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清淨道論

論名清淨道論
著譯者覺音(又名佛音)造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清淨道論》,巴利文Visuddhimagga,覺音,又名佛音,梵文Buddhaghosa造。於五世紀中葉南傳上座部的論書,全三卷,以葉均由巴利原典譯成中文版流通最廣。
Visuddhi意為清淨,即滅除煩惱的涅槃,magga為道,即方法,故本論為論說滅除煩惱到達涅槃的方法。覺音引用南傳三藏要點,並參考斯里蘭卡流傳的古代三藏義疏和史書而完成本論,以戒定慧三學為綱,就南傳上座部的立場,闡述由凡夫趨向解脫的清淨道歷程。本論是南傳佛教最高權威之論書,在《大史》稱它為「三藏和義疏的精要」,近代學者也認為它是一部「佛教百科全書」,受到世界佛教學者的重視及研究。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南傳佛教典籍中最受後人重視的論書,巴利佛教中被推尊為最高權威的論書。
二、本論百科全書式的內容,與有部的大毗婆沙論相匹敵,為研究上座部部佛教必讀之論。
三、彙集南傳上座部教理最詳盡的修行指導手冊。
四、戒定慧三學為綱,以南傳上座部的立場,佛教徒如何由凡夫入三學、趨解脫的清淨道歷程,可視為現代佛教徒在解脫道的實踐上最佳參考資料之一。
五、組織次序與內容類似解脫道論,中亦雜有論駁該書之見解。
六、本論可看到一些當時、當地的社會、歷史、經濟等問題。
七、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覺音的劃時代鉅著。
八、在西元五世紀中葉,印度大部分的佛教學者都已採用梵文。覺音用巴利文寫了很多論書,對上座部佛教有很大貢獻,巴利文這一系的佛典古語學才又活躍起來。
九、本論的組織的次第和內容,和《解脫道論》相似,其中亦雜有論駁該書之見解。
本論的大意:
本論共三卷,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最初以雜阿含經的偈頌為序說,照戒、定、慧三學次第說明為正說,最後回向結說。
壹、序說:開宗明義
論文一開始引用《雜阿含經》︰「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此偈頌說明,由於對自物他物,或自身他身,或內處外處生起愛著,而起種種的內結與外結。為了那些在世尊教法中出家的人,雖然想要清淨,對由戒、定、慧所構成的清淨道,卻沒有正知;他們雖然精進,卻不得清淨。故依大寺住者所解說的來說明能使他們喜悅的清淨道,為了所有想要清淨者而造論。
接著論題名,「清淨」是指究竟清淨的涅槃,是達到清淨無染的清淨道,而「道」是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本論為闡明1.三學2.三種善教3.三明之近因4.離二邊極端.而行中道5.超越惡趣之法6.以三學斷煩惱7.對治違犯8.淨化三雜染9.為須陀洹等之因,亦為三德(三遠離指三善根、三解脫門、三無漏根)之因。
貳、正說:本論共二十三品,依著戒、定、慧三學次第敘述,前二品說戒,中間十一品說定,後十品說慧。
一、戒:先解釋戒的幾個問題,再說明為了成就功德,持戒的禪修者應受持頭陀支。
第一品 說戒品︰什麼是戒,戒的語義,戒的相(特相)、味(作用)、現起(現狀)、足處(近因),戒的功德,戒的種類,戒的雜染和淨化。
第二品 說頭陀支品︰十三頭陀支(1.糞掃衣支2.三衣支3.常乞食支4.次第乞食支5.一座食支6.一鉢食支7.時後不食支8.阿蘭若住支9.樹下住支10.露地住支11.塚間住支12.隨處住支13.常坐不臥支)的語義,各支的相、味、現起、足處,頭陀支的受持、規定、區別、破壞與功德,和各支三善法及總與別。
二、定:什麼是定,定的語義,定的相、味、現起、足處,定的種類,雜染,淨化,四十業處修習及定的功德。
第三品 說取業處品:什麼是定,定的語義,定的相、味、現起、足處,定的種類,雜染,淨化。如何修習內有破除十種障礙、親近教授業處的善友、適合自己的性行、並提出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等四十業處。
(一)四十業處的修習:分為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等。
1.十遍:十種遍的修行,還附帶地敘述了四禪與五種禪的情況。
第四品 說地遍品:為了修定,捨棄不適合的精舍而住在適合的精舍接著破除細障、地遍的修習法、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禪那的修習法、五種禪。
第五品 說餘遍品:分別說明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再綜論上述十遍。
2.十不淨:十種不淨修習的方法。
第六品 說不淨業處品,是說明十不淨的語義及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等的十種不淨修習的方法。
3.十隨念:十種隨念以及指示十隨念的修習方法。
第七品 說六隨念品:解釋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及綜論六隨念。
第八品 說隨念業處品:念死、身至念、安般念(數息觀)、寂止隨念等修習方法及其功德。
4.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種梵住的方法和對象,以及其功德與目的。
第九品 說梵住品:先從慈的修習如觀察瞋恚之過及忍辱之德、初學者當避免的慈的所緣、解釋慈定的經文、各種慈心解脫及修慈的功德,再依序說明悲、喜、捨的修習,最後綜論四梵住的相、味、現起、足處、成就、失敗,修四梵住的目的、之敵、如何擴大四梵住的所緣、與色界諸禪的關係、圓滿十波羅蜜等一切善法等。
5.四無色:四無色定的修法。
第十品 說無色品:說明空無邊處業處、識無邊處業處、無所有處業處、非想非非想處業處的修法及其業處的經文,再綜論四無色定。
6.一想、一差別:食厭想與四界差別的修習方法以及修定的功德。
第十一品 說定品:說明食厭想的修法及其功德。接著解釋四界差別的經典及其修習和以十三種行相對四界作意及修習四界差別的功德。最後引修定有什麼功德作為十二至十三品的前言。
(二)修定的功德:共分為神變論、天耳界論、他心智論、宿住隨念智、死生智論等五神通。
第十二品 說神變品:說明以十四種行相調心的神變修行方法及所引經文的解釋、十種神變,並討論決意神變、變化神變及意所成神變。
第十三品 說神通品:說明天耳界論、他心智論、宿住隨念智、死生智論及世間的破壞及毀滅的原因最後綜論五神通的神變智、天耳界智、他心智、宿住隨念智、天眼智、未來分智隨業趣智等的所緣。
三、慧:為南傳佛教的論藏要義,分為慧地,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諦、十二緣起等。及慧體,有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最後說明修慧的功德。
(一)慧地:七清淨中的前兩種:戒清淨與心清淨是慧的根。
1.五蘊:詳明五蘊。
第十四品 說蘊品:先說明什麼是慧,慧的語義,慧的相、味、現起、足處,慧的種類,如何修行。其中主要的內容是為解釋五蘊。先說明色蘊的二十四種所造色及色的一法乃至五法。識蘊是介紹八十九種心及其生起的十四種作用。接著說明受蘊、想蘊。再詳明行蘊的與諸善心相應、諸不善心相應、異熟無記心相應、唯作無記心相應的種種行。最後綜論五蘊再解釋五蘊的經文及抉擇說。
2.十二處、十八界:詳明十二處與十八界。
第十五品 說處界品:即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等十二處解釋其義、相、限量、次第、簡略與詳細、所見。再說明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等十八界解釋其義、相等、次第、限量、數、緣、所見。
3.二十二根、四諦:詳明二十二根、四諦。
第十六品 說根諦品:先說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的義、特相等、次第、別無別、作用、地如是而知抉擇。接著說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的分別、分析、特相等區別、義、義和義的要略、不增減、以次第、生等的解說、智的作用、區別內容、譬喻、四法、空、一種等、以同異,如是教法的次第當知抉擇。
4.十二緣起:詳明十二因緣。
第十七品 說慧地品:先說明緣起的語義、各緣起支的解釋 1.無明緣行即解釋二十四緣和行如何以無明為緣2.行緣識即解釋、行與識的關係、異熟識的生起、三界諸趣的業與結生、結生識與色法的關係、行如何作為識的緣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生緣老死等,最後綜論十二緣起解釋十二緣起的特色及三世兩重因和果及緣起的決定說。
(二)慧體:七清淨中的後五種: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淨等是慧的體(軀幹)。
1.見清淨:觀察名色而知「苦諦」,分為名色的觀察與現起非色法的方法二部份。
第十八品 說見清淨品:說明名色的觀察以簡略、四界的差別法、十八界的觀察、十二處的觀察、五蘊的觀察法和簡單的觀察法。接著說明非色法現起的方法由觸現起非色法、由受現起非色法、由識現起非色法。最後說明依經典與譬喻而確定名色。
2.度疑清淨:以觀察緣而知「集諦」,即觀察名色之緣,去除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所生起的智。
第十九品 說度疑清淨品:說明觀察名色之緣即觀察色身及名身之緣捨棄三世的十六種疑,再詳明觀察名色之緣,及逆、順序的緣起和業和業異熟,現法受業、次生受業、後後(世)受業、既有業(無機會受果的業)、重業、慣業、近業(臨終業)、已作業、令生業、支持業、妨礙業、破壞業等十二種業的輪轉。最後說明遍知智即法住智。
3.道非道智見清淨:以標舉正道而知「道諦」,如是知「道」與「非道」所生起的智。
第二十品 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再說明關於聚的思惟經文、以五蘊無常等的思、觀察色法與非色法再觀察三相即以色的1.取捨2.年歲3.食生4.時節5.業生6.心生7.自然等七種觀察。和以非色的1.聚2.以雙3.剎那4.次第5.去除見6.去除慢7.破執等七種觀察。思惟三相,觀察諸行。至已熟知色的業處和非色的業處。接著從壞隨觀開始,稍後以「斷遍知」證得通達一切行相的十八種內觀的一部分。因此禪修者捨斷他已經通達的相反的諸法。得清淨智後從五蘊每一蘊的生滅有十種的生滅觀:五十相及緣及剎那的生滅觀生起生滅隨觀智。並生起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9.捨10.欲等十種觀染,最後總結前三種清淨確定三諦。
4.行道智見清淨:以八種智而到達頂點的觀和第九「諦隨順智」。
第二十一品 說行道智見清淨品:說明1.生滅隨觀智2.壞隨觀智3.怖畏現起智4.過患隨觀智5.厭離隨觀智6.欲解脫智7.審察隨觀智8.行捨智9.隨順智。
5.智見清淨:四種道智四種果以及智見清淨的德用。
第二十二品 說智見清淨品:先說明種姓智是入道之處,既不屬於「行道智見清淨」,也不屬於「智見清淨」,而是在兩者之間,無法歸類;因為是進入內觀之流,故稱為觀。接著說明四道智即1.須陀洹道智及須陀洹果2.斯陀含道智及斯陀含果3.阿那含道智及阿那含果4.阿羅漢道智及阿羅漢果等四道智。最後說明智見清淨的威力即1.圓滿三十七菩提分2.現起與力的結合3.斷除應斷的諸法4.遍知、斷、證、修習作用等。
(三)修慧功德:修慧有斷煩惱、證聖果等功德。
第二十三品 說修慧的功德品:修慧有1.摧破種種煩惱2.體驗聖果的滋味3.能入滅定4.成就應供養者等功德。
叄、結說:本論的結語
本論分為戒、定、慧三學,是根據五部尼迦耶義疏的解釋,欲求清淨而有淨慧的禪修者,應尊重此清淨道。並願將所得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願所有眾生幸福安樂。願世間所有眾生,依止善法,迅速成就(究竟解脫)無障礙。
本論的傳譯
本論在漢傳藏經並無入藏,《南傳大藏經》的傳譯緣起為1881年英國成立巴利聖典協會( Paali TextSociety),將南傳大藏經及注釋之大部分以羅馬字校訂出版,另刊行英譯本《南傳大藏經》,日譯本於昭和十年至十六年(1935~1941),由高楠博士功績記念會將巴利聖典協會出版之巴利三藏翻成日文出版,題為《南傳大藏經》,全部七十冊。漢譯本,在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七年(1990-2006)高雄元亨寺,將日文版《南傳大藏經》翻成中文的《漢譯南傳大藏經》,本論的文意生澀,不易流通。
單行本部份,民國七十四年(1985),由葉均根據巴利聖典協會出版的巴利文版《清淨道論》以及參考錫蘭出版的英譯本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by Bhikkhu Banamoli和英國出版的英譯本The Path of Purity by Pe Maung Tin,以及水野弘元的日譯本《清淨道論》,譯成中文出版,譯出後頗受斯里蘭卡佛學界推重,獲論師學位。
本論為南傳佛教重要的論典,故除了巴利文外,譯文較完整的還有僧伽羅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老撾文、傣文、天城體梵文和拉丁字母的音譯巴利文本外,還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