「佛的一生事跡」,在歷史學上,因為「史實」與「神話」的無法清楚區分(註8),而成為一個「沒有問題,但並不合理」(註9)的公案。作者因此建議史學家們最好能保持沉默,讓佛教傳統裡的佛傳來說明它自己。另一方面,傳說中的佛陀則是在梵、巴佛典中隨處可見(註10),而作者則以其多年研究對於佛學的認識,建議讀者如此來解讀與理解:「與其說是這些佛傳在敘述2500多年前某位覺者的一生,不如說它們在解說一種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成佛之道』的典型,一種深奧的宗教真理(註11)」。魯柏葛汀的這項建議,立基於他對「佛的本質」的理解。他說:「佛是一位發現永遠離苦之道,而且抵達這條道路終點的人」(註12);他的覺悟不同於聲聞覺者(Śrāvaka-buddha)和緣覺覺者(pratyeka-buddha)(註13);他超越了人和天的存在、具足三十二相(註14)和三身(註15);他是「轉動法輪的人」、是「眾生的導師」;他「如實而來、如實而去」,在涅槃後不可說他「存在」或「不存在」等(註16)。

  雖然大部分篇幅從事於深度的佛教思想、修習理論模式的闡述,《佛教的基礎》一書也不捨棄解說現存、看似南轅北轍的各區域佛教傳統現象的歷史演變,這項作法改寫了以往人們將佛學概論簡約成「一團團抽象哲思的組合」的刻版印象,而回歸到「佛學概論所述說的,是人們依著佛陀教法而生活的內在理論與實際方式」的重新認知。無論是解析深沉的哲思,或者說明淺近的傳統現象、生活模式,作者最難能可貴之處,還在於維持其一貫平實而易解的英文敘述,這大大地造福了接觸佛教不深的廣大讀者;另一方面,在重要語彙之後,作者更附以相應的梵、巴、漢或藏語的原文轉寫,這不但保持本書在學術上的精確度,也讓佛學研究者們讀來倍覺親切、省時又省力。最後,本書在解析佛教思想時,若能再適時、適量地對其所對應的背景文化和思想,多做些說明和比對,相信更能襯托出佛教思想與修練的特點,並點出各佛教傳統在歷史上演化的潛藏關鍵所在。

【附註】
註1:Rupert Gethin, 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
註2:同上註,頁3。
註3:相關書評請見Spotlight Reviews & Customer Reviews at http://www.amazon.com/Foundations-Buddhism-OPUS-S/dp/0192892231/sr=1-1/qid=1157687142/ref=pd_bbs_1/002-3561527-6184808?ie=UTF8&s=booksU
註4:魯柏葛汀的論文如下:
(1) “Mythology as Meditation : From the Mahāsudassana Sutta to the Sukhāvatāvyāha Sātra”, Journal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 28 (2006), pp. 63-112.
(2) “On the Nature of dhammas : A review article”,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22 (2005), pp. 175-194.
(3) “He who sees dhamma sees dhammas : dhamma in early Buddhism”,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2 (2004), pp. 513-542.
(4) “On 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Med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li Nikayas and Exegetical Sources”, in Buddhismus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Hamburg) 10 (2004), pp. 17-37.
(5) “Can Killing a Living Being Ever be an Act of Compassi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 of Killing in the Abhidhamma and Pali Commentaries”,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11 (2004), pp. 167-202. Available at http://www.jbe.gold.ac.uk/
(6) “Cosmology and Meditation: From the Aggañña Sutta to the Mahāyāna”, History of Religions 36 (1997), pp. 183-219.
(7) “Wrong View (micchàditthi) and Right View (sammàditthi) in the Theravàda Abhidhamma”, in Recent Researches in Buddhist Studies : 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 Y. Karunadasa, edited by Asanga Tilakaratne and K. Dhammajoti (Colombo : Karunaratne, 1997), pp. 211-229.
(8) “The Resurrection and Buddhism”, in Resurrection Reconsidered (edited by Gavin D'Costa; Oxford : One World, 1996), pp. 201-216.
(9) “Bhavanga and Rebirth According to the Abhidhamma”, in The Buddhist Forum, Vol. III, edited by T. Skorupski and U. Pagel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94), pp. 11-35.
(10) “The Mātikās : Memorization, Mindfulness and the List”, in In the Mirror of Memory : Reflections on Mindfulness and Remembrance in Indian and Tibetan Buddhism (edited by J. Gyatso;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2), pp. 149-172.
(11) “The Five Khandhas : Their Treatment in the Nikayas and Early Abhidhamma”,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Dordrecht) 14 (1986), pp. 35-53.
(12) “Buddhist Books and Texts : Canon and Canonization : Abhidharma”, in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 Macmillan, 2005) 15, pp. 10020-10023.
(13) “Cosmology”, “Heavens”, “Realms of Existence” in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2 vols, edited by Robert E. Buswell (New York : Macmillan, 2003).
(14) 48 entries on Buddhism : in A New Dictionary of Religions edited by J. R. Hinnells (Oxford: Blackwell, 1995).
(15) “Buddhist Monks, Buddhist Kings, Buddhist Violence : On the Early Buddhist Attitudes to Violence”, in Religion, Violence and Globalisation : The South Asian Experience edited by J. R. Hinnells & Richard King (London : Routledge, 2006).
註5:同註1,頁7。
註6:同註1,頁13。
註7:同註1,頁9。
註8:同註1,頁16。
註9:同註1,頁13。
註10:同註1,頁17。
註11:同註1,頁16。
註12:同註1,頁27-28。
註13:同註1,頁32-33。
註14:同註1,頁20。
註15:同註1,頁30-32。
註16:同註1,頁28。



【訊息】

《佛教的基礎》(The foundations of Buddhism)目次

圖表一覽
地圖一覽
(相關)佛教用語解說
緒論
1. 佛陀:一個覺者的故事
歷史上的佛陀
傳說中的佛陀
佛陀的本質
2. 佛陀的話:佛教的經典與學派
法:文本、修持和覺悟
第一次經典結集
修多羅(經典)和阿毗達磨(論典)
早期佛教學派的起源
大乘經典
3. 四聖諦:病、(病)因、痊癒、醫藥
佛陀教法的導向
苦病
苦因:愛執、瞋恚和無明
苦的滅除:涅槃
導向滅苦的道路
4. 佛教團體:僧、尼和在家居士
佛的弟子和教團的起源
剃度和佛教僧制典範
從遊方到定居的生活
在家團體
史拜羅的模式:消災、祈福和涅槃的佛教
5. 佛教的世界觀:三千世界
關於空間和時間:世間體系
宇宙論和心理學:宏觀的宇宙和微觀的宇宙
宇宙論、民間宗教和現代科學
6. 無我:個己的延續與緣起
佛教對於「我即是不變」的批判
個己延續的問題所在
「我」的無明、愛執和見解
緣起教法的解說
佛陀否定自我的存在嗎?
7. 佛教的修道:止和觀的道路
概介(性)的評論
信的角色
好的行為
止的修練
修觀的階次
止和觀的關係
8. 阿毗達磨:進一步的教法
故事、傳說、文本和作者們
阿毗達磨:佛教的思想系統
識的運作過程、業和輪迴
阿毗達磨的問題
9. 摩訶衍:大乘
大乘的種種起源
菩薩乘
超越(時空)的佛陀
空和圓滿的智慧(般若度)
龍樹和「中道(中觀)」學派
「唯識」和瑜伽行派
如來藏
10. 佛教的發展傳統:南、東、北和西(傳)
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的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
中國、韓國和日本:東亞佛教
西藏和蒙古:北傳佛教
後記:西方佛教
附記
選擇性書目
重要語彙
索引

(編輯組整理)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