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四期 95年12月

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四)

台灣佛教的自我定位

翁仕杰 台藏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



一、前言

  很感謝香光尼僧團邀請我來參加此次「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在正式發表評論之前,先簡略說明一些個人的感想。

  我自己離開學術界有一段時間了,不見得適合從較專業的學術立場來談論台灣的佛教與社會,但我因為學佛而去讀佛學(學佛以前有社會學碩士的訓練,在威斯康辛大學受西藏佛學博士課程的訓練),所以我可以從一個學佛的人,一個佛教徒的立場,對照林端教授從社會學的立場去研究或瞭解佛教,回應從社會科學的思考架構思考佛教的問題,或是用社會科學的語言來談我對台灣佛教發展所關注的問題,因此所談的大部分是一些思考的方向,基本上是屬於比較議題性的,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說出具有學術性的定論。

二、從歷史脈絡裡尋找台灣佛教的地位

  我們談了這麼多有關《佛教與社會》,特別是這本書的翻譯和引薦,目的其實應該是要揭示佛教的人間性,就是佛教作為一個出世的追求解脫與證悟的宗教,其終極的目標是在這個世俗社會之外或是之上的。但它再怎麼追求出世間的宗教目標,還是必須落實在世間的社會中。簡單來說,就是佛教不可能離開社會,而且如果以昭慧法師講的,就是從龍樹以中觀的緣起的思想,我們所有的佛教徒雖然在尋求一個對空性的證悟和超越,可是我們所要超越的基礎(basis),就是世間的社會。我們是不能離開世間的社會而超越,只能夠從世間超越。

  問題在於每個人的世間不一樣。在佛教發展的歷史階段裡,不同的佛教歷史所依附的世間也不一樣。也就是說,不同的佛教傳統,其實是在不同的社會中形成的。如果按宗教社會學的立場,按緣起的立場,也必然受到佛教傳統所座落的社會特質的影響,我想這是這本書很重要的旨趣。把這個旨趣引到台灣當前的現狀來講,台灣佛教到底和台灣歷史或是台灣社會有什麼關係?也就是說台灣佛教是不是反映了台灣這三、四百年以來最重要的歷史特徵──即近代化的過程?台灣佛教在台灣社會近代化的過程中,是不是反映了近代化的過程,產生了某些所謂台灣佛教的特色?這些特色是不是可以區別我們和其他的佛教社會,或是和其他的佛教傳統的有所不同?所以,今天台灣佛教的自我定位,是要在歷史脈絡裡思考的。台灣佛教發展三百多年到現在,我們到底已經成就了什麼?當下的處境是什麼?要面對的結構條件或問題是什麼?以及更重要的,我們的前景是什麼?這必須在歷史的脈絡裡來講。

  第一點,台灣佛教基本上從這三百年台灣佛教史的發展中,用在地化的概念去說明,就是外來的佛教傳統,包含明朝鄭成功從陳永華建立最早的龍湖巖以來,這些台灣佛教傳統都是外來的。可是外來的佛教到現在,已產生的一個台灣佛教的專有名詞,或是一個大家共同接受的概念,表示這個外來的佛教在台灣的歷史裡,三百年來已沈澱為一個在地化的、有自己形態的佛教形式。

三、對現代化歷程的回應:政教分離化、市場區隔化、經營理性化、傳播全球化

  西方的現代化從啟蒙運動以後,將中世紀基督教會統攝控制人民的思想及其他的政經制度的桎梏中,轉化成人以自己為中心,以人自身的經驗為中心,想要脫離整個舊有的傳統神聖宗教束縛,開展出的以人為中心的理性文化,我認為這是現代化的主要精神。所以,現代的科學技術和政經社文制度都正面積極的處理現世生活的問題,而不是用宗教的超越性逃避日常生活中所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現代文明證明了自身在解決主要世間問題具備普遍的有效性,所以才由歐洲在三、四百年間就傳遍全世界。台灣佛教也在印順導師所標舉的人間佛教旗幟下,已經走向修行的入世化了,等於修行和社會、世間結合的。這樣的一個過程,必然不可能離開台灣社會變遷的主軸。但在這個主軸裡,如果是以現代化的角度來講,台灣從日據時代以來的近代化轉型過程,不可避免的已有幾項特徵。以下,列舉出簡要的總體觀察:

1. 政教分離

  政教分離的意思是指台灣在現代民主國家的憲政體制的規範下,台灣佛教已經可以逐漸不受任何政治力量的統制,而具有宗教自主性的發展。當然有一些細緻的法律問題,譬如宗教立法還沒有通過等。但是相對於日據時代、日本殖民政府或是國民黨遷台初期的戒嚴,從宗教的控制來講,幾乎台灣宗教的環境或佛教的發展環境,已經幾乎不受政治力的左右,這是可以成立的一個論點。

2. 市場的區隔化

  因為政治上沒有障礙,所以可以在整個台灣佛教發展過程中,廣泛吸引民眾進入佛教。台灣整個佛教的發展,包含四大教團,有所謂地域上的分化,但不只是地域上的分化,整個教團所提供給予信眾的宗教體驗內容,其實是有區隔的。所以,這幾個教團是走區隔化的路線,各自吸引不同需求的佛教徒。

3. 經營理性化

  教團經營管理的理性化到現在是一個不得不走的發展方向,經營的理性化不必然是企業化,因為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台灣的教團發展到今天,是一個非常大型的複雜組織,整個內部的管理已經不像傳統僧團那麼單純,只是用很簡單的戒律方式在運作而已。現在台灣大僧團的運作少有不採取企業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4. 傳播的全球化

  傳播的全球化是台灣佛教跟著現代化發展的自然結果,反映了台灣佛教教團已經在四個現代化面向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成果,也就是說台灣佛教已經是現代宗教。

▲「佛教與台灣社會」論壇左起昭慧法師、悟因法師、自鼐法師(主持人)、林端教授、翁仕杰副秘書長(編輯組提供)

  以下再補充三點台灣佛教的現代特徵。第五是僧團弘法的現代化。台灣僧團在弘法上已使用過現代教育的方法。第六是僧侶教育的學院化。第七是僧團性別的平等化。在台灣比丘尼的表現其實是比較好,可以說過去在傳統教團裡面性別的不平等,造成對於修行者發展的條件障礙已經沒有了。

四、對和傳統教義不同的現代性價值的態度:隨順、批判、融合、轉化

  上述簡要的歸類台灣佛教因應台灣社會現代化的歷程所產生的特徵,這七點(政教分離化、市場區隔化、經營理性化、傳播全球化、僧團弘法現代化、僧侶教育學院化、僧團性別平等化)只是當下的發展成果,並不能視台灣佛教就只有這些性質而已。

  這是不是意味著台灣佛教已經有新的宗教修行的經驗了?台灣佛教修行的歷史經驗內容是什麼?面對台灣社會現代化的結構,台灣佛教不斷的在這個現代結構中適應發展。宗教和社會是不能脫離的,台灣佛教就在台灣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之中,接受現代化的挑戰,適應現代化的情境之後,發展出自己可以在現代化的台灣社會裡面的一個傳播的方式。以現在的發展狀況而言,基本上可認定台灣佛教已經在這些制度的機制之上,譬如前面講的僧團發展或是傳播、教育體制方面已經完成了現代化的過程。可是在教義、思想方面呢?面對現代社會的環境,台灣佛教在思想上有沒有清楚的去認知這些現代性結構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在歷史的考驗過程中,不只要存活而已,還必須有創新的發展。

  面對現代化的內涵、結構、價值,台灣佛教必須要有抉擇。以下列舉現代性價值的基本內涵。

  第一點是個人自主性的尊重,個人主義的發展,從佛教無我的教法裡怎麼去回應。現代的修行道能不能離開個人主體的生命脈絡,若只講述無個人歷程的普遍修行道,如阿毘達摩禪修解脫的系統,是否就可以回應強調獨立自主的個人主義所造成的孤獨疏離問題?

  第二,現代社會對於企業經營利潤的正當化,有很多功利主義的理論論述。企業從成本來計算利潤,其中必然產生資本主義體制對剝削結構的合理化。對於這部分,講求大悲平等的台灣佛教,到底要不要有所面對、有所抉擇?對於現有的經濟體制,要不要有所回應?如天主教在南美洲的解放神學思想,引進左派思想來,天主教站在勞動大眾的立場,對於資本主義體制是有批判的。台灣已經完全轉型成資本主義的結構,台灣佛教對這個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到底採取什麼態度?

  第三,是對於權利的制衡,也就是民主的概念,民主和法治的概念是現代的價值,傳統僧團的服從體制就必須面臨挑戰。特別是僧團是不是還在維持舊有的性別權威,或是絕對的支配結構,昭慧法師針對這些部分也做很多的批判。現代化已經強調民主平等制衡的價值,僧團的運作規則是不是也要跟著面對現代化價值而有所調整?

  第四,理性科學世界觀的興起。在經驗科學的法則中,如果要證實現象為真,就必須要接受客觀的檢證,用經驗證據加以實證。佛教裡很多的傳統教法,包含三千大千世界的須彌山這些舊有的世界觀,要不要也接受現代科學的檢證?也就是對佛教教法在經驗上的有效性,要不要進一步和科學對話討論?

  最後一個就是所謂的文化相對論。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由個人主義發展自我中心主義,在集體的面向上,形成了民族中心主義和帝國主義。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興起了文化相對論的思想,希望能夠尊重多元文化的發展。可是這個尊重多元化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能反省自我中心主義,就是不再視自己為最有價值或中心的思想。佛教自己能不能對自己做去自我中心的檢視呢?體認其他宗教的貢獻與地位,進而能夠相互尊重學習。

  我所提這五點現代性的價值,其實是跟著現代性的制度同時進來的。台灣佛教接受了現代性制度的轉型,但到底對於現代性制度的基本價值有沒有意識與回應?這會是現在台灣佛教發展的一個核心議題。如果沒有辦法從佛教的立場在教法上對這些現代性的價值有所反應、有所抉擇的話,是不是台灣佛教的發展只是水漲船高?只是台灣社會現代化的發展、轉型的過程之中的附帶依變項,是由集體環境所撐持而起的。台灣佛教現在也許可以回應很多都市化疏離的問題,很多傳統和現代衝突的問題,特別是慈濟的現象可以被解釋,因為這些四、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們,她們沒有地方進入公共領域,而慈濟只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與場所,以傳統的價值觀減緩她們現代化轉型的集體壓力。

  今天台灣佛教的發展,如果在思想上沒有辦法針對現代文明或是現代性的基本價值有所回應,或是提出一個甚至可以超越回應現代性的弊病,而能夠在思想上產生超越現代結構束縛的能力,我會認為台灣佛教發展到現在還是沒有轉型成功。如果要繼續援引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就必須說所謂的「人間」是什麼?人間佛教的歷史境遇是什麼?是清末民初到抗戰時,太虛大師所定義的漢傳佛教的經驗嗎?是戰後國民黨到台灣以後,在歷經戒嚴體制到現在民主化的發展嗎?還是我們現在已經全球化了,已經把台灣佛教往東南亞或是其他國家輸出,所講的「人間」到底是東方社會的,或是發展中國家的人間經驗?還是包含西方文化、西方世界全人類的人間?因為所定義的人間的內容不同,就會構成佛教思想所座落的歷史範疇的不一樣。所以,我這裡所要講的是,今天人間佛教的人間,一定是不能迴避現代性結構的問題,因為這也是我們現在當前處境最根本的一個問題。

五、抉擇整合其他佛教傳統的修行道內涵並發展具有普世意義的教法

  台灣的人間佛教到現在有什麼特色?我覺得綜合今天的討論,它有一種多元的包容性。我們其實蠻開放的,接受漢傳佛教之外所有的傳統,只要是新的都說好,這就是多元的包容性。所以,各種不同的傳統都要進來,我們都可以包容,這是台灣的經驗。我一直在想這種包容有沒有獨特性?這個多元的包容性,有沒有辦法結晶成一個更體系的思想、更體系的價值,甚至從一個基本的包容價值裡面,發展出一個新的修行道。如果在這個現代化的處境裡,台灣佛教要形成一種Taiwaneseness,台灣性,台灣的獨特性,基本上除了多了一個包容性以外,它的入世性,對於現實問題的解決,而且能夠實踐大乘的精神,不畏威權,滲透到社會每個制度的層次裡面去。我認為在這點上,昭慧法師已經提供我們一個新的方向,甚至在將來可能會變成一個典範。但這一個方式需要再被進一步的思考或擴展。這個擴展是要把它連接到現代性文化的整體範疇,也就是現代人類共享的現代性而加以對治超越。台灣的佛教不只是在台灣的脈絡中思考定位和發展的問題而已,且必須能放在一個全球的脈絡中對治西方所形塑現代性的結構問題。當然台灣的現代性結構是從西方傳進來的,所以如果在這方面的經驗有所成長或是有所對治,這些對治應該也可以相應於和我們有相同現代性結構的其他國家的社會。這時我們才能想到它普世性的意義,就是從我們自己這種獨特的歷史經驗裡,發展出台灣佛教的這些精神內涵,看看有沒有創造出新的修行道、新的教義,再從這裡面體驗出一個對現代性結構的回應,再把它提煉出一種普世性的意義,可以在這個思想和教義的層次上加以安住。我認為在這一點其實是很根本的。

六、成為全球佛教的推動者而不只是現代版的漢傳佛教分支

  為什麼我們要講台灣佛教的定位?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待我們的前景、我們的未來,這時我們思考的不是過去的歷史傳統到底要歸宗於那一派,不要反芻,是要往前瞻望的。這個往前的思維過程裡面,其實就回到世尊的本懷,本來佛陀講的不只是人道,是六道一切眾生。現在我們就比較實際一點,從人道的角度來講。這個人道所包含的現代性的處境的思維,我認為我們一樣可以保留歷史的特性,獨特的宗教發展歷程和經驗,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思考上,如果你把它當成勝義諦,就是一個勝義的目標,應該是放在成為以人類現代處境下,全球化的人類共同要怎樣在這個新的輪迴結構裡面去超越的問題。所以,這時必須定位自己是一個全球佛教的推動者,不要再想我只是漢傳佛教的現代版。因為從漢傳佛教的現代版這部分,我們當然瞭解宗教是必須依據於它的具體社會經驗的發展而成立的,但是今天我和林端教授想討論的是宗教的超越性,宗教的動力在於它超越既有的世俗結構的能力。因為佛教特別是追求出世間的,超越世間結構的,台灣佛教是應該要走回世尊的本懷,對於人道的眾生所面臨的種種個人或制度的結構限制,我們怎樣在超越它的過程之中,建立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生命意義實現的可能。我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佛教的發展是有意思的,只是這些現代化的經驗,我們有沒有用心認真的去沈澱或結晶它的意義?這部分如果能夠被挑揀出來的話,我們能夠和現代性的結構思想有很多的對話,我相信一個新的修行道的建立才有可能。如果連這種認識都沒有的話,我們必然只是延續三大傳統,然後自己選擇要歸於那一個傳統,或在這邊做排列組合,我要百分之二十的南傳,百分之三十的藏傳,百分之五十的漢傳,結果這個多元的包容性到最後沒有發展特性出來。

  作為台灣佛教現象的歷史個體,是不可能只講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它是一個人間的課題,是一個歷史的課題,它的特性必須要在這樣一個具體的世俗因緣裡,才能夠自我定位,知道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以及未來之所在。

  以上把我的思考和大家分享。我想也許今天就是很好的緣起,有待大家共同把我們本來面目看得更清楚。


【訊息】

《佛教圖書館館刊》發行所遷址啟事

  《佛教圖書館館刊》位於台北之發行處(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100號四樓),自96年1月起遷移至新址「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36號 印儀學苑」。

  印儀學苑是香光尼僧團所屬分支機構伽耶山基金會台北辦事處。「印儀」是台灣比丘尼天乙法師的德號,香光尼僧團創辦人悟因法師早年曾隨師修學有年,感受法乳深恩,遂以其德號命名,設立學苑紀念。這裡是提供給社會大眾的修學場地,我們深信正法的提倡,能為社會帶來祥和、安定的力量,願共同為社會的安頓盡一分心力。

  交通:1. 捷運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
     2. 搭乘公車到忠孝國小、僑聯總會、或濟南新生路口站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