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四期 95年12月

【編輯手札】

重新閱讀《佛教與社會》

編輯組


  人類最早的「閱讀」行為,並非源於「書籍」的誕生。在「書籍」還沒有問世以前,人類就已經學會用眼睛去觀看大自然世界中人、事和物等種種現象,經由「閱讀」大自然這一本無形的大書來獲取知識和生存之道。而自從「書籍」誕生以後,人類從經由眼睛觀察大自然的閱讀方式,進步為更有效而具體地汲取書籍中所記載的寶貴知識,因此人類的生活品質有了大幅的改善和進步。同時,每當人們提到「閱讀」時,它便與「書籍」牢牢的連結在一起了。

  近幾十年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電腦、網路的發展,人類閱讀的對象更是超越了傳統的「書籍」,而閱讀的方法,也不再只依賴眼睛遊走於文字、靜止圖片之間,而是有效地結合了聲音、動畫、氣味、觸感,甚至意念,進入一種全新的感官經驗世界,「閱讀」因此有了全新的定義和意象,而把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例如:人們以耳朵聽的方式來「閱讀」有聲書,以鼻子聞花香的方式來「閱讀」香草書,以舌頭品嚐的方式來「閱讀」食譜,以身體舞動的方式來「閱讀」瑜珈運動書,以清淨意念的方式來「閱讀」心靈書籍等等。「閱讀」不再只是單純的眼睛與文字、圖片的互動,而是多種身體感官交互運作之下,立體而豐富的感官之旅。「閱讀」因此輔助了人們身體各器官的健康與平衡,促成人們思想、心靈的豐富成長。因此,「閱讀」也成為有益感官平衡、舒暢身心的最佳、全方位身心運動。

  從文化層面而言,因為從古以來人們視「閱讀」為通往知識殿堂的寶鑰,經由「閱讀」人們才能大量吸收資訊、開拓視野、認識新觀點、分享生命體驗、傳承知識,也才能進一步將吸取來的知識內化為帶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力量。因此,「閱讀動力與能力」的強弱,代表了一個人、一個社會的文化水平與生命力。而閱讀外文譯書,則代表了一個人、一個社會邁向多元的開放度與包容度,它讓人不必背起行囊,就能穿越通往世界各地的窗牖,盡情翱遊、閱覽地球村中諸種風土人情;也讓人從不同語言、文化與時空等轉換當中,重新映照、反省其所身處的社會的人事與文化。

  本期的專題是「重新閱讀《佛教與社會》」,特別向您介紹了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所著《佛教與社會》(Buddhism and Society: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一書,同時也刊載了民國95年10月22日,在台北印儀學苑舉辦的「《佛教與社會》漢譯新書發表暨『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當中,與會不同領域學者們對該書的評論。該書是在1972年出版,漢譯本於2006年問世,它記載了一個西方人對緬甸佛教社會的觀察,有助於讀者們瞭解當時緬甸社會與佛教發展的情形;而論壇中,與會的學者們對該書的評論,則提供學習有效地閱讀、評介本書。藉助閱讀本書和學者們的意見,有益於重新審視台灣社會、宗教的發展情形,找到新定位與釐出新發展的遠景。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