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10 期

乍醒, 驚喜相見——歡喜地(一)

滅苦如大海

當菩薩發起菩提心時,他就超越了一般人,進入歡喜地。就像小王子註定會繼承國王的王位,誕生在佛陀家中的菩薩,心中明白:「我必定會成為佛陀。」在無始生死中遭遇的苦迫,他幾乎已經滅減。所滅除的苦,仿若大海的海水那樣多;而剩下的苦迫,僅僅如同針尖上的二、三滴水珠。因此,菩薩沉浸在筆墨難以形容、極致的歡喜快樂之中。
 
初地菩薩總是安適喜悅,隨時隨地散發著快樂的氣息。他不喜歡和人爭鬥,也盡量避免惹人生惱,更不用說去傷害別人。即使面對冥頑惡劣的人,他依然不生氣,保有一份理解的慈悲。對於三寶、對於一切佛法都有著清淨的信心。此外,雖然他如此柔軟,卻也相當勇猛,因為親眼看到自己多麼接近覺悟,所以他更加勇猛的修行。

 

快樂的源泉

池塘的水能保持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的注入。支持初地菩薩歡喜的源泉,又是什麼呢?

原來,初地菩薩如此歡喜,是因為他心中總是憶念佛陀;憶念佛法的殊勝;也憶念和自己一同幫助眾生的菩薩們。他想到菩薩的行為是多麼稀有、難得,不但一般人比不上,連那些追求個人解脫的修行者也很難做到;他想到菩薩的修行法門如此清淨、珍貴;想到菩薩們追尋佛陀教化眾生的腳步,喜悅之情便充滿胸臆。

他又進一步思惟:「我已經超越被煩惱糾纏的世間,不再是一般凡夫了!我是多麼幸運,能夠親近一切諸佛,獲得出世間的智慧,同時成為眾生的依靠!我敢確定:自己將不再墮落惡道,並且遠離所有的恐怖和害怕!」一想到這些,菩薩內心湧出的快樂,更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永遠消逝的五怖畏
之所以會恐懼、害怕,來自於有「我」的想法。也就是以為存在著一個恆常不變、可以完全掌握控制的個體。

因為想要維持、經營「我」及「我的所有物」,面對未來的茫然與不可掌控,便產生恐懼。歡喜地菩薩深觀緣起,體會到世間萬象相依相待,哪裡有真實不變的「我」呢?既然沒有「我」,也就沒有所謂的恐懼和害怕了!
 
因為通達無我,歡喜地菩薩徹徹底底地遠離了五種怖畏:
§ 不活畏 初地菩薩一點兒也不擔心生活困難,也不為謀取生計而操煩。因為菩薩知道自己修習眾多福德,又能夠承辦種種困難的事 情,自然不必擔憂生活。更重要的是:菩薩內心知足,不論得好得壞,都能隨遇而安。

§ 惡名畏 俗語說:「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一般人總是希望得到讚美和恭敬,希望別人給予利益好處,而害怕遭受批評毀謗。菩薩不在乎這些,他的心只想著要為眾生付出,而不渴望從眾生身上獲得什麼。即使只是一句小小的讚美,也無所願求。
 
§ 死畏 一般人畏懼的死亡,菩薩坦然面對。因為菩薩明白:不論帝王將相、天仙鬼神,就算是解脫的聖者,色身終會有盡頭。菩薩也很清楚:其實每個人,在過去漫長的輪迴中,早已死去無數次。假使將一個人過去世死亡的骨骸堆疊起來,可是比喜馬拉雅山還要高啊!如此,死亡又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 惡道畏 會害怕死亡,很大的原因是對死後世界的無知。許多人活著時不修善業、不做好事,當然害怕死後墮入惡道。如大樹倒下時,必朝著樹幹原先傾斜的方向,菩薩相信自己長時間多修福德,在正法上具念,命終將會投生到善趣。更重要的,菩薩對佛陀、對於佛法有著強烈的信心,即使死去也不會離開諸佛菩薩。只要還記得修行,還記得自己的願,到哪裡去,又有什麼可怕呢?

§ 大眾威德畏 在眾人面前會心生膽怯、手足無措嗎?菩薩不追求「我」的名聲、「我」的評價,所以沒有這種困擾。菩薩的自信,來自於對諸佛的完全肯定和信任。況且菩薩相信:自己所聽聞的佛法,所修習的菩薩道,遠遠勝過世間的一切。既然無與倫比,自然無所怖畏。
 

淨治一片清涼地

田畦在正式栽種前,要先整地耙田、清除雜質、追肥培土,使其達到最佳的狀態,以提升並確保後續的栽種品質。相同的,進入初地的菩薩,在正修之前,要先確認自己具備三種態度:大悲為首、廣大志樂、勤修善根。而在勤修的善根中,又包括淨信、勤修和迴向三類。

菩薩必須再次確定自己的出發點,是心含眾生的大悲心。在大悲的引領中,立下的志願如同須彌山王,絕不動搖,進而勤修一切善根。在善根的修習中,菩薩懷抱著清淨的信心,把佛法和修行看作無比珍貴的寶物,勤奮修學,絲毫不感到厭倦。最後,並將所有的努力,都導向成就佛道。

事實上,這樣的態度不僅適用於歡喜地,在每一地修習時,皆能協助菩薩清淨修治,安住在每一地之中。

 

十個「我願意」

在歡喜地,菩薩有兩個主修法門,一個是發起十個廣大悲願,另一個是落實十種清淨行為。發願有利於心的確立方向,透過發願,心會更加堅定有力。歡喜地菩薩是如此立下十個大願:

§  見佛廣供養 我發願:從初發菩提心開始,直到成佛的時刻,對於所有諸佛菩薩,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一切所需物品,並且以恭敬心尊重承事。

§  護持諸佛法 我發願:護持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守護、力行實踐、親身體證,乃至和他人分享。

§ 攝取大仙道 我發願:在一切世界裡,只要有佛陀出現於世,我都前往親近,請佛陀為眾生說法。將聽聞、行持佛法,當作生生世世最重要的事。
 
§ 修行最勝行 我發願:所做的一切菩薩行,純淨無染、廣大無量。不僅自己累積種種成佛資糧,也能將這份修行菩薩道的方法,告訴所有眾生,令他們的善心增長。

 
§ 成熟諸群生 我發願:對於所有的眾生,不論卵生、胎生、溼氣所生,乃至變化而生,都盡心盡力去幫助。透過教導,讓他們也能修學佛法,永遠斷除生死痛苦,安住在成佛的道路上。

§ 十方皆知見 我發願:對於十方世界中,不同國土、不同文化、不同心性的眾生,都能清楚明瞭,並且深刻理解。如此,我將更善巧、更貼切地度化他們。

§ 嚴淨佛國土 我發願:使無數無量的國土清淨,將各式各樣的煩惱、錯誤的知見、惡劣貧瘠的環境、人為或自然的災難等,都––淨化。並且以光明妙好的器物莊嚴國土,讓生活其中的眾生,身心舒適安樂。

§ 平等共一心 我發願:和所有菩薩道的修行者,互相關懷提攜,彼此之間沒有競爭,沒有嫉妒,更沒有冤仇,朝向共同的修學目標前進。更願所有的眾生,都能早日成就佛道。

§ 所作皆不空 我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不論何種情況都不會退失轉變。我所做的一切不會白費,見到或聽到我說話的人,皆能得到佛法的智慧。就如同「大藥王樹」* 或「如意寶」* 一樣,能利益無量眾生。

§ 示現成正覺 我發願:在所有的世界,示現誕生、出家、修行、證悟、弘法、入滅的成佛之道,讓眾生能追隨修行。看似以一種音聲說法,卻令一切眾生各得所需;示現進入寂滅涅槃,卻不中斷救度眾生的菩薩作為;以種種神通智慧。自在的變化,身影充滿十方世界。

 

【註】

藥王樹:治病的奇樹,生在雪山山頂。只要將此樹的樹皮塗在瘡口上,隨即癒合,甚至連疤痕都不會留下。更奇特的是,此樹的樹皮隨取隨生,用之不盡。
 
如意寶:又叫做「摩尼珠」,此寶能生出一切,滿足眾生的所有願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