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大毘婆沙論

論名大毘婆沙論
著譯者北印度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大毘婆沙論》,梵文Abhidharmamahāvibhāsā-śāstra,全稱《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略名《大毘婆沙論》、《婆沙》,北印度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共二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七冊。Abhidharma即「阿毘達磨」意指「對法」「無比法」「大法」,mahāvibhāsā即「毘婆娑」意指「廣泛的解說」。故本論收集「說一切有部」諸論師,以《發智論》為基本架構,參考《發智論》的各種註釋,同時攝取六足論中的教義等廣大結集,並對當時其他部派及外道等觀點破他顯自,系統地說明「說一切有部」的主張。由於本論的集成,部派佛教教義因而廣為傳揚,對大乘佛教亦產生極大影響。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論為說一切有部理論全面、系統的總結。
二、本論為集大成部派佛教教理,部派佛教教義因此廣為傳揚。
三、本論當時提高了說一切有部在印度佛教界的地位。
四、本論對大乘佛教產生極大影響。
五、因本論的集成,有部學者因此而被稱為「毘婆沙師」。
六、本論對是部派佛教的研究豐富的寶藏。
七、本論的集成,在當時形成研究的熱潮,出現了不少有關此論的著作和有名的學者。
八、世親著《俱舍論》是本論的綱要書,在印度、西藏、中國、日本均廣受研究,註釋書亦多。
本論的大意:
本論共二百卷,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第一卷為序說,第二卷至第二百卷為正說即本論共分八個大要,第二百卷最後的偈頌為結說。
壹、序說,第一卷:先說明造論者是誰,及本論分雜蘊、結蘊、智蘊、業蘊、大種蘊、根蘊、定蘊、見蘊等八個項度論說。說明經、律、論等三藏,何謂阿毘達磨及解釋本論所依據的《發智論》,最後附中譯經序。
貳、正說:本論共分八大項即雜蘊:種種異相論道、結蘊:集結論道、智蘊:集智論道、業蘊:集業論道、大種蘊:集大種論道、根蘊:集根論道、定蘊:集定論道、見蘊:集見論道,再依此八大項再詳細論說。
一、雜蘊:論說種種異相論道,分為世第一法、智、補特伽羅、愛敬、慚愧、相、無義、思等八個角度探討。
(一)第一法,第二卷至第九卷:以世第一法為題問,沒世第一法不能入正性離生及得預流等四果。並對本蘊為作一次第說明,因為異生身中雜染品法,要成就世第一法即無我智,即一智知一切法。而此無我智何由而生,即從補特伽羅此生十二支緣起。此緣起覺何由而起,謂愛及敬。如是愛敬何因而生,謂慚及愧。如是慚愧何由而有,為解法相,色法生老無常。此解法相何由而得,謂捨無義修習有義,諸修劣苦行當知無義俱。誰捨無義修習有義,謂能正思正思惟者。從各部經的經義不同的角度著從色法及心所法及三界廣泛的解釋,從煖、頂、忍善根等順抉擇分、順解脫分、四諦十六行相等成就聖果,及說明種種薩迦耶見。
(二)智,第九卷至二十三卷:從各部派學說廣釋智和識,一切法非我的行相、二心展轉相因相緣、等無間緣、聖凡不同的作意、各種心及心所。何緣能憶本所作事,忘而復憶等記憶事、說明六根與境識的關係、阿羅漢諸結已盡不受後有、欲分別契經義故便有名句句身施設令疑者能解、為止無因惡因故說明相應俱有同類遍行異熟能作等六因、由因說緣苦集的隨眠、由智斷隨眠等。
(三)補特伽羅,第二十三卷至第二十九卷:補特伽羅生十二支緣起,故廣釋十二緣起的流轉和還滅等性相關係,依三學增上為去無明勤修戒,廣說出入息持息念等定力的修持,由四諦十六行相慧觀斷離滅而得解脫。
(四)愛敬,第二十九卷至三十四卷:欲有修習慚愧圓滿,先決條件愛敬亦得圓滿。於佛法僧親教軌範及餘隨一有智尊重同梵行者,愛樂心悅恭敬而住,若於是處有愛及敬。次說佛法僧的殊妙,廣說財法供養及恭敬。然佛世尊法身功德極圓滿故定不於他受法供養,但生身必待衣食等資故有於他受財供養而廣說身力及佛的十力、四無畏、為拔濟有情增上苦難大悲行、佛說法時三念住、成就七妙法及五聖智和三摩地等,擇滅、非擇滅,從擇滅說明有餘及無餘二種涅槃,及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無學成就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等出離聖道法,唯一究竟,智遍知及斷遍知二種遍知、以五取蘊通二遍知、最後以過去釋迦菩薩度化多求王說明三歸依等。
(五)慚愧,第三十四卷至三十八卷:無慚無愧,破壞世間故顯其相令速厭斷。先廣釋無慚無愧和慚愧,為求無慚無愧以猶有微俱行不善根未斷為捨離欲故應退增上不善根。猶有微俱行善根未斷,從此有餘善法當起清淨,明無漏善根。說明掉舉和惡作,惛沈和睡眠諸種變壞心,見所夢事為心心所法於所緣轉。無明蓋攝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蓋。
(六)相,第三十八卷至三十九卷:為了解有為無為法廣釋老、死、無常,有為、無為相法。
(七)無義,第三十九卷至四十二卷:佛陀審觀察苦行,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得真義利故廣論苦行無義及諸有情為欲超越老死海故修有義苦行。結加趺坐的威儀,念令心現矚定境,無倒明了住對面念觀行,修不淨觀入五現見等至,第六無相住功德,佛轉法輪憍陳那等苾芻見法,佛對摩揭陀國諸輔佐臣化法調伏或是法隨法行。說明多欲不喜足,難滿和難養易滿易養等。
(八)思,第四十二卷至四十五卷:為明有執思慮與心的種種,廣釋思和慮、聞思修所成慧,尋和伺,掉舉和心亂,十大地法、大煩惱地法、小煩惱地法、大善地法、大不善地法等諸心所及有無覆記。三摩地所緣行相。論說種種無明如不正知、生疑、妄語、憍和慢,增上慢,為除諸無明所緣四諦情形。說明種種慢、種種尋、識與智差別,有漏行和無漏行、有為法和無為法等;行圓滿、護圓滿,異生性,邪見、邪思惟之相應法等。
二、結蘊:雜蘊之覺要由明浄諸結(煩惱)故廣釋身見、戒禁取、疑等三結及九十八隨眠。分為不善納息、一行、有情、十門等四個角度探討。
(一)不善,第四十六卷至五十五卷:廣釋三結、八支聖道、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身繫、五蓋、五結、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五見、六愛身、七隨眠、九結、欲界繫三十六隨眠,色無色界繫各三十一隨眠共九十八隨眠、見所斷修所斷、五補特伽羅,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
(二)一行,第五十六卷至六十三卷:廣釋九結五事中的繫結不繫之行,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三有三世因結繫相續乃至四靜慮下三無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斷煩惱。諸結的已繫、當繫、今繫和退道時的結繫,九遍知成就等。
(三)有情,第六十三卷至七十卷:欲顯三界各二部結令諸有情受種種苦,故廣釋三界見、世俗無間及解脫道行相所緣;諸結斷盡沙門果攝以及四沙門果相、學、無學信勝解轉根等;三有的投生;廣說各種中有等。
(四)十門,第七十一卷至九十二卷:本章節共分三類,二十二根至見修所斷無斷法名境界類;四聖諦乃至三重三摩地名功德類;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名過失類。廣釋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五取蘊、蘊與五取蘊差別、六界、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過去未來現在等三世、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繫、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斷修斷無斷法。苦集滅道四諦、四靜慮、一慈二悲三喜四捨等四無量、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苦集滅道修五部隨眠隨增、所緣縛、相應縛、所緣、能緣、緣識、緣緣識、十六心、成就、不成就。
三、智蘊:斷結由諸智證故次第說三智蘊。分為學支、五種、他心智、修智、七聖等五個角度探討。
(一)學支,第九十三卷至九十七卷:說明有學八學支及阿羅漢十學支。廣釋見乃至正定八學支的成就、苦遲苦速樂遲樂速四種通行及捨斷、無學正見乃至正定及無學正解脫正智十學支的成就,見、智、慧的性相和相互關係和成就;八道支和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世俗正見和正智、無漏正見和正智性相和相互關係。
(二)五種,第九十七卷至九十九卷:諸邪見所見起身語業,能招不可愛樂等事故廣釋邪見邪智、正見正智、諸種左慧、釋左義、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的見、智、慧、梵天惡見,大天五事惡見等。
(三)他心智,第九十九卷至一○五卷:廣釋他心智、宿住隨念智、本性念生智,時愛心解脫、不動心解脫與盡智、無生智互相關係,學無學與盡智、無生智、明和智、六通和明、由諦現觀時所得佛法僧戒等四證淨、預流者斷四顛倒、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三摩地與三解脫門差別,在三世諸界的修習得果等。
(四)修智,第一○五卷至一○八卷:法智乃至道智等智攝諸智盡故廣釋八智的性相、相攝、相互成就,離欲及未離欲之異生的修得、斷結、結滅作證,起無常想修七處善三義觀等。
(五)七聖,第一○九卷至一一一卷:隨信行乃至俱解脫等七種聖人之修道。廣釋七聖者的八智、三三摩地相互關係及成就、相應的無漏根、覺支、道支現前時所現起的智數、五德相互關係及成就,三三摩地、三無漏根相應法,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一一智、八智和三世互關係及成就等。
四、業蘊,無業障補特伽羅才能起斷結諸智故說明行及業的種種關係。分為惡行、邪語、害生、表無表、自業等五個角度探討。
(一)惡行,第一一二卷至一一六卷:說明三惡行、三不善根及善行、善根和業等相攝之關係。廣釋三惡行、三不善根、三妙行、三善根、十不善業道、十善業道、三業、四種異熟業等等諸業、業感的身心受、三障、五無間業、惡行最大破僧罪及其業果等。
(二)邪語,第一一六卷至一一八卷:諸語等由貪所起名邪命的關係。廣釋十不善道由貪瞋癡生、律儀和不律儀、三惡行和三曲、由瞋起穢、由貪起濁、發身語業的二種等起,三妙行攝三清淨行三寂默及其差別、三惡行和非理所引的三業,三妙行和如理所引的三業等異熟因果等。
(三)害生,第一一八卷至一二一卷:殺生的異熟果報等,廣釋四種害生及其異熟果、無間業加行感異熟和造作增長二業、於一切有情防護、四種律儀、別解脫律儀從何得、身和身業的成就、異生命終時忍法捨、不捨、四生、身和身語意業的成就關係,業和異熟果的關係,不善業的顛倒不顛倒、三界繫不繫等。
(四)表無表,第一二二卷至一二四卷:說明表業及無表業等。廣釋表、無表業、身表無表業、三世身語表無表業等,三界不繫業不繫法,有漏無漏業和有漏無漏法,三學業和三學果,身戒心慧的修和不修,過去現在未來戒類關係,七眾別解脫律儀的建立,近事和五學處、三歸及諸別解脫律儀等。
(五)自業,第一二四卷至一二六卷:有情皆由自業,皆從業生業為所依。廣釋自業、業成就當不當受異熟分別、預流者不墮惡趣和所得智、諸學的謀害、留多壽行和捨壽行、心狂亂、無慚無愧相應法皆不善、佛教的法體善無記、世間種種工巧業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戒的成就等。
五、大種蘊:諸業依四大種而生故明四大種,分為大種、緣、具見、執受等五個角度探討。
(一)大種,第一二七卷至一三一卷: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廣釋大種所造色以及它的相和業,觸處實事十一種,大種所造處的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三世、三性、三界繫、三學,大種和所造色及善等造色、善不善無記等相互關係,四大種之定滅,住於何果等;四食的粗細、界、趣、生等分別乃至布施飲食功德等。
(二)緣,第一三一卷至一三四卷:說明大種與大種為幾緣。廣釋大種蘊、大種各自相緣關係,和所造色、心心所法、十二處、二十二根的相緣關係以及它的不相應、增減、恆不相離性等,三世大種和所造色、欲色界繫大種和所造色、四大種特性、十二處能牽所牽等,世界成住壞空等。
(三)具見,第一三四卷至一三七卷:廣釋已具見諦的聖者所成身語業色的界繫大種所造,上界下生者初得諸根的大種為因,於諸界化身和化事,中有有無大種,世、劫和心起、住、滅、剎那,有為法的時色名三分齊,四緣乃至二緣生法,因相應不相應、緣有緣無緣法等分別,內無色想觀外色法,除色想、四識住七識住、九有情居等。
(四)執受,第一三七卷至一四一卷:廣釋有執受無執受和大種及所造色的相互相緣,因相應不相應、有所緣無所緣乃至有為無為等法的相緣、諸種欲有色有諸根、大種和彼心心所法相緣、有執受無執受、順求順取、順結非順結、見處非見處等,法內外和內外處攝分別,身心受至百八諸受相互相攝、十八意近行、三十六師句、諸聖者過去現在未來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四靜慮、四無色、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八智、三等持,證四沙門果、五通等。
六、根蘊:根為大種所造勝者故釋之。分為根、有、觸、等心、一心、魚、因緣等七個角度探討。
(一)根,第一四二卷至一四六卷:二十二根的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廣釋二十二根的因緣、實體數、一一增上處等,建立勝義根的異說、女男二根、三無漏根、二十二根的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善不善無記、有無異熟、見修所斷、不斷乃至三界繫不繫、因相應等、緣有緣等分別和它們的意義,蘊、處、界所攝的根,根非根相緣相生、二十二根的相互因緣等。
(二)有,第一四七卷至一四八卷:欲有相續最初得幾業所生根,廣釋三界最初所生根數、三界繫法思惟和遍知關係,得四沙門果的根數、遍知根數、成就不成就、斷何界結、何果所攝,諸根無漏緣三界繫和法類智相應關係以及法類智的自性乃至所緣等分別,時心解脫和不動心解脫的學無學根分別,以無間道證四沙門果時相應等五門分別,證四沙門果時所永斷滅起的根數等。
(三)觸,第一四九卷至一五○卷:廣釋十六觸的性相以及和根的相應關係,眼等五根和身根成就關係,天眼和天耳,地獄乃至俱解脫者成就的根數,眼等乃至慧根得遍知時,滅作證時的根數等。
(四)等心,第一五一卷至一五五卷:一切有情心的等起、等住、等滅。廣釋心的等起等滅,壽的問題,無想定、滅盡定入出時滅起的根數和滅起的心心所界繫分別等,生無想天時以及無想有情的想和食等。二十二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八智、三三摩地所攝的根數和相應的根數,三界死生時滅起的根數和滅起的心心所界繫分別、阿羅漢涅槃時最後滅的根數等。
(五)一心,第一五五卷至一五六卷:廣釋諸法與心一起一住一滅和心的相應關係,六根的修不修,不成就學根得學根。捨無漏根得無漏根,諸未知當知根能否現觀四諦,以及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等性相、所緣相應等。
(六)魚,第一五六卷:廣釋二十二根隨一成就不成就等,善不善無讓諸根各以善不善無記根為因。
(七)因緣,第一五六卷:廣釋根因緣和所緣緣的三世、三性乃至四諦斷、八智斷分別,以及根因緣和所緣緣的四諦斷、八智斷相互關係。
七、定蘊:諸根清淨由定勢,分為得、緣、攝、不還、一行等五個角度探討。
(一)得,第一五七卷至一六二卷:廣釋得、非得的三世、三性、三界繫、三學、三斷分別等,見、修、無學道所起的得和四諦的得以及離繫得等,與三性心、三界心、三學心、三斷心俱起的三性、界繫、三學、三斷分別,染靜慮支、味相應靜慮入出等,入靜慮次第乃至不入彼靜慮而生其處、得下靜慮未得上靜慮生處、諸靜慮心捨、得和滅起等,四無量心和等無間緣的行相、無量、淨定、解脫、勝處、遍處、八智、三三摩地的斷結和受異熟果處等。
(二)緣,第一六二卷至一六五卷:廣釋八等至和三等至、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三等至的得、捨、退、淨。初靜慮四順分、諸種修法,淨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的修無漏,味相應、淨、無漏靜慮和無色的相緣,定的順次順超、逆次逆超以及超定的加行和成滿等。
(三)攝,第一六六卷至一七三卷:廣釋十想和它的界地、所依、行相乃至有為無為、自性斷所緣斷、轉隨轉等諸門分別,十想和四靜慮、四無量乃至八智、三三摩地的相攝、相應,成就初二三四靜慮者對於四靜慮乃至三三摩地等的成就數限分別,味相應、淨、無漏和四靜慮四無色相互成就不成就,得、捨、退等分別,六十五等至的緣處和在三乘中的成就,等至隨以八等至為因緣和等無間緣、所緣緣的關係以及為等無間緣和所緣緣的關係,味相應、淨、無漏八等至的頓得頓捨和漸得漸捨,身語表、無表、三惡行、三妙行、三善不善根、四聖非聖語、四生、四入胎、四識住五蘊、五取蘊、五趣、五妙欲、五學處、六內處、七識住、八世法、九有情居、十業道、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他心智、世俗智等滅所依的定等。
(四)不還,第一七四卷至一八三卷:廣釋五種不還、七善士趣、雜修靜慮、五淨居天、學無學和為得未得而學不學分別,順流、逆流和自住義,得極禁和得極跡者的關係,菩薩相異熟業,三十二相和百福莊嚴,菩薩修行經三大阿僧企九十一劫,菩薩修四波羅蜜舉釋迦佛補處菩薩生睹史多天下生,慈氏受記當來作佛、以及苾芻於現法當辦聖旨的智與智用,願智、無諍,舉釋迦佛諸弟子之修行、四聖種、法隨法行、法輪自性、轉法輪、正法的住滅等。
(五)一行,第一八三卷至一八六卷:廣釋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之成就,空無願無相相修和斷結、思惟何繫行入正性離生,盡智、無生智的念住、無漏初靜慮的樂和輕安等覺支的樂、有頂聖者依無所有處定得羅漢果,入定者不應聞聲,性定和不定、邪正性定不定三聚,覺支和正漏法的成就、得、捨、退、未斷已斷和未遍知已遍知,生盲生聾引發天眼天耳,異生聖者的退不退,上界下生時所得法的曾未曾之得分別,五通的能限,金剛喻三摩地時六智及其所緣等。
八、見蘊:雖有得定但邪見引生諸惡見趣為令諸識相速斷故說見蘊。分為念住、三有、想、智、見等五個角度探討。
(一)念住,第一八七卷至一九二卷:廣釋三種四念住、念住的種類、四念住相關之斷煩惱數,聞思修所成念住、念住的加行和生起次第、聖者三念住、一趣道、四念住的習修、得修和相修以及其自性、地、相應、行相、所緣等分別,如實知三受以及它的身心受、有無昧受、受耽嗜依、出離依受、有貪心乃至解脫心、五蓋、六結、七覺支等等的智,貪瞋癡增減的等隨觀、死邊際受、舉佛聖弟子阿羅漢般涅槃及佛般涅槃為例,四有、三有和五行等。
(二)三有,第一九二卷至一九五卷:欲有等相續及捨滅等種種探討。廣釋諸有和五種相續、三有捨而相續、滅而法現前等,三界死生的捨、得、滅、起諸蘊,隨眠不於他界法隨增,三界的建立,修無常想乃至滅想等十想、得修和思惟所緣,起善染無記尋伺的思惟,諸法因、緣無明等。
(三)想,第一九五卷至一九六卷:諸法無常想生彼法無常想相應,廣釋十想生法和十想相應及所緣,由心引起的身語業差別,所通達、所遍知、所斷、所修、所作證法、四有為相和見疑相應、不相應的受的隨眠隨增,因、道、緣起等的界、處、蘊、所攝等。
(四)智,第一九六卷至一九七卷:通達彼事能遍知,廣釋能通達、能遍知以及能厭、能離、修厭等,法與法作四緣或時不作的問題,意觸和三事與合觸,慢和自執與不寂靜,業和不律儀與律儀,不淨觀乃至無學道等的得及成就相互關係,苦聖諦法處,蘊處界和色心心所法不相應行無為等一切法關係。
(五)見,第一九八卷至二百卷:廣釋無施與、無愛樂等各種邪見、常見、斷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及其對治道,九慢和七慢,我作、他作二種外道見,外道諸見的五種分類,六十二見,斷常二見等。
參、結說:三藏法師玄奘譯斯論訖說頌言明造論時地人及回向。佛涅槃後四百年,迦膩色加王贍部,召集五百應真士,迦濕彌羅釋三藏。其中對法毘婆沙,具獲本文今譯訖。願此等潤諸含識,速證圓寂妙菩提。
本論的傳譯
本論的生成,相傳為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對佛教護持,有感於當時部派佛教眾說紛紜,便請脅尊者在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建立寺院,召集五百位有名論師,以世友為上座,費時十二年,以《發智論》為基本架構,參考《發智論》的各種註釋,同時攝取六足論中的教義等廣大結集,並對當時其他部派及外道等觀點破他顯自,造十萬頌有廣說、勝說、異說等三義。本論主要的傳譯為《大毘婆沙論》原梵本十萬頌係由玄奘親自從印度帶回中國,二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七冊。這是本論最詳盡正確的漢文譯本也是現存的唯一完整論本,唐譯本論譯出後不久,此論的梵文在印度佚失。
另有二異譯
一、《鞞婆沙論》,苻秦.僧伽跋澄口誦該國羅漢尸陀槃尼節抄的《大毘婆沙論》加以翻譯,跋澄口誦經本,外國沙門曇摩難提筆受寫成梵文,佛圖羅剎為之宣譯,苻秦沙門敏智筆受寫成漢文,更由道安加以校對。十四卷,十五萬餘字,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冊。因純憑跋澄闇誦,先寫為梵文,再從梵文譯漢;兩次口授,兩次筆受,故翻譯的不盡完善,據道安序說︰「經本甚多,其人忘失。」全論內容的四十二處,僅相當於唐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第二編結蘊的一部分。
二、《阿毘曇毘婆沙論》,北涼.浮陀跋摩、道泰譯,六十卷,五十八萬餘字,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冊。譯文似較簡明暢達,而正確性不如唐譯,文義次序也有前後出入之處,但大體是一致的。其內容僅存《雜犍度》、《使犍度》、《智犍度》三篇,僅相當於唐譯本論雜、結、智三蘊部分。
日本.木村泰賢、西義雄、阪本幸男三人也於1929年依據唐譯本共同加以日譯,收於《國譯一切經》。又西元1944年沙門法尊曾據唐.玄奘譯本譯成藏文,於1948年全文翻畢。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