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刊 第五十五期 101年12月

臺灣佛教期刊發展探討

──以《慈濟月刊》為例(1967-2012)

鄭凱文(註1)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摘要】宗教團體所發行的紙本期刊,扮演著重要的宗教傳布功能,不僅是宗教領袖傳遞理念的媒介,也是宗教信仰者與非信仰者獲悉教團發展的訊息平臺。透過期刊工作者們經年累月地細心處理龐大資料,已編撰出後人不可或缺的文獻史料庫,不僅在文獻與圖像之間記錄著當代宗教的開展脈絡,就文史結集的意義而言,對人類文明更有著超越時空的珍貴價值。

  此外,基於全球資訊時代與環保意識的崛起,儘管臺灣多數讀者仍偏好紙本閱讀的習慣,但數位趨勢卻已無從迴避;因此,製作電子月刊、推廣數位閱讀,也逐漸成為宗教期刊持續流通的應對方針。如何面對未來的優勢與劣勢,值得相關出版單位深思。

  準此,本文以當代臺灣佛教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慈濟月刊》為例,除了探討其歷史沿革與發展現況之外,也同時論及該刊面對數位閱讀時代的調適之道;期待能與佛教界、出版界、傳播界、文獻史料學界,以及圖書資訊界等專業人士,互相學習、對話與交流。

關鍵詞:宗教期刊;臺灣佛教;佛教期刊;慈濟月刊;紙本期刊;數位閱讀


前言

  宗教期刊對於宗教傳播而言,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資訊科技尚未普及的時代,記載教團脈動的紙本期刊,不僅是宗教內外部成員掌握教理脈絡的訊息來源,更能使口耳相傳的人際傳播模式,增添豐富的文字依據。

  由於宗教期刊記錄著宗教文化的發展歷程,透過長期彙編的圖檔和文獻資料,已成為宗教信仰者與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庫。筆者以為,宗教學界除了專研梵、藏、漢、日文之文獻,以及全球各地的佛教史料之外,如何探討當代臺灣佛教期刊的議題,實不容忽視。一方面,其研究成果得以顯明佛教文化事業的經營過程;另一方面,各界也能對當代臺灣佛教的歷史與現況,有較為清晰的理解。

  再者,當前全球正處在資訊科技與綠色環保的時代,多樣化的數位平臺正逐漸取代「紙本」閱讀型態。如何愛惜資源、減量印刷,同時適應「速讀、易讀與圖像化」的閱讀趨勢,並考量新型態的「使用者經驗」,正考驗著出版單位承先啟後的創新智慧。是以,本文以《慈濟月刊》(早期稱為《慈濟》雜誌,又簡稱《慈濟》)為探討對象,(註2)除了溯源歷史、說明現況之外,也進一步觀察其因應數位閱讀的來臨,如何調適與轉型,又進行了哪些實際的推廣模式,作為考察當代臺灣佛教期刊發展之參考。

壹、《慈濟月刊》歷史沿革

  在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以下行文簡稱:慈濟)的文史出版品當中,至今出版量與傳閱率最高的代表性讀物,除了證嚴法師《靜思語》之外,莫過於《慈濟月刊》。該刊物為當代臺灣地區廣泛流通的佛教期刊之一,翔實記載臺灣慈濟的源起與發展,及其信仰群眾實踐佛教「慈悲喜捨」精神的美善篇章,已成為當代臺灣佛教發展史中重要的一環。如現任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王端正先生曾表示:「事實上,《慈濟》月刊伴隨著慈濟功德會的成長而成長,《慈濟》月刊的成長軌跡就是慈濟功德會的成長軌跡。……可以從早期《慈濟》月刊的版本與內涵,找到慈濟功德會的原始精神與原貌。」(註3)

  發刊至今,《慈濟月刊》透過「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註4)的專業編輯、撰述與攝影人員的每月結集,依舊承載著證嚴法師的高度期許,以媒體清流為使命,不作無益於淨化人心的報導;全心全意地「為淨化心靈作活水」──展現人文良能;「為祥和社會作砥柱」──展現教育良能;「為聞聲救苦作耳目」──展現慈善、醫療良能,矢志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人文理想與清流。而其內容與精神主軸,皆與慈濟的四大志業精神相契應。

一、創刊宗旨與刊物定調

  筆者首先溯源自1967年7月20日《慈濟》雜誌創刊號〈社論──發刊獻辭〉,探究其最初的創刊宗旨、創辦立場和主要用意。以下引文為節錄之內容:

我們這個「慈濟雜誌」,顧名思義、無疑地,是「慈悲為懷,濟世為志」,但卻是廣義而非狹義,積極而非消極的。所以,我們的創刊主旨雖然是:(一)闡揚佛教真諦。(二)報導佛教動態。不過,我們的主要用意,卻完全在乎:(三)介紹好人好事。(四)挽轉社會頹風。「闡揚佛教真諦」和「報導佛教動態」是以「慈悲」為出發點的,而「介紹好人好事」與「挽轉社會頹風」乃是以「濟世」為總歸驟。因此,我們才敢強調的說:從命名到主旨,都是廣義而非狹義,是積極而非消極的。……我們這個「慈濟雜誌」的版地雖然不大,但卻非常珍貴;我們同仁的力量雖然有限,但卻非常熱誠。今後決不浪費一字一行,說那無益於人,無利於世的話;今後也決不違背主旨與用意,去做那無關潛移默化,無關「慈悲」「濟世」的事。(註5)

  《慈濟》雜誌創刊號裡的發刊辭,是由首任總編輯侯蔚萍徵詢過證嚴法師的意見寫成的,《慈濟》雜誌也因此而定調。筆者由此發現,以「慈悲為懷,濟世為志」取名的《慈濟》雜誌,是在廣義而積極的立意中出發,雖然是屬於佛教團體創辦的刊物之一,以弘揚佛教為旨,卻不自限於宗教隔閡,而將報導範圍擴及社會中的「好人好事」,具有明顯的淑世理想與格局。

二、創刊源起與關鍵人物

  1967年,慈濟功德會編號第五號委員陳貞如(法號:靜智),當時在花蓮市區經營委託行並兼任《民聲日報》記者,她向證嚴法師提出了興辦雜誌的構想,期能宣揚佛教慈悲理念,也能藉此號召更多善心人士的捐款贊助,因此決心與同為慈濟委員的舅母吳玉鳳(法號:靜慈)每日節省30元、每月集資1千8百元,共同籌措刊物出版費用。此外,陳貞如也請託當時在花蓮媒體圈被尊稱為「三仙老公仔標」的《中央日報》花蓮分部主任林志勝、《中華日報》特派員侯蔚萍,以及《中國時報》特派員溫煥元等人的協助,終於順利通過戒嚴時期的嚴格審查,完成《慈濟》雜誌的申請登記。(註6)

  1967年7月20日,慈濟功德會成立十四個月又六天,慈濟的首刷刊物:《慈濟》雜誌以報紙型、四開兩張、四個版面,在臺灣花蓮正式創刊,邀請林志勝擔任發行人、侯蔚萍擔任總編輯、《民聲日報》特派員李業漢兼任記者,陳貞如和吳玉鳳則分任社長、副社長,每月5日、20日出刊,首期發行三千份,此即慈濟文化志業的濫觴。1968年4月(第18期)創刊九個月後,《慈濟》從半月刊改為月刊,每月視捐款名單與受救濟戶多寡,出版四至六個版面;六年後,自1973年8月第82期起,改為十六開雜誌型裝訂本,篇幅也隨之遞增。由陳貞如出資、負責《慈濟》雜誌編務三年多後,進而轉入靜思精舍進行編排,而陳貞如因時常跟隨證嚴法師外出訪視貧戶、記錄個案資料,仍常供稿給《慈濟》雜誌使用。(註7)

  此外,當年證嚴法師為感激侯蔚萍義務協助《慈濟》雜誌編撰工作,每月出刊之前,都會親自前往侯家關心出版內容和進度。侯蔚萍協助編務達二十多年之久(後來編務轉到臺北慈濟文化中心),可說是《慈濟》雜誌的靈魂人物,一直到1986年慈濟醫院啟業後,他仍常在《中華日報》上發表文章,傳遞慈濟訊息。除了侯蔚萍之外,1975年任職花蓮《更生日報》、後來轉任《自由時報》特派員張新舟,以及花蓮慈濟醫院建院時期前來採訪的《中央日報》特派員邱錫英等人,也是《慈濟》雜誌的早期撰述者。他們都是因採訪新聞而認識慈濟。(註8)

  繼侯蔚萍之後,《慈濟》雜誌的編務,從花蓮靜思精舍移至臺北長安東路新成立的「慈濟文化中心」,由享譽華人佛教界、文學界、雜誌出版界的陳慧劍接任總編輯一職。李玉珍教授曾在〈戰後台灣的佛教出版事業:以陳慧劍為例〉一文中指出:

(民國)七十八年陳慧劍六十二歲,八月一日接受慈濟基金會證嚴法師之邀請,出任台北慈濟文化中心以及《慈濟道侶雜誌》總編輯,並且為慈濟策劃文化出版弘法事宜。七十九年十一月,慈濟文化出版社成立,出版一系列以慈濟人事為主的文化書刊以及視聽影帶。陳慧劍六十五歲那年暑假,因病申請提前一年退休,於八月一日離開教育崗位;同年又因慈濟文化中心改組,於十二月十日正式向證嚴法師辭職,任職慈濟計三年四個月二十三天。(註9)

  1991年初期,臺北慈濟分會興建完工啟用,慈濟文化中心也因此遷入位於忠孝東路的新會所;儘管陳慧劍任職時間不長,對正值轉型期的慈濟文化事業之擘劃,卻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限於本文篇幅,筆者將於另文探討,此不深究)。在陳慧劍辭職之後,由編輯部職員王慧萍接任總編輯,處理編務至今超過二十年,如侯蔚萍一樣毅力驚人;她帶領同仁歷經組織變革、刊物改版、專欄推陳出新等不同階段,更推動了《慈濟月刊》從紙本形態轉為紙本與數位雙軌並進的時代。

貳、《慈濟月刊》內容特色與現況

一、編撰風格與演進階段

  根據《慈濟月刊》在不同時期所彰顯出的內容取向,大抵可分為三階段:

(一)第一階段(1967年至1979年):求真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王端正曾清楚地指出:「《慈濟》月刊是在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後一年多才正式出刊,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徵信』,主要內容是『名單』,主要報導是『會務』。」(註10)由此可見,早期《慈濟月刊》的內容,除了傳遞慈濟功德會的會務訊息外,還清晰的羅列出善心人士的芳名錄──記載支持者的姓名和捐款金額明細;而此透明的名單記錄,即直接成為慈濟感謝各界支持的明證。重要的是,這些明細記錄不僅成為該刊物的初期特色,更成為慈濟功德會成功取信於社會大眾的關鍵之一。

(二)第二階段(1980年至1997年):求善

  為在花蓮建設慈濟醫院,證嚴法師帶領慈濟委員走向社會,以「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精神宗旨,加上「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兩句對聯,推動深入淺出的佛法教化;而《慈濟月刊》也隨此跨越徵信格局,先在1979年9月5日(第155期)增闢「慈濟委員小傳」專欄;1983年1月5日(第195期)又增闢「隨師行記」專欄,以及1985年1月5日(第219期)增闢「靜思晨語」專欄,進一步弘揚善法,並開始按時序記錄證嚴法師弘法利生的行腳記實,提供大眾更豐富的心靈資糧。此外,1993年1月25日(第281期)起,《慈濟月刊》也由十六開本增大為菊八開本。

(三)第三階段(1998年至今):求美

  由於1998年1月1日慈濟大愛電視臺開播,慈濟的文化志業也從「平面刊物輔以廣播電臺」的傳播媒介,再跨入數位媒體與電視傳播的高科技工程。(註11)為此,《慈濟月刊》也因應時代變革,在1998年1月(第374期)出版「1998創新版」,篇幅增為128頁,同時改為全彩印刷。此外,他們更延攬專業攝影記者加入編採團隊,突破早期「採訪兼攝影」的一人多角色模式,使團隊分工更具規模,也更為細緻,逐步強化圖像品質與版面的視覺美感。至2007年4月1日,《慈濟月刊》編輯部推出電子雜誌;發展至今,已陸續推出六種數位閱讀模式,提供讀者更多樣化的介面選擇。(註12)

  近年來,《慈濟月刊》更以「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再次為刊物定位,耕耘這一系列從「慈濟觀點」出發的大眾服務刊物。編採團隊使用溫婉的筆觸,用心記錄當代人事物的大愛精神與善行典範;並致力以「報導文學」的形式,深入追蹤臺灣至國際間的時事新聞,讓議題更加多元,同時向社會大眾傳播向上、向善的慈濟人文價值觀。

  總體而言,《慈濟月刊》的內容,一方面著重在臺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發展脈動,包括慈善、醫療、教育、文化(「文化」志業現已更名為「人文志業」)、骨髓捐贈、國際賑災、社區志工、環境保護等項目之外,也擴及全球各地慈濟志工的真人實事報導;透過心靈體悟、家庭生活、社會服務、素食推廣等範疇,重建護惜、付出、互愛、互助與和諧等倫理價值觀。另一方面,《慈濟月刊》則秉承證嚴法師的媒體經營方針,欲為臺灣社會樹立「報真導正」的清流媒體觀,在現今紛亂的媒體氛圍中,形塑出一條清新之路。

二、組織結構與人員編制(最新版)


圖1:《慈濟月刊》組織架構簡易圖
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筆者按:《慈濟月刊》發行人為釋證嚴法師;人文志業執行長為王端正居士



圖2:《慈濟月刊》專職人員編制圖
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慈濟月刊》編制內工作團隊,目前共有專任職工14人,另有美術編輯1人(採外包制)。此外,整體(幕後)工作團隊另有: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客服與物流單位職工(協助郵遞)、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發展處職工(協助製作光碟與圖片管理)、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註13)、繪畫志工(含插畫)、校對志工、打字志工、裝封打包志工,以及新豪華公司免費製版。他們不僅是該刊物龐大而堅實的後盾,更大力分擔了專職編採人員受限於刊物製作時間與人力的不足。

三、經費來源與流通發行

  從1967年7月20日創刊號計算至2012年7月20日,《慈濟月刊》已發行屆滿四十五年,將近半個世紀;若計算至2012年11月25日最新一期止,則一共發行了552期。在1990年時,單月發行量已達21萬本;至2007年時已高達30萬本以上,成為該時期全臺灣單月發行量最大的中文月刊類雜誌。

  為響應環保,目前《慈濟月刊》每月紙本發行量調整為約10萬5千本,全年約126萬本;製作經費由該刊物編輯部編列年度預算,由「贊助慈濟人文志業」捐款項目支付。(註14)《慈濟月刊》每月25日定期出刊,以免費贈閱方式,發行、配送至全球二十九個國家,可由慈濟授證委員根據會員需求數量,於臺灣及海內外慈濟分支會領取,讀者亦可直接去信索閱。

四、各式專欄簡介(最新版)

(一)固定專欄

1. 「社論」:以慈濟觀點出發,提供不同於坊間新聞報刊的論述風格與探討視角。不以嘲諷謾罵或辛辣爆料的字句,針砭人物時事;而採正向溫厚的筆觸,展現社論的關懷力道。
2. 「心靈交流道」:讀者與眾談心的專欄空間,不論是閱讀各期《慈濟月刊》或任何慈濟出版品的心靈感悟,或是投入慈濟各項志工服務的實踐分享,都非常歡迎投稿。
3. 「靜思晨語」:證嚴法師每月開示內容,以短篇主題形式呈現,篇幅約100字左右。
4. 「無盡藏」:證嚴法師每月開示內容,以長篇主題形式呈現,篇幅約3,500字上下。
5. 「衲履足跡」:證嚴法師每月行程記錄,由靜思僧團隨師出家眾逐日結集成篇,採單日主題形式呈現,總篇幅約30,000字左右。
6.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證嚴法師每月行腳側寫,此專欄由慈濟志工阮義忠、袁瑤瑤兩人,採用黑白照片搭配相應文字,撰述當月焦點。
7. 「特別報導」:由《慈濟月刊》專職撰述,負責第一線報導(或由海內外當地的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供稿)。
8. 「主題報導」:由《慈濟月刊》專職撰述,負責第一線報導(或由海內外當地的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供稿)。
9. 「百川歸海」:目前由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群或研究生執筆,以宗教和人文的角度分享多元觀點,同時融合慈濟思維,以單頁形式呈現,篇幅約在750~900字左右。
10. 「晶瑩童心」:兒童專欄,採圖文搭配形式,並加上注音符號,以利學齡兒童學習閱讀。

(二)一般專欄

  「聞思修」、「寰宇慈濟」、「天涯共此情」、「蔬國人物誌」、「草根菩提」、「慈院志工筆記」、「人醫之愛」、「助人線上」、「喜樂證言」、「真情映象」、「慈善臺灣」、「一句話的力量」、「上布施」、「大懺悔」、「生命練習題」、「銀髮之愛」、「疾風勁草」、「發現歡喜」、「會心一刻」、「厝邊頭尾一起來」、「人文沉思」等;依各式文稿內容主題進行分類,此不一一詳述(版位隨機,不定時刊登)

(三)固定刊載

  「大愛電視臺節目表」、「慈濟廣播節目時刻表」、「慈濟海內外聯絡點」、「慈濟志業體徵才訊息」、「出版書訊」。(版位不變,資訊每期更新)

(四)不定期刊載

  慈濟各級學校招生訊息或慈濟志業各式活動宣傳等。(版位隨機,資訊每期更新)

(五)封面、封底

  版型不變,圖文每期更新。

五、《慈濟月刊》得獎記錄

(一)金鼎獎(七次)

2012年 最佳攝影入圍獎──〈北韓:一碗菜粥〉

2008年 最佳攝影入圍獎──〈在貧與病中,看見笑靨〉

2007年 最佳攝影入圍獎──〈印尼日惹大地震:巨變後的童顏〉

2005年 最佳攝影獎──〈伊朗大地震:傷慟與希望〉

2002年 綜合類優良雜誌出版推薦

2001年 綜合類雜誌獎

2000年 家庭及生活類優良雜誌出版推薦

(二)卓越新聞獎(三次)

2011年 新聞攝影獎──〈巴基斯坦:世紀洪患後〉

2005年 國際新聞報導入圍獎──〈海嘯浩劫後:走向復甦的亞齊〉、〈微笑吻走了淚滴:見證斯里蘭卡海嘯重生〉

2004年 國際新聞報導獎──〈深入伊朗大地震現場〉

(三)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四次)

2007年 新聞報導攝影獎──〈互助互補 最佳拍檔〉

2006年 新聞報導獎──〈留住澎湖自然之美:菊島吹拂環保風〉

2003年 新聞報導獎──〈彩虹國度裏的愛心虹彩:愛在南非〉

2001年 新聞報導獎──〈基隆河畔藍天白雲:象神風災特別報導〉

(四)台灣公益新聞金輪獎

2012年 新聞採訪攝影獎優等──〈北韓:一碗菜粥〉

(五)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

2007年 平面攝影報導入圍獎──〈跳躍青春〉

(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參、面對數位閱讀時代的挑戰與因應

  隨著慈濟組織成員與一般會員逐年遞增,《慈濟月刊》讀者也大幅增加。2007年3月25日以前,《慈濟月刊》每月全球發行量為32萬1千8百本,即使每月持續以2千本左右的速度增加,仍舊供不應求。2007年3月25日以後,為落實珍愛地球資源、減少林木砍伐、減緩暖化危機,證嚴法師指示相關從業人員,儘速推動數位閱讀的電子化進程,積極響應「環保無紙化」的綠色趨勢。

  再者,慈濟更進一步與華碩公司和中華電信,共同研發「靜思電子書閱讀器」,拓展慈濟志工數位閱讀的腳步。此外,《慈濟月刊》也與「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數位編輯外包的方式,製作全螢幕電子書、刊登《慈濟月刊》電子報等,並提供免費下載與訂閱功能。

  《慈濟月刊》編輯部自2007年4月開始同步發行「電子月刊」,全力降低龐大的紙本印刷量;2009年5月底,紙本發行量已降至10萬6千5百本,降幅超過67%;兩年來累計減量397萬本,成功地節省印製成本數千萬元,執行效益明顯。截至今日,《慈濟月刊》陸續增添了六種數位閱讀模式,裨益讀者以線上或離線模式展閱;不僅落實環保,同時節省慈濟倉儲空間,也能一併解決個人家中藏書空間不足的問題。

  筆者簡介六種數位閱讀模式,如下:

一、線上下載PDF全螢幕彩色電子書。
二、線上瀏覽網頁全彩圖文版。
三、線上瀏覽網頁文字版。
四、線上免費訂閱《慈濟月刊》電子報。
五、付費購買由華碩公司、中華電信與慈濟基金會合作、客製化研發的「靜思電子書閱讀器」,進入慈濟雲端書城,即可免費下載Epub黑白電子月刊。(註15)
六、上網免費註冊成為Facebook用戶,即能搜尋《慈濟月刊》,閱讀各期最新內容;另可加入Facebook社團「悅讀.慈濟月刊」,即可回應閱讀感想。

  前三種閱讀版本,讀者可直接進入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網站下載,不用帳號與密碼(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閱讀PDF全螢幕彩色電子雜誌,僅需事先下載Adobe Acrobat Reader軟體即可,且每期檔案皆可保存於個人電腦中,讓讀者隨時能在「離線狀態下」閱讀。網頁圖文版編排與實體雜誌相同,但具備單頁或跨頁顯示雙重功能,不僅可以符合讀者習慣的紙本視覺和翻頁形態,也能隨時放大畫面檢閱。網頁文字版則捨去圖片,僅刊載當期文字內容,方便瀏覽與傳閱;不過,自542期起,網頁文字版也已新增圖文同步顯示功能,豐富閱讀需求。(註16)

  第四種模式:讀者若不需要儲存全文電子檔,或沒有一次瀏覽整本圖文的需求,也可進入聯合電子報網站(http://paper.udn.com/UDN/Subscribe/subscribe),免費訂閱《慈濟月刊》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Subscribe/PapersPage/papers?pname=POL0010)。訂閱者將於最新一期紙本《慈濟月刊》出刊後的四週內,在個人設定的電子信箱中,陸續收到四期電子報,分散每次的閱讀量;四期電子報中約含當期月刊七成內容。使用此模式的優點在於,讀者能在平時收信時直接讀取月刊,不必擔心忘記出刊時間而漏失慈濟訊息;此外,對於無暇一次閱讀整本月刊的讀者,也能快速選讀感興趣的主題篇章,強化閱讀效率。自2010年12月16日《慈濟月刊》電子報發行第一期統計至2012年11月30日為止,近兩年期間,總訂戶數為6,010戶。(註17)

  第五種模式:讀者也可以選用「靜思電子書閱讀器」,進入慈濟雲端書城,點選靜思法海→慈濟期刊→中文期刊→慈濟月刊,即能免費下載Epub黑白電子月刊。(註18)儘管受限於閱讀器尺寸、版面顯示文字有限,電子月刊得進行重新排版,但「靜思電子書閱讀器」是專為閱讀需求而設計,不僅非常省電,且螢幕清晰不反光,相較於畫面鮮艷光亮的平板電腦而言,較能減輕眼睛疲勞,適合長時間靜心閱讀。另外,考量目前彩色版電子閱讀器的研製成本過高,目前仍先配合黑白顯示器功能進行閱讀;故紙本月刊中的精美圖片,僅能精選若干幅,並以黑白畫面顯示,是此模式的侷限之處。

  第六種模式:全球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以免費註冊的方式,串聯出巨大的網路社群,至今用戶數已超過10億,影響力難以估算。(Facebook源自美國,創辦人是哈佛大學學生Mark Zuckerberg,臺灣地區俗稱「臉書」)。有鑑於此,《慈濟月刊》編輯部也善用此一新媒體平臺,一來可以邀請全球讀者加入《慈濟月刊》Facebook,閱讀當期上傳的最新內容(約七成);此外,讀者另可加入Facebook社團「悅讀.慈濟月刊」,回應閱讀感想或提出建議。自2012年8月24日推出以來,統計至2012年12月11日截稿前為止,約三個半月,《慈濟月刊》在Facebook的「好友數量」為2,922位,而「悅讀.慈濟月刊」的「社團成員」為2,208位,平均每日增加人數從20位至200位不等;按「讚」人數則依當期主題而定,如最新552期當中,關於美國桑迪颶風特別報導的回應人數最多;而一般情況下,則以單頁小品文專欄的回應人數較為明顯。(註19)由此增幅觀之,未來的開展潛力令人期待,值得持續關注。(以上六項數位閱讀模式皆可轉載與傳閱,亦可視個人需求進行列印。)

  《慈濟月刊》專任撰述葉子豪,曾於〈《慈濟》月刊500期──以善知識淨化人心,以新科技愛護大地〉一文中提到:「電子化的《慈濟》月刊,展現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環保優勢──有限的紙本,送一本就少一本;電子月刊數量無限,隨著下載人數增加『從一而生百千萬』,傳播力無遠弗屆。」(註20)筆者以為,此段文字巧妙地運用了《無量義經》的文字,說明了在全球數位趨勢下,證嚴法師與慈濟推動《慈濟月刊》電子化的深意,也顯示出宗教平面媒體,若能與當代數位科技結合,將能發揮更廣大的傳播力量。

肆、宗教傳播與文史價值

一、強化宗教內涵,深化傳播功能

  過去四十五年,慈濟影響力在臺灣社會日益擴增。其中,《慈濟月刊》為慈濟擔負起重要的布教功能,著實功不可沒。對慈濟內部成員(含職工、志工)以及一般會員而言,《慈濟月刊》同時具有文本價值與精神意義,可當作學習用的參考書,也是查詢用的工具書。一者,該刊物細膩地梳理了龐雜的圖文資料,呈現出經翔實考證之後的「彙編選粹」,較能準確傳達證嚴法師的演說內容,及其推動慈濟志業時的各項理念,裨益讀者掌握內涵要義;再者,每本月刊裡的有形圖文,更是眾多海內外「慈濟人」無形的精神食糧。如臺北地區一位資深慈濟委員陳慈量表示:

如果《慈濟月刊》是在傳誦佛法,工作團隊每個月出版一本期刊,就像每個月打造一尊佛;月刊內容就像佛陀的化身,幫助佛陀來為普羅大眾說法。如果《慈濟月刊》是渡舟,工作團隊每個月就像在打造一艘法船、在潔淨眾生的心靈,一個月又一個月,不斷的「度」,時間久了,相信也能從凡夫的起點,走入覺有情、成佛的彼岸。如果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將人間菩薩的身影完整地記錄下來,也就是在打造未來古聖先賢的足跡。所有的內容都不僅是筆墨交會而已,而是生命交會著生命;工作者更是以宏觀的使命態度,承載普羅大眾的慧命;如此,文字就更有穿透力了!(註21)
(筆者訪談筆記,引文底線為筆者所加)

  從以上畫線的字句中,可以看出在慈濟組織成員心中,《慈濟月刊》展現出以圖文傳法的深刻意義與分量。

  第三,《慈濟月刊》也成為慈濟組織成員獲得志業發展新知、證嚴法師會客談話,以及查詢慈濟史料的最佳工具。如臺北地區一位資深「慈誠隊員」(註22)鄭濟泰說明:「《慈濟月刊》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濃縮;雖然慈濟現在有了大愛電視臺,資訊更新最迅速,但是看完會忘記,而月刊裡的文字我可以看好幾遍,能簡約的看到每個月上人行腳的重點,還有跟許多重要來賓的談話,能藉此學習上人在應對和說話時的智慧。」(註23)

  《慈濟月刊》一方面是多數慈濟成員最親切、熟悉且習慣性閱讀的內部文宣,許多成員會保存各期月刊,成為家中珍藏。另一方面,《慈濟月刊》也是內部成員對外界介紹慈濟的代表性刊物;許多志工加入慈濟的「入口」,常是因為閱讀《慈濟月刊》之後,產生進一步認識慈濟的念頭。若以慈濟成員的慣用語來說,即:「我是被《慈濟月刊》『度』出來的!」若從慈濟委員招募新血的角度而言,也能聽到他們時常充滿信心並微笑表示:「手上一本月刊,我就能說慈濟,接引會眾、募心募款。」由此可見,《慈濟月刊》兼具感動性與實用性,加上文章可讀性高,在慈濟內外部成員的互動過程中,已成為相當重要的宗教傳播媒介。

二、留存臺灣佛教史,展演期刊新風格

  《慈濟月刊》是慈濟文化志業的先河,是臺灣佛教文化發展的記錄者之一;在臺灣地區眾多佛教期刊中,也是少數製作成本較高的期刊。此因慈濟組織發展已邁向高度國際化,因此編輯與撰述和攝影人員,必須收錄全球慈濟志業資訊;或因需要各國重要報導題材,而親至當地進行訪談與攝影;尤其當大型災難發生時,負責報導的撰述記者和攝影記者,也時常立即出訪,配合當地慈濟志工,記錄第一手消息。若無法即刻抵達現場,《慈濟月刊》編輯部亦可仰賴全球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即時進行記錄,再將稿件傳回臺灣;全球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人數初估約3,000位左右,就一個民間非營利的宗教團體而言,此規模已相當可觀。

  綜觀《慈濟月刊》的內容,除了證嚴法師日常演說與行程記錄的篇幅之外,其深入報導式的新聞追蹤,乃取材自臺灣與全球慈濟成員與各界互動的真人實事,藉以傳遞深刻的社會關懷;另外,在一般專欄部分,則多以抒情性的宗教體悟為基調,以厚實的生命經驗敘事,傳達慈濟人文價值觀。值得一提的是,筆者長期細讀發現,若與刊載佛教經論或義解型論文為主的佛教刊物互相對照,《慈濟月刊》恰恰呈現了當代佛教期刊類型的多樣性面貌,流露出另一種清新風格。

  進一步而言,儘管《慈濟月刊》多圍繞在慈濟全球志業發展,但其範疇卻廣泛地觸及宗教、佛教、文學、歷史、哲學、生命、教育、文化、社會、慈善、醫療、種族、國際、災難、環保、時事新聞以及志願服務等。由此可見,《慈濟月刊》實不易以單項指標即能準確概括、定位之。筆者以為,或可將其稱為一個以佛教慈悲濟世精神為核心、以全球慈濟志業為依循、進而發揮跨領域宗教關懷的「綜合性平面媒體」;而在此基礎上,加上長年累積出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慈濟月刊》亦可說是建構了一部兼具臺灣本土性與國際性的當代慈濟發展史。

伍、結論與省思

  證嚴法師曾對慈濟人文志業(即平面與廣電媒體)提出最簡明精要的指導方針,就是樹立「報真導正」的媒體觀。筆者以為,此言意蘊深遠,意指媒體在報導社會各式現象的同時,也應進一步、積極地導惡為善、為閱聽者建立正思維,發揮媒體深廣的教育功能;而媒體本身更應避免隨社會亂象或錯誤的價值觀聞之起舞,甚至成為譁眾取寵、混淆是非、傳遞錯誤榜樣的平臺。

  筆者以為,證嚴法師形塑慈濟「報真導正」的媒體觀,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指出了各界對於當今臺灣媒體亂象的無奈:「爆爭倒症」──由於媒體困在收視率至上的商業競爭壓力下「殺紅了眼」,而罹患了「爆料不斷、爭論不休、顛倒是非的症候群」。然而,《慈濟月刊》則時時刻刻自問:身為佛教期刊的一分子,是否擇取了優質題材,為讀者「淨化了心」,是否能啟發覺知智慧,深植慈悲濟世之情。換言之,應善用媒體,端正人心;而非濫用媒體,混亂社會。準此,慈濟的媒體製作邏輯,也反映出宗教媒體擇善固執的道德教化取向,以及證嚴法師欲肩負起媒體社會責任的崇高理想與淑世態度。

  最後,筆者在探討《慈濟月刊》的過程中,心中一股「贈閱」即是「無價」的感觸油然而生,深感法緣無疆、法身無相、法義無量、法喜無價的連綿深意。展望未來,也期待《慈濟月刊》秉持一貫「為淨化心靈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的宏大使命,以「落實紙本印刷減量,即是對地球的愛心增量」的出版新思維,持續地以圖文弘揚佛法、留存當代佛教歷史;更能以正向、清淨、真善美的傳播願力,走出平面媒體的新路。

【附註】
註1:本文作者鄭凱文,曾任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慈濟月刊》專任編輯,主要負責社論、證嚴法師專欄、全球慈濟脈動相關專欄,以及宗教專欄等,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註2:筆者發現,過去該刊慣用《慈濟》或《慈濟》雜誌,顯示其刊名。基於諸多歷史演變與轉型,目前該刊編輯部已採用《慈濟月刊》為該刊名在行文時的統一標示。也因此,為避免在本文的引文和行文中,關於《慈濟》、《慈濟》雜誌、《慈濟月刊》三者的「標點」和「刊名」差異,會使讀者產生混淆,或誤認為是編校時的疏漏處,故特此說明之。
註3:引自:王端正,〈淨化心靈的源頭活水──賀《慈濟》月刊三十歲〉,《慈濟月刊》,368期(1997年7月25日),頁10-11。
註4: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位在臺北關渡慈濟園區,於2005年元旦啟用,是一棟由慈濟設立的平面暨廣電媒體綜合大樓,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原設在臺北忠孝東路的慈濟分會裡的中文期刊部,也在2005年元旦時,正式與《經典雜誌》、慈濟廣播部、慈濟大愛電視臺,一同遷入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註5:引自:侯蔚萍,〈社論──發刊獻辭〉,《慈濟月刊》,創刊號(1967年7月20日),首頁。
註6:參見:黃秀花,〈從徵信出發,篳路藍縷為慈濟留史〉,《慈濟月刊》,488期(2007年7月25日),頁18-20。
註7:同上註,頁20-21。
註8:同註6,頁22-23。
註9:引自:李玉珍,〈戰後台灣的佛教出版事業:以陳慧劍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卷1期(2004年12月),頁93。
註10:同註3,頁11。
註11:1985年11月16 日,「慈濟世界」廣播節目,在臺北民本電臺開播,是慈濟第一個廣播節目,也是慈濟媒體由平面正式轉為立體的起點。引自:慈濟大愛網路電臺介紹,http://radio.newdaai.tv/newdaai_radio_wp/?page_id=105。1995年12月1日,由力霸友聯頻道免費提供電視時段,「慈濟世界」節目因此開播,此為慈濟人文志業步上影視媒體的開端;慈濟「視聽部」同時成立,聘用專職工作人員製播節目,有心投入影像記錄的志工群也應運而生。慈濟大愛電視臺自1998年1月1日開播,象徵證嚴法師弘法理想的新里程碑。詳見:慈濟大愛臺介紹,http://www.tw.tzuch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547%3A2009-09-10-03-42-16&catid=45%3Aculture-about&Itemid=314&lang=zh
註12:《慈濟月刊》三階段發展簡史,可參見:王端正,〈不惑〉,《慈濟月刊》,488期(2007年7月25日),頁12-17。
註13:早期尚未整合時,分別將投入文字與攝影的志願服務者,稱為筆耕志工與攝影志工;現今投入慈濟團體服務,並以無償擔任文字(編、採、撰)、攝影及錄影者,合稱「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
註14: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註15:可上網下載「靜思電子書閱讀器PDF使用手冊」,學習使用方式;或請慈濟人文志工協助說明。
註16:網頁文字版的程式系統,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資網專員製作,文字內容則由中文期刊編輯部同仁定期上傳;PDF全螢幕電子書,則委託新豪華製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免費協助轉檔,由中文期刊編輯部同仁定期上架。
註17:2010年12月16日,第1期《慈濟月刊》電子報發行,以刊載當期紙本月刊第528期為發軔。電子報內容由中文期刊編輯部同仁定期上傳。《慈濟月刊》電子報簡介內容如下:《慈濟月刊》電子報內容蘊含平凡人物的行善觀、逆境發光的生命觀、淨化大地的環保觀,以及人道援助的國際觀。以人文關懷角度看世事、寫實事,發掘「善的生命力」、激盪「善的行動力」,希冀能為社會營造溫柔的「心靈工程」。而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更是您日常生活中不容錯過的心靈資糧!(鄭凱文撰文、涂慶鐘修訂)《慈濟月刊》電子報訂戶數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
註18:Epub黑白電子月刊版本,由慈濟基金會資訊處專員收到中文期刊編輯部當期內容後,另行編排上傳。
註19:資料來源: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在Facebook平臺上的《慈濟月刊》內容,由中文期刊編輯部同仁定期上傳。
註20:引自:葉子豪,〈《慈濟》月刊500期──以善知識淨化人心,以新科技愛護大地〉,《慈濟月刊》,500期(2008年7月25日),頁92。
註21:筆者訪談筆記,2012年9月。
註22:慈濟早年推動四大志業者以女性委員為主,男性多處於幕後護持。1989年,為迎接慈濟護專創校開學暨花蓮慈濟醫院三周年慶,配合慶祝開學2萬人大活動的秩序維護工作,需要男性成員負責車輛調度、交通指揮、會場布置等工作,於是有熱心成員號召男眾居士投入,稱為「保全組」。後來這股男眾力量漸漸凝聚成型,1990年7月,由證嚴法師正式命名為「慈誠隊」,隊員必須持守慈濟「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抽煙不吸毒不嚼檳榔、不賭博不投機取巧、孝順父母調和聲色、遵守交通規則、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參見:慈濟全球資訊網:〈護法金剛──慈誠隊〉,網址: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14%3A2008-11-17-04-53-53&catid=86%3Atzuchi-groups&Itemid=344&lang=zh
註23:筆者訪談筆記,2012年9月。



[gaya首頁]   [圖書館服務]   [佛教圖書館館刊]   [館刊5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