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10 期

收拾行囊 好出發——菩薩道的前準備

從發願修行菩薩道的那一刻起,就是選擇走上一條長遠、廣大、承載著自己與眾生的道路。
栽培一棵樹木不能欠缺肥沃的泥土、適當的水分、充足的陽光等,這些條件誘導種子發芽,進而長成頂天立地的大樹;同樣的,菩薩在前準備時期,也須要具備深厚的資糧,以及廣大的願力,小心呵護菩提心種子的成熟與發芽。

 

資糧打造的沃土

想要發起菩提心,菩薩首先要累積各種深厚的資糧,概括來說,就是要「深種善根」。顧名思義,「善根」是一切良善行為的根本,主要有三種:沒有貪求的欲望;沒有易怒的瞋恚;思考清清楚楚,不愚痴。

菩薩時刻思惟,將這三種善根深深地、牢牢地紮在自己的心中,自然好樂所有良善的行為,努力積累各式各樣的資糧。這些資糧包括:喜好聽聞佛法;跟隨好的老師學習;將佛法落實在身心中;信解並發願達到佛陀的智慧等。尤其當見到眾生受苦時,菩薩的悲憫心更是油然而生。
 
願力帶來的滋潤
有了深厚的資糧,菩薩進一步在心裡立下廣大的志願:「為了獲得佛陀的智慧;為了如同佛陀,處眾無所畏懼;為了能夠付出最純淨、不求回報的慈悲;為了能隨時隨地,轉大法輪;為了救護世間的一切;為了淨化所有的國度,沒有障礙。」所作所為、所有的資糧,皆導向這份渴望。清晰而堅定的目標,成為菩薩心中源源不絕的滋潤。
 
以菩提心為種子
有肥沃的土壤、豐沛的水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健康飽滿的種子。一顆優良的菩提心種子,必須符合下列幾項條件:

§ 對修行成佛有百分百的信心以及勢在必得的決心。

§ 樂意學習各種幫助眾生的善巧方便,不管是要以多國語言表達、為眾生治病養身去除病痛、算術音律……只要能有利於眾生,全都在所不辭。

§ 雖然處在世間,做世間事,其實內心清楚地通達世間的真實相貌;最重要的是:具備想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大悲心。
 
從大悲心中生起
「大悲心」是希望幫助一切眾生解脫的心。菩提心不由禪定中來;不由智慧中來;而是從大悲心中生起。如果把般若智慧比喻成諸佛的母親,那麼大悲心可就是諸佛的祖母了。
 
菩薩漸次的修習大悲心,從有限的、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付出開始,一點一滴擴展心量,直至把一切眾生視如父母、孩子,甚至等同自己,沒有分別。不論身外或身內的一切,全部都可以給予眾生,絲毫不吝惜。
 
因為這一份大慈悲力,菩薩遇到事情不覺得困難或痛苦;在長遠的生死輪迴中,不感到厭倦;也不急著追求個人的解脫和快樂。即使他的能力,要體證涅槃,早已綽綽有餘。
 
也因為這份大悲心,菩薩致力於般若智慧的修習。因為他深深明白:唯有智慧,才能真正幫助眾生。而這份與空性相應的出世間智慧,也溫柔地回過頭,守護著菩薩的菩提心。讓菩薩不因為入世的悲心,對眾生產生執著。這也正是大悲心,與世間的慈善、關懷、憐憫不同之處—— 無所求,唯有付出而已。這種慈悲與智慧二者合一,悲智雙運,才是菩薩道真正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