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沙門果經解題

經名沙門果經
著譯者佛陀耶舍與竺佛念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沙門果經》,梵文Sāmaññaphala Sutta,由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同譯出《長阿含經》第二十七經,收於大正藏第一冊。本經相應於南傳長部第二,在南傳教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內容說明比丘的生活方式,十四種的沙門果,為修行上進的佛教原始文獻。本經是研究六師外道及原始佛教思想背景的重要資料,由阿闍世王,向印度當時新興之思想家,包括佛教及一般傳說之六師外道等,詢問因果及業報等問題,並詳述沙門之現世果報及戒定慧三學。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經為開顯組成佛法心要的次第修行第一部經。
二、本經為了解原始佛教思想背景的重要資料。
三、本經呈現當時佛教已有戒、定、慧三學為基礎而展開的思想體系。
四、本經說明六師外道和佛教的思想,呈現當時反婆羅門主義的思想運動中,佛教為最有力的代表者。
本經的大意:
本經可分為二部份一為說明當時六師外道的見解,及沙門的修行證果的過程。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
壹、序說:佛陀住於王舍城,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眾,時值十五日布薩的月圓之夜。在另一個地方,阿闍世王在群臣圍繞之下,正坐在皇宮上層的陽臺。阿闍世王因弒父篡位的非法權力欲望、令他無法入眠的悔恨痛苦,在群臣的建議之下,前往拜見世尊尋求心靈的安寧。
貳、正說:可分為三部份,即六師外道的種種知見、沙門現報順序學習、阿闍世王的歸依及懺悔。
一、六師外道的見解:阿闍世王拜訪佛陀為佛陀僧團的寂靜所攝受,並請示什麼是當下的沙門果?佛陀先反問阿闍世王對當時的具有代表性的外道六師的見解是否能讓其心安頓。
(一)布蘭迦葉,否定造作善惡的因緣,可說是宿命論者。他認為不須要道德就可獲得了解脫,因此也被認為是無作論者。
(二)末伽梨瞿舍梨,提出了個人觀點的宇宙論。其認為整個宇宙都受到固定的命運所控制住,人類不能因智慧、精進等來縮短輪迴,或改變命運,為宿命論者。
(三)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以為人的身體死亡之後,隨之一切都消滅無餘。死後沒有心識、投生來世等,也沒有業的果報,為唯物主義者、斷滅論者。
(四)波拘陀迦旃,延認為人死了後,有一個永遠不滅的靈魂,因而極端地推論到殺生無罪的地步,為靈魂不滅的常見論者。
(五)尼乾陀若提子,是耆那教的創始人,認同沙門生活的成果,以及宣稱他的教法,能夠斷苦,是苦行論者。
(六)薩若毗耶梨弗,在反覆不定、模稜兩可中尋找是答案又非答案,為多疑論者。
二、沙門現報及順序學習
(一)第一種當下可見的沙門果:皇宮裡的奴隸,他出家後就不需要再服從國王,反之可以獲得他以前的主人、一國之主的禮敬、善意招待及物質供養。
(二)第二種當下可見的沙門果:平民他出家後就不需要再繳稅及為國家工作,反之應當獲得國王禮敬。
以上二種沙門果是與當時外道的共享利益,即只要成為沙門即有如此福利。
(三)沙門的修習:從歸信三寶到出家修行,必須從小分戒等,到知足、守護根門、正念正知、棄除五蓋的基礎紮根起,才有可能證得色界四禪、觀智、諸神通智及漏盡智。
(1) 歸信三寶:先以如來、圓滿覺悟之佛陀的出現,也就是使得世人有機會成就一切沙門果的不可或缺之條件。
(2) 信樂而出家:雖然佛陀廣泛地向出家及在家兩眾說法,而且宣佈居士能夠證悟前三個聖果,他也很清楚地說明出家生活是最適合不受拖延與阻礙地直達解脫一切苦的生活方式,故佛陀把出家作為其開示的起始點,以及作為更高層次修行的基礎。
(3) 具足戒行:分小分戒、中分戒及大分戒,就是讓修行者能夠在身行及語行方面能夠自制的生活方式,戒清淨能讓比丘在道德上有安全感及無可指責之樂。
(4) 守護六根:透過修行守護根門,學習控制內心中根深蒂固的傾向,也就是貪欲與瞋恨各別對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的執取。
(5) 具足正知正念:致力於掌握心之運作的修行延續至更高層次的正念與正知,其的目的是要在無數的一切日常生活的動作裡都能保持念念分明,以智徹知它們的究竟本質。
(6) 知足:圓滿了比丘的初階修行,給與他追求解脫必備的素質:少欲、簡樸、易護持、堅忍及精進。
(7) 樂遠離:具足了以上的種種條件後前往寂靜的住處,盤腿而坐,保持身體正直,建立正念在自己面前。
(8) 棄捨五蓋:捨棄對世間的貪欲之後,並捨棄瞋恨、昏沉、睡眠、掉舉、疑等身心淨化。
(9) 禪那:去除了五蓋就會生起愉快、喜悅、輕安、快樂及獲得提昇為初禪,再依序進入二禪、三禪、四禪,每一禪那都有自己的現報利益。當心如此專注、光明、無垢、無瑕、柔軟、適業、穩固與達到不動搖時。再引導其心,使心傾向於下列八種智。
(10) 觀智:引導其心,使心傾向於智見。
(11) 意生身智:引導其心,使心傾向於造成意生身。由本來這個身體,他能變出另一個具足色法、由心意所生、一切器官俱全、諸根完整無缺的身體。
(12) 上等智:即六種神通,神變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及天眼智,其到漏盡智,即可了知:「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受後有。」逹到沙門果的最高目標。
(三)阿闍世王的歸依及懺悔:阿闍世王歸依三寶,懺悔及自誓為在家弟子。
三、結說:佛陀向諸比丘解釋,如果該國王沒有殺死父親,當他坐著聽聞該部經時,他就能夠獲得法眼,證悟須陀洹道果。
本經的傳譯如下:
一、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同譯出,《長阿含經》第二十七經,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二、東晉. 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九〈馬血天子品〉第七經,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三、東晉.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收在《大正藏》第一冊,譯文生澀,完整的說明沙門從戒學、四禪、觀智、神通到漏盡智所有內容和順序,是其他異譯本所沒有。
四、南傳上座部經典長部第二經,即所有經典的的第二部,南傳諸多長老大德如覺音尊者等均為其做註釋,可見其重要性。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