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四期 101年6月

「微趨勢」.圖書館未來

蔡清隆 實踐大學圖書館前任館長


【提要】二十世紀,無聲革命掀起了史上不曾有的鉅變,迷惘、焦慮、斷裂、意義的終結,這都是人類共同的歷史命運,圖書館在歷史十字路口,將何去何從?

  當舊秩序迅速在消逝,茲以若干新世界的特性:一時性、即時性、去核心與多元文化、斷裂、個性化與「選擇的大爆炸」,作為圖書館發展的參考架構。

  圖書館面臨歷史挑戰,試以上述若干特性作為發展策略的基礎,例如:長尾效應與「80/20法則」、App─行銷新工具、混沌理論與組織再造、多元人才、館藏發展與理性的退隱、Web 2.0到Library 2.0、本土文化與圖書館再生,冀求藉此破繭重生。

  筆者深信個體自身具有「非線性」因素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重建圖書館主體價值中,每個圖書館員的獨特意義與價值,不容忽視。本文特以「微趨勢」的社會意義,作為思考圖書館未來的哲學基礎。

關鍵詞:理性秩序;微趨勢;長尾效應;App;Library 2.0


一、激變21──金字塔之傾頹

  消逝的煙囪,二十世紀的焦慮!

  1920年,俄國葉夫根尼.薩米爾欽的《我們》(俄語:Мы)(註1),以及1932年,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註2),1949年,英國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註3)並稱三大諷刺小說,也是二十世紀焦慮的心靈。

  上述小說風行二十世紀,清楚反映了二十世紀焦慮的心靈,本質上那是二、三十年代的思想。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鉅變中的世界》(Previews & Premises)(註4)一書裡,則認為這種「未來意象,是對傳統工業社會的線性行投射」。這種「非線性」觀點,透露了世紀末的新思維。

  也就是說,到了二十世紀末,工業社會裡處處林立的煙囪,也已迅速在消逝。而新技術、新產業──資訊科技,已深刻支配人的生活方式,甚而支配人的思考邏輯。例如資訊邏輯介入了人文思考,科幻小說若果成真,當電腦晶片植入人體取代大腦思考,那麼「人」的定義將如何改寫?

  工業革命、資訊革命、全球化捲起了千堆潮,文化的革命浪潮排天而至,例如二十世紀的科學大革命,改變了人類思考世界的方式,這些都是激變時代的源頭,也都攸關圖書館的發展。探索二十一世紀圖書館未來,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課題。

(一)焦慮的探索:「微趨勢」時代

  焦慮的探索,也見於許多耳熟能詳的影片,例如「明天過後」、「侏儸紀公園」等。然而激變年代,資訊科技縮短了現在與未來的距離,「明日」不在地平線的遠方,而在……甚至,未來即是現在!

  1982年,美國社會學家John Naisbitt的《大趨勢》(Megatrends)(註5)一書,預言了未來世界的「十大新趨勢」,他以自身對時代特質的觀察,指出影響美國社會的十大潮流。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看法。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思考世界的方式已有了重大改變,「微趨勢」的新觀點是其例。

  「Think Small」,這是福斯汽車震撼汽車界的廣告文案。在凡事求「極大化」的工業文化價值,這個廣告卻要人家「視野小一點、企圖低一點、規模小一點……」(註6);Toffler在《第三波》(註7)裡提到的文化密碼,「極大化」是工業生產的慣用策略,藉「極大化」創造極大利潤。在這過去,美國人從沒習慣開小車,但是「金龜車」逆時代而行,卻令人驚異的捲起「反主流」風潮,這究竟啟示了些甚麼意義?

  二十一世紀,Mark J. Penn宣稱「大趨勢時代結束了」,他在《微趨勢》(註8)裡,列舉許多細微而具體的事實,用統計數字喚醒隱而不顯的社會知覺,書中列舉的「微趨勢」涵蓋了財經、教育、政治、時尚到情愛,藉此一葉知秋地,探索激變時代。例如美國的「兩地夫妻」,雙職涯夫妻因工作而需分居兩地,他們至少有2/3的週末,夫妻一方必須出遠門才能團聚。1990年,這樣的夫妻,在美國有170萬對,十五年後已增為兩倍,似此「遠距」夫妻對社會將有何影響?投票、課稅、學區登記等法律、福利制度都需改弦易轍。

  又如「中產債奴」,Penn指出「破產已成中產階級現象了」(註9),這個微趨勢卻顯示,「中產階級愈來愈辛苦,冒出一個新的破產階級」。其實,「全球化」深刻影響財富不合理的集中,猶如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了,只剩貧富兩個階級。微趨勢指出,在美國制度下出現了「破產階級」,下一步要怎麼走?是否將醞釀一個新的社會革命?

  Penn在書序中提到「微鎖定」(Microtargeting)的概念:「今日個人選擇力實在太大了……於是在行銷上,微鎖定就變得太重要了。『微鎖定』就是要辨識出那些數量少而渴望強烈的次族群,以滿足其需求。」(註10)這與下文要討論的「長尾效應」或有內在的關聯。

  其他如:「先網後婚」逐漸普遍、「淺見精英」漸受冷漠等,無不說明一個新世界正蓄勢待發。

  Penn認為「今日最來勢洶洶的社會趨勢,都是跌破一大堆眼鏡的那種。這些新近才浮現的力量,將會型塑我們的明日……區區幾個大趨勢就決定世界的時代過去了」(註11)。是耶,非耶?下文再予討論。

(二)新世紀、新思維

  Freeman J. Dyson 於《21世紀三事:人文與科技必須展開的三章對話》(註12)書中的序文說:「這本書中,我是站在二十世紀的末梢,向二十一世紀眺望」。Dyson以科學家的專業預言二十一世紀三件大事:太陽能、基因工程、網際網路,這將是牽動歷史的重要因素。

  網路改變了生活、改寫時間和空間的定義,同時也創造了歷史,例如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就是網路點燃的政治革命。基因工程早已如火如荼,1996年7月,史上第一隻複製哺乳動物「桃莉羊」誕生(註13),遠識者開始憂心,基因工程將如何挑戰人性價值?《演化論》質疑上帝權威,「桃莉羊」則乾脆與上帝爭雄。

  太陽能是否將推動新一波歷史?回顧上個世紀,人為了「爭油」而烽火連天;二十一世紀,將爆發「爭水」的戰爭?這都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課題。Ronald D. Rotstein撰《21世紀大趨勢》(註14),也持相近看法。茲簡述部分新世紀的新面貌,以為論述圖書館未來之依據:

1. 一時性

  前文提到Alvin Toffler《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註15),著者指出「一時性乃是每日生活裡的一種新的『臨時性』(Temporariness)」。

  其實這種一時性,早已普遍存在生活中,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例如紙巾用過即棄、紙杯也是。而人與地的關係,也日益凸顯「一時性」的現象,許多先進國家,人在空間上的流動不斷激增,有些人每年在飛機上的時間多過在家裡,這種「新遊牧民族」(註16)日益普及。歷史上,人與土地的關係,例如孔子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這種價值上的執著已經過去了。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種人與物之間的一時性,也已延燒到人與人之間,例如網路上的戀情多無朝朝暮暮之想;年輕世代,「天長地久」也已不再是一種價值呼喚。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一時性」,迅速在蔓延。

2. 即時性

  人類力圖掙脫「時空制約」,自古已然。古人用篝火狼煙急傳軍情,自然是在克服時空限制,隨交通工具的發展,人類逐漸克服時空限制,歷數千年,卻給「網路」一舉掙脫了!?

  即時性的需求,處處可見,有線網路不夠,還需行動上網,即刻取得最新、最即時的資訊,雲端服務迅速成為普遍需求,例如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好路子」App隨時提供即時路況,預知何處塞車,可以提前改道;匯率轉換的App,可隨時隨地取得最新的匯率資訊。

3. 去核心與多元文化

  上一個世紀,一連串科學革命摧毀了三、四百年來的理性秩序,牛頓物理學觀為之丕變,例如前因後果的線性思考也已改變。1970年混沌理論以來,非黑即白的思維徹底推翻,理性秩序中的二元邏輯遂為多元思考取代。

  「啟蒙」的思想家創造了「理性人」的概念,在理性秩序下,是非、善惡、文明野蠻,涇渭分明,然而二十世紀末,若干後現代文化學者,如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等人的觀點,界限分明的理性秩序,都成了相對性的概念,沒有絕對意義。核心價值的時代過去了,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價值的世界倏忽而至。

4. 斷裂

  激變時代,人類思考世界的方式瞬息萬變,亙古不變的價值只存在少數人心中,多數年輕人背棄父祖價值,相較於過去,這是一種斷裂,新生事物如雨後春筍,網路犯罪、數位藝術等,都是這些新世界的一部分。

  斷裂,可以是掙脫束縛、新創文化的動力,也可以是脫序亂象的源頭,但看觀察的角度。

5. 個性化與「選擇的大爆炸」

  工業社會,生產帶上的工人「安分的」重複相同動作,有如機器的一個小齒輪。而生產帶製造的許多「相同產品」,分配給許多「不同的人」,於是個個穿工廠成衣、穿制服。

  當世人厭倦了機器產品,多元價值點燃了個性化需求,也點燃了「選擇大爆炸」(註17),例如iPod在2004年迅速取代了風行已久的Walkman,因為使用者可以自己選擇歌曲。新技術,可以滿足「量身訂作」的新需求,可以伸張個人意志,而非被動接受制式「成品」。

  「選擇的大爆炸」是圖書館難以應付的困境,有限經費,如何滿足多元需求的館藏策略,有克服辦法嗎?答案是有!請細思下文所述。

(三)巨變.圖書館新思維

  面對巨變,新時代、新人類,圖書館宜有甚麼態度與思維?

1. 「理性」之退隱

  十八、十九世紀,機械論(Mechanism)普遍存在人的思維與立身行事,把宇宙想像成一個大機器,人類社會關係結構也是機械式秩序的一種,生活建立在各種關係結構的和諧運作,這就是社會功能(Function),當任何一部分的關係或結構發生問題,整個社會生活都要受到影響,一如零件故障,整部機器都需停擺,這種機械觀至今仍支配許多人的思考。

  但是,二十世紀以來,科學與思想上的革命接踵而至。1905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1920年普朗克的量子論(註18)、1965年模糊理論(Fuzzy Logic)(註19)、1970年的混沌理論(Chaos Theory)(註20),相繼推翻牛頓物理學體系,機械式的決定論與二元邏輯至此深受質疑。兩千多年來人類都以二元邏輯定義世界,例如忠奸之辨、善惡之別……這是掌權者的邏輯,藉此「權力邏輯」維持、建構其價值體系。前文提到「金龜車」逆時代而行,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個性的追尋」,是對五十年代「循規蹈矩」的價值反撲,是對傳統理性的叛逆。於是,傳統理性秩序經歷二十世紀幾次科學大革命之後,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當前圖書館的營運策略、政策制定,大都以理性思考為基礎,比如館藏的利用統計、館藏量的評比、組織與人力運用等,莫不以理性思維作依據,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支配了圖書館界的決策。圖書館如要破繭而出,必須認清這一點:決策者的思考邏輯是關鍵。

2. 混沌理論躍上歷史舞臺

  1987年Gleick發表《混沌:新科學的產生》(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註21),強調混沌理論打破了牛頓以來的物理學,他認為在可控制、預測的現象後面,其實是一種非線性的「隨機」。例如母數統計中,極端數值常需被忽略,以維持常態分配的假設。但是,問題就在這裡!

  混沌理論中,耗損結構(Disspative Structure)由於次系統的非線性關係,即令是細小微不足道之事,也有可能是最關鍵、影響最巨的因子。

  這種思考方式,應是《微趨勢》立論的基礎,而多元價值取代二元邏輯,也是新世界、新秩序的新特性。

3. 傾頹的金字塔

  對「大趨勢」而言,「微趨勢」可以視作「觀點上的革命」,不同觀點建構了不同世界。

  以社會學而言,功能論者認為每個「個體」是「社會關係結構」的一部分,是金字塔組織結構的一部分,有如整部機器裡的一個零件,所謂「不怕官、只怕管」,凸顯了個人所屬關係體系對個人的制約性。更進一步看,韋伯說的理性鐵牢(Iron Cage),人終生禁錮在「理性思維」中而不自知,以此為基礎的「麥當勞化社會」(註22),每個個體只能照表操課,沒有自己的獨特意義,沒有個人性的因素介入。因此,米歇爾.福柯宣示「作為主體的人已經死亡」(註23),世界在「必然性」的鐵律下運作,每個人都只是機器的零件,不具備「或然性」、「非線性」的意義,那麼生命價值究竟在何方?

  以此來看,《大趨勢》是強調金字塔組織結構的力量,是強調「普遍存在人群間」之共通性,這些共通性才是決定歷史的因素。《微趨勢》則持不同看法,Penn雖未明言,但是如以互動論(Interactionism)去類推,社會變遷的因素,主要是來自那些細微的個人或小群體的「非線性」因素。看似細微,卻可能蘊藏無限力量的微趨勢。

  人不是「物」,而是具有獨特意義與價值的存在,就如存在主義者的主張,人可以選擇存在形式,以決定存在本質,意即「命運由自己決定」。

  這是超越「理性人」的態度,也是本文探索圖書館未來的價值基礎。

二、圖書館的挑戰與反應

  英國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以「挑戰與回應」詮釋文明的變遷,當一個文明承受得起時代挑戰,做出適當的回應,就可重獲新生,否則就是消亡。

  不只圖書館,整個歷史文化都面臨挑戰,是威脅還是機會?關鍵在反應的方式。

  筆者任職大學圖書館期間,也常就此深深思考,並將若干想法落實到我的決策中,此處略述一些想法,以供圖書館界參考。

(一)長尾效應與「80/20法則」(註24)

  長尾(The Long Tail)或譯長尾效應(註25),最初由《連線》的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於2004年發表,用來描述諸如亞馬遜公司、Netflix和Real.com/Rhapsody這些網站的商業模式。這是指那些原來未受重視的銷量小但種類多的產品,隱藏了量大而不顯著,累積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這種長尾效應在網路上尤為顯著。

  2006年中國招商銀行慶功500萬張發卡量,他們打破了「做信用卡業務的前五年賺不到錢」的慣例。主因是他們打破傳統「設定客戶」的觀念,除於大、小客戶之外,外加小群體化、個人化需求的設計,他們聚沙成塔,終於形成一個長尾市場。

  2010年,「公平會」的調查(註26),我國便利商店全年顧客27億人次,光是服務類商品服務費與營業額就高達一百五十多億元,又是一條長尾!

  長尾效應,是對「80/20法則」的顛覆,也是理性退隱的一個例證。統計學在混沌理論的辯證下,問題已然呈現,例如為了維護「常態分配」的假設,必須捨棄看似量少的極端值,結果很可能捨棄了最關鍵因素。耗損結構(Disspative Structure)與蝴蝶效應(註27)說明了這樣的事實。

  一般對於館藏的利用,許多人總是寄望那20%的熱門書,以滿足80%的讀者需求,這種思維是不是值得檢討?且請深思。

  「理性」只是人類思考世界的方法之一,但是三、四百年來,卻被認為是唯一,而且是唯一有效的方式。這種觀點已經動搖,圖書館經營者不能忽略這種新思維。圖書館如何定義自己的讀者,如何看待自己的館藏發展政策?如何確立行銷策略?如何找出自己的長尾巴?豈能自陷於「80/20法則」的迷思。

(二)App──行銷新工具

  許多人利用「公車通」的App,算準時間去搭公車(很精準),也有許多人用App,直接在手機上買高鐵車票,不需取票,只用手機的二維條碼刷卡搭車……「App」在過去一年改變了社會生活型態,由多益情報誌主辦的「2011年度英語關鍵字」網路票選活動,年度「英語」關鍵字是App和Job,這都說明了智慧型手機已普受關注,並深入一般人的生活中。

  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統計,2010年應用程式(App)總下載量為82億次,2011年倍增到177億次,預估到2014年,全球用戶從蘋果的App Store、Android Market、Ovi Store、RIM的App World、Microsoft的Marketplace及三星的Apps,下載量將達1,850億次(註28)。這是一個寬廣的平臺,許多企業,藉此尋找自己的長尾市場。App已成了當今最熱門的行銷工具,而圖書館將如何面對?

  圖書館可以思考,如何將常用的服務程式,切割成一些簡單而獨立的App,提供在行動載具上的應用。特別是館藏資源的介紹、「利用教育」的教材、推廣活動的宣傳……都可以用不同的App,去滿足許多不同需求的讀者,創造圖書館的長尾市場。這些過程,二維條碼可以提供不少助力。

  2001年,臺灣的無線網路剛起步,筆者排除學校體系與館員的守舊思想,嘗試在館內建置一個無線環境,次年舉辦「後PC與行動圖書館」研討會,同時發表臺灣圖書館界第一個PDA網頁,當年研討會的文宣,我用一個問號,讓大家去思考行動圖書館的未來:「如何在坐著和走路之間,做一個選擇?」

  十年後的今日,大環境已漸成熟,當年是Palm與Win CE爭衡的年代,然後PDA不見了(註29),智慧型手機迅速普及,才十年,通訊技術進展卻如此神速。截至2011年3月4日止,臺灣上網人口已有1,695萬(註30),其中行動上網人數18.82%。資策會調查(註31),2012年3月,臺灣智慧型手機數量已有三百多萬,占手機量的12.9%,2015年,將達52.5%。

  這是行動圖書館的有利條件!也是圖書館面對挑戰,可以有的新作為。

(三)混沌理論與組織再造

  混沌理論主要在闡述牛頓物理秩序的盲點,發現非線性因素的潛在力量。以此看傳統科層制(Bureaucracy),則深具時代意義。

  如前述,理性退隱之後,新秩序的新需求不斷增生,現有組織架構、功能已不符所需。重新調整組織、培育新人才是圖書館求生、圖存的法門,但是傳統組織是以理性為基礎的建構,這些科層制有如大象,翻個身都難。因此,圖書館應以自身的獨特需求,以全館人力資源進行任務編組,一則因應長久或一時之需,且可讓優秀館員不受編制之限,而能貢獻長才,並藉此培養人才。

  筆者曾在既有編制之外,另增加幾個工作小組,一方面維持常態性館務,並且人盡「奇」才,突破框限,機動性的反應新需求,以求新發展。

  2003年9月曾應邀於中山大學作報告──「以人為師」,曾談及組織再造、人力運用與混沌理論的關係,有興趣的請參閱(註32)。

  面對新秩序,「後圖書館」營運的新策略,混沌理論、模糊理論其實可以提供許多啟發。

(四)多元人才

  圖書館面對新秩序,需要的是敏銳知覺,平實而論,激變時代,現有的教育方式與內容,宜有足夠的機動性,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應緊隨時代需要,甚至走在時代之前,預先創造需求。當前圖書館員的養成教育,也必須著意這種問題。檢視各大學圖書館系所課程,多屬理性思維的課程哲學,而這些「專業」真能符合新需求?

  如果只作技術的養成教育,而輕忽人文思想,這樣的圖書館員將難有自主性、創意性,因循舊法罷了!而變遷迅速的時代,圖書館營運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迅速在多元化,館員的再教育刻不容緩,否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為彌補這個缺憾,為重建館員的存在價值,筆者承擔怨言,力推館員的再教育,曾責成特定館員,平日負責蒐集新知以及其他指定議題的資訊,分送館內同仁參閱、學習,定期討論,也開放館外人士參加。藉「相互教育」,讓館員得以與時俱進。並將館員心得報告貼在圖書館開放性的部落格,分享圖書館界的朋友。

  此外,因傳統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已不足以應用,1995年,筆者嘗試進用媒體設計與製作的專才,雖不懂圖書館學,委請同仁予以協助,並且請他參加圖書館學會的暑修班,這類人才後來成了建置數典內容的生力軍,平日也協助推廣活動的文宣設計。

  多元時代,多元需求,不但是館藏政策、服務策略需作多元性的考量,同時也是人力發展的重要考量。

(五)館藏發展與理性的退隱

  現有館藏發展大多有很好的機制,提供多元薦購的可能性,多數的館也能兼顧系所專業需求與非專業需求,但是我們可以考慮更大膽的調整兩者比例,用更開放的態度去面對多元性需求,這不僅著眼於館藏行銷的市場考量,更是增進讀者「開放態度」之培養與知識探索的考量。

  這需要勇氣、決心!大家可以辦個研討會,集思廣益,推動新風氣。

  在新秩序中,學科畛域、知識分類系統也必須面臨「再調整」的需求。因此,館藏發展,特別要請大家從「理性的退隱」來看問題,毋須受限既有的學科畛域。

(六)Web 2.0到Library 2.0

  這個概念在2005年出現後,2006年迅速成為臺灣圖書館界的熱門話題,筆者在2006年舉辦的研討會中,特邀淡江大學黃鴻珠館長主講「從Web 2.0到Library 2.0」,黃館長的深厚學養吸引與會者的關注。其後,看到許多圖書館的研討會也陸續在討論這個議題,可惜幾年來喧囂過後,復歸岑寂。許多圖書館依然不動如山,例如大多數圖書館的網頁依然還是Web 1.0的架構,要改變,大不容易,「人」才是關鍵。

  Web 2.0不僅是一種技術、一種平臺,而且也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對圖書館來說,Web 2.0應具有互動性、多元、個性化、合作分享的特質。在Web 2.0精神下,建立圖書館社群,讓讀者參與,甚至與讀者合作,共同建構、提供圖書館服務系統。例如在自動化系統中,開放讀者參與詮釋館藏的機制,用App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讓圖書館成為大家的圖書館,是Web 2.0的真精神。

(七)本土文化與圖書館再生

  全球化的衝擊,圖書館必須用有限預算採購昂貴電子資源,客觀的說,那也是資本主義的剝削。而更嚴重的是,文化主體性的消逝!例如Google推出Google scholar之後,法國即聯合歐洲拉丁語系諸國進行圖書數位化,看似英語和拉丁語(或印歐語系)的戰爭,其實,語言裝載的文化才是重點,語言支配思考方式,也決定人的態度和人生觀。因此,這絕對是文化存亡的戰爭,網路上的戰爭無所不在,而這種文化上的自覺,絕對值得警醒!

  近幾年,各大學圖書館也開始注意數位典藏的建置,但是建置數位內容的選擇才是重點。如要在網路上的競爭中保有自己,不淪為「齊人學步」反失故步,重視本土文化的內容建置,才是破繭重生的契機。

  傳統圖書館一向重視地方文獻蒐集整理,如將其建置為數位典藏,不獨成就館藏特色,抑且成就圖書館獨特地位與價值。如能借助Web 2.0的精神與策略,應可順流而行!

  此外,期待各館,如果館合協會能出面整合,大家發揮Web 2.0的精神,將傳統類比資料轉換成數位,例如錄音帶、錄影帶等,可先擇其無著財權問題的先做;其他部分,再透過立法途徑解決。

  請圖書館界諸賢奮其熱情與文化自覺,同心協力,再不作,就要文化斷層了!

三、高牆、雞蛋與圖書館

  面對激變世界,圖書館的挑戰極其艱辛,大環境有如一堵高牆,如何挑戰逆境,殺出圖書館的生路?

  「若要在高聳的堅牆與以卵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永遠會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註33)

  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以色列總統佩雷斯面前,公開批判以色列軍事行動的一段話。

  當年以色列政府空襲迦薩,而獲選為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日本知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受到國內外壓力,而猶豫是否應該出席頒獎,輿論指責,如若出席領獎,將抵制他的書。結果,他還是去了,但是出人意料的這一番話,卻掀起了比小說更為撼動世人的餘波。

  他,一個文學創作者,思以微不足道的個人,彰顯對抗權力高牆和體制的深層意義。一個圖書館經營者,奉獻圖書館事業的館員,像村上春樹,勇敢面對環境,是需要意志與智慧。

  高牆、雞蛋與圖書館,我們需要意志與智慧!

【附註】
註1: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91%E4%BB%AC。《我們》強調「現代工業」是極權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因素,在這社會中,每個人都被取消了稱謂,改以「號碼」相稱,大家都依照「作息條規時刻表」,所有人都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的事,沒有自己、沒有自由。
註2: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9%BA%97%E6%96%B0%E4%B8%96%E7%95%8C。《美麗新世界》預言的是二十五世紀新世界,人類失去了傳統的「人性」價值,每個人出生之前,就在生產帶控制下決定了身分、階級、命運,終身是科技掌控下的奴隸。小說取名「美麗新世界」,是人性價值的反諷。莎士比亞筆下《暴風雨》,有段對白:「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 it.)」遙望船上衣著華麗,前來追殺的仇家,米蘭達天真的讚嘆。後世常以「包藏罪惡的美麗」叫作「美麗新世界」,這是二十世紀初,人類憂懼科學最著名的代表作。
註3: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4%B9%9D%E5%85%AB%E5%9B%9B。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也成了二十世紀的沉重憂慮,小說虛擬一個未來的極權社會,「老大哥」(Big Brother)隨時監視每個人的隱私,思想警察用科技監禁、審問、拷打、洗腦和再教育,全面控制人的思想、行為,「老大哥」在金字塔的塔尖,黨員在塔腰,無產者在最底下,嚴密的階層體系,沒有個體自由、沒有個人價值。
此書譯成六十幾種語言,並在1954、1956、1984年幾度改編成電影,「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歐威爾式的」也成了常見的形容詞,說明了二十世紀對科學的普世焦慮。
註4:Alvin Toffler, Previews & Premises, (William Morrow & Co, 1983),蔡伸章譯,《鉅變中的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84)。
註5:John Naisbitt著;潘祖銘譯,《大趨勢》(Megatrends),(臺北:志文出版社,1984)。
註6:Mark J. Penn著;潘勛譯,《微趨勢》(Micro Trends),(臺北:雅言文化出版,2007,2008),頁序7。
註7:Alvin Toffler著;張鼎譯,《第三波》(The Third Wave),(臺北:輔新書局,1983)。
註8:同註6。
註9:同註6,頁67。
註10:同註6,頁序8。
註11:同註6,頁序9。
註12:Freeman J. Dyson著;席玉蘋譯,《21世紀三事:人文與科技必須展開的三章對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註13: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5%88%A9
註14:Ronald D. Rotstein撰;張慧倩譯,《21世紀大趨勢》,(臺北:臺視文化,1993)。
註15:Alvin Toffler著;蔡伸章譯,《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
註16:同上註,頁85。
註17:同註6,頁14。
註18: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96%AF%C2%B7%E6%99%AE%E6%9C%97%E5%85%8B。在古典力學中,研究對象總是被明確區分為「純」波動和「純」粒子,例如「光波」與「物質」。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首創量子論,以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說明微觀粒子在不同條件下分別表現為波動和粒子的性質。易言之,究竟是「波動」或「粒子」,是由情境決定,而非牛頓物理學固定屬性的觀點。
註19:http://wiki.mbalib.com/zh-tw/%E6%A8%A1%E7%B3%8A%E7%90%86%E8%AE%BA。模糊理論是拉特飛.扎德(Lotfi A. Zadeh)首先提出,是指「概念的外延」具有不確定性,並承認「認知」具有主觀上的意義,顛覆了理性秩序的客觀性。
註20:John Briggs & F. David Peat合著;姜靜繪譯,《亂中求序》(Seven Life Lessons of Choas),(臺北:先覺出版社,2000)。科學上對混沌狀態的定義,是指「在顯然不相干事件之間,存在、潛伏的內在關連性」,人類歷經兩千多年才發現自然界中處處可見的混沌現象,混沌與人類社會的關係的真正意義,則尚在起步階段。
註21:引自:秦夢群著《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書局,2006),頁217。
註22:參閱George Ritzer著;林祐聖,葉欣怡譯,《社會的麥當勞化》,(臺北:弘智,2002)。
註23:Michel Foucault(米歇爾.福柯), Les mots et les choses, (Paris: Gallimard, 1966), p.398,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註24: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9%9B%B7%E6%89%98%E6%B3%95%E5%88%99。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也稱為二八定律或80/20法則,最初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在1906年對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的觀察而得出的,後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
註25: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7%E5%B0%BE%E6%95%88%E6%87%89
註26:http://www.hellotw.com/twxw/shwx/201201/t20120103_708840.htm
註27: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D%B4%E8%9D%B6%E6%95%88%E6%87%89。蝴蝶效應是Edward Norton Lorenz首先提出,指出牛頓機械式因果律不足以解釋複雜的氣象,即令細小差異,都可能釀成巨大效應。
註28: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05/29586.htm
註29:Pocket PC這種過度性產品繼PDA之後也曇花一現,然後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iPad風行後,又會有甚新產品?整個世界都在摸索「螢幕」的大小,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又開始變大,將回到PDA?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電,都還在戰國階段,我們可以預測,將會有三者整合性的產品嗎?請拭目以待,人類對未來的探索從不會間斷……
註30: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10525031328
註31:http://gmg.tw/news/view.jsp?aid=416507&cid=47
註32:http://www.lib.nsysu.edu.tw/lib2001/new_studytour/930910/data/3-1.pdf
註33: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7158



【訊息】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心靈E站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部落格
 http://www.gaya.org.tw/blog/library/

這是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的部落格,願這座虛擬的知識殿堂,開啟您智慧的泉源;在這裡尋訪到生命中的善知識,取得終身學習的資源。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ayalib
為推廣圖書館利用,提供有志學佛者交流的園地,本館於民國101年5月4日在「臉書」(Facebook)社群網站,成立「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粉絲專頁,邀請您上網閱讀。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5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