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四十六期 96年12月

論台灣文學年鑑的規範化編輯

沈俊翔 國家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摘要】自1996年算起至今,台灣文學年鑑的出版已經邁入第十一年,然而卻因編輯單位的一再更換,加上缺乏一套客觀且規範化的編纂方法與流程,每每因主事者對於台灣文學年鑑的認知差異,以致年鑑的架構設計、體例規範、出版時程均有相當大的歧異性,甚至對於「台灣文學年鑑」到底應是「臺灣的文學年鑑」或「臺灣文學的年鑑」的定位差異,造成編輯方向、容納的範疇與內容有極大不同。因此,當我們將已出版的十本台灣文學年鑑並列攤開,不禁發現台灣文學年鑑雖由文建會或其所屬之文學館督導編輯,然卻有好幾種不同的架構邏輯與年鑑面貌,而年鑑架構未規範化的結果,不僅造成年鑑資料的斷裂與不連續,更造成長時間觀察、比較年鑑的讀者的不便與困擾。基於此,筆者藉由對於台灣文學年鑑編纂歷程的觀察,以及實際參與編輯的少許經驗,並試圖透過不同階段的年鑑架構的爬梳,比較分析各階段年鑑的差異,提出編輯台灣文學年鑑應把握的原則或注意事項,提供未來編輯年鑑的主事者一點參考。

關鍵詞:臺灣文學;文學年鑑;架構;規範化;工具書


一、前言

  臺灣,柏楊是最早提倡和堅持編寫文學年鑑,並且親身實踐的第一人,他分別於1966年和1967年主編、出版《一九六六中國文藝年鑑》及《一九六七中國文藝年鑑》。前者記錄中華民國近十六年間的文藝事業發展、工作成果、重大活動、文藝社團組織概況、文藝界重大事件等;後者則記錄了1967年一年間所發生的文藝活動,並補充前一年年鑑不足的資料。誠如彭品光在《一九六六中國文藝年鑑》的編後記中指出,在臺灣此事「因事屬創舉,一切均乏先例」的情況下,以開路先鋒的精神一頭栽入年鑑的編撰大業。柏楊等一干人的高瞻遠矚及其高度的使命感,無疑為臺灣文學留下最珍貴的史料與活動記錄。1968年柏楊因「大力水手」漫畫案入獄,遂使逐年編輯連續出版文學年鑑的計畫被迫中斷了十餘年,直到1982年出獄後才又完成《1980中華民國文學年鑑》。不同於先前兩本「文藝」年鑑,本書除了從原本含括「文學藝術」的範疇,在考慮「美術」、「音樂」、「舞蹈」、「攝影」均有專業年鑑或專刊的情況下,直接改以「文學」為年鑑編纂的範疇外,本書的架構也成為1990年代「台灣文學年鑑」編纂時的重要參考對象。嚴格說來,在臺灣專屬於文學的「文學年鑑」至此才真正誕生。

  從1996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委託文訊雜誌社編輯第一本以「臺灣文學」為名的文學年鑑算起,距今11年。自八○年代始,臺灣主體意識抬頭,臺灣文學的主體性也在此過程中被強調彰顯,加上臺灣社會及政治環境的改變、政府採購法的實施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台灣文學年鑑的編輯工作前後經歷了文訊雜誌社、前瞻公關公司、靜宜大學及國立臺灣文學館(註1)(以下簡稱文學館)四個不同階段,共出版了十本「台灣文學年鑑」。然因在臺灣缺乏一套客觀且規範化的編輯體例與方法流程,加上不同的編輯者對於台灣文學年鑑的認知差異,其架構設計、體例規範、出版時程均有相當大的歧異性,甚至對於「台灣文學年鑑」到底應是「臺灣的文學年鑑」或「臺灣文學的年鑑」的定位差異,造成編輯方向、容納的範疇與內容均有極大不同。因此,當我們將已出版的十本台灣文學年鑑並列攤開,不禁發現台灣文學年鑑雖由文建會或其所屬之文學館督導編輯,然卻有好幾種不同的架構模式與年鑑面貌,除讓人眼花撩亂之外,年鑑內容的斷裂與不連貫更是削弱了年鑑作為史料基礎及其「鑑往知來」的歷史意義。

  基於此,筆者藉由對於台灣文學年鑑編纂歷程的觀察,以及實際參與編輯的少許經驗,並試圖透過不同階段的年鑑架構的爬梳,比較分析各階段年鑑的差異,提出編輯台灣文學年鑑應把握的原則或注意事項,提供未來編輯年鑑的主事者參考。

二、台灣文學年鑑的編輯歷程

  1995年10月,張錦郎先生在一場「面對台灣文學」的座談會上,發表〈台灣文學需要什麼樣的工具書?〉一文,引發文學界及政府文化單位對於編輯文學工具書的重視。隔年7月,文建會召開「編撰台灣現代文學工具書」的研商會議,與會者體認年鑑實為一史料累積與建構文學史的基礎,認為文學年鑑之編輯有其迫切性與重要性,應即刻著手進行,並推薦由當時累積相當文學資源與經驗的文訊雜誌社執行。於是,1997年7月由文訊雜誌社編輯第一本以「台灣文學」命名的文學年鑑終於問世。文訊雜誌社的工作團隊由李瑞騰總策劃,封德屏擔任總編輯,憑藉長期累積豐富的文學資源,同時結合學界的力量,加上「必須做得一年比一年好」(註2)的自我期許與要求,終於達成階段性任務,連續完成了從1996至1999年台灣文學年鑑的編輯。

  爾後因政府採購法的施行及資格限制,文訊雜誌社因曾隸屬政黨機關,在「文學去政治化」及「歷史客觀」的考量下,文訊雜誌社接受委託編輯台灣文學年鑑的工作,不得不暫時宣告中止。直到2001年下半年,文建會始重新委外招標,結果由前瞻公關公司承接了《2000台灣文學年鑑》的編輯工作。該團隊是由詩人杜十三擔任總策劃,由白靈、須文蔚、楊樹清、陳文發、鄭珍、林德俊、陳靜瑋分別擔任評論、網路、採訪、攝影、美術、編輯、資料各組的主編。然因前瞻公關公司為一民間營利公司,於年鑑編輯乃屬外行,尤其在時間倉促的情況下,以及臨時組織的編輯團隊,成員各有正業,如何相互配合協調以達共識本就有困難,遑論嚴密的體例訂定與編輯,而其成書品質可想而知,也必定難如人意。

  2002年夏天,靜宜大學本著「對台灣文學的使命感,轉換成實踐的行動,勇於接下年鑑編輯之挑戰」(註3),承接了文建會的委託,進行2001和2002年台灣文學年鑑的編輯。2003年10月文學館開館營運後,文建會將此項業務移交文學館負責,然該館因人力問題,加上開館之初館務雜亂百事待舉,暫時只得將2003和2004年的台灣文學年鑑委託靜宜大學繼續編輯。靜宜的工作團隊是由鄭邦鎮、彭瑞金分別擔任總策劃、總編輯,結合中文和臺文兩個系所的資源,由老師帶領靜宜、東海、中興幾個學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在「做中學」的過程裡,彼此教學相長。相較於文訊雜誌社長期以來即留意並蒐集整理文學資料,這項編輯工作對於靜宜團隊而言,無疑是陌生且具挑戰性的任務,尤其在2002年才回頭整理、編輯《2001台灣文學年鑑》,其倉促忙亂的景象可以想見。然其憑著對臺灣文學的熱情與堅持,一切從零開始,逐步累積前進,亦不負所託地完成了四年的年鑑編輯工作。綜觀2001到2004年靜宜團隊的成績,他們逐年調整年鑑架構與定位的結果,立場也在調整中越見鮮明,此正可看出靜宜團隊所累積的經驗軌跡,以及其彰顯臺灣文學主體性的堅持。

  2006年,文學館以成為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中心的自我期許,明白指出「作為一個國家級的台灣文學博物館,如總是將文獻史料收集、登錄、編製的工作委託,以致完全無法累積史料與文獻,亦不具有任何編輯、甚至是編製工具書的能力,這對於文學館的營運無疑是個耗損。」(註4)於是在專業人員到位、業務漸上軌道後,將原本委外辦理的年鑑編輯工作改由文學館研究人員自行編輯,並於2006年10月正式出版《2005台灣文學年鑑》,這也是第一本官辦官編的文學年鑑。不過,以官方機構進行文學史的建構工作,不可避免地引來正反兩極的意見,其爭執的關鍵就在於政治力是否介入文學,進而左右文學史的原貌被扭曲、掩蓋等問題。平心而論,《2005台灣文學年鑑》在過去累積的基礎上,確實讓台灣文學年鑑的面貌有了一些不同,而且又再往前跨出了一步。不過,文學館自行編輯出版的台灣文學年鑑目前只有一本,其成果與評價尚難斷定。

  台灣文學年鑑在臺灣已經累積了一個十年的成果,我們期望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十年……,那麼可以想見的是,年鑑的編輯工作經過多年的累積以後,台灣文學年鑑中的「大事記」彙集之後就成了「臺灣文學大事記」,年鑑中的「論文目錄」就成了臺灣文學「論文評論資料目錄」,年鑑中的人物小傳與作品、新書目錄就是完整的臺灣文學「作家作品目錄」,而年鑑中的綜述文章匯集起來就成了臺灣文學史的底本藍圖。換言之,文學年鑑的價值與意義絕不僅止於「資料性工具書」而已,更是建構臺灣文學史的基礎所在。

三、年鑑、架構與基本組成要件

  儘管台灣文學年鑑的編纂工作,歷經種種周折,且隨著不同編輯者的不同立場而呈現不同的形貌與內容,然在逐步摸索與資料累積的過程裡,為臺灣文學史留下了真實的記錄與見證,卻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文學年鑑應該具備怎樣的構成要件?年鑑的架構該如何設計?而架構之於年鑑具有怎樣關鍵性的意義?過去十本台灣文學年鑑編輯者如何規劃設計?各自的優劣得失為何?值得我們釐清、探討。

  所謂「年鑑」乃是透過有系統地匯集、整理上一年度的所有活動、文獻訊息,然後逐年編輯連續出版的「資料性工具書」。換言之,年鑑編輯是將前一年度的資料盡力蒐集、客觀呈現,然後逐年編輯出版,以即時反映該年度的新成果、新進度、新趨勢,並藉以不斷累積史料的一項工作。那麼「架構」又是什麼呢?所謂「架構」(Framework)原是建築工程的用語,指的是樑和柱聯結而成的工程結構;後來「架構」一詞被援引進入現代工具書,特別是百科全書的編輯,主要用以指稱全書由各個基本組成單位有機聯結而成的總體。百科全書的基本組成指的是「條目」,而年鑑的基本單位指的則是「欄目」,年鑑的內容是實體,架構是外形,架構因內容而設,內容由架構而定。也就是說,什麼樣的架構決定什麼樣的年鑑面貌,一旦架構鬆散、邏輯混亂,或者定位不清,那麼,年鑑的價值與可參考性便打了折扣。可見,「欄目」之於年鑑,以及「架構」之於年鑑的關係,是如此密不可分,而「架構設計的規範化」更是編輯年鑑時,應有的認知與實踐。然年鑑因為類型不同,呈現的方式、突出的內容也不同,其框架結構自然迥異,這是無可爭議的。不過,當我們仔細去翻檢查閱,將發現有許多因素或基礎結構是編輯年鑑時共通的原則。

  台灣文學年鑑作為「專業的學科年鑑」,其定位是再清楚不過的。綜觀過去十本台灣文學年鑑的架構,其設計規劃的理念總不脫離文學的人、事、物(書),然後輔以工具書應具備的條件為考量來規劃,大體上包含了幾個部分:(一)綜述:乃對上一年度臺灣文學創作、出版、研究的綜合性陳述、介紹,是年鑑的主體部分;(二)記事:以條目方式,按照時間順序採記事編年體記錄年度內的文學事件、活動、出版、研討、徵文比賽等事項,提供全書內容的總覽;(三)人物:主要是報導(註5)年度內活躍、傑出之文學人,並追憶辭世之作家;(四)作品與出版(註6):蒐錄、整理年度內發表於報刊、雜誌之作品或出版之文學書,是主體內容的基礎性資料,也是年度內具體可見的文學成果;(五)名錄:主要蒐錄文學團體、文學課程、師資、學術會議、文學獎、出版社等,是文學傳媒資料的整理;(六)索引:提供使用者查閱年鑑資料內容,一般來說是由分類法編排的「目錄」和按主題法編排的「索引」兩類。

  以上六者,乃過去台灣文學年鑑所涵蓋的範疇與項目,其架構台灣文學年鑑的基本元素幾已具備。而其中除名錄一項,因每年的變動性不大,可隔年更新收錄以外,其餘乃反映該年度臺灣文學創作、研究與活動的史料,可謂缺一不可。換言之,若遺漏了任何一項,台灣文學年鑑的史料價值及工具書的功能便有所不足。不過若要嚴格檢視,除前述六項之外,「統計資料」的缺少,則是過去十本台灣文學年鑑編輯時共同的疏失與遺漏。所謂「統計資料」乃透過表格、圖表、數據統計等方式來呈現,對過去資料作一系統性、連續性的比較分析,亦即縱向歷時性的觀察比較,除可輔助了解不同年度的狀況,亦可對未來文學創作、研究的發展趨勢作一預測。因此,「統計資料」的善加運用,對於年鑑的編輯絕對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四、台灣文學年鑑的規範化編輯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前述所謂「架構設計的規範化」,指的並非外部形貌的盲目統一,而是指編輯過程中原則、方法上的統一基準,是指事物整理、記錄、表現時的某種內在標準、規律或一致的體例而言。

  文學年鑑既為某一年度文學出版、研究、活動的總體觀察與記錄,那麼年鑑資料的蒐錄首先「應儘量求其完備、完整」。而所謂「完整」並非指鉅細靡遺地蒐錄任何一筆資料,因為這不但不可能,而且未經選擇、編輯所進行的資料堆疊,不但造成年鑑的雜亂、失焦,而且龐大的資料量也絕非一本年鑑所能負荷。換言之,專業而精確的資料篩選是必要的,而其資料之完整性,則表現於前節所指出架構年鑑的基本要件(綜述、記事、專文、人物、出版、名錄、索引、統計資料等)是否充分,亦即足以反映文學創作、研究、各類活動的重要的人、事、時、地、物(書)是否沒有遺漏的記錄。

  不過,「年鑑」不同於辭典、百科全書、書目目錄等工具書,在於年鑑具有「即時性」,必須具體的反映、記錄每一年度該領域的新情況、新成果和新發展,而為了充分發揮資料性工具書的功能,許多歷時性的回顧性資料或者專文是必須的,藉此可釐清、俯瞰某一段時間的文學發展。然而過去十本台灣文學年鑑,除了2005年特別設立「特稿.專輯」針對戰後臺灣文學六十年、作家全集的編輯、臺灣文學系所的成立及年鑑十周年回顧之外,其餘九本台灣文學年鑑在這個部分,可說並未有理想的規劃(註7)。其次,年鑑透過每年累積資料的前後鑑照,提供了縱向可比的連續性資料,使用者可藉此完整地窺看事物發展的情形、趨勢和規律。換言之,進行架構設計時,除需考慮現實的需求,亦應把握未來發展趨勢;也就是說,年鑑作為逐年連續出版的工具書,不能單以「一本書」看待,而應是以「套書」的概念來思考,事物發展的軌跡才能累積起來。不過,必須提醒的是,年鑑乃歷史(前一年度)資料的蒐錄整理,所有綜述內容都應以已發生的文學活動、事件為基礎,切勿空談未來。

  那麼,在把握年鑑是逐年編輯出版的累積性資料工具書的前提,筆者要提出年鑑編輯的第二項原則是「年鑑的架構應力求穩定」。換言之,如果結構框架一變再變,年年都以新的面貌出現,不僅造成資料無法延續累積,也會讓讀者無所適從。回顧過去十本台灣文學年鑑,因為編輯單位一再更換,架構也不斷改變,甚至同一編輯單位所設計的架構也出現大幅度變動的情形,這都是非常不恰當的事。譬如《1996台灣文學年鑑》架構分為「概述」、「記事」、「人物」、「作品」、「名錄」、「附錄」六項;《1997台灣文學年鑑》除了加入了「圖片目錄」外,其中「概述」一項,因接受編輯顧問張錦郎先生的建議,改稱「綜述」;到了《1998台灣文學年鑑》時,為了提供讀者更方便的檢索,再增加「索引」一項。大體而言,從1996到1999年年鑑的架構雖然每年有所調整,但可說是結構穩定。至於2001到2004年的文學年鑑,前三年大致延續過去幾年的架構模式──「大事紀」、「綜述」、「人物」、「出版」、「名錄」、「索引」,僅於次序上稍做調整,並將「作品」一欄改稱「出版」,結構也算穩定。然而2004年卻一改先前的方式,六個欄目縮減為五個,並將過去獨立的「人物」一欄併入「綜述」,然後將「出版」與「名錄」的部分資料合併後,改置於新增的「文學資訊」項下,亦即分為「大事紀」、「綜述」、「文學資訊」、「名錄」、「索引」,相較於過去幾年,的確顯得混亂而突兀。

  不過,其中又以前瞻公關公司編輯的《2000台灣文學年鑑》最受質疑與爭議。編者雖然聲稱其「體例架構大體承襲1999年版,且追求延續性之餘,也做了適度地調整、延展和突破」(註8),然而實際比較《1999台灣文學年鑑》和《2000台灣文學年鑑》之後,卻發現欄目已從原來的「綜述」、「記事」、「人物」、「作品」、「名錄」、「索引」變成「綜述」、「記事」、「人物」、「著作」、「作品」、「名錄」、「網路文學」、「索引」,其架構的分類邏輯及所涵蓋的內容明顯不同,甚至相同的架構名稱卻承載了不同的內容,譬如「記事」一欄,《1999台灣文學年鑑》乃逐月逐日記錄重要文學事件的「文學日誌」,而《2000台灣文學年鑑》雖也名為「記事」,然其內容卻變成記錄出版事物的「出版大事紀」。光憑「出版大事紀」是否足以涵蓋或說明一整年的文學活動,恐怕有問題。又,「網路文學」相對於「傳統文學」,雖是載體不同、呈現形式不同,仍不脫文學人、事、物(作品)的思維範疇。換言之,在網路書寫日漸興盛,網路無遠弗屆,網路資料多不勝數的狀況下,網路的文學書寫與發展情況,是否可能融入既有的架構予以記錄?如何在既有的架構下呈現?或者單獨成立一個欄目是絕對必要的呢?若獨立欄目,則其分類邏輯是否可以不同?也許是工作團隊要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第三項原則是「結構框架的各個欄目之間的比例應該適當」。然所謂「比例適當」並非指「比例均等」,而是依年鑑的不同屬性、類別及任務,以凸顯其重點和特色。台灣文學年鑑既為專業的學科年鑑,「綜述」理當是全書最主要的部分,它對年鑑的整體內容及年度發展有觀照全局、提綱契領的作用,而「出版(作品)」部分因是年鑑的基礎與年度文學發展的具體成果,所占的比重也應該較多,須受到較多的重視。至於其他輔助性資料,比如記事、名錄、索引、附錄等,乃從屬於年鑑主體,絕不能喧賓奪主。不過,即使是年鑑的主體內容也應詳略得宜、有所側重,萬不能無限制地膨脹,避免造成比例失衡。底下則針對1996-2005台灣文學年鑑每個欄目的比例作一統計。(見表一)

  透過年鑑欄目比例的統計,即發現歷年年鑑在出版與作品部分所占的比例似乎偏高,尤其2001至2004年的比重均高達四成,然而作為全書主體的「綜述」,其比例卻多數低於兩成以下,比作為附錄資料的「名錄」所占的比例還低,這是不恰當的。

表一、1996-2005台灣文學年鑑欄目比例統計
 1996台灣
文學年鑑
1997台灣
文學年鑑
1998台灣
文學年鑑
1999台灣
文學年鑑
 2000台灣
文學年鑑
綜 述17.76%27.79%21.89%23.11%綜述18.79%
記 事15.26%19.60%13.05%11.36%記事7.02%
人 物8.41%8.19%6.11%5.68%人物15.18%
作 品38.94%24.32%29.26%31.06%著作18.98%
名 錄18.07%20.10%22.74%22.16%作品18.41%
附 錄1.56%000名錄16.13%
索 引006.95%6.63%網路文學4.17%
     索引1.32%


 2001台灣
文學年鑑
2002台灣
文學年鑑
2003台灣
文學年鑑
 2004台灣
文學年鑑
 2005台灣
文學年鑑
大事紀4.49%6.10%4.00%大事紀3.55%特稿.專輯5.88%
綜 述18.38%16.00%18.00%綜述25.47%創作與研究
綜述
17.44%
人 物5.98%13.33%4.80%文學資訊47.81%著作與出版36.11%
出 版45.09%39.23%39.40%名錄13.36%會議與活動8.11%
名 錄21.15%20.19%26.20%索引9.81% 人物4.87%
索 引4.91%5.14%7.60%  大事記3.65%
      名錄11.97%
      索引11.97%



  以工具書而言,年鑑除提供讀者了解、窺看該領域一年內所有事物發展的情況外,另一個功能即在於提供讀者便捷的資料查詢,因此「檢索系統的完備與否」,亦成為編輯年鑑不可忽略的原則。一般而言,年鑑中可以提供檢索者,主要是「目次」與「索引」。前者的呈現如果可以做到標題的第三層,甚至是第四層,那麼對於讀者的閱讀和使用也可相對地提供很好的查詢功能;後者則可依主題索引的方式,譬如人名索引、書名索引、會議名稱索引等方式,提供讀者關於全書較為詳盡的檢索。然1996和1997年文訊雜誌社所編的年鑑竟未編製「索引」,這不可說不是較大的缺失;而《2000台灣文學年鑑》雖有「索引」,卻僅占全書比重的1.32%,其輕忽草率之態度可見一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年鑑中的「記事」或「大事紀」不僅是綜述性的資料,其實更可以看作是一種「時序索引」,讀者只要按著時間順序即可掌握一年當中的大事、要件,甚至對於全書內容可以透過此提綱契領的方式進行全面地鳥瞰,這對於資料或訊息的掌握,也有絕對的幫助。因此,「記事」的原則、標準,以及記錄的方式都應謹慎,而且如果能與「綜述」、「人物」、「出版」、「文學活動」等各項內容相互參照,除可避免重要訊息的遺漏之外,也具備了重新檢視全書的功能。

  而當架構設計大致底定之後,編者應進一步「確認架構名稱所指與實際內容是否吻合」,避免內容與架構有對不上,或者所表現的內容與一般工具書對於該架構的定義不同的情形產生。以「綜述」為例,所謂「綜述」乃取「綜括記述」之意,即概括地反映、說明一個地區、學科、部門的基本情況及發展全貌,或生活中某方面的重要進展。「綜述」絕對不是「論文」,更非「抒情散文」或「議論散文」,應避免個人主觀情緒的投射及議題式的批評論述,譬如《2000台灣文學年鑑》中〈2000年小說中的空間論述〉、〈台灣文學地圖舉例──東部作家〉、〈從文學年鑑到文學年鑑學〉,《2001台灣文學年鑑》中〈本土化中的全球化──展望廿一世紀的台灣文學〉、〈陳映真與陳芳明的台灣文學史論爭〉、〈擴大想像的空間──台灣文學牆的策展〉,《2002台灣文學年鑑》中〈從「鄉土文學」到「台灣文學」〉、〈哈日、哈韓出版「瘋」〉、〈網路書店──新通路、新市場、新商品〉、〈「寒夜」──第一部客家電視連續劇〉,《2003台灣文學年鑑》中的〈林荊南冤獄身後獲平反〉、〈2003台北國際詩歌節〉、〈主索因卡來台〉……等,均為議題式的評論或報導,似與前述一般學科年鑑對於「綜述」內容的定位有一些落差,畢竟年鑑乃「資料性工具書」,而非「論文集」,其中區別不可不知。

  筆者以為「綜述」應秉持「述而不論」的原則陳述、介紹,若真要對於某些文學現象或議題進行論述時,也許以「特稿」或「專題」的方式進行討論,可能是較好的方式。換言之,以年鑑的工具書屬性,以及作為史料累積的觀點來看,「綜述」部分如同其他資料性的欄目一樣,應避免太多「主觀」觀點的介入較為恰當。不過,一年當中出版的文學書籍、發表的作品、舉辦的文學活動及發生的文學事件何其多而複雜,限於版面要求,如何進行資料篩選,便是一大考驗,而且一旦有了選擇的過程,便涉及了主觀的好惡評斷,因此要求全然客觀顯然是不可能的事,然如何降低個人主觀對於年鑑編纂的影響,卻是編輯者應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年鑑參考價值的高低,其實決定於主觀價值的介入多寡,越是做到客觀呈現,則其作為史料的價值也就越高。

  在資料性工具書屬性的前提下,如何編好一部台灣文學年鑑,其關鍵就在於架構設計的系統性、全面性、穩定性、適當的比例及便捷的檢索功能。年鑑編纂之前,執事者若能事先有完整而縝密的架構設計,那麼可以說年鑑的編纂工作便已完成一半;結構框架定位清楚後,收錄的範疇與內容、撰寫的方式,自然也就有跡可尋了。

五、結語

  年鑑既為建構文學史的基礎,其資料性工具書的屬性,殆無疑義,且年鑑作為斷代史料之整理記錄,以呈現歷史之軌跡,因此編纂時應特別著重資料、文獻之真實與客觀呈現,尤其年鑑本有其一定的架構與模式,編纂時應求規範化,絕對不能隨著個人主觀喜好來決定編輯形式或內容,否則年鑑作為基礎史料或工具書之價值便大打折扣。因此,《2000台灣文學年鑑》編者所指稱的「既然再怎麼編都難以面面俱到,年鑑的編輯思考何妨大膽地走向特色的追求,甚至連美術設計都是年鑑風格的表現舞台」(註9),以此作為對於年鑑的認知及編輯年鑑的立場,恐怕是不妥的。

  透過本文的爬梳,不難發現過去台灣文學年鑑編纂的最大問題,在於各編輯單位之間各憑主觀地認知文學年鑑和編輯文學年鑑,缺乏規範化的編輯架構,甚至即使同一單位,不同時間點的作法也大異其趣,這不僅造成年鑑資料的斷裂與不連續,更造成長時間觀察、比較年鑑的讀者或研究者的不便與困擾。年鑑既是資料性工具書,那麼其架構規劃自然有其一套可行的原則,並非想要怎麼編就可以怎麼編,否則其史料的客觀價值便成了問題。換言之,「年鑑」作為史料的建構基礎,秉持客觀呈現的第一步,就在於年鑑編纂的規範化,唯有如此,始能避免因不同的人而有主觀形式及架構上的差異。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台灣文學年鑑從1996年開始至今,實際上是由文建會及其所屬的文學館所督導辦理,然而當我們比較過去十年年鑑的架構,竟是如此混亂而不連貫,如何不讓人訝異?這不但凸顯出國內的文化政策總是急就章,以及未能長遠規劃的窘境,而且一再變換委託單位的結果,必然造成文學資料、經驗及人力資源的斷層與無法累積。雖說自1997年起,每一年都有一本台灣文學年鑑的出版,但那也只是編纂過程中成果的一小部分,更多珍貴且未經主觀篩選的文學資料,反而在編輯過程中被排除、忽略。年鑑原是累積史料的文化工程,但卻在主觀編纂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遺棄」、「錯失」了某些珍貴的史料,何嘗不是一件可惜的事?因此,基於台灣文學年鑑乃是有系統地針對前一年的文學活動做一整體、客觀而詳實的記錄、回顧,並進而提出觀察報告,如何蒐集資料以達到全面、詳實,恐怕並非任何一個單位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因此成立一常設性的機構長期負責年鑑的編輯,便顯得必然而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方能克服架構與體例上出現太大的差異,而其史料的整理與更多無形的文化資產,也能一併獲得完整的累積與延續。

【附註】
註1:原「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96年8月15日以中央四級機關正式掛牌成立,擺脫了「黑機關」的污名,並更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
註2:引自《1998台灣文學年鑑》編後記,頁469。
註3:引自《2001台灣文學年鑑》總編輯序,頁3。
註4:引自《2005台灣文學年鑑》編後記,頁466。
註5:此處所指稱之「報導」,實不同於現今極盡誇張、渲染之能事的「新聞報導」,而是針對傑出文學人之年度表現,進行客觀陳述、記錄者。
註6:文訊團隊稱為「作品」;前瞻公關公司分為「著作」、「作品」;靜宜團隊則稱「出版」,文學館稱之「著作與出版」,不同編輯單位對於蒐錄的作品、新書出版,在分類上雖稍有不同,然其所指之內容實質並無太大差異。
註7:2000至2004年年鑑中雖有許多回顧性專文,然卻放在「綜述」裡面,筆者以為不甚恰當。其一,欄目與內容之間未能名實相符;其二,此類專文的撰寫方式,與年鑑「綜述」的規範與義界,明顯不同。詳下文討論。
註8:引自《2000台灣文學年鑑》編後記,頁542。
註9:同上註。

參考資料

(一)書目
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六六中國文藝年鑑》,臺北:平原出版社,1966年1月,初版。
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六七中國文藝年鑑》,臺北:平原出版社,1967年11月,初版。
楊主編,《中華民國文學年鑑1980》,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11月,初版。
德屏主編,《1996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6月,初版。
德屏主編,《1997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8年6月,初版。
德屏主編,《1998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9年6月,初版。
德屏主編,《1999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年10月,初版。
靈等人主編,《2000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2年4月,初版。
瑞金主編,《2001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3年4月,初版。
瑞金主編,《2002台灣文學年鑑》,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3年9月,初版。
瑞金主編,《2003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8月,初版。
瑞金主編,《2004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7月,初版。
瑞明主編,《2005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年10月,初版。

(二)報紙、期刊
國良,〈《1998台灣文學年鑑》評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年12月號(1999年12月),頁5-6。
銘能,〈此中空洞無物──評《2000台灣文學年鑑》〉,《明報月刊》,37卷10期(2002年10月),頁112-113。
瑞騰,〈為文學刻畫歷史年輪:一個夢想的完成──《1996台灣文學年鑑》出爐了〉,《聯合報》,45版(1997年6月23日)。
瑞騰,〈再現文學身姿──關於《1996台灣文學年鑑》〉,《中央日報》,21版(1997年6月25日)。
德俊,〈局內局外看《2000台灣文學年鑑》〉,收錄於楊宗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臺北:富春文化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開塵,〈2000台灣文學年鑑品質受質疑〉,《民生報》,A6版(2002年5月13日)。
建忠,〈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學年鑑》?〉,《台灣日報》,2003年5月13日。
獻仁,〈我看2000年《台灣文學年鑑》〉,《台灣日報》,2002年6月21日。
淮,〈評「中華民國文學年鑑」〉,《文訊》,5期(1983年11月)。
惟智,〈評析《2000台灣文學年鑑》〉,收錄於楊宗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臺北:富春文化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錦郎,〈台灣文學需要什麼樣的工具書?〉,《文訊》,122期(1995年12月)。
瑞金,〈2003台灣文學年鑑出版〉,《台灣日報》,19版(2004年9月6日)。
芝萱,〈為台灣文學史寫歷史──《1996台灣文學年鑑》問世〉,《中央日報》,21版(1997年6月25日)。
小實整理,〈「文學年鑑面面觀與代代傳」座談會紀實──為國家台灣文學館添磚瓦〉,《INK印刻文學生活誌》,1卷5期(2004年9月)。


附錄:歷年台灣文學年鑑的架構表

1996台灣文學年鑑1997台灣文學年鑑
壹、概述一、創作現象詩:穿越虛與實之間壹、綜述新詩的創作及活動
散文:跨越文類,超越流行散文的創作現象
小說:愛恨交織的主題趨向小說的創作及活動
二、傳播、評論與教研文學現象傳播兒童文學的創作、活動、教學與研究
現代文學的評論與研究現代文學教學概況
古典文學研究之概況與特色現代文學評論與研究概況
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觀察報告古典文學研究概況與特色
文學創作教學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
貳、記事文學日誌  中書外譯的回顧與檢討
特寫十件文學事 台灣文學研究在美國
參、人物辭世作家小傳 日本的台灣文學研究動態
特寫十位文學人 中國大陸對台灣文學的研究
肆、作品文學分類目錄 大陸文學作家與作品在台灣
特寫十本文學書 台灣文學傳播現象觀察
刊物發表作品選目 文學上網的觀察
評論文章選目 貳、記事文學日誌
得獎作品目錄 1997台灣文學人、事、書調查報告
伍、名錄1. 文學社團 特寫十件文學事
2. 教研單位 參、人物辭世作家小傳
3. 現代文學課程 特寫十位文學人
4. 文學獎 肆、作品文學書分類目錄
5. 出版社 兒童文學書目錄
6. 傳播媒體 特寫十本文學書
附錄1996台灣文學人、事、書調查報告 刊物發表作品選目
   得獎作品目錄
   伍、名錄文學社團
   教研單位
   現代文學課程
   文學學術會議
   文學獎
   出版單位
   傳播媒體
   圖片目錄 


1998台灣文學年鑑1999台灣文學年鑑
壹、綜述新詩的創作與活動壹、綜述台灣當前的文學思潮
散文的創作現象新詩的創作與活動
小說的創作與活動散文的創作與活動
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活動小說的創作與活動
現代文學教學簡介兒童文學的創作與活動
現代文學評論與研究概況現代文學教學狀況
古典文學研究概況與特色現代文學評論與研究概況
古典詩的創作及活動古典文學研究概況
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古典詩的創作及活動
日本的台灣文學研究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
中國大陸對台灣文學的研究中書外譯回顧
大陸文學作家與作品在台灣近年美國的台灣文學研究
台灣文學傳播現象觀察日本的台灣文學研究
文學上網的觀察中國大陸對台灣文學的研究
貳、記事文學日誌大陸文學作品在台灣
特寫十件文學事台灣文學傳播現象觀察
參、人物辭世作家小傳文學學術活動的觀察
〔補遺〕文學上網的觀察
特寫十位文學人貳、記事文學日誌
肆、作品現代文學書分類目錄特寫文學事
兒童文學書目錄參、人物辭世文學人小傳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著書目〔補遺〕
特寫十六本文學書特寫文學人
現代文學刊物發表作品選目肆、作品現代文學書分類目錄
得獎作品目錄兒童文學書目錄
台灣文學研究博碩士論文分類題要(1996~ 1998)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論著書目
伍、名錄文學社團特寫文學書
教研單位現代文學報刊發表作品選目
現代文學課程得獎作品目錄
文學學術會議台灣文學研究博碩士論文分類題要
文學獎伍、名錄文學社團
出版單位教研單位
傳播媒體現代文學課程
索引 文學學術會議
圖片目錄 文學獎
  出版單位
  傳播媒體
  索引 
  圖片目錄 


2000台灣文學年鑑2001台灣文學年鑑
壹、綜述1. 「全球化」時代走向「世界文學」壹、2001年文學大事紀2001年文學大事紀 
2. 台語文學觀察貳、綜述一、論述與檢討本土化中的全球化──展望廿一世紀的台灣文學
3. 現代文學評論與研究概況陳映真與陳芳明的台灣文學史論爭
4. 新詩:世紀風華初現奇幻文學風潮在台灣
5. 散文創作觀察台文書寫的未來
6. 小說的創作及活動初亮的星系──女性文學史論述的觀察與檢討
7. 二○○○年小說中的空間論述台灣文學評論雜誌的未來
8. 台灣兒童文學論述、創作及翻譯書目台灣文學的網路發聲
9. 數位文學的發展與蛻變教科書裡的台灣文學
10. 台灣文學地圖舉例──東部作家辯證離散.回返母胎──2001年原住民文學概況
11. 從文學年鑑到文學年鑑學二、觀察與展望 台北國際書展
貳、記事文學出版大事紀年度中文好書榜
特寫文學事「國立台灣文學館」暖機啟動
參、人物辭世文學人小傳東元科技增設「台灣小說獎」
特寫文學人台灣文學日譯新展望
肆、著作年度文學好書榜擴大想像的空間──台灣文學牆的策展
現代文學書分類目錄高行健的「台灣文化之旅」
中國古典文學論著書目春風少年.台灣文學──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首屆畢業生展現成果
兒童文學著作書目文學與生活的結合──八卦山文學步道
地方政府文學出版品書目概要打造文學明日之星──張曼娟作家經紀工作室「紫石作坊」
特寫文學書橫看成嶺側成峰──2001台灣兒童文學觀察紀實
伍、作品現代文學報紙副刊發表作品分類選目世紀初的鎏金──談網路詩
現代文學雜誌發表作品分類選目台灣文學走進總統府──李喬在紀念月會演說
得獎作品目錄參、人物一、人物訪談 
重要選集作品目錄二、懷念人物 
台灣文學研究碩博士論文分類提要肆、出版一、出版風雲 
陸、名錄全台文學性機構二、出版品要目 
文學教研單位三、報紙副刊發表作品分類要目 
現代文學課程伍、名錄台灣文學教學研究單位 
重要文學學術會議台灣文學相關課程及教師 
文學出版單位台灣文學博碩士論文題目 
文學傳播媒體台灣文學學術會議 
柒、網路文學文學網站選目文學獎名錄 
網路文學作品選目台灣文學文藝營隊 
特寫文學網站文學性機構 
索引 文學出版單位 
  文學性廣播、電視 
  台灣文學相關網站 
  陸、索引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圖片索引 


2002台灣文學年鑑2003台灣文學年鑑
壹、2002台灣文學大事紀2002台灣文學大事紀 壹、2003台灣文學大事紀  
貳、綜述一、論述與檢討讓世界走進來,讓台灣走出去──2002台灣文學綜論貳、綜述一、報導國家台灣文學館開館入厝
從「鄉土文學」到「台灣文學」林荊南冤獄身後獲平反
回首「台灣文學系」的來時路2003台北國際詩歌節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的設立來自非洲的獅子詩人──記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來台
哈日、哈韓出版「瘋」播種成林──靜宜大學成立台灣文學系
網路書店──新通路、新市場、新商品「台灣客家文學數位資料庫」的建置
「寒夜」──第一部客家電視連續劇苗栗西湖吳濁流藝文館的成立
安徒生在台灣台灣文學雜誌展
二、觀察與展望台灣文學在日本台灣筆會印度文化之旅
台灣文學會議在美國高雄市左營高中設立「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在魯爾大學那羅花徑文學步道
2002年的後山文學從《雲林秘笈》看雲林文學
菊島的文學磺溪文學獎與磺溪文學
霧裡金門從「大墩」和「中縣」文學獎,看台中地區在地風華
椰林文粹苗栗文學的過去和未來
詩會印度──首支台灣詩人訪印團實錄二、評論經典之後,期待新星:2003年台灣文學綜論
山海奏鳴曲──2002年原住民報導文學獎薩依德逝世與台灣後殖民思潮
巫永福基金會扮演台灣文學推手大學「台灣文學」教育生態考察
台灣筆會由曾貴海接手領航東方有二白──檢討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的「東方白」烏龍事件
參、人物 一、人物訪談 各大學台灣文學博、碩士論文評述
二、懷念人物 中國地區台灣文學研究現狀
肆、出版 一、出版風雲 2003年「台灣兒童文學」
二、出版品要目 從《金門文學叢刊》論政府的文學出版品
三、報紙副刊發表作品分類要目 參、人物一、人物訪談 
伍、名錄台灣文學教學研究單位 二、懷念作家 
台灣文學相關課程及教師 肆、出版一、出版風雲 
台灣文學博、碩士論文題目 二、出版品要目 
台灣文學學術會議 三、報紙副刊發表作品分類要目 
文學獎名錄 伍、名錄台灣文學教學研究單位 
台灣文學文藝營隊 台灣文學相關課程及教師 
文學性機構 台灣文學博碩士論文題目 
文學出版單位 台灣文學學術會議 
文學性廣播、電視 文學獎名錄 
台灣文學相關網站 台灣文學文藝營隊 
陸、索引人名索引 文學性機構 
書名索引 文學出版、發行單位名錄 
圖片索引 文學性廣播、電視 
   台灣文學相關網站 
   陸、索引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圖片索引 


 
2004台灣文學年鑑2005台灣文學年鑑
壹、2004台灣文學大事紀2004台灣文學大事紀特稿•專輯戰後台灣文學一甲子 
貳、綜述一、2004台灣文學概況述評台灣現代作家全集的回顧與前瞻 
二、2004台灣小說概況回顧台灣文學系所成立──兼論2005台灣文學研究概況 
三、2004台灣新詩概況台灣文學年鑑的回顧與展望 
四、2004台灣散文概況創作與研究綜述文學創作綜述台灣小說概述
五、2004台灣兒童文學、民間文學、戲劇概況台灣新詩概述
六、2004台灣文學教育及學術研究台灣散文概述
七、2004台灣文學出版概況台灣戲劇概述
八、2004台灣文學風雲錄台灣兒童文學概述
九、懷念作家台灣數位文學概述
十、文學交流道文學研究綜述台灣古典文學研究概述
參、文學資訊一、出版品要目中國大陸對台灣文學研究概述
二、雜誌、詩刊刊行作品要目中國文學研究概述
三、報紙副刊發表作品分類要目台灣外國文學研究概述
四、台灣文學相關課程及教師著作與出版文學新書分類選目 
五、台灣文學博、碩士論文題目報紙副刊作品分類選目 
六、台灣文學學術會議期刊作品分類選目 
七、台灣文學獎名錄博碩士論文目錄 
八、台灣文學文藝營隊會議與活動文學學術會議 
肆、名錄 一、台灣文學教學研究單位文學獎 
二、文學性機構文學營隊 
三、文學出版發行單位人物焦點人物 
四、文學性廣播節目、電視節目輯要辭世作家 
五、台灣文學相關網站大事記  
伍、索引人名索引名錄文學研究與教學機構 
書名索引台灣文學相關課程及師資 
圖片索引藝文機構 
  出版社 
  文學相關雜誌 
  報紙副刊發行單位 
  索引  
  圖片目錄  


〔專科工具書編輯研討會 第二場研討〕
▲主持人王國良教授(中),發表人沈俊翔先生(左)、孫正宜小姐(右)(編輯組提供)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4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