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六期 85年 6月

【編輯手札】

讀者有其書,書有其讀者

編輯組


  圖書館將館藏資料的取得稱為「選擇與採訪」;「選擇」是指從眾多出版品中挑選符合圖書館蒐集的資料,「採訪」是指透過訂購、贈送或交換的方式將所選擇的資料納入館藏的工作,所以資料的選擇與採訪有時也稱為「資料徵集」。而採訪者所扮演的正是這個徵集的角色,他是圖書館與讀者的媒介,因此在徵集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方向與服務對象的需求。而如何在適當的時候,為適當的讀者,提供適當的圖書,就成為圖書館採訪者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

  伊索寓言裡有這麼一則故事:父子兩人趕驢子到鎮上,途中有人批評他們有驢不騎卻趕著走,父親就讓兒子騎驢,自己步行;不久,有人說兒子不孝,怎麼能讓父親走路,於是父親就改由自己騎;然而又有人認為父親不懂得照顧小孩子,父親想了想就決定父子一起騎驢;可是又被說是不仁慈,他們只好把驢子抬著走;過橋時因驢子的憤怒掙扎,而一起墜入河裡。

  我很喜歡以此來說明圖書館的選擇與採訪。採訪者若不清楚自己服務的對象、創館宗旨,來選擇讀者合宜的圖書,只是聽聞人說何書有價值、是暢銷書、或絕版書就購買,豈不如同父子騎驢,不清楚應該由誰騎驢子較好呢?若是一味隨著別人的言語改變自己的行動,一直活在別人的看法之中,以他人意見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是何等辛苦,而本身又將如何完成既定的目標呢?

  在佛教圖書館領執多年後,逐漸發現採訪者如同圖書館的守門神,假若採訪者能於資訊的「進口站」及時過濾,將可節省讀者、編目者、典藏工作者很多的時間;同時採訪者也是館藏資料的「正知見守護者」,若他對於資料內容具足判斷檢核能力,就能讓讀者吸取正確有益的智慧寶藏。因此採訪工作的尊貴非僅在買賣交易,他是正知見的守護、是資訊的過濾者。採訪者要能堅持館藏目標,不能人家說某書有價值就受不了誘惑而購買;也要能割捨,當人家質疑您圖書館沒有購買某書時,能坦然清楚地說明自己的選擇原則。

  因此本期「佛教圖書資料的選擇與採訪」專題裡,我們在「選擇」部分特別邀請成大圖書館典藏組蘇淑華主任以其經驗寫作有關館藏政策之文章,及刊載「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以提供圖書館工作者參考;「採訪」部分,我們特別邀請國家圖書館採訪組曾 賢先生及中華佛學研究所圖書館提供所整理之有關國內外出版資訊,希望讓讀者在採訪技巧與方法上有進一步的認識。

  更期盼透過這期的內容,能讓各館整理自己的館藏政策,釐清自己的館藏目標,進而發展本身的館藏特色。從服務現有的讀者下手,發揮現有館藏最高的價值與使用量,那麼圖書館將因為您的努力與用心,而使「每一讀者有其書,每一書有其讀者」,凸顯出己身的風格與特質,成為讀者學習生涯中的最佳選擇。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