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菩提心要  / 第 102 期

佛性

亞倫˙華勒斯(B.Alan Wallace)著 釋見芊 林鳳津合譯



佛性有兩個主要的面向:一是需要發掘的,另一則是需要培育。關於第一個面向,據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本質的、無始的、永不毀壞的本性。而此本性似乎是深藏不現,以致一般的理解無從察覺,但它卻是無限智慧及慈悲的源頭。

這可用以下的比喻來說明:想像一個貧困的人,住在僅有的小陋屋,他有所不知的是:在其陋屋的泥土之下,有無盡的金礦。若是他一直不知道這份隱藏的財富,窮人依然貧困。但假若他多探查自己的住處,必將發現這深不可測的財富。相同地,我們要做的只是揭示本性,我們將發現無盡的智慧、慈愛及力量的來源。我們不須要從任何外在事物或處所索求。佛性本來就存在。以此觀點來看,佛性不須任何添加物。不需背誦經典、祈禱或累積功德來創造它。個人所要做的,只是把它發掘出來而已。

這個面向揭示佛性本身,即為法身。法身是無區別、無分隔、無所不在的。當個人的佛性完全顯露時,他的心所呈顯的就是法身。而且在成佛時,個人所經驗到的法身,本質上,與他人的法身無所分別。就好像大海化為一滴滴的水滴。覺悟者的覺醒與法身合而為一。然而此人的身分並未喪失,心識的連續性仍然維持。

佛性的第二個面向是需要去發展成長的,並藉由靈性的修持而達到圓滿。種子的比喻常用於此。如同一顆種子有成長為茂盛大樹的潛能,佛性亦能成佛。與種子不同的是:佛性不能被毀滅。它純然就在那裡,一直存在,像一顆種子般的,當遇到適當的環境就準備好要發芽。而發芽的條件,例如:有益的靈性教導及修習,或是有一個心靈導師。這些條件,促使我們得以修行。

現在,我們遇到的難題之一是:既然佛性本質上是圓滿無瑕,怎麼會需要發展與培育呢?答案或許是「洞見」。換句話說,無論我們將佛性本身視為圓滿、無需培育;或是認為佛性必須逐步發展與成熟。邁向成佛,這或許非關於佛性本身,而是在於我們如何看待佛性。

假如我們從佛性自身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可能會推論出它不是逐步開展而來。因為從一位完全醒悟的佛的特性來看,佛性本是無瑕的,無須培育。但若從凡夫的視角來看佛性,我們體認到:必須藉由靈性修習來驅除無明。當我們有進展時,將見到無明消散,心因而淨化。由這個觀點來看,或許可以理解:佛性的逐步發展面向。

關於佛陀本身的覺悟,有兩個對比的觀點,一為上座部佛教的看法,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直到最後一世才成佛。有一個關鍵點:當他到達靈性的覺醒時,那是在他三十五歲時的一個早晨。

而從大乘佛教的觀點,我們得到一個相當不同的圖案:佛陀出生前,他已經是一個完全覺醒者。化身為歷史上的佛陀,勤勉精進於苦行並找尋中道;然而,這些僅是「展現」他這一尊佛的行為。從有情的觀點來說,他似乎是經由不斷精進達到覺醒;但從超凡的視角來看,將顯示出:在此佛道修行過程中,他自始至終都是覺悟的。

我們必須先相信佛性的存在,但佛性是可以被喚醒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喚醒呢?一個重要的基本元素是大慈悲心的培養,而大悲心是奠基於體認有情的本性是相同的。佛性也可以經由禪觀,抵達我們自性之處。伴隨慈心作為重要元素,喚醒佛性,然後開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朝向覺悟、行菩薩道之門。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簡.史密斯(Jean Smith)編輯的《心輪》﹙Radiant  Mind ──Essenti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exts﹚。本書由Riverhead Books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