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10 期

乍醒, 驚喜相見——歡喜地(二)

走到時空盡頭
菩薩又進一步決意:「我所發的這些願,就像宇宙一樣寬廣,並將持續到時間的盡頭, 沒有中斷、休息。除非眾生已經全部解脫;虛空到達了邊際;或是佛陀的智慧和境界出現滯礙,我的願才可能中止。但是,眾生、虛空、佛陀的智慧和境界都是廣大不可限量的, 因此, 我的願永無停歇。」

歡喜地菩薩所發的十大願, 不論在空間或時間上,都無窮無盡,綿綿密密地承載著眾生,溫柔而又強壯。此十大願更是菩薩行者的眾願之首, 經中如此讚嘆:「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
 

踐行十種清淨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發起廣大願之後,自然也要有實際的作為。歡喜地菩薩的另一個主修法門,就是十淨行。寬廣無邊的願,促使歡喜地菩薩的心,發展出柔軟、隨順、謙下,卻也寂靜不動的素質,使菩薩更容易落實十種清淨的菩薩行:
 
§相信 相信佛陀圓滿的境界和果德;相信佛陀說的法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相信佛陀的成就不是一蹴可幾,而是經過菩薩道的修行,一點一滴的累積資糧;更相信自己依循著佛陀走過的路,完成十地的修鍊,也終將到達那個究竟的目的地。
 
§悲、慈 「悲」和「慈」是十種清淨行中的第二和第三種。「悲」是拔除痛苦,「慈」則是進一步給予快樂。菩薩體會到佛陀所教導的法,是如此深奧、寂靜。他清楚正觀萬事萬物的變化不真實,致力於淨化種種煩惱;所有事物全然放下,唯獨一樣不忍心捨離,那就是使眾生離苦得樂的大悲心。菩薩見到眾生陷在慳貪、憍慢、嫉妒、渴愛的羅網中,被忿恨的火焰燃燒,言行心念無不是增添自己的苦惱,完全無法逃脫。於是,菩薩決定拔除眾生的痛苦,將他們安置在究竟的快樂之中。

§布施 因為上述的大悲心和大慈心,所以,菩薩對於所有的事物,都樂於布施,絲毫不感到吝惜。分享帶來的喜悅,潤澤了歡喜地菩薩的心。若說這樣的布施有所謂的功德,菩薩不為求人天福報,亦不求舒適安樂,乃至不為個人的修行解脫和出離。一切所作所為,只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成就平等大捨,利益無量眾生。
 
§無有疲厭 有了大悲心、大慈心,還有廣大布施的心,菩薩對於所有能利益眾生的事,自然是不疲不厭。無論是世間事的協助,或是出世間法的扶持,菩薩皆具豐沛的熱忱,不畏麻煩。
 
§知諸經論 如之前所說,菩薩認真修習智慧,因為他知道唯有智慧,才能真正幫助眾生。佛陀的智慧貯存於經典背後,秉持著不疲不厭、想要利益眾生的心,菩薩對於所有的經論都奮發學習,不會害怕怯弱、望之卻步。

§善解世法 有了佛法智慧,菩薩還要學習如何運用。面對世間的一切,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怎樣做才是最恰當的?……這些學問大不易。尤其面對不同根性的眾生,隨著他們的能力、風俗、習慣等,如何給予適時適性的教化,這些都是菩薩的功課。

§慚愧 雖然已經進入十地修行,歡喜地菩薩還是心心念念,勤求二地以上的菩薩境界。時時保有慚愧的心,提醒自己不可以自得意滿,反而要更謙虛、更努力地修行。

§堅固道力 幫助他人很重要,但個人內在的提升也不可忽略,雙管齊下才能相輔相成,走得長遠。菩薩雖然一心想要利益眾生,但也不忘自己對於解脫煩惱、涅槃寂靜的好樂。體會人世間的苦迫,精勤修行解脫,讓出離的心成為堅固的後盾,更有助於菩薩道的修行,避免產生對人世間的留戀和執著。

§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提供物資、恭敬侍奉等,是供養諸佛的方式;依照佛陀所教導的佛法來修行,更是最上等的供養。菩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遵循佛陀的教誨,全心全意跟著佛陀的腳步,走在菩提大道上。

上述十種清淨的行為,是歡喜地菩薩努力踐行的方向,更是我們學習的楷則,您完成多少了呢?
 
從小小布施到大捨成就
「布施」是十種清淨行的第四個,也是歡喜地菩薩最主要的學習。經言:「是(歡喜地)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在十波羅蜜的修習中,歡喜地菩薩著重布施波羅蜜的圓滿,因此在這裡對布施多做一些介紹。

當我們擁有很多的時候,分一些給別人,不困難;但當我們擁有的很少,要布施就十分難得。其實「多」或「少」,只是心的感受和定義。歡喜地菩薩內心豐足常樂,更重要的是,他對於一切事物有空性的體驗,因此樂於布施,無所吝惜。不僅像金銀珍寶這類的財物,若是有人向菩薩乞求房舍園林、妻子兒女,甚至想要菩薩的頭、目、手、足、血、肉、骨、髓,只要能夠求得佛陀的廣大智慧,能夠對眾生有所幫助,菩薩都心甘情願。

此外,除了財物上的布施,擴大其內涵,更有「法施」和「無畏施」。「法施」是以醫藥、工巧、文學等知識技能幫助別人,或是教導他人學佛修行,讓他們的生命更加提昇、更豐富快樂。而「無畏施」則是解除別人的緊張、焦慮、不安等。有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也是寶貴的無畏施。
 
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過去當菩薩時,曾在雪山修行,帝釋天王化身羅剎前來試探,說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個偈頌。菩薩為了聽聞後半偈頌,答應將自己的身體布施為羅剎的食物。那時,路旁的樹神曾不解地問菩薩:「如是偈者,何所利益?」菩薩回答:這偈頌是諸佛所說開空法道,「我為此法棄捨身命,……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為求諸佛智慧,為利一切有情,何憂何懼?然而,菩薩難行能行,難捨能捨;是什麼原因,讓菩薩能如此喜捨呢?在《華嚴經》中言:「見諸眾生,發一子想、父母想、福田想、難報恩想、師想、佛想,大慈悲心悉普覆之。」將眾生視如唯一獨子,或如父如母,甚至尊貴如佛,自然無所吝惜。

更重要的,菩薩在布施時,內心與空觀相應。菩薩不執著「我在布施」,清楚這些布施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敗壞、消失,即使是自己,也不停的在變化中。沒有什麼人在布施,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更沒有所謂的回報或功德。「菩薩觀察一切法,誰為度脫眾生者?為度脫誰至何處?解空不捨布施心。」因為這樣的布施,成就菩薩廣大的放捨心量。
 
抉擇布施的智慧
了解到歡喜地菩薩的布施境界,或許有人會疑惑:任何情況都必須布施嗎?菩薩的境界是不是太難學習了?關於這一點,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或許可以當作補充參考。

彌勒菩薩提到,有四種情況菩薩不應該布施:
§  超過自己的負荷 如果要行的布施超過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不但達不到效果,還可能損害自己原先的善心,或是令他人起煩惱。這樣的布施是不恰當的。
 
§ 索求非法物品 如果要求的物品違背國家法律、佛教的戒律,例如:毒品、槍械等,都不應該給予。

§ 對眾生沒有裨益 如果布施的內容沒有助益,反而會損害眾生,例如:助長酗酒、賭博、傷生等,那樣的情況不應布施。

§ 為了調伏惡習 如果來求布施的人是故意搗亂,或是貪婪無度、心智狂亂等,布施只會增長對方的貪欲、惡念,反而有所過失。為了調伏對方的惡習,不應當布施。
 
綜合來說,布施的原則,就是讓接受的人得到真正的利益,讓自己的道業有所增益,如此才是值得做的布施。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歡喜地菩薩在修行上的精勤、認真及廣大願力,為他帶來不可思議的相應果報。他可以親見百千萬億諸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也因為供養諸佛的這份功德,得以成就四攝法中的布施和愛語,同時圓滿布施波羅蜜。
 
如同善巧的鍊金師,一而再,再而三,將金礦置於烈火中鎔冶,為的就是在高溫中,提煉出明淨調柔、隨意堪用的真金。歡喜地菩薩日夜無懈倦地修習,所有的善根益發純粹明淨,隨著菩薩的心意,全然迴向一切智地。
 
他的福報廣大,多投生豪貴之家,隨心所欲,自在無礙。他的一切所作所為,不離佛法僧三寶,不離菩薩道業,心中更是充滿著信心和勇猛。菩薩如此自我期許:「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穿越生死曠野
菩薩在歡喜地時,樂於親近善知識,推求請問。圓滿歡喜地後,菩薩並不因此自得意滿,反而更加好問第二、第三……乃至第十地的修行之法。因此菩薩善知每一地的地相、果德、淨治方法,並且落實於修行,無有斷絕,直到成就佛陀的光明智慧。

好比智慧的大商主,要帶領商隊,前往遠方的大城。在未出發前,會先打聽清楚行進的路線,以及道路中的一切安危之事。然後做好事前準備,備妥所需資糧,才能率領商眾平安到達目的大城。

菩薩商主也是如此。在初地時,就先了解諸地修行的障礙及對治之法,清楚該如何圓滿十地,到達佛陀之處。然後才具足福智資糧,率領一切眾生穿越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穩抵達智慧之城,使自己和眾生皆能免除患難。

以上,便是略說菩薩歡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