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 利用指引
修行道地經解題

經名修行道地經
著譯者印度僧伽羅剎作;竺法護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修行道地經》,梵Yoga-cārya-bhūmi-sūtra,又名《修行經》,三十品共七卷。印度僧伽羅剎(Sagharaka)作;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內容是論禪觀修道。前二十七品為禪觀的方法,最後三品談菩薩禪,亦即大乘思想,係綜合諸經所說瑜伽觀行的要義而成。
本經一開始即云:「榆迦遮復彌經,晉云修行道地」。「榆迦遮復彌」,梵語Yogācārabhūmi。義譯為「瑜伽行地」;如約行者說,或譯「瑜伽師地」。這一名稱,為禪觀集的通名。
現存的《修行道地經》,與僧伽羅剎原本大有出入。在《修行道地經出經後記》說:「上下二十七品,分為六卷,向六萬言」。在《出三藏記集》卷十中,道安於《道地經》序也說:「一部二十七章」。這都與現存經本不合。從本經第二十七品末提到:「其求無為欲滅度,永離濁亂逮甘露,當講說斯修行經,從佛之教冥獲炬。其有說此經,假令有聽者,佛當示其路,常安無窮盡」。意即本經到此已經結束了。之後的三品,說明聲聞弟子、緣覺、菩薩的修行;會三乘,歸一乘,極有條理。無論在形式內容上,都與前二十七品不合。經考據是融攝『法華』、『般若經』的意趣,意涵古代的《法華經論》。且從《出三藏記集》卷二,竺法護譯籍中說到:「《三品修行經》一卷,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經》」。三品修行經是總名;「弟子品」,「緣覺品」,「菩薩品」是品名。這也是竺法護譯的。所以《三品修行經》應為本經最後三品「弟子三品修行品」,「緣覺品」,「菩薩品」,安公所說的「近人合《大修行經》」,就是編合於修行道地經的意思,由於合編於後,這才成為七卷,三十品。
僧伽羅剎以禪集著名,而實是典型的譬喻者,傳說為迦膩色迦王師。不但道安說他是「不思議大士」,在本經經序中說:「權現真人(羅漢),其實菩薩也」。總之在說一切有系的譬喻大師,中國一向稱之為菩薩。僧伽羅剎也有讚說菩薩行與如來功德的作品,如僧伽跋澄所譯的《『僧伽羅剎所集經』。依道安所作序中說:僧伽羅剎「將補佛處,賢劫第八」;名「柔仁佛」,這是傳說為菩薩的禪師。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經在言生理與心理相關:實前此佛藏所未曾有。
二、本經修行之法,亦多用生理的說明。
三、本經最大的特色是禪觀的次第進展,可歸納成作為入門階段的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數息觀、白骨觀五種禪觀。接著說明寂(止)與觀二者的必要性。又說明觀四諦十六行相,斷除煩惱,得解脫的次第。尤其是「數息品」中,有凡夫禪與佛弟子禪的區別,可說是將外道與佛教的差異歸納於內觀的差異所致。
四、本經對卵子受精後及胚胎在母體內發育的過程有詳細、精確的描述。本經經文對胚胎發育的描述雖然有點巨觀,但以當時的醫療科學水凖而言,已是相當詳細而且正確的描述。故本經可被視爲現代人類胚胎學的濫觴,是歷史上第一本有關人類胚胎學的經典之作。
 本經共七卷,三十品,七萬餘字,其內容大意如下:
集散品第一
解釋禪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說明生死老病憂結啼哭,諸不可意眾惱集會。唯當棄捨一切諸求,修行欲離惱者,常當精進奉行本經。並說明修行道、寂(止)觀趣於沙門四德之果。
從第二品至第五品,都是闡釋對五陰的觀想分別。
五陰本品第二
說明修行道,當復觀身五陰之本。
五陰相品第三
說明修行者,當解五陰相。了解色、受、想、行、識的相。
分別五陰品第四
說明修行者。當分別了五陰行本。就像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墮貫真珠。有人見之意中欣然欲往斂取,見真珠之貫謂應色陰。愛樂可意是謂痛陰。初始見之識是貫珠名為想陰。其人生意欲取貫珠是為行陰。分別貫珠是為識陰,五陰如是一時俱行造若干行。若從心出如一貫珠。同時俱興退從五陰。
五陰成敗品第五
說明修行者當知五陰成敗的變化。以人之將死的種種夢喻,病時種種不安,老的種種愁憂,人的一生隨著五陰造作善惡的因而成善惡果,最後為入胎到出生的種種狀態,總結生死流的本末,修行者當觀五陰所從成敗。
慈品第六
說明修行道者當棄瞋恚常奉慈心。從身口意力行。修行道者常想假使瞋恚向於他人,則為自侵也。並說明懷瞋恚之罪墮於蛇虺或入惡道。諦觀如是不當懷惡。並行等慈。不分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及與怨家無遠無近等無憎愛,及於十方無量世界,普以慈向未曾增減,有如此行乃應為慈。最後說明修慈的種種功德。
除恐怖品第七
說明行道者如在閑居及於屏處,心懷恐懼,當念如來功德之善,形像顏貌及法眾僧,思其戒禁分別解空。
分別相品第八
論述如何判斷修行者的性格偏向以便對症下藥,本品將修行者的性格偏向分作十九類解釋並指出對治的方法。
全品說明行道者想思考於生死不可稱計,習婬怒癡已來甚久,人命既短又復懈怠,怎能一生除盡諸瑕乎,應以有智慧諸瑕則滅。接著說明信、精進、智慧。何者為信,見知萬物皆歸無常,所可受身悉為憂苦,三界悉空一切諸法計皆無我,解如此者是謂為信。何者為精進,假使行者專精空無,心不捨離是謂精進。何者為智慧,曉了寂定時知當觀時,知察慧時知受法時,了知定意正受之時,亦知遲疾從定起時,分別己心所有善惡。接著說明針對種種根器而對治的禪修之法:假使行者情欲熾盛,為說人身不淨之法;假使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慈有四品;設多愚癡,當觀十二因緣分別了之;設多想念者,則為解說出入數息。並說人情凡十九輩:一曰貪婬、二曰瞋恚、三曰愚癡、四曰婬怒、五曰婬癡、六曰癡恚、七曰婬怒愚癡、八曰口清意婬、九曰言柔心剛、十曰口慧心癡、十一者言美而懷三毒、十二者言麤心和、十三者惡口心剛、十四者言麤心癡、十五者口麤而懷三毒、十六者口癡心婬、十七者口癡懷怒、十八者心口俱癡、十九者口癡心懷三毒等十九種煩惱,各有其對治的方法。
勸意品第九
修行道地,以何方便自正其心。以擎缽使油不墮喻,雖遇眾難其心不移。如是人者無所不辦,心強如斯終不得難。有信精進質直智慧其心堅強,亦能吹山而使動搖,何況而除婬怒癡也,故修行者欲成道德,為信精進智慧朴直,調御其心專在行地。
離顛倒品第十
修行道者或懷懈怠,謂法微妙難曉難了不可分別,當識苦本斷除諸習,證於盡滅修念道術。
曉了食品第十一
修行者當觀飯食,設百種味及穢麥飯,在於腹中等無有異。接著明消化的種種情況。並說當節食令身不肥亦莫使羸。令身輕便出入無礙。其修行者當作是觀,吾不貪身除諸情欲。
伏勝諸根品第十二
修行者婬怒癡薄,若心不隨五陰蓋者則知得道,若其心亂隨諸情欲,即還恐懅當更精進。所未獲者當令成就,已得成就令不放逸。
忍辱品第十三
若有人撾罵行者,爾時修行人當作是觀:所可詈詈但有音聲,諦惟計之皆為空無,適起即滅。
棄加惡品第十四
若行者坐於寂定,人來撾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修行人當作是觀: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無所有,本從何生,誰為瞋者,向何人怒。
天眼見終始品第十五
其修行者假使睡眠,當念無常不久趣死,想於眾苦生死之惱,棄捐懈怠不思臥寐,若睡不止當起經行,假令不定當移其坐。想欲見明,雖心中冥,思惟三光,令內外明。修行者已成道眼,悉見諸方三惡之處、見人生死善惡所趣,是之名曰所達神通。
天耳品第十六
其修行者適成天耳,便得徹聽亦無煩憒。
念往世品第十七
修行人以天眼睹曰修行,知無數劫所歷生悉識念,以慧之心知彼沒生此此終生彼,號曰識本宿命神通。
知人心念品第十八
修行人以天眼,視人及非人是非善惡端政醜陋,是名神通知他人心所念善惡。假使修行心有輕戲,便當思惟愁慼之法,會當歸死未得度脫,無常之法非歡喜時,所有恩愛會當別離。
地獄品第十九
修行自念,我身將無墮於地獄。曾聞罪人適共相見,則懷瞋恚欲還相害。或有恐怖不自覺知,又有稱怨而懷毒恚,欲相害命以此為樂。遂墮種種地獄受種種苦。修行道者心自念言,吾身將無以此之比,墮八罪獄及十六部。又吾前世無數生來更斯惡道,假令不能究竟聖道,當復入中。其修行者立是學地,當除歡喜堅固其心,若志輕舉當自制止。
勸悅品第二十
若修行發羸弱心,心自念言,我得善利,脫乎八難得閑居自在,已逮遇一切智師,而有歸命其法無欲眾僧具成。已梵行種道。而有成者或向道者。
行空品第二十一
若修行者有吾我想,而不入空則自剋責。三界皆空,萬物無常有是計者,諫進其心令不放逸,誘進道心使解空無除吾我想。並說明身為地、水、火、風、空、神六事合成。修行人當作是觀,吾未解道計有吾我恩愛之著普護身色,老病將至無常對到忽盡滅矣,今適捨色心無所樂,以智慧法分別散壞,四大五陰今已解了。色痛想行識諸入之衰皆非我所,如今五陰非身所有。過去當來現在亦然,其觀生死以如是者,便能具足得至脫門,欲求空者順行若斯。
神足品第二十二
修行者,或先得寂而後入觀,或先得觀然後入寂。說明其心正住不動不亂而不放逸,是為寂相。尋因其行心觀正法,省察所作而見本無,因其形相是謂為觀。修行者以惡露(不淨)觀、數息守出入息,而入寂從諸禪定進而成就神足,故修行當念惡露數息思定。
數息品第二十三
修行者當自念,雖得諸禪定,但尚未及解脫。思惟所用察心,無常古空脫吾我,其心之本皆從因緣轉相接引從,進而證得果。接著說明由數息守意求定,即出息為安入息為般,隨息出入而無他念,是謂數息出入。數息守意有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四事及行數息或長或短是為二瑕,和數息長則知、息短亦知、息動身則知、息和釋即知、遭喜悅則知、遇安則知、心所趣即知心、柔順則知、心所覺即知、心歡喜則知心、伏即知、心解脫即知、見無常則知、若無欲則知、觀寂然即知、見道趣即知是為數息十六特勝。並說明三十七道品及斷諸煩惱而成就聖道,這一切都是可從數息中得成就。
觀品第二十四
修行者當如是作觀,至閑居獨處樹下,察五陰本見如審諦,苦空無常非身之定色痛想行識,身則本無,五十五事無可貪者亦無處所。並以四事觀其無常,修行者所觀如是,已逮道諦見一切形皆猶毒蛇。
學地品第二十五
修行者已得道跡,見諸五樂皆歸無常。但見色聲香味細滑之念而不能盡除,此時修行作惡露觀,永脫色欲及諸怒癡,諦見五陰所從起滅,滅盡為定知見如是。便斷五結而無陰蓋,得不還道,再當求一心至無學地諦見無著。
無學地品第二十六
修行者已在學地不樂終始,已無所樂不貪三界,超色無色斷一切結,志念根力及諸覺意,見滅為寂是謂永定。諸漏永盡修潔梵行。所作已辦棄捐重擔。逮得己利生死則斷。
無學品第二十七
修行者住於有餘泥洹之界,畢故不造不復受身。而心專一未曾放逸,在諸色聲香味細滑,離一切著無復取捨,窮盡苦根,設至無餘泥洹之界。而滅度者漸漸免苦,是故此經名曰修行。
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
若修行者見六道輪迴之苦,雖至泥洹知羅漢限不至究竟,見佛受教發大意為菩薩,以得無所從生法忍一切深慧。還入三世度一切眾生,而行六度萬行。
緣覺品第二十九
若奉教六度無極而皆有想,欲得尊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重,便墮緣覺。以三界火宅喻大乘無有三道。
菩薩品第三十
菩薩為一切導解三界空,一切如化,五陰猶幻,不惡生死而滅其身,開化十方為示正路。嗟嘆菩薩深遠無侶,周旋三界度脫生死,明人因此聞菩薩教。皆發無上正真道意也。菩薩學道稍稍漸前至無極慧,因六度無極分別空行,積功累德無央數劫乃得佛道。
和本經同本異譯的另有二部:
1.後漢.安世高譯,《道地經》,一卷,《大正藏》第十五冊。
2.後漢.支曜譯,《小道地經》,一卷,《大正藏》第十五冊。
安世高所譯(大)《道地經》,僅為晉譯的一部分。對校二譯,知道晉譯的長行與重頌相雜,與安譯本是一樣的。安譯雖一律譯為長行,然如「從後縛束說」,「從後現說」;「從後現譬說」,「從後說」等文句,都就是「復說頌曰」的異譯。長行與頌間雜的文體,是為了適應不同興趣的;大乘經也多數採取這種文體。長行與頌間雜的文體,雖安譯與晉譯相同,但審細的研考起來,僧伽羅剎原作,僅有偈頌,長行為後人的解說。但紊亂了本與釋的形式,改編為長行與重頌的文體。本經每品先有讚頌,後有結偈,也應該是改編者所增入的。本是譬喻化的禪集,改編為一般的講說集,因講說的方便,先讚佛德,說本生,末又結頌;成為二十七章。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top
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服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