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大安般守意經解題

經名大安般守意經
著譯者後漢安世高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大安般守意經》,二卷,又名《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安般經》、《安般守意經》、《大安般經》,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從歷史的記載,安世高約在西元148年抵達洛陽,譯出本經等多部經典,故本經為中國有關禪定的最早經典,經題雖為「經」,但其形式體裁則屬於「論」。本經上卷著重論述安般念的修習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階段禪法的過程,下卷廣釋三十七道品,是一部禪定修行的指南書。本經關於數息的方法,對中國佛教的影響甚深。
「安般」為「安那般那」(anapana)之略稱。「安那」(ana)為入息(吸),「般那」(pana)為出息(呼)。意譯是持息及數息觀,在本經明指念息不離是名為安般,即默數出入息令心隨息,用息來收斂散心以達到定境。在本經安般念的修習有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個步驟,而此六個步驟又分為止、觀兩部份,就是籍著止來諦觀教理而從中解脫。
此經行文的體例,與諸經異。在《閱藏知津》謂:「大似論體,諒是西域先賢依安般六行之義而造此論:或是後人書寫之誤,謂經文與註釋不分而連書之耳。」從藏經中整理如下:
1. 梁.僧佑撰,《出三藏記集》:《安般守意經》一卷(安錄云《小安般經》)、《大安般經》一卷,均安世高譯。
2. 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大安般經》一卷、《安般守意經》一卷,均安世高譯。
3.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安般守意經》二卷(或一卷道安云《小安般》見朱士行漢錄,及僧祐李廓錄同)
4.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大安般守意》經二卷(道安云:《小安般》見土行僧祐李廓錄)、《大安般經》一卷(道安注:見僧祐錄)。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安般經》一卷,《大安般守意經》一部二卷(或一卷,四十五紙,安世高譯,出長房錄)、大安般經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紙,安世高譯,出內典錄)。
5.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安般守意經》二卷(或一卷,安公云:《小安般》,兼注解)。
從《經錄》記載本經有兩個底本,一為二十紙本,一為四十五紙本。前者應為安世高的原譯本,即道安所說的《小安般經》;四十五紙本為注解本,即《出三藏記集》所說的《大安般經》。到了《開元釋教錄》,將這兩個本子合而為一,或即採用注解本,並定名為《大安般守意經》,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本子。
本經為早期漢譯經典中注解最多的一部,康僧會、支愍度、謝敷、支遁、道安等人都曾為之作注,但已佚失,現在保留下來的資料有康僧會、謝敷、道安為該經作注時寫的序文。
本經的的地位及特色:
1. 在東漢之末就傳入中國,故本經為中國有關禪定的最早經典。
2. 本經對數息觀的介紹,為早期禪修典籍中較詳細,因此也最受後人重視。
3. 本經蘊含佛教禪法的早期結構和運作程式,有助於中國禪法追本溯源。
4. 慧遠將本經表述的三十七品經和四諦、五陰、十二因緣等基礎教理系統化、清晰化,並以當時安世高所譯典籍中的有神論,為三世實有的哲學論證,而創建了他的有名的神不滅論,反駁當時儒家用以排佛的神滅論。
5. 慧遠突顯了本經蘊含而不顯著的五門禪法,為聚徒行禪提供了根據,推動禪的獨立化運動。
6. 天台宗的止觀法門及六妙法門等教理的淵源。
本經要義如下:
一、佛在越祇國舍羈瘦國。或有一說在遮匿迦羅國。佛坐行安般守意九十天,思惟如何度脫十方眾生。佛行安般守意九十天,安般守意得自在慈念意,再行安般守意,復收意行念。
二、安般守意的十一種意涵:
1. 安為身,般為息,守意為道。守者謂禁,亦謂不犯戒;禁者亦為護,護者遍一切無所犯。意者息意,亦為道也。
2. 安為生,般為滅。意為因緣,守者為道也。
3. 安為數,般為相隨,守意為止也。
4. 安為念道,般為解結,守意為不墮罪也。
5. 安為避罪,般為不入罪,守意為道也。
6. 安為定,般為莫使動搖,守意,莫亂意也。安般守意名為禦意至得無為也。
7. 安為有,般為無,意念有不得道,意念無不得道,亦不念有,亦不念無,是應空定,意隨道行。有者謂萬物,無者謂疑,意謂空也。
8. 安為本因緣,般為無所處,道人知本無所從來,意知滅無所處,是為守意也。
9. 安為清,般為淨,守為無,意名為,是清淨無為也。無者謂活,為者謂生。不復得苦,故為活也。
10. 安為未,般為起,已未起便為守意,若已起意便走為不守,當為還,故佛為說安般守意也。
11. 安為受五陰,般為除五陰,守意為決因緣,不隨[墮]身口意也。守意者,無所著為守意,有所著不為守意。何以故?意起得滅故。意不復起為道,是為守意。守意莫令意生,生因有死,為不守意;莫令意死,有死因有生,意亦不死,是為道也。
三、安般守意有十種黠(智慧):即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四諦,是為十黠成,謂合三十七品經為行成也。守意譬如燈火,有兩因緣:一者壞冥,二者見明。守意,一者壞癡,二者見黠也。
四、釋明守意:
1. 意,意從因緣生,當緣因緣;莫著,是守意也。
2. 守意有三輩,一者守令不得生;二者以生當疾滅;三者事已行,當徙後悔。計億萬劫不復作也。守與意各自異,護十方,一切覺對不犯,是為守意。
3. 覺彼無為,是為意,是守意也。
4. 守意中有四樂:一者知要樂;二者知法樂;三者為知止樂;四者為知可樂。是為四樂。法為行,得為道。
5. 守意六事,為有內外。數、隨、止是為外,觀、還、淨是為內。隨道也。念息相隨,止、觀、還、淨,欲習意近道故。離是六事,便隨世間。
五、說明六事:
1. 數息為遮意,相隨為斂意,止為定意,觀為離意,還為一意,淨為守意。
2. 數息為地,相隨為犁,止為軛,觀為種,還為雨,淨為行,如是六事乃隨道也。
3. 數息斷外,相隨斷內,止為止罪行,觀卻意,不受世間為還,念斷為淨也。
4. 意亂當數息,意定當相隨,意斷當行止,得道意當觀,不向五陰當還,無所有當為淨也。
5. 多事當數息,少事當相隨,家中意盡當行止,畏世間當觀,不欲世間為還,念斷為淨也。
6. 何以故數息?不欲墮五陰故。何以故相隨?欲知五陰故。何以故止?欲觀五陰故。何以故觀陰?欲知身本故。何以故知身本?欲棄苦故。何以故為還?厭生死故。何以故為淨?分別五陰不受故。便墮黠慧八種道,得[草-早+別],為得所願也。
7. 行息時為墮數,相隨時為墮念,止時為墮定,觀時為墮淨,還時為墮意,淨時為墮道,亦為墮行也。
8. 數息為四意止,相隨為四意斷,止為四神足念,觀為五根、五力,還為七覺意,淨為八行。(此即三十七道品)
六、接著說明此六事有一定的次序、數息的方法,遇到障礙如何排除,再來說明出入息。
七、說明數、相隨、止、觀、還、淨、行六事:
1. 數:莫過十息,莫減十數等兩惡。喘息長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動身即自知;喘息微即自知;喘息快即自知;喘息不快即自知;喘息止即自知;喘息不止即自知;喘息歡即自知;喘息不歡即自知;內心念萬物已去,不可複得,喘息自知;內無所複思喘息自知;棄捐所思喘息自知;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放棄軀命喘息自知;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等為十六即時自知。六事再加上十息即是十六事,接著說明息,及坐、行中如何修持。佛是為了不欲痛、避亂意、用[門@下]因緣,不欲與生死會故、欲得泥洹道等四因緣所以教人數息守意。並說明念生死校計、飲食多、疲極、坐不得更罪地等四種數息使不上的障礙。
2. 相隨:行善法從中得解脫,當與相隨。亦謂不隨五陰六入,息與意相隨。
3. 止:說明為何在止在鼻頭。
4. 觀:觀息敗時,與觀身體異。息見因緣生,無因緣滅也。
5. 還:還棄結即棄身七惡,淨棄結即為棄意三惡。以五陰及十二因緣做觀。
6. 淨:諸所貪欲為不淨,除去貪欲是為淨。
故從息至淨,是皆為觀,謂觀身、相隨、止、觀、還、淨,本為無有。內意數息,外意斷惡因緣,是為二意。
八、說明為何不先內外觀身體,而以此六事觀,並解釋意相觀、意觀止、出息入息盡定觀及內外法、法觀止等。
九、覺知出入息,並說明以見觀空等無為道修觀。
十、說明愛欲、嗔恚、癡、戲樂、慢、疑、不受行相、受他人相、不念、他念、不滿念、過精進、不及精進、驚怖、強制意、憂、匆匆、不度意行愛等十八煩惱不能成就安般守意。
十一、數息與三十七品的關係:
1. 數息為墮十二品,數息時墮四意止,息不亂時為墮四意念斷,得十息有時為墮四神足。
2. 數息相隨止觀還淨行,是六事是為念三十七品經。
3. 明數息與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行的關聯。
十二、說明三十七道品:四意止(四念處)、四意念斷(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行(八正道)。
十三、佛所說的十二部言教皆墮三十七品經中。
十四、四十種泥洹:三十七品經及三向。
十五、最後說明數息非泥洹、道善(出世間)世間善、內外十二事、三智、六通智等。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