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解題

經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著譯者唐般若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略稱《本生心地觀經》、《心地觀經》,收於《大正藏》第三冊,共八卷,唐.般若譯。本經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彌勒文殊等諸大菩薩開示如何修持達至成佛,為成佛須放棄俗世生活,住阿蘭若,從觀心地、滅煩惱,而成就佛道。本經的四恩思想在中國馳名,但本經並不只述說道德四恩,也含有甚深的教理,及修道生活上的主張。除教示在無人之靜處,持戒及修十度,最主要是從禪定觀心成就佛道,這就是本經所以名為《心地觀經》的原因。本經共十三品,從人天的世間法到二乘厭身的出世間法,接著說明大乘六度行,歸結到佛乘的境行果,逐漸依次循序的引發行者由淺入深的途徑,教理豐富,包容廣博。
本經名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因為經名帶有「本生」二字,在《大正藏》被歸入本緣部,但本經僅在序品大略提一下,非談本生故事,其主要的思想是以心為主導。為當知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在本經〈觀心品〉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成佛果是此心,迷於生死苦海也是此心。若善觀於心,即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即了知諸法法相;若了知諸法法相,即能依如實了解而修集福智,乃至證得究竟之涅槃,所以依此義說心地觀。「心地觀」就是本經之宗旨,亦是觀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證大乘之果。也是釋迦牟尼佛本生諸事之說明。
關於本經的成立年代,根據序文所載,原典為唐高宗時師子國所獻。若此記載可信,則其製作年代應是在西元五、六百年左右。
本經在太虛大師的《大乘本生心地觀講記》中被譽為「法備五乘,義周十宗」但歷代的注釋並不多,在藏經中除了清.來舟注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懸示》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八卷外,僅在新編諸宗教藏總錄中記載本經有士安述,疏八卷;雲普述,科三卷、大科一卷,但現已佚失。近代則有民國.太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但只講大意並無全文解釋。
本經的特色:
1. 本經含有《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槃》、《賢劫》、《觀普賢行法》、《諸佛境界攝真實》、《梵網》、《首楞嚴三昧》、《彌勒上生》等諸經的思想觀點,並以《瑜伽》、《攝大乘》、《唯識》諸論為其基礎。
2. 本生含中有不少的經典。例如,〈流水長者的本生〉係依據《金光明經》,〈九劫超越〉依據《婆沙論》,〈尸毗王〉、〈薩埵王子〉、〈金色大鹿王〉、〈慈力王〉等依據《六度集經》、《本生鬘論》等,可見本經係成立於印度大乘佛教末期,是以一切佛教為背景所結集的經典。
3. 本經的思想含有《彌勒上生經》經義,為往生彌勒淨土的經典。
4. 本經中不管是法華系、華嚴系、唯識系、唯心系、一乘或三乘、大乘或小乘、顯教或密教、瑜伽戒或梵網戒、如來藏或阿賴耶識、真如或無漏種子皆無滯礙地相接。即使就印度末期的大乘思想而言,也是極好的範本。
5. 為本有無漏種子的問題研究資料的來源。
6. 本經說三聚淨戒,勸懺悔,教以事理二門的滅罪法。其大乘戒授受的形式,以釋迦為菩薩戒和上,文殊為淨戒阿闍梨,彌勒為清淨證戒師,十方諸菩薩為修戒伴侶等,不採所謂三師七證說,而明顯地取大乘戒師,對大乘戒授受作法有充份的資料。
本經共分十三品,第一品序說。其餘中間的十一品為正說,即本經要義說明出家,住阿蘭若,觀心地、滅煩惱,而成就佛道。接著是流通分的部份。其各品略述如下:
壹、序說
序品第一
佛住耆闍崛山,與三萬二千比丘,八萬四千菩薩,及天龍八部等諸大眾俱。佛坐坐寶蓮華師子座上,入心瓔珞寶莊嚴王三昧,天雨華香,復入師子奮迅三昧,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惡趣離苦,詣佛供養。如來於胸臆間,及諸毛孔,放金色光,普現十方五趣苦樂之相,及現三大阿僧祇劫因果本末之相。於是師子吼菩薩為眾說偈,歎佛功德,請佛出定。
貳、正說
一、對在家居士說法:著重在對社會上的一般在家的信眾。
報恩品第二
佛從三昧起,告彌勒菩薩稱歎心地妙法。五百長者,不愛苦行讚二乘道。佛為廣說世間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主恩、三寶恩。佛有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受用身有二:自、他)、變化身。法有四種:教、理、行、果。僧有三種:菩薩,聲聞,凡夫(凡夫有二:具戒,正見)。具足十義得名為寶。為求菩提,有三種十波羅密。若修十種真實波羅密多,乃名能報四恩。次有智光長者,與不順子遠來聽法,佛為重宣,令發大心。
二、對出家眾說法:著重出家修行。
厭捨品第三
智光長者問出家不及在家,佛為廣說出家最勝,訶在家過。即厭捨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徑的,強調出家的功德無為自在,在家迫窄猶如牢獄。
無垢性品第四
廣明粗衣、乞食、陳藥、蘭若,四依知足功德,各十勝利。即說明四事供養,是有垢性的,於飲食衣服臥具湯藥,能夠不起貪著的意念,僅是能夠維持最低的生活,那身心的垢染性自然沒有。
阿蘭若品第五
為常精進菩薩說阿蘭若功德,強調修行的人,宜住於阿蘭若的寂靜處,依止於靜處,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學,三乘出世的功德,發定、啟慧、證果,莫不於阿蘭若處而得。
離世間品第六
樂遠離行菩薩承佛神力,為諸菩薩說阿蘭若行,佛讚印之。說明世間苦惱災患的嚴重性、危險性、恐怖性、煩惱性,擺脫這些擾亂、牽纏,就要離避世間才能修行清淨法。
厭身品第七
為彌勒菩薩說三十七觀,訶身不淨。闡發的聲聞行,身是分段的個體,生死的根本,要超出世間,需修四念住:先觀察不淨之身起厭,而達到身滅證無為果才能了脫生死。
三、大乘所修法門:著重菩薩的修行。
波羅密多品第八
為彌勒菩薩說阿蘭若能滿檀、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十度,菩薩依此十度而修行。
功德莊嚴品第九
為彌勒菩薩說:有一德、應住阿蘭若處,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又有二種法(愛樂斷見邪法、愛樂財寶樂具)。及兩番二種人(具足憍慢、惡大乘法、邪見不信佛語、身自破戒策役持戒)不堪住阿蘭若。
次明十一種四德。
1. 安住阿蘭若處:多聞總持不忘、分明能解妙義、正念常不放逸、隨順如來教行等四法,修菩薩行求無上道。
3. 莊嚴自身住阿蘭若求佛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等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樂無量眾生,速證無上大菩提法。
3. 持戒清淨能至菩提:恒住四無垢性、常行十二頭陀、遠離在家出家、永離諂誑嫉妒,永離生死得大菩提。
4. 攝一切善:淨持禁戒複有多聞、入諸三昧能具智慧、得六神通兼修種智、善巧方便又不放逸等四法為三世菩薩共所修學,應修習,疾證廣大無上菩提
5. 於菩薩行得不退轉: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
6. 若持戒清淨莊嚴自身:觀察自無本性,伏斷二執證無我故、他身亦無本性,於怨親所離憎愛故、三者身心快樂,心心所法無分別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無差別故等四法。當修習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7. 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誓度一切眾生、誓斷一切煩惱、誓學一切法門、誓證一切佛果等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
8. 持戒清淨:愛樂空性空所顯、得無恐怖證三昧、於諸眾生起大悲願、於二無我無厭背心等四法。一切菩薩入聖要門,依此四法斷二障。
9. 善持禁戒莊嚴其身:永捨我見、捨我所見、離斷常見、深能悟解十二因緣等四法,能除毀禁守護淨戒莊嚴其身。
10. 護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觀察五蘊生滅、觀十二處如空聚落、觀十八界性同法界、於俗諦法無舍無著等四法,一心修習求無上道。
11. 持戒清淨莊嚴自身:成就不見身觀、成就不見語觀、成就不見意觀、遠離六十二見等四法,善能成就一切智觀。
若成就以上四法,現身證獲正性離生,乃至速證無上菩提。觀如是等四種法門,斷四惡道證四涅槃。盡未來際度諸有情,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明五種八法,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1. 清淨莊嚴自身:獨坐蘭若三昧清淨、遠離綺語三昧清淨、遠離五欲三昧清淨、調伏身心三昧清淨、飲食知足三昧清淨、遠離惡求三昧清淨、遠離因聲起愛三昧清淨、爲眾說法不求利養三昧清淨等八種三昧清淨。
2. 智慧清淨:五蘊善巧智慧清淨、十二處善巧智慧清淨、十八界善巧智慧清淨、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淨、三解脫門善巧方便智慧清淨、能滅一切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淨、能滅隨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淨、能滅六十二見善巧方便智慧清淨等八種智慧清淨。
3. 神通清淨莊嚴自身:於諸色法得無障礙天眼善巧方便、於諸聲境得無障礙天耳善巧方便、於諸眾生心心所法得無障礙他心智善巧方便、憶念過去生處死處得無障礙宿住智善巧方便、能往十方無數佛刹得無障礙神境智善巧方便、能知眾生漏盡未盡得無障礙漏盡智善巧方便、能滅一切煩惱得無障礙無漏智善巧方便、現見自身一切善根回向眾生善巧方便等八種神通清淨。
4. 獲得八種清淨: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正性清淨、正命清淨、頭陀清淨、離諂清淨、一念不忘菩提心清淨等八種清淨,現身成就無邊善根,不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 多聞清淨莊嚴自身:尊敬和上阿闍梨、遠離憍慢生謙下心、精進勇猛、安住正念、爲求法者說甚深義、不愛自讚毀他、常能觀察一切善法;聽聞正法如說修行等多聞清淨。
四、大乘菩薩的境行果:佛果的成就。
1. 境
觀心品第十
為文殊師利說觀心法,明心法本非有但凡夫執迷謂非無,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最後並說觀心陀羅尼。即大乘菩薩所觀之境界。
2. 行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為文殊說自覺悟心有眼識乃至意識,同緣自境;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觀真實理智;觀一切境智等四種義。接著説菩提心相,最後說真言,若有凡夫修此觀,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而獲刹那、微塵、白縷、起伏、安住五種三摩地門。即為大乘菩薩修行方法。
3. 果
成佛品第十二
為文殊說三種大祕密法,謂心祕密,語祕密,身祕密。欲修習者,當著菩薩三十二種大金剛甲。即大乘菩薩所證的果。
參、結說:流通分
囑累品第十三
明受持讀誦者,得身語意三業各十種清淨。
1. 身業清淨:一者身不受苦、二者目睛不露、三者手不掉動、四者足伸縮、五者便溺不遺、六者體不汗流、七者不外捫摸、八者手拳舒展、九者顔容不故、十者轉側自如。
2. 語業清淨:一者出微妙語、二者出柔軟語、三者出吉祥語、四者出樂聞語、五者出隨順語、六者出利益語、七者出威德語、八者不背眷屬、九者人天敬愛、十者讚佛所說。
3. 意業清淨:一者不生嗔恚、二者不懷結恨、三者不生慳心、四者不生妒心、五者不說過惡、六者不生怨心、七者無顛倒心、八者不貪眾物、九者遠離七慢、十者樂欲證得一切佛法圓滿三昧。
汝等大會一心奉持,速捨凡夫當成佛道。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等菩薩及聲聞、人非人眾,各各一心受持佛語,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