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四期 95年12月

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三)

佛教與社會

──緬甸與台灣的比較

林端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前言

  之前我已提及《佛教與社會》一書在科際整合的啟示與貢獻,接下來是探討史拜羅(Spiro)研究緬甸佛教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由此來比較緬甸與台灣佛教的不同。

  我自己的想像就如悟因法師所提的,他看到這本書,馬上就會想起在台灣佛教和台灣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是什麼?我們社會學有個說法──就是社會學雖然是分析別人或分析人際關係,但其實社會學常常是想要同時瞭解自己,意思是當你將一本好書看完以後,其實同時也在瞭解自己或自己所處的社會。我想這本書也一樣,我理解緬甸佛教和緬甸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之後,回過頭來想像或是思考台灣佛教和台灣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我想這樣看起來好像會更清楚。

  別人的宗教和社會關係像一面鏡子,反過來映照我們自己的宗教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我們會批評西方漢學家研究中國,有西方中心主義或不公平的地方,可是有時你去看他們的時候,或是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你自己時,說不定會更清楚,因為我們常常是人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就不太理解自己所立處的社會裡面,宗教與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

  這次很感謝香光尼僧團提供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回過頭來去思考,究竟台灣佛教與台灣社會是怎麼樣的交互關係。過去非常多的佛教學者、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宗教學家,也都或多或少研究過這樣的議題,可是分析的都比較支離破碎,如特定的分析慈濟,還有部分研究香光尼僧團、佛光山、法鼓山,或是新興佛教的,比較沒有全貌性的。Spiro基本上是一個比較全貌性的討論,雖然他的樣本是一個很小的五百人的一個農村,但是他一直希望透過很多資料,將這五百人的田野研究和一個比較寬廣、宏觀的緬甸世界,建立一個有機的連繫。

一、小乘佛教/大乘佛教

  透過他這樣的一個對襯,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為什麼書中的比丘看起來那麼高傲,看起來有那麼多缺點,或是那麼自私,不愛世人。第一個比較明顯的差別,是在於他基本上是自我證道的,是比較南傳小乘的,自求解脫是第一要務;濟世救人、自度度人並不是他的主要要務。所以,由涅槃佛教轉成業力佛教時,或者所謂消災佛教時,基本上俗家眾或者居士的地位,就相對的被貶低了。意思是小乘佛教的居士眾或在家眾或俗眾的地位相對於比丘眾,基本上會比大乘佛教低,這個是一個社會學意義的問題,因為教義基本上就鼓勵比丘自求解脫,不是求菩薩。可是大乘佛教是必須自度度人,教義內部本身就要求僧俗或者出家眾和在家眾之間,要建立一定的穩固的倫理關係。在小乘,這個倫理關係不會比他自求拯救重要;但是在大乘佛教教義內,這個僧俗之間的倫理關係,基本上是他自求解脫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所以,我覺得這是第一個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差異,就會使得台灣的佛教傳統,不管是二次戰後大陸傳來的或是清朝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比較是大乘佛教自度度人的一個傳統。相對來說,我們的僧俗關係就比較重要,在家眾或者居士眾在佛教信仰的僧團裡面,就有一個相對比較重的地位。這是我覺得兩個社會要對比的時候,第一個可以從教義上來對比。

二、比丘獨尊/比丘尼與比丘共治

  第二個也相當重要。我們今天可以在這個場合,比丘尼比比丘多,或比丘尼更重要的場合來進行這樣的討論,是因為北傳佛教、漢傳佛教提供一個可能性,不只是男性可以出家,而且女性也可以出家,甚至我們觀察戰後的台灣佛教發展來講,是比丘尼與比丘共治。這是一個客氣的說法,實際上有學者更強調,百分之八十的天下是比丘尼打下來的,但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做實證調查,所以我只能描述性的寫:台灣的佛教團體,是一個比丘尼與比丘共治的一個佛教制度。這個是來自於北傳或漢傳佛教,有提供女性出家的可能性,雖然有八敬法,或是一些先天傳統的客觀限制,但是它還是有這個可能性。

  我們先簡單描述一下,在緬甸被看成比丘獨尊,而且女性毫無出家的可能性,甚至剛剛悟因法師提到緬甸的軍政府一直到今天也嚴禁女性出家,甚至把女性出家眾關到監牢裡去。所以,變成政治和宗教結合起來歧視女性,使得佛教女性主義在緬甸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我們今天在台灣佛教女性主義,在座有非常多成功的例子,這個可以看出是和社會情境不同有關。教義的不同,引起僧伽制度的不同,再加上外在社會環境的不同,使得僧伽的結構,會形成在緬甸是比丘獨尊,而在台灣是比丘尼扮演的角色甚至比比丘還來得更重要。這樣的一個情形,我想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一種狀況,今天中國大陸沒有這樣的狀況,香港也好像沒有較明顯的狀況。何以華人社會裡面,台灣有這樣明顯的例子?這個在座各位也許可以集思廣益想一想,究竟台灣社會有怎樣的特性,會使得比丘尼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

三、三種佛教並存/多元的佛教與其他宗教同在

  作者提到緬甸是涅槃佛教、業力佛教和消災佛教,還有一個秘術佛教(這個是比較少)。大體來講有三種佛教是並存的,信仰者其實都意識到這三種的存在,他們其實是在這三種佛教裡面遊走,並不是說這三種佛教是各自獨立的,事實上它是在緬甸人的世界觀、宗教觀。而台灣比較不一樣,台灣是一個多元宗教的地方,有時我用宗教奇蹟來形容台灣的宗教現象,因為不只佛教是多元的,還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也是多元的。現在台灣的佛教除了漢傳比較正統的,我常常稱為文化佛教以外,又有藏傳佛教、新興佛教,還有以前齋堂傳統的在家佛教,以及像龍山寺佛道混合的民間佛教,顯宗、密宗都很多。所以,台灣佛教是非常多元的。當然現在可以看出比較正統的、文化義比較強的佛教,愈來愈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家佛教、民間佛教、新興佛教還是在台灣多元的佛教裡面並存著。再擴大來講,緬甸主要是一個佛教國家,而台灣卻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如昭慧法師說百分之三十五的比例是正確的話,那還有百分之六十五是其他宗教。可是事實上我們社會學家還是會懷疑那個數字,因為最主要這與漢人宗教的特性是有關的,常常是多元的,是一種融合主義,綜攝主義,他可能認為自己是佛教徒,但是他也會去道教的宮廟和民間宗教的道場。所以,嚴格意義的佛教徒到底多少,說實在我們不知道,比基督徒多很多,但是多到什麼程度,說實在的還不太確定,這個就涉及到第四點和第五點。

四、佛教:唯一的大傳統/儒釋道:三分的大傳統中,儒家影響大

  這點我們注意到,緬甸佛教是唯一的大傳統,而台灣漢人的社會裡面,基本上還是儒、道、釋三家,有三個大傳統。這三個大傳統裡面,一直到今天,我覺得儒家的影響並不小,甚至像楊惠南老師他也覺得現在人間佛教的發展,由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到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到現在非常多的相關的運動,是有點佛教儒家化的影響。當然在座法師也許不一定會同意,但是在這裡面起碼碰到的大傳統,不只是佛教的大傳統,而是一個比較複雜、比較多元的,而三教又既異且同,就是它裡面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有一些在過去兩千年的過程裡,又有逐漸融合的地方。例如盧蕙馨老師提到,證嚴法師的靜思語錄,事實上我的小孩上小學的時候,他的聯絡簿就充滿了靜思語錄,家長也要寫意見,所以我等於也看過靜思語錄,而我自己是研究儒家的,我會覺得那裡面其實充滿了非常多儒家的觀點。所以,事實上靜思語錄是不是純佛家的,我覺得也有可能它也是一種儒、道、釋綜合的一種結果,這是我自己的解讀。可是這個可以反襯出台灣佛教界的很多影響,甚至我們有個說法,台灣儒家的復興要靠佛教界。事實上非常多的佛教界,包括華梵大學有舉辦儒、佛會通的研討會,所以現在很多提倡儒家思想的,其實是在佛教界裡面,這個很奇怪,但是有這個層面。為什麼會這樣做呢?起碼他們覺得彼此之間是親近,才會做這樣的事情。所以,這是緬甸是唯一的大傳統和我們多元的大傳統的比較。

五、在三種佛教中徘徊/在不同宗教間「游宗」,綜攝主義(syncretism)

  也就是因為台灣宗教是多元的,鄭志明老師就有一個「游宗」的觀念,他說台灣人常常在不同的宗教裡游來游去,初一拜這個,初二拜那個,初三拜那個,有時也會去教堂一下。意思是說他們不太認為這些神明會打架、彼此之間是互斥的,因為這是一種綜攝主義、融合主義的一個立場,這不是一種像猶太基督宗教那種比較一神論的,相對來說比較維持一種唯一信仰的。台灣的漢人事實上信仰是比較多元性的,而且多重認同,這也是我們說佛教徒百分之三十五這個數字到底是否正確,因為它多重認同的結果,可能會和別的宗教重疊。所以,我們信徒的比例,在台灣都很難算出來。有外國學者向我拿統計表,我都把內政部民政司統計的表給他,但是我都加一個這是只能參考的表,因為永遠無法計算出很精確的,我們的宗教之間不是互斥的,信仰者也不將宗教之間以互斥來看待。

六、佛教作為依變項

1. 農村佛教/都市佛教

  貼緊著Spiro的分析角度去思考,我畫一個斜線,意思是說左邊是緬甸的狀況,右邊是台灣的狀況。作者所觀察緬甸社會的當時,是一個農村佛教為主的狀況,他分析的那個村落,還有整個緬甸是一個農業社會的狀態。相對來說,為什麼台灣的都市道場是一個必須關注且又非常重要的議題?我知道很多佛教的雜誌,都有討論到都市道場的問題。就是因為台灣佛教隨著台灣都市化的過程,逐漸由過去數十年的鄉村佛教,變成都市的佛教。我們今天可以在這個道場裡一起來共襄盛舉,討論這個問題,也就是因為都市化的結果。都市變成它主要的活動場所,或是它主要傳播的領域,已經從農村轉移到都市,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台灣佛教如何因應台灣都市化、工業化,人的自主性提高,但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社會的年紀降低了。一個都市的場景,都市叢林的社會,變成是一個佛教所要對應的社會,這和Spiro所描繪的農村佛教,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2. 農村經濟→佛教興盛/經濟奇蹟→佛教奇蹟

  在緬甸可以看得出來,農村經濟支撐著佛教的興盛,而台灣過去經濟的奇蹟,也撐起來佛教的奇蹟。就是台灣現在佛教的興盛力量,在整個世界佛教的復興運動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這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必須要台灣人過去打拼,有餘錢,有剩餘的人力、物力,然後從經濟部門逐漸轉到宗教部門,而且大量貫注在宗教部門裡的佛教領域,就促成非常蓬勃的一個佛教奇蹟的現象。我覺得這不是偶然的,這和台灣經濟奇蹟是有關聯性的。

3. 出家眾教育平庸/出家眾有一定教育水準

  佛教作為依變項,就是台灣社會對佛教的一些影響,有一點是在於台灣後來雖然教改,最近十年有一定的紛亂,但大體來講,隨著經濟奇蹟之後,台灣過去的教育水準有普遍高度提升,所以使得台灣的出家眾,一般來講有一定的教育水準,而且甚至在社會的平均教育水準之上。而Spiro所描繪的緬甸比丘,基本上他的教育被看成是比較平庸的,和他的正式教育來比,他並沒有一個平等的地位。這是兩地教育的一個比較。

4. 強勢父權社會→比丘獨尊/弱勢父權社會→僧尼共治

  台灣出家眾有一定的教育水準,就會產生作用,推動很多文化上的運動,社會改革運動,對台灣整體社會,有一定明顯的回饋。至於兩地社會的形態,因為我不是研究緬甸,我推測也許緬甸的父權社會比較強勢,所以男性獨尊的狀況下,會使得比丘獨尊也一起被鼓勵。而台灣我把它解釋成是一個弱勢的父權社會,尤其我們碰到韓國人、日本人,再看看緬甸人,我會覺得台灣的漢人是弱勢的父權社會。譬如在家庭內女性管錢,對很多歐州人或美國人是很難想像,但在日、韓、緬甸等地來講,不太是這個樣。所以,弱勢的父權社會,起碼還會變成僧尼共治,或甚至比丘尼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個是我們必須要去理解和台灣社會特性是有關的。

5. 威權軍政府?/出生率急遽的下降

  我在想像現在緬甸是威權軍政府,一定程度還控制著佛教的發展,而我們最大的挑戰,不是政治的挑戰,當然解嚴前政治對佛教的控制是蠻多的,但解嚴之後相對來說,我們已經逐漸發展成一個充分宗教自由的國家。所以,我們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是台灣出生率急遽下降,這是一個對台灣佛教界相當大的挑戰。因為兩夫婦只生1.2個小孩,中間0.2還是外籍新娘的貢獻,所以等於是台灣人兩夫婦只生一個小孩。這種狀況之下,未來比丘尼或比丘的出家眾,他的人員要從何而來,下一代的比丘、比丘尼要從何而來,這變成是一個當務之急,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是要made in Taiwan,還是要從外地引進,從其他華人社會引進,或其他國的人引進?佛教是一個普世的宗教,基本上國族並不是很重要的角色,但這是我們台灣社會必須去思考的。

七、佛教作為自變項

1. 佛教是主要國族整合象徵/佛教是跨越族群的整合力量

  再來就是佛教影響社會,佛教作為自變項。我們發現緬甸佛教是國族整合的象徵,因為佛教是它的國教。台灣因為沒有國教,但是佛教是一個跨越族群的整合力量。像昭慧法師特別提到,族群的認同與佛教的認同來說,佛教是普世的宗教,它有跨越族群整合力量的一面。

2. 佛教是主要意識形態/佛教是多元的意識形態之一

  佛教在緬甸是主要意識形態,在我們這裡佛教是多元的意識形態,也是諸多宗教裡的一種,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而且影響力也愈來愈強。

3. 佛教導致非宗教社福之困難/非宗教社福亦受影響

  Spiro也提到社會福利和佛教的布施之間的互斥關係或排擠作用的關係。台灣其實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我也聽過不少社會福利團體對於宗教界,有時是對佛教界的抱怨,他們會覺得在donation捐款或是勸募時,宗教界取得的是比較大的一塊餅,而他們分得的是比較小的一塊餅,這是一個台灣人力、物力分配下,宗教性的社會福利和非宗教性的社會福利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係。這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反而和緬甸比較類似。

4. 佛教自給自足/佛教成為宗教全球化之尖兵

  感覺上緬甸的佛教,是比較自給自足的,而台灣佛教是非常活躍的。隨著台灣人向世界各地全球擴張時,佛教也向全世界擴張。台灣宗教的全教化,事實上佛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很多政府做不到的,佛教界都去做了,很多因為政治因素沒辦法參與的,反而佛教界可以代表台灣出去和人家對話。

八、僧/俗關係與倫理:僧為俗之理想自我/僧俗為對稱之互惠(「報」reciprocity)關係

  再來八、九、十這三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我會認為這部分反而是我們今天台灣佛教的一個經驗研究,不管是社會學、人類學或心理學研究,都是最缺乏的。在昭慧法師的《佛教倫理學》裡面有涉及到一些。這方面起碼我會覺得Spiro的描繪非常精彩,譬如他會認為僧為俗之理想自我,就是俗人做不到的,他把僧想像成一個理想自我;相對來說,台灣佛教僧俗之間,比較擁有一種對稱之互惠關係。

  我會想像台灣僧尼是俗眾尊重的對象,但是可能沒有到達一個把僧尼想像成理想自我的地步,因為我覺得基本上是一個尊重的對象,位階也是比較高的,彼此之間是比較接近漢人有來有往的一種互惠關係。「報」,reciprocity,也翻譯成互惠。「報」本來是講俗俗關係,就是俗人和俗人之間的關係,但是這裡的僧俗之間,也有點模仿俗俗關係,基本上雖然僧還是上位,但是沒有像緬甸上下位階那麼明顯。台灣的僧俗關係基本上是對稱的,但實際上每一個道場、每一個佛教團體是不太一樣的,需要經驗研究再做進一步說明。

九、僧伽關係與倫理:僧伽間的合作與衝突/僧/尼間的合作與衝突

  僧伽之間的關係,台灣比較緊張的是在僧尼之間的關係,雖然主要是合作,但是因為八敬法和很多傳統的客觀限制,使得傳統的教義和一個客觀實際的力量之間,產生一個落差。意思是如果現實世界裡,比丘尼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而舊有的傳統,又比較偏重比丘的時候,這個就變成它的規範面和現實面,產生一個內在的緊張。這種教義和實際的緊張關係,會反映到實際僧尼關係的一種緊張關係。這我也沒有實證研究,但是可以拋出一個想像空間,讓大家來理解。

十、僧伽人格特質:依賴、自戀與情感怯懦/謙虛?入世?情感開朗?

  第十點也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因為Spiro提到緬甸的比丘有依賴、自戀和情感怯弱的現象,看起來相對來說是有批判的色彩。台灣比丘和比丘尼的特性是比較謙虛的,因為大乘的教義比較入世,情感比較開朗。我看在座的比丘、比丘尼都很開朗,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所有台灣比丘、比丘尼的全貌,還是我們需要再進一步去理解。我覺得Spiro這樣的一個分析架構,可以提供我們非出家人,去觀察比丘、比丘尼的一個可能的角度,也是一個提供比丘、比丘尼自我反省,或自我想像的一個角度。我想這個角度基本上蠻特別的,但是的確蠻有社會學意義或有社會科學意義的。我不知道大家覺得有沒有佛學意義,但是起碼對我來講,我覺得是蠻重要的一個課題。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