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圖書館館訊 第八期 85年 12月

地藏院般若圖書館空間規劃經驗談

地藏院般若圖書館藏主 釋大福


  由於社會進步、生活品質的提昇,人們對於圖書館的外觀、方便性、意境(感受,即所謂的氣氛)及典藏豐富資料的要求,與往日大有不同。因此如何配合需求將這些功能整合規劃出一座具有教育功能,又能保存珍貴典籍的圖書館,是值得重視的。尤其是佛教非常重視惜福、造福,對於得來不易的信施供養,更要善加利用。

  筆者有緣於南投成立「地藏院般若圖書館」,之後又幫助及參與幾所佛教圖書館的設立,從中獲取一些心得。今在此做一經驗分享,願能對將成立的新館或要重整的舊館有些許的參考價值。

思而後行-成功與否的關鍵

  所謂「思」是指規劃定位。事先有目標,可避免碰到困難時慌亂無措,或在廠商提供一大堆樣品照片時自亂陣腳。當然規劃時不要忘記溝通協調的工作,如和寺院主事者、助事者(一般是居士、義工等)間的溝通,再配合寺院的傳統特色、主要使用群、空間的大小,經費預算、未來館藏量、保護設施(含消防、防盜及必要的除濕)、運作模式等等,做全盤性的考量後,將大綱擬出(即是目標定出來)。這就是重要的規劃定位。

  大綱擬好後,下一步就是畫平面圖。平面設計圖主要針對圖書館佈置做一預擬規劃,透過紙上作業,安排最合適的配置,否則等家具擺上去,要再修改那麻煩就大了。或許有人會問,如果不會製圖怎麼辦?其實目前大部分的圖書館設備公司或製造廠商都有提供空間規劃的服務。對於經費有限的佛教圖書館,依據筆者個人的經驗,可直接找生產工廠進行圖書館規劃,因為大部分的代理公司,在技術上缺少特色且家具也較貴,在品質較不能直接要求。

普賢「行願」三昧明穗

  每個地方由於設館因緣、主事者的理念及至環境空間的不同,因此規劃必有其差異。筆者願將規劃圖書館的一些原則概念,提供大家參考。

1. 實用與美觀

  不管是建築也好、室內佈置也罷,最常遇見的問題是如何在實用與美觀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在實用之餘兼顧美觀,而不要在美觀的意識下,去取捨實用。依筆者個人的見解,圖書館的功能是提供利用及保存文獻資料,因此應以實用為主,美觀為輔來規劃圖書館,以便日後的伸展,才不會讓圖書館淪為倉庫。

2. 規劃平面圖

  在設計平面圖時,應先丈量圖書館實際的空間大小,依比例規劃館內的主要家具設備擺放位置,再把平面上的活動空間、構圖、大小、輕重等問題解決之後,進一步在立面上表現出一個形態來,其中家具的高度及樓身的大小比例都要依人體工學加以考量。

3. 採光

  在規劃時,採光問題要特別注意。以本館為例,在靠窗的部分,僅擺設三層式或四層式的書架,或研究桌,儘量保持光線充足及通風良好,如在地下室就要人工照明加以輔助;另外通道要預留至少一部書車及一個人能通過的空間,這樣既實用而且不會感覺擁擠。書架除書庫及靠牆部分外,儘量少用六層式以上的書架,可以減少空間上的壓迫感;此外,所有的家具或設備最好不要採固定式的,以便日後方便空間上的變動。如本館所有的沙發組、展示櫃、書架、雜誌櫃、花檯等等,甚至隔間都用不同的活動式展示板加以間隔,方便以後擴充或變更佈置時易於拆除。

4.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以明亮清新為主。如果館內整體色彩搭配不佳,會使整個空間的感覺變差,並且會破壞圖書館的氣氛及降低對讀者吸引力。就本館的色彩搭配而言,主要是以白色、原木色、綠色三種顏色加以搭配。在圖書館內、外周圍環境擺設盆栽,加以綠化點綴,使圖書館顯得生氣勃勃,帶動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氣氛。

5. 防盜設施

  有關圖書館的防盜設施,最起碼在門窗部分要能有防護的功效,以確保館內有價值的設備如視聽或電腦設備等。

6. 注重美的展現

  筆者深覺好的圖書館規劃,是一種「美」的展現,就如同《森塔亞納美學箋註》的一段話(註1)。:

  (1) 好的作品所用的素材不必是特殊的,亦不必矯柔造作,能順其自然更顯得微
    妙,更令人欽敬。
  (2) 美的重點在趣味,它基於人們真摯的愛(誠心),若屬偽飾則近鄙俗。
  (3) 美是一種和諧的關係,美不能就單方面說,一定是涉及兩件以上的事物:一
    、欣賞者與被欣賞物之間必須是和諧的;二、被欣賞物的各部分組合必須是
    和諧的,如此才能使欣賞者產生美感。

前車之鑑-後車小心

  在此筆者願提出曾規劃失敗的例子,作為借鏡,以避免重蹈覆轍。譬如舖磁磚,若經費允許最好舖大理石、花崗石等石材較佳,或採用軟底施工方式舖,因為一般方式舖上小片的磁磚,在每年天氣變化較大時,磁磚易凸起破裂,需要經常補修,耗費較大。

  另外,是大樓裝設電梯的問題,現代人已習於乘坐電梯,所以像本館主館設在四樓、閱覽區在三樓而未設置電梯,就缺乏吸引讀者來使用的動力。由於在建築時此處並非預定要設置圖書館的,所以此缺失只好用其他方法彌補。

  館藏部分,在非書資料方面如錄音帶、錄影帶等,目前收藏的數量已超出原本預計的館藏量,以致於架子不夠使用而增設陳列架,但由於事先預留的空間不大,目前已不敷使用,只好將雜誌區的空間縮小,於陳列架背面釘上整片的反射鏡來增加空間感。因此提醒大家在規劃圖書館時要儘量預留空間,以便日後的擴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圖書館硬體設備上及行政上的一些原則,如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分類法、防火設施等,最好能與大多數圖書館所採用的一致,以便將來資源流通及作業往來方便,這些都是其他圖書館常遇上的問題,提出讓大家參考。

付出後的成果-華嚴世界

  經過不斷地努力,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一一克服它。其中的歷練,包括參觀各種類型的圖書館,學習有關圖書館各方面的知識,並學以致用,有不瞭解之處再請教有經驗的人加以指導,一路辛苦走來也充實成長了自己,終於成就了現在的規模,所謂自利利他,是最圓滿的境界。現在電腦網路系統有所謂的主從架構,在佛教修行中也有主修輔修。圖書館的佈置規劃同樣也可以用主從架構的模式來應用,譬如本館附設展覽區,以文物啟發讀者的興趣,吸引讀者來利用,以便日後成為圖書館永久讀者。因此,展覽區是輔助的,圖書館是主體。又如顏色的搭配,原木色系、 白色是主,其他顏色是輔;又以一區的空間佈置而言,如以座談區為例,中間長型桌椅、地毯是主體,而旁邊的花瓶、盆栽就是附屬的。書籍部分,本館以佛學、哲學、教育、歷史為主,其他類別則次之。所以在排架上,佛學類置於前半部,有關世學類書籍則置於佛學之後,這個就是主從架構的應用實例。

  當硬體部分完成後,接著要談運作的部分。運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有人願意發心運作,使圖書館發揮功能、散發光芒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另外,筆者認為圖書館的空間有所謂三個空間學,即是館員使用空間、館藏空間和讀者利用空間,如果這三者能互相配合,才是一座真正成功受歡迎的圖書館。

結語

  筆者在規劃、成立、乃至現在經營圖書館,都一直是以淨土世界的理念在從事,以淨土的精神在運作,希望為圖書館營造清淨高雅的環境,讓人人喜歡來,而且廣為宣傳。圖書館裡有各種比世間寶物更珍貴的資料,藉著開放借閱、辦活動,提供好的資訊來教育讀者,使圖書館成為濁世裡的另外一種空間,來到此處的人都能蒙受其利,種下善根種子。因此,筆者深覺佛教圖書館在管理上,不是有書就放,而是要經過選擇後具意義及參考價值的書才上架供讀者使用,以免誤導讀者,失去淨土的理念。

  最後要呼籲的,就是希望寺院的主事者及社會大眾能一起來支持佛教圖書館的成立與運作,給予經費或人力上的(如義工等)幫助,因為圖書館是要集眾人之力來成就的事業,願社會、國家、世界能漸漸受到影響,早日成就淨土世界。

(筆者歡迎同道來函或電子郵件指教,或者有空來本館奉茶指教。電子郵件信箱:e130757@tcts.seed.net.tw 電話:049-932588)

【附註】
註1:George Santayana,《森塔亞納美學箋註》,(民76)。

【參考書目】
1. 陳單,《室內設計圖》,台北市,五州,民68。
2. 楊鴻儒,《賣場設計》,台北市,書泉,民81。



[回gaya首頁]   [佛教圖書館館訊]   [館訊8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