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四期 95年12月

認識《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

釋見憨等




書名: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
原書名:Buddhism and Society : 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
原著者: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
譯者:香光書鄉編譯組
出版者:香光書鄉出版社
出版日期:民國95年9月


一、本書簡介

  本書作者運用社會人類學的方法,從佛教的「意識形態」、「儀式」、「僧伽制度」等角度,切入流通在緬甸的上座部佛教,而在「佛教與世界」篇中作最後的評論。閱讀本書可以對照出原始佛教規範性教理實現於人間時所產生的變遷。不論是佛陀弟子想瞭解自己所信解的是怎樣的佛教,或是一般把佛教當成人類社會中文化之一的人,要瞭解這影響世界很大地區人口的宗教文化,它都提供一個探究的入口。

  我們之所以引介此書,就因為它看待佛教的角度、它的研究方法,直到四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歷久彌新。而作者本身對人類學的關懷:佛教教理及信眾間的互動關係,也非常值得參考。閱讀本書並模擬本書的作法,對我們生存的佛教空間,必能更深入體解,也更能掌握。相信對弘揚佛法、延續慧命,助益良多。

二、《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目次

中譯序
再版序
初版序

Ⅰ序幕

第一章 上座部佛教:人類學上的一個問題
前言
問題的焦點:佛教的獨特性
糾纏難解的問題:上座部佛教的三大體系
田野調查:緬甸的背景環境
田野調查:佛教的背景
田野調查:研究的主題與數據資料
詮釋上的幾個問題

Ⅱ佛教的意識形態系統

第二章 涅槃佛教:究竟解脫的宗教
教主:佛陀
遠景:解脫痛苦
法門:八正道
目標:涅槃
個人典範:阿羅漢
社會典範:出離世間

▲書影:《佛教與社會:一個大傳統並其在緬甸的變遷》(編輯組提供)

第三章 業力佛教:(一)一種接近解脫的宗教
解脫目標的轉移
業力佛教的規範性基礎
業力佛教的心理基礎
「苦」概念的轉變
「涅槃」概念的轉變
「無我」概念的轉變

第四章 業力佛教:(二)功德的核心概念
從慧解脫到行為解脫
取得功德的方法:持戒
取得功德的方法:布施
功德在動機上的特徵
孩童對功德的看法

第五章 業力佛教:(三)業的主要學說
業的哲理
心理壓力與業的中和
功德回向與業
業的信仰動力

第六章 消災佛教:以法術消災庇佑的宗教
前言
心理壓力與規範性教義的重新詮釋
消災佛教的經典基礎
消災佛教的「神學」基礎
業的問題
宗教、法術與佛教

第七章 祕術佛教:期待千福年的宗教
祕術佛教的主要特徵
來世論佛教
千福年佛教
信仰的動機與功能
祕術佛教與緬甸宗教

Ⅲ佛教的儀式系統

第八章 佛教崇拜儀式的一般屬性
儀式行為的分類理論
儀式的類型與佛教意識形態的類型
兒童的觀察紀錄
佛教儀式行為的模式
儀式禮敬的對象
崇拜儀式的分類理論與佛教崇拜儀式的分類

第九章 儀典的週期:(一)年曆的儀式
以日為週期
以週和月為週期
以年為週期

第十章 儀典的週期:(二)生命歷程的儀式
前言
佛教的出家典禮
死亡與葬禮

第十一章 危機的儀式
危機的成因與場合
使用佛教聖物
使用佛教咒語
運用布施
運用禪修
非佛教的法術

Ⅳ佛教的僧伽系統

第十二章 僧伽制度:(一)正統結構
身為宗教菁英的比丘
僧伽制度的功能
戒律

第十三章 僧伽制度:(二)社會結構
每日例行生活
寺院組織
僧團組織

第十四章 比丘:(一)出家結構
前言
社會背景
逆向的影響因素
出家動機:意識層面
出家動機:潛意識層面

第十五章 比丘:(二)個性結構
未斷除的俗世個性
知識水準
修行者的道德
僧伽的道德狀態

第十六章 僧團與政府
前言
早期佛教的僧團與政府
緬甸歷史中的僧團與政府
現代緬甸的僧團與政府
現代緬甸僧團的政治文化

第十七章 僧侶在緬甸社會的地位
僧侶所受的尊崇
尊崇的根源:表現性的
尊崇的根源:工具性的
對僧侶的兩面評價和敵意
僧俗間的衝突

Ⅴ佛教與世界

第十八章 佛教與世間:學理評論
問題之所在
涅槃佛教與世間
本研究的意向

第十九章 佛教與緬甸社會
佛教徒的世界觀和緬甸的社會體系
佛教解脫論與緬甸經濟
佛教徒的聯結與緬甸社會的整合

附錄:緬甸語文的羅馬化
參考資料
索引

三、有關閱讀本書

  茲有讀者提出二個有關閱讀本書的問題,現在嘗試說明如下:

1. 據知緬甸有很好的禪修系統,本書卻幾乎沒有提到,對此的看法為何?

答:作者在本書中提到緬甸禪修之處大約只有十個(見本書索引),其中甚至互有矛盾,如頁116說「禪修在緬甸並不很普遍,甚至比其他佛教國家更少見。」而頁187則說「緬甸禪修人數可能比任何其他佛教國家要多。」因為都只是簡單幾句話,沒有多作說明,我們也不知道他根據什麼,也不清楚他是不是話沒有說完,但只從這兩小段話的字面看,它們顯然是互相牴觸的。

  從很少提及、相互矛盾這兩點推測,作者畢竟是位人類社會學學者,既不是佛教學者,更不是對禪修有興趣的佛教徒,他對禪修在緬甸的實際情形並不清楚也沒有事先進行瞭解,所以用不知何處得來的資訊簡單帶過,但究竟是否有問題、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會有問題等等,還必須先把緬甸當時禪修的系統及施行實況搜集完整,才能論斷。也許我們會覺得失落,是因為我們身為佛教徒,又我們確實知道目前世界各地的禪修系統中,要屬緬甸佛教的最為完整,所以在期待與四、五十年前的文章之間有不少的差距。

  不過,緬甸目前的禪修系統受全世界佛教徒所認同、倚重,應該不是憑空或驟然得來,必是一直都有堅實的傳承,尤其像「馬哈希系統的毗婆舍那禪法,二十世紀中葉,在緬甸政府的支持下,成為緬甸境內弘揚最廣的毗婆舍那傳統;也由於其內觀方法的精確、有效,因而帶動了上座部佛教毗婆舍那修行的一股風潮。」(馬哈希尊者著,溫宗堃譯,《法的醫療》編譯序)這樣的事實在本書作者到緬甸進行研究時,應該普遍被知曉,然而「馬哈希尊者」五字在本書出現的機會只有一次,就在頁447當時聯合國祕書長烏譚追思其子的文章內提及,而且引用的目的與禪修無關。緬甸的禪修在本書為什麼會這麼受忽略,可能的原因除了是作者的學經歷、身分之外,野畿村的佛教現象是否足以代表緬甸,也值得考慮。也就是可能緬甸的禪修人口並不是平均分布全國各地,而野畿村恰好是禪修人口較少的地方。

  身為佛教徒對作者的作法的確很感遺憾,但由本書的架構看,緬甸的禪修狀況顯然並非本書重點,如果我們一直認為作者應該多提些禪修,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以作者的認真與功力,相信如果在與禪修密切相關的主題下,作者對禪修必定會有深入的描述。

2. 若以本書為讀書會教材,可以如何進行?用什麼心態解讀?要注意些什麼?

答:我認為讀任何一本書,都要有主觀、客觀兩個立場,讀書會應該也不例外。這裡所謂的主觀立場是指讀者因本身背景所產生的觀點,因為每個人背景都有差異,所以雖然看同一本書,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發現、不同的想法;客觀立場則相對於此,需要作意撇開主觀判斷地進入作者的世界,先瞭解作者的主張是什麼、要告訴讀者的是什麼,以此為基礎,再用自己的主觀審視先前得到的資訊、加以批判。

  由於客觀立場,所以能不受自己背景所侷限,而獲得新知、新觀點,而由於主觀立場,才能與作者對話,把平面知識提昇為立體知識,把外在知識轉化為切身有用的資訊,甚至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獲益。

  所以在讀書會中,應先按耐住自己佛教徒、台灣佛教徒的身分,先撇開見到某些敘述時愉快、不愉快的情緒,依照Seminar(研討法)的四個層次來閱讀本書,從作者說什麼、怎樣說、為什麼這樣說、慢慢到我的經驗是什麼、最後才是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這樣主客觀立場就都依次用上了,對本書的瞭解自然既廣又深,也會變成「有用」的知識。附帶提醒,千萬要記得本書所記載的緬甸佛教是作者於1961年至1962年所見的,如果可能搜集到緬甸的歷史(至少是現代史)將有助於瞭解本書的內容。

  不過這本書部頭很大,不是短時期內就能讀完,所以可依讀書會的性質、成員背景、偏向、或讀本書的目的,甚至只是成員的興趣,抉擇其中某單元或某章、某節為下手處。例如:傾向教義就先讀第二單元,傾向儀式就從第三單元進入,傾向僧團分子則從第四單元讀起,或如果只想知道作者從緬甸佛教所得的結論,就先看第五單元。除非讀書會成員有學術研究背景,或想學習作者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否則第一單元可以放到後來才讀,但如果要對整本書有較透澈的瞭解,則第一單元是不能不讀的。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