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楞伽經研究書目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圖書資料 | 圖書論文 | 學位論文 | 會議論文 | 期刊論文

1. 收錄中文、日文、西文等楞伽經之圖書資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等資料為主。
2. 著錄欄位依序為:題名、著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七項。
3. 排列順序:依筆劃順序排列。
4. 資料項度不詳者,略而不寫。
5. 本書目之日文字採用內碼輸入顯示。

□圖書資料
Charles Muses。《East-West fire; Schopenhauer's optimism and the Lankavatara sutra; an excursion toward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oriental and Western religion.》。London, Indian Hills, Colo. : J. M. Watkins; Falcon's Wing Press, 1955.
D. T. Suzuki trans. by。《Self Realization of Noble Wisdom: The Lankavatara Sutra》。Dawn Horse Press,1983。
D. T. Suzuki。《Lankavatara Sutra》。Oriental Book Store,1987。
Daisetz Teitaro Suzuki。《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 (Nanjio edition) : Sanskrit-Chinese-Tibetan, Chinese-Sanskrit, and Tibetan-Sanskrit, with a tabulated list of parallel pages of the Nanjio Sanskrit text and the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s (Sung, Wei, and T'ang) in the Taisho edition of the Tripitaka》。2nd. rev. and enl. ed, Tokyo : 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 1965.
Daisetz Teitaro Suzuki。《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 (Nanjio edition) Sanskrit-Chinese-Tibetan; Chinese-Sanskrit and Tibetan-Sanskrit》。Delhi, India : Munshiram Manoharlal, 2000.
D. T.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Munshiram Manoharlal Ltd., 1998.
D. T.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x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which almost all its principal tene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Zen》。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
Daiset Teitaro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x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which almost all its principal tene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Zen》。臺北市 : SMC Publishing, 1991.
Daisetz Teitaro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x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which almost all its principal tene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Zen》。London : Routledge & K. Paul, 1975.
Daisetz Teitaro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xts of Mahayana Buddhism, in which almost all its principal tene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Zen》。臺北市 :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84, 1930.
Daisetz Teitaro Suzuki。《Studies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xts of Mahayana almost all its principal tenets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teaching of Zen》。Boulder, CO [US] : Prajna Press, 1981, 1930.
Daisetz Teitaro Suzuki trans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original Sanskrit by。《The Lankavatara sutra : a Mahayana text》。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
Daisetz Teitaro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 a Mahayana text , trans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original Sanskrit》。London : Routledge & K. Paul [1956].
Daisetz Teitaro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a Mahayana text Lankavatara- sutra.》。臺北市 :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1977, 1932.
Daisetz Teitaro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A Mahayana Text》。Munshirm Manoharlal; 1 edition, 1999.
Donald D. Garcia。《The Lankavatara and platform sutras: contraries apart and polarities together》。Sydney : Hodder Headlines, 1997.
Dwight Goddard, D. T.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An Epitomized Version》。Monkfish Book Publishing, 2003.
Florin Giripescu Sutton。《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 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Delhi, India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 c1992.
Florin Giripescu Sutton。《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 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1991.
Florin Giripescu Sutton。《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 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1st Indian ed, Delhi, India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2 c1991.
《Lankavatara- Sutra. Die makellose Wahrheit erschauen. Die Lehre von der höchsten Bewußtheit und absoluten Erkenntnis.》。O. W. Barth Bei Scherz, 1996 .
《Lankavatara-sutra and samadhi-raja-sutra 》。京都 : 佛教大學圖書館, [1999].
Lokesh Chandra from the collection of Prof. Raghuvira reproduced by。《Laṅkāvatāra-sūtra : Sanskrit manuscript from Nepal》。New Delhi : Sharada Rani, 1977.
三井晶史著。《楞伽經 : 新譯》。東京:北斗書院,昭和11。
三井晶史譯著。《現代意譯楞伽經》。東京:佛教經典叢書刊行會,1921。
《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敦煌資料]:北大D216》。上海:《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第二卷,1995。
《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D158) [敦煌資料]:北大D158》。上海:《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第二卷,1995。
中村元著。《現代語譯大乘佛典. 5:『華嚴經』『楞伽經』》。日本東京都:東京書籍,2003。
天親菩薩造;菩提留支譯。《大乘楞伽經唯識論,又名,破色心論 一卷》。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日稱等奉詔譯;德清補遺譯。《諸法集要經 楞伽經補遺合刊》。台北:新文豐,民66[1977]。
王樹海注釋。《楞伽經注釋》。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編譯。《白話佛教經典 (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臺北市:博遠出版社,1994。
北京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譯。《楞伽經》。第一版。台北市:恩楷,民89。
白雲禪師著。《楞伽經抉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白雲禪師著。《楞伽經決疑》。初版。台北市:白雲廣播,民90。
光壽會編。《入楞伽經 : 梵文邦譯》。京都:光壽會,昭11。
全佛文化出版社編輯部。《楞伽經》。初版。臺北市:全佛文化,1996[民85]。
全佛編輯部主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民85。
安井廣濟譯。《入楞伽經 : 梵文和譯》。京都:法藏館,1976。
吳信如著。《楞伽經講記 2冊》。中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
求那跋陀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初版。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6。
求那跋陀羅。《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版。臺南市:和裕,2001[民90]。
求那跋陀羅。《嘉興楞嚴寺方冊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明萬曆癸卯(31年)吳江周祗刊本。
求那跋陀羅。《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民國二十五年(1936)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影印宋平江府陳湖磧砂延聖院刊本。
求那跋陀羅。《磧砂版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宋元間遞刊梵夾本配補明南藏本天龍山刊本及明寫本。
求那跋陀羅等譯。《楞伽經會譯》。初版。台北市:老古,民80。
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四卷》。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求那跋陀羅譯;釋函昰疏。《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心印 八卷》。刻本。南京佛經流通處,民國21年(1932)。
東方橋。《楞伽經現代讀》。第1版。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東方橋。《讀楞伽經的方法學》。臺北市:玄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南條文雄,泉芳□譯。《梵文入楞伽經 : 邦譯》。京都:南條先生古稀記念祝賀會,昭和2。
南條文雄校訂。《梵文入楞伽經》。第2版。京都:大谷大學,1956。
南懷瑾述著。《楞伽大義今釋》。臺灣二版。台北市:老古,民91。
南懷瑾著。《楞伽大義今釋》。第1版。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編。《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經典部第7卷: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釋迦佛印經會,2001。
昭和新纂國譯大藏經編輯部編。《楞伽經.首楞嚴經.圓覺經》。東京:名著普及會,1977。
唐一玄講述。《四卷楞伽經注箋》。高雄縣:菜根香文教基金會,1993。
荊三隆注譯。《白話楞伽經》。2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高崎直道著。《楞伽經》。三版。日本東京都:大藏,1995。
強梵暢編。《楞伽經法要表解》。臺一版。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2005。
梵文佛典刊行會編纂。《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 (Nanjio edition) : Sanskrit-Chinese-Tibetan, Chinese-Sanskrit, and Tibetan-Sanskrit, with a tabulated list of parallel pages of the Nanjio Sanskrit text and the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s (Sung, Wei, and T'ang) in the Taisho edition of the tripitaka》。日本京都市:梵文佛典刊行會,昭和9。
陸西星。《楞伽要旨》。[南京:金陵刻經處,1918]。
陸西星。《楞伽要旨》。一版。臺北市:新文豐,民82。
普真貴述編著。《楞伽科解》。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83。
曾鳳儀著。《楞伽經宗通》。初版。台北市:老古,民84。
朝野魚養。《魚養筆註楞伽經》。大阪:油谷博文堂,明45。
菩提流支。《入楞伽經》。一版。台北市:圓明,民80。
菩提流支。《磧砂版大藏經:楞伽經唯識論一卷》。宋元間遞刊梵夾本配補明南藏本天龍山刊本及明寫本。
菩提流支譯。《大藏經入門 -- 印度撰述部:入楞伽經 十卷》。香港:倡印社,1995。
菩提流支譯。《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 十卷》。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第2版。台北市:圓明,民86。
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外50部》。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82。
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遮食肉品》。[香港:香港佛經流通處,19--]。
賀世哲著。《敦煌石窟全集:楞伽經畫卷》。香港:商務(香港),200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卷第1分冊1-4》。觀音寺:上[土*反]氏顯彰會史料出版部,200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卷第2分冊1-3》。觀音寺:上[土*反]氏顯彰會史料出版部,200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卷第3分冊1-3》。觀音寺:上[土*反]氏顯彰會史料出版部,200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 卷第4分冊1-4》。觀音寺:上[土*反]氏顯彰會史料出版部,2003。
董國柱著。《楞伽經》。第1版。哈爾濱市: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鈴木大拙著。《楞伽經》。東京:東方書院,昭和9。
實叉難陀。《大乘入楞伽經》。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9。
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 七卷》。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歐陽漸編註。《楞伽疏決》。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1979。
蓮歌子作。《楞伽經》。初版。台北市:多識界圖書文化,民89。
蔡念生編寫;員珂會譯。《楞伽經會譯》。台北:珠林出版社,民國65 [1976]。
談錫永導讀。《楞伽經導讀》。初版。台北市:全佛文化,民88。
談錫永導讀;釋素聞釋義。《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香港:密乘佛學會:博益,1996。
賴永海釋譯。《楞伽經》。初版。台北市:佛光,民85。
釋太虛。《楞伽經義記》。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9。
釋月溪。《月溪法師講楞伽經》。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民89。
釋正受。《楞伽經集註》。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釋白雲。《楞伽經決疑》。初版。高雄市:白雲廣播,2001[民90]。
釋印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親聞記》。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5。
釋印順講說;釋印海記述。《楞伽經親聞記》。初版。台北市:嚴寬祜基金會,民92。
釋成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高雄市:高雄文殊講堂,民84。
釋宗泐,釋如[王*巳]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注解 八卷》。刻本,重印。北京:中國佛教協會:文物出版社,1989。
釋宗泐;釋如[王*巳]。《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四卷》。明崇禎5年嘉興楞嚴寺刊本。
釋法藏。《入楞伽心玄義》。[S.l.]:金陵刻經處,(清)光緒18 [1892]。
釋員珂。《嘉興楞嚴寺方冊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議四卷》。明萬曆間刊本。
釋員珂會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會譯 四卷》。刻本。金陵刻經處,清光緒34年(1908)。
釋員珂會譯。《楞伽經會譯》。臺北市:老古出版社,1991。
釋能學著。《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高雄縣:白話佛經雜誌社,1990。
釋能學語譯。《楞伽經白話譯本》。高雄縣:新超峰寺,1990。
釋通潤編述。《楞伽合轍》。一版。台北市:新文豐,民90。
釋普行。《楞伽經今文譯註》。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民86。
釋智旭。《嘉興楞嚴寺方冊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疏九卷,附玄義一卷》。清初夏之鼎等刊本。
釋德清[憨山]記。《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 : [4卷]》。[廣州]:海幢寺,光緖8[1882]。
釋德清記。《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記 : 18卷 : 補遺》。[南京:金陵刻經處,between 同治13 i.e. 1874 and 民國18 i.e. 1929]。
釋顯明著。《顯明大師法集. 3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要解》。初版。台北市:觀宗別院,民72。

□圖書論文
DWIGHT GODDARD, THETFORD, VERMONT Edited by。「Self-Realisation of Noble Wisdom : Based on Professor Suzuki's Translation of the Lankavatara」。《A BUDDHIST BIBLE》。(FIRST EDITION,1932):pp. 36-37
J. Takasaki。「Analysis of the Lankavatara. In Search of its Origian Form」。《Indianisme et Bouddhisme, Melanges offerts a Mgr Etienne Lamotte》。D. Donnet. Ed., Louvain-La-Neuve :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1980 : pp. 339-352.
J. Takasaki。「Sources of the Lankavatara and Its Position in Mahayana Buddhism」。《Indological and Buddhist Studies》。L.A. Hercus et al, eds., New Delhi :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82 : pp. 545-568.
Mark A. Ehman。「The Lankavatara-sutra」。《Buddhism: A Modern Perspective》。Charles Prebish, ed.,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Mark A. Ehman。「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The Lankavatara Sutra; The Pure Land Sutras bibliog」。《Buddhism: a modern perspective》。; ed by C.Prebish, 1975 : pp. 102-107, 112-122.
S. K. Pathak。「A Note on the Lokayatikas from the Lankavatara Sutra」。《K. P. Jayaswal Commemoration Volume》。J. S. Jha, ed., Patna :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 pp. 442-446.
S.N. Das Gupta。「Philosophy of Lankavatara」。《Buddhistic Studies》。Bimala Churn Law, ed., Delhi, India : Indological Book House, 1931 : pp. 859-876.
上山大峻。「敦煌出土圓暉述『楞伽經疏』攷」。《木村武夫教授古稀記念:僧傳研究》。京都:木村武夫教授古稀記念會,1981:頁231-252。
王俊彥編述。「楞伽經所說之三識」。《方便菩提(四) : 心意識》。台中市:尚哲,民79。
任繼愈主編。「《楞伽經》思想剖析」。《中國佛教史. 第三卷》。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1988。
朱世龍著。「大乘入楞伽經中緣生法」。《佛教哲理與中西文化》。台北市:獅子吼,民65。
牟宗三著。「楞伽經與起信論」。《佛性與般若. 上冊》。台北市:臺灣學生,民82。
米田睦雄。「『楞伽經』如來禪」。《桐溪順忍和上追悼論文集》(1986年12月10日):頁353-369。
吳汝鈞著。「如來藏思想與《楞伽經》」。《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市:文津,民84。
吳言生。「《楞伽經》與禪宗思想」。《禪宗思想淵源》。(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岑詠芳。「楞伽經來藏與藏識一體二名之辨」。《唐君毅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頁609-654。
周繼武。「楞伽疏決與唯識抉擇談質疑」。《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28》。臺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61-68。
宗浩。「《楞伽經》中的如來禪和神會的如來禪」。《中國賓川雞足山佛教文化論壇論文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3:頁384-385。
泉芳璟。「梵文入楞伽經見一百八句」。《荻原博士還曆紀念祝賀論文集 (第一部 邦文部)》。日本:山喜房佛書林,1972:頁21-36。
高崎直道。「『入楞伽經』(意)」。《佛教歷史的展開見諸形態:古田紹欽博士古稀記念論集》,1981:頁75-89。
高崎直道。「『四卷楞伽』譯文問題點」。《奧田慈應先生喜壽紀念:佛教思想論集》。日本京都:平樂寺書店,1976:頁959-972。
高崎直道。「『楞伽經』外教說:提婆造『外道小乘涅槃論』關連」。《雲井昭善博士古稀記念 佛教異宗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年):頁215-232。
高崎直道。「魏譯『入楞伽經』「如實修行」『起信論』」。《塚本啓祥教授還曆記念論文集:知邂逅―佛教科學》。(1993年3月日):頁223-238。
常盤義伸。「『ㄧ入』 梵文入楞伽經全譯研究」。《研究報告(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 2》,(1994年12月1日)。
陳允吉著。「李賀與《楞伽經》」。《名家專題精講:古典文學佛教溯源十論》。(中國上海:復旦大學,2002)。
善慧。「《楞伽經》編集時地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1》。(臺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365-371。
應機。「《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題略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1》。(臺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361-364。
譚明光編著。「入楞伽經」。《大藏經入門》。(台北縣新店市:常春樹,民77)。
蘇俊源,周亞平主編;韋志林編著。「《楞伽經》為什麼會受到禪宗的特別重視?」。《佛學文物館. 10 : 典籍篇》。(台北縣板橋市:長圓圖書,民83-84)。
蘇軾。「書楞伽經後」。《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 第三卷第三冊》。(中國北京:中華,1981- )。
釋大禮。「對《楞伽經》如來藏之探討」。《褔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市:褔嚴佛學院,1999):頁987-1000。
釋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12》。(臺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17-28。
釋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臺北市:大乘文化,1980):頁211-222。
釋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淨土與禪》。(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頁165-178。
釋印順。「楞伽經編集時地考」。《妙雲集下編之九:佛教史地考論》。(新竹縣竹北市:正聞,民89):頁223-232。
釋印順著。「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華雨集. 第一冊》。(台北市:正聞,民82):頁149-170。
釋印順著。「楞伽經的如來藏說」。《如來藏之研究》。(台北市:正聞,民70):頁237-250。
釋會容。「楞伽經之如來藏與阿梨耶識」。《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台北市:華嚴專宗學院,民83。
釋默如著。「楞伽經羅婆那王勸請品研究.增補」。《默如叢書(一) : 經釋》。台北市:新文豐,民78。

□學位論文
Donald David Garcia。「The 'Lankavatara' and 'Platform Sutras': Contraries apart and polarities together」。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7.
Florin Giripescu Sutton。「Existence and Gnosis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 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Zen, Tathapata-Parbha, Cittamatra, Causality, Alaya-Vijnana)」。PHD, Columbia University, 1986.
John Michael Auden Mcvey。「Bhrantivada : Reading the 'Lankavatara Sutra' in Lieu of Metaphysics (Sanskrit)」。MA, Canada : McGill University, 1991.
久保田力著。「『系譜學序說』:ㄧ『楞伽經』」。博士論文。日本:東北大學,平成8年(1996)12月5日。
岑詠芳。「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體二名之辨」。碩士論文。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民65。
郭瓊瑤。「『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自內證智」。碩士論文。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印度哲學研究科,1991。
郭瓊瑤。「『楞伽經』お"pratyatmagati-"意味」。博士論文之一。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印度哲學研究科,1992。
郭瓊瑤。「『楞伽經』お空思想自內證智」。博士論文之一。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印度哲學研究科,1993。
郭瓊瑤。「『楞伽經』お唯心思想自內證智」。博士論文之一。日本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印度哲學研究科,1994。
釋會容。「楞伽經之如來藏與阿梨耶識」。畢業論文。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第一屆。

□會議論文
杜保瑞。「楞伽經的重要知識意義」。《第十二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專輯》。臺北縣:華梵大學出版部,2002:頁138-156。(第十二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華梵大學主辦,華梵大學,2002年7月6日至9日)。
宗浩。「《楞伽經》中的如來禪和神會的如來禪」。《中國賓川雞足山佛教文化論壇論文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3):頁384-385。中國賓川雞足山佛教文化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賓川縣人民政府主辦,2003年4月12日至17日。

□期刊論文
Akira Suganuma。「Citta-matr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2期(1968年):頁636-640。
Akira Suganuma。「Two Forms of Teaching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2期(1970年):頁568-573。
Arnold Kunst。「Some of the Polemics in the Lankavatara-sutra”。《Studies in Honor of Walpola Rahula, S. Balasooriya, ed.》。 (1980) : pp. 103-112。
Carl B. Becker。「Chang Tsai(張載)and the Lankavatara(入楞伽經)」。《哲學.思想論集》17卷(1992年3月):頁119-132。
Chikashi Kuroda。「A Note on the Lankavatara Sutra”。《Tenri Journal of Religion》。 No. 1 (1955.3) : pp. 91-94。
Daisetz Teitaro Suzuki。「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nkavatara Sutra”。《The Eastern Buddhist (Original Series)》。 Vol. 5 No. 1 (1929) : pp. 1-79。
Daisetz Teitaro Suzuki。「The Lankavatara Sutra, as a Mahayana Text in Especial Rel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Zen Buddhism”。《The Eastern Buddhist (Original Series)》。 Vol. 4 No. 3/4 (1927-1928) : pp. 199-298。
Edward Hamlin, “Discourse in the Lankavatara-sutra”。《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No. 11 (1983) : pp. 267-313。
Eisho Kan。「Cittamatr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1期(1980年):頁282-285。
G. Tucci。「Notes on Lankavatara”。《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 4 No. 3 (1928) : pp. 545-556。
Gishin Tokiwa。「svacittam:The Basic Standpoint of the Lankavatara sutra (continued)」。《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1期(1980年12月):頁p482-477。
Gishin Tokiwa。「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pening Chapter Ravanadhyesana of the Lankavatara 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0卷1期(1991年12月):頁p506-500。
Gishin Tokiwa。「The Lankavatara Sutra Criticizes the Samkhya Thought」。《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卷1期(1978年):頁483-485。
Gishin Tokiwa。「The Lankavatara Sutra Criticizes the Samkhya Thought」。《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卷1期(1978年12月):頁p482-478。
Gishin Tokiwa。「The manomayakaya of the Lankavatara Mahayan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4卷1期(1995年12月):頁475-471。
Hakuyu Hadano。「A Note on the Arya-Lankavatara-vrtti by Jnanasribhadra”。《Acta Asiatica》。 No. 29 (1975) : pp. 75-94。
Jikido Takasaki。「Deha-bhoga-pratisthabham Vijnanam: Vijnaptimatra Doct- rine in the Lankavatara-sutra”。《Bukkyo Gaku》。 No. 1 (1976) : pp. 1-26。
Jikido Takasaki。「The Aim of the Lankavatara--A Study on the Nairmanika Parivart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6卷1期(1977年):頁111-118。
Jikido Takasaki。「The concept of manas in the Lankavata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期(1981年3月):頁p977-970。
Joan Sutherland。「Li Hu and the Lankavatara Sutra”。《Journal of Asian Culture》。 Vol. 2 No. 1 (1978 Spring) : pp. 69-102。
Kenji Miyamoto。「Cittamatr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卷2期(1971年):頁853-861。
Kokan Ogawa。「A Study of Tathagatagarbh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卷1期(1961年):頁213-216。
Kumarato Kawada。「On the Four-Fold Truth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2期(1964年):頁505-508。
Masatoshi Kamiya。「A Study of Citt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期(1975年):頁736-739。
Masatoshi Kamiya。「Dharma and Bhav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2期(1977年):頁654-655。
Masatoshi Kamiya。「Prayatmaryajnan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期(1973年):頁665-666。
Naoya Funahashi。「The Lankavatara-sutra and the Time of Vasubandhu」。《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1期(1971年):頁321-326。
P. J. Griffiths (reprint)。「Book Review: "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by F.G. Sutt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No. 11 (1992.4-6)。
Paul J. Griffiths。「Exist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Lankavatara-sutra; a study in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of the Yogacara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Florin Giripescu Sutt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No. 112 (1992.4-6) : pp. 345-346。
Satis Chandra Vidyabhushana。「Analysis of the Lankavatara-sutra”。《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No. 159-164 (1906)。
Satis Chandra Vidyabhushana。「Notes on the Lankavatara-sutra”。《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4 No. 3 (1905) : pp. 831-837。
Shiro Matsumoto。「Lankavatara on itaretaracunyata」。《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通號14期(1983年10月):頁p350-343。
Taikyo Tanigawa。「'On Avyakrta'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期(1974年):頁913-917。
Taikyo Tanigawa。「Some Quotations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期(1973年):頁663-664。
Thupten K. Rikey。「Book Review: "The Lankavatara sutra: A Mahayana Text", by Daisetz Teitaro Suzuki”。《The Tibet Journal》。 Vol. 24 No.2 (1999 Summer) : pp. 87。
Winston F. Barclay。「On words and meaning: the attitude toward discourse in the Lankavatara Sutra”。《Numen》。No. 22 (1975.4) : pp. 70-79。
Yoko Shimizu。「On the Translation of A-gotra in the Sung Translation in the Lankavatara-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期(1980年):頁670-671。
久保田力。「『入楞伽經』現ㄧ說」。《論集》6期(1979年12月31日):頁100-102。
久保田力。「『楞伽經』「無常品」末諸節構成 -- 成立史的一資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5卷2期=70期(1987年3月25日):頁50-53(L)。
久保田力。「『楞伽經』依用最初論師達:「偈頌品」成立關連」。《文化》52卷3.4號(1989年3月):頁13-44。
久保田力。「『楞伽經』如來藏說地位:特如來藏=ㄧ識」。《論集》12期(1985年12月31日):頁113-115(L)。
久保田力。「『楞伽經』形態的成立史論:内部構造原型視點」。《論集》11期(1984年12月31日):頁23-43。
久保田力。「楞伽經構造成立史疑問」。《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3卷2號=66期(1985年3):頁144-145。
久保田力。「識『楞伽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9卷2號=通卷第78號(1991年3月):頁182-186。
久保田力。「リッㄧ性(II):意生身系譜『楞伽經』」。《東北藝術工科大學紀要》5期(1998年)。
大竹晉。「『大乘起信論』唯識說『入楞伽經』」。《哲學.思想論叢》21期(2003年1月):頁67-80。
大澤聖寛。「『二教論』『楞伽經』位置」。《豐山學報》43期(2000年3月):頁11-34。
小川弘貫。「楞伽經於如來藏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卷1期=17期(1961年1月25日):頁213-216。
山口益。「智吉祥賢入楞伽經註」。《日本佛教學協會年報》8期(1936年7月日):頁121-155。
川田熊太郎。「Laṅkāvatāra於四聖諦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卷2期=24期(1964年3月31日):頁35-38。
中川英尚。「『楞伽經』世親唯識」。《密教學研究》通號15期(1983年12月):頁p69-82。
木村俊彥。「.ㄧ入楞伽経」。《宗教研究》335期(2003年3月):頁405-406。
氏家昭夫。「入楞伽經唯心說--如實知自心關係」。《密教學研究》通號2期(1970年3年0月):頁69-81。
王惠民。「敦煌石窟《楞伽經變》初探」。《敦煌研究》23卷(1990年5月):頁1-15。
仙石景章。「『宗鏡錄』引用諸文獻:『楞伽經』」。《印度哲學佛教學》3期(1988年10月30日):頁264-273。
紘一。「『般若燈論』「入楞伽經」等援用事情-2-」。《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1, 人文科學》39卷2期(1991年2月):頁139-151。
紘一。「『般若燈論』『入楞伽經』等援用事情-1-」。《大阪教育大學紀要. 1, 人文科學》38卷1期(1989年8月):頁37-48。
古天英。「楞伽經中有關禪宗思想探索」。《慧炬》262期(民75年4月):頁21-26。
古田紹欽。「楞伽窟釋宗演歌」。《心》26卷11期(1973年11月):頁149-156。
古賀英彥。「初期禪宗楞伽經傳持--續高僧傳法沖章見え」。《花園大學研究紀要》通號17期(1986年3月):頁95-110。
古賀英彥。「楞伽經管見」。《禪學研究》80期(2001年12月):頁239-262。
古賀英彥。「楞伽經如來藏說大乘起信論」。《禪文化研究所紀要》25期(2000年11月20日):頁29-56。
田光烈。「從《楞伽經》觀太虛法師的行誼」。《內明》216期(1990年3月):頁3-12。
石井公成。「元曉和諍思想源流:『楞伽經』關連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卷1期=101期(2002年12月20日):頁19-23。
石井公成。「初期禪宗『楞伽經』」。《駒澤短期大學研究紀要》29期第1分冊(2001年3月):頁235-255。
石井公成。「則天武后「大乘入楞伽經序」法藏『入楞伽心玄義』--禪宗關係留意」。《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13.14期(2002年12月):頁25-44。
伊吹敦。「菩提達摩『楞伽經疏』(上)」。《東洋學論叢》通號23期(1998月):頁1-23。
伊吹敦。「菩提達磨『楞伽經疏』(下)」。《東洋學論叢》通號24期(1999年3月):頁1-33。
吉津宜英。「四卷楞伽經十卷楞伽經」。《宗學研究》通號14期(1972年3月):頁111-116。
安井廣濟。「入楞伽經『無常品』原典研究」。《大谷大學研究年報》20期(1967年11月20日):頁65-133。
安井廣濟。「入楞伽經あ人法二無我教說」。《佛教學ㄧ》19期(1974年5月25日):頁11-25。
安井廣濟。「入楞伽經識學說」。《大谷學報》52卷2期=194期(1972年10月30日):頁1-16。
安井廣濟。「入楞伽經肉食禁止-- 梵文「食肉品」和譯 梵文訂正」。《大谷學報》43卷2期=158期(1963年12月1日):頁1-13。
安井廣濟。「入楞伽經原典研究--梵文「現證品」「如來常無常品」「剎那品」「變化品」和譯 梵文訂正」。《大谷學報》48卷2期=178期(1968年10月30日):頁1-21。
江燦騰。「《楞伽經》研究」。《中國佛教》27卷6期(1983年6月):頁4-13。
舟橋尚哉。「八識思想成立:楞伽經成立年時っ」。《佛教學ㄧ》13期(1971年5月30日):頁40-50。
舟橋尚哉。「世親楞伽經前後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卷1期=39期(1971年12月31日):頁321-326。
西義雄。「達摩禪楞伽經關係 」。《Philosophia》48期(1964年12月20日):頁3-23。
本俊郎。「LankavatarasutraLokayata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6卷1期(1997年12月):頁443-441。
本俊郎。「ㄧㄧ.ㄧㄧㄧ派」。《印度學佛教學研究》85期=43卷1期(1994年12月20日):頁79-81(L)。
口。「救濟解說--入楞伽經中心」。《比較文化研究》通號1期(1963年2月):頁????。
佛癡。「楞伽經決疑第一卷十九」。《千佛山雜誌》178期(2004年2月):頁16-18
佐佐木章格。「江戶期曹洞宗楞嚴.楞伽註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6卷1期=71期(1987年12月25日):頁235-240(L)。
吳言生。「楞伽妙諦印禪心:論《楞枷經》對禪思禪偈的影響」。《人文雜誌》1號=總第117號(1999年):頁149-156。
谷川泰教。「入楞伽經研究ㄧ」。《佛教學會報》6期(1974年3月10日):頁53-66。
谷川泰教。「入楞伽經見引用文」。《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期=42期(1972年3月31日):頁156-157。
谷川泰教。「入楞伽經無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期=44期(1974年3月31日):頁381-385。
和田真二。「『楞伽經』中見『宗說二通』問題」。《宗教研究》61卷4號=275號(1988年3月):頁157-159。
和田真二。「楞伽經見『自覺智』」。《宗教研究》71卷4號=第315號(1998年3月):頁197-199。
和田真二。「鈴木大拙博士『楞伽經研究』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6卷2號=通卷第72號(1988年3):頁218-221。
松本史朗。「Lankavatara on Itaretarasunyata」。《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4期(1983):頁1-8。
松浦秀光。「成唯識論所引厚嚴楞伽二經出據」。《支那佛教史學》3卷2期(1939年7月1日):頁86-91。
金子宗元。「中觀派二諦說思想的背景--『入楞伽經』偈頌品第429偈依用中心」。《曹洞宗研究員研究紀要》31期(2001年3月):頁134-125。
金克木。「再閱《楞伽》」。《讀書》1994年5期。
南懷謹。「略舉楞伽經--有關佛法與禪宗修證的幾個問題 (續)」。《十方》6卷2期(1987年11月):頁1-5。
南懷謹。「略舉楞伽經--有關佛法與禪宗修證的幾個問題」。《十方》6卷1期(1987年10月):頁1-5。
洪文亮。「談《楞伽經》中的實修法門」。《十方》13卷6期(1995年3月):頁13-21。
洪修平,孫亦平。「略論楞伽師、楞伽經與中國禪宗」。《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3期。
孫富支。「《楞伽經》導讀」。《獅子吼》30卷1期(1991年1月):頁14-19。
宮本獻璽。「入楞伽經『唯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卷2期=38期(1971年3月31日):頁369-372。
島津現淳。「『入楞伽經』「如實修行」(1)」。《同朋大學論叢》64.65卷(1991年6月):頁21-38。
島津現淳。「『入楞伽經』「如實修行」(2)」。《同朋大學論叢》69卷(1993年12月):頁63-79。
畝部俊也。「『虚空』("akasa")名稱適用根據akasatvaっ--『入楞伽經註』バルリハリ」。《佛教文化》12期(2002年3月):頁91-114。
神谷麻俊。「入楞伽經「心」一考察:集一切法品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3卷2期=46期(1975年3月31日):頁239-242。
神谷麻俊。「入楞伽經自證聖智:集一切法品中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1卷2期=42期(1972年3月31日):頁158-159。
神谷麻俊。「楞伽經dharmabhav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2期=50期(1977年3月31日):頁130-131。
高垣忠司。「入楞伽經第八章二、三問題」。《佛教學會報》2期(1969年11月30日):頁35-38。
高崎直道。「The concept of manas in the Laṅkāvatā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2期=58期(1981年3月31日):頁1-8(L)。
高崎直道。「入楞伽經唯識說:Deha-bhoga-pratiṣṭhābhaṃ Vijñānam 用例っ」。《佛教學》1期(1976年7月25日):頁1-26。
高崎直道。「入楞伽經意圖『變化品第七』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6卷1期=51期(1977年12月31日):頁111-118。
常盤義伸。「‘svacittamâtra’ The Basic Standpoint of 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1期=26卷1期(1977年12月31日):頁34-39(L)。
常盤義伸。「『入楞伽經』序章歷史的意義」。《花園大學研究紀要》通號24期(1992年3月):頁23-47。
常盤義伸。「svacittam : the basic standpoint of 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continued)」。《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期=29卷1期(1980年12月31日):頁1-6(L)。
常盤義伸。「The “信不及”(shin fugyû) as expounded in the Lankavata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7期=24卷1期(1975年12月25日):頁6-11(L)。
常盤義伸。「The Laṅkāvatāra Sūtra criticizes the Sāṃkhya thought」。《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3期=27卷1期(1978年12月31日):頁21-25(L)。
常盤義伸。「The Pancanantaryani of the Lankavatara Su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3卷1期(1994年12月):頁509-503。
常盤義伸。「大乘教典『ㄧ入』研究」。《禪文化研究所紀要》21期(1995年3月20日):頁1-18。
常盤義伸。「大乘經『-入』第二章一基礎研究」。《花園大學研究紀要》12卷(1981年3月):頁25-57。
常盤義伸。「寶經『ㄧ入』主旨」。《禪文化研究所紀要》25期(2000年11月20日):頁1-28。
常盤義伸。「ㄧ.ㄧ.ㄧ 第二章(一)」。《禪文化研究所紀要》8期(1971年8月日):頁135-157。
張宏生。「蘇軾與『楞伽經』」。《人文中國學報》8期(民90年9月):頁29-52。
清水要晃。「『入楞伽經』宋譯「各別種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8卷2期=56期(1980年3月31日):頁162-163。
清水要晃。「入楞伽經識三相說:如來藏ㄧ識同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5卷1期=49期(1976年12月25日):頁162-163。
清水要晃。「楞伽經如來藏思想:特剎那品中心」。《大崎學報》128期(1976年3月30日):頁111-125。
莊崑木。「蕅益大師楞伽義疏閣筆後序有感」。《海潮音》79卷6期(1998年6月):頁27-29。
通潤。「<楞伽經合轍>自序」。《獅子吼》32卷6期(民82年6月):頁42-43。
郭朋。「宋譯《楞伽》思想略述」。《中原文物》特刊(1985年):頁27-34。
郭勤正。「《楞伽經》奧義剖析」。《慧炬》218-219期(1982年9月):頁11-22。
普行。「﹤楞伽經今文譯註緣起﹥序」。《菩提樹》334期(民69年9月):頁29。
程恭讓。「《楞伽經》如來藏段梵本新譯及對呂瀓關於魏譯相關經文批評的再批評」。《哲學研究》2004年第3期。
菅沼晃。「The five dharmas in the Laṅkāvatārasū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0期=15卷2期(1967年3月31日):頁32-39(L)。
菅沼晃。「入楞伽經三萬六千一切法集品譯註 (一)」。《東洋學論叢》30期(1977年3月30日):頁91-193。
菅沼晃。「入楞伽經三萬六千一切法集品譯註 (二)」。《東洋學研究》12期(1978年3月10日):頁123-130。
菅沼晃。「入楞伽經三萬六千一切法集品譯註 (三)」。《東洋學論叢》31期(1978年3月30日):頁87-172。
菅沼晃。「入楞伽經如來常無常品註釋的研究:入楞伽經本文研究試」。《東洋學研究》2期(1967年8月20日):頁39-47(L)。
菅沼晃。「入楞伽經剎那品原典研究」。《東洋大學紀要. 文學部篇》通號23期(1969年12年20月):頁39-57。
菅沼晃。「入楞伽經無常性品.現觀品.如來常無常品.變化品譯註」。《東洋學論叢》6期(1981年3月30日):頁1-134。
菅沼晃。「入楞伽經dharmanay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8卷2期=36期(1970年3月31日):頁127-132。
菅沼晃。「入楞伽經五法說研究」。《東洋學研究》5期(1971年3月20日):頁189-207。
菅沼晃。「入楞伽經自内聖智意義」。《宗教研究》40卷2期(1967年2月):頁43-66。
菅沼晃。「入楞伽經唯心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6卷2期=32期(1968年3月31日):頁162-166。
菅沼晃。「入楞伽經不立文字論」。《東洋大學紀要. 文學部篇》通號25期(1972年1年20月):頁33-65。
菅沼晃。「入楞伽經如來藏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2卷2期=44期(1974年3月31日):頁90-97。
菅沼晃。「入楞伽經如來藏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4期=22卷2期(1974年3月31日):頁90-97。
菅沼晃。「入楞伽經如來藏論」。《東洋大學大學院紀要》13期(1976年2月28日):頁67-96。
菅沼晃。「入楞伽經唯心論」。《東洋學研究》11期(1977年3月31日):頁63-82。
菅沼晃。「中期大乘經典人間觀一考察:く入楞伽經中心」。《日本佛教學會年報》33期(1968年3月日):頁108-120。
菅英尚。「『楞伽經』類語 (佛教体系展相研究(共同研究))」。《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通號19期(1980年9月):頁p34-42。
菅英尚。「『楞伽經』唯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9卷1期=57期(1980年12月31日):頁282-285。
菅英尚。「Some problems in the Laṅkāvatāra―sūtra (1)」。《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0期=25卷2期(1977年3月31日):頁21-23(L)。
菅英尚。「楞伽經於唯識說研究」。《Dhammadipa》 No. 1 (1970.7)。
越智淳仁。「『楞伽經』Dharmata-buddhaNisyanda-buddha」。《密教文化》150期(1985年3月21日):頁137-148(L)。
黃國清。「禪修者的法義要集--『楞伽經』導讀 - 下 -」。《人生雜誌》242期(民92年10月):頁112-117。
鈴木大拙。「達磨楞伽經」。《佛教研究》3卷4期=11期(1922年11月28日):頁30-51。
鈴木大拙。「禪宗楞伽經」。《大乘禪》9卷1期(1932年)。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菩提樹》32卷12期=384期(1984年11月):頁22-24。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菩提樹》32卷10期=382期(1984年9月):頁37-40,19。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菩提樹》32卷11期=383期(1984年10月):頁33-37。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簡論楞伽經之研究 (一)」。《菩提樹》31卷7期=367期(1983年6月):頁13-15。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簡論楞伽經之研究 (二)」。《菩提樹》31卷8期=368期(1983年7月):頁24-27。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簡論楞伽經之研究 (三)」。《菩提樹》31卷9期=369期(1983年8月):頁17-21,45。
鈴木大拙著;郭忠生譯。「簡論楞伽經之研究 (四)」。《菩提樹》31卷10期=370期(1983年9月):頁20-24,15。
鈴木大拙著;郭曇昕譯。「大乘佛教與《楞伽經》」。《中國佛教》23卷5期(1979年2月):頁21-26。
鈴木貞太郎。「楞伽經研究序論」。《日本佛教學協會年報》3期(1931年3月日):頁333-。
夢殊。「楞伽經決疑一○六」。《千佛山雜誌》178期(2004年2月):頁6-9
齊藤哲吉。「楞伽經於自覺聖智境界就」。《禪學研究》14期(1931年1月日):頁79-104(L)。
談錫永。「《楞伽經》導讀 (三)」。《內明》274期(1995年1月):頁23-31。
談鍚永。「《楞伽經》導讀 (一)」。《內明》272期(1994年11月):頁3-15。
談鍚永。「《楞伽經》導讀 (二)」。《內明》273期(1994年12月):頁16-23。
賴賢宗。「《楞伽經》與如來禪」。《獅子吼》33卷1期(民83年1月):頁15-18。
默如。「《楞伽經羅婆那王勸請品研究》增補」。《獅子吼》25卷4期(民75年5月):頁15-17。
默如。「楞伽經羅婆那王勸請品研究:內外三法與法非法相」。《獅子吼》25卷3期(民75年4月):頁14-16。
羅光。「楞伽經和攝大乘論 (如來藏緣起說)」。《哲學與文化》6卷8期(民68年11月):頁11-17。
羅光。「楞伽經和攝大乘論 (如來藏緣起說)」。《哲學與文化》6卷9期(民68年12月):頁7-13。
藤隆生。「『楞伽經』一 二問題 -- 如來藏唯識說考證」。《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3期(1964年6月20日):頁153-156。
蘇軾。「書《楞伽經》後」。《佛學文摘》2003年第9期=總第52期(2003年9月)。
釋滿耕。「《楞伽經》要義及其歷史地位」。《宗教學研究》2004年2期。
櫻部文鏡。「眾許摩訶帝經楞伽經西藏本就後學補箋記一」。《大谷學報》15卷2期=54期(1934年5月30日):頁60-67。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