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01 期

念佛怎麼念?

編輯組

念佛法門必須自力、念力與佛力和合,才能成就往生。能否感通阿彌陀佛願力接引,取決於誠敬;念佛功夫深淺,則取決於專精。因此,無論採取哪樣念佛方法,基本精神態度就是:誠敬專精。至於古來祖師大德積累許多念佛方法,今列十種常用方法,略作介紹:
 (一)十念法:每日清晨洗漱完畢,面西合掌,然後,吸進一口氣連續念佛,至下一次吸氣停。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次,名為十念。隨氣長短,不限佛號數目。念時,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如此十次,連續不斷,重點在令心不散,藉氣束心。隨氣長短,不可勉強多念,多念傷氣。若想加功課,可加早晚各一次十念或早午晚各三次。
 (二)十念記數法: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需念得分明,也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再從一句至十句念;不要念到二十、三十,隨念隨記。若費力,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有主張一邊念一邊用念珠記數;也有主張不用念珠,只憑心記。重點在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全心力量在一句佛號,不但去妄想,且最能養神。這是攝心念佛的究竟妙法。
 (三)追頂念:念佛要一心不亂,只以一句佛號,一句頂一句,一聲追一聲,如猛將提刀捉賊,努力直前,不少休息,中間不留間隙。要注意:高聲傷氣,逼氣動火,默努傷血,輕鬆養識,沉靜墮昏。這種念佛法可於每支香念佛末後一用,或者妄想極強時用,需善用,否則容易受病。
 (四)高聲念;神智昏沉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聲聲快足,乃至高亢入雲,心易專而雜念少。
 (五)金剛念:如果心氣不適,或場合不方便,但動口唇,聲在唇齒間。金剛持又稱半明半默持,數目不計多少,心憶而動於舌;舌動而返於心;舌既有聲,耳還自聽,綿綿密密,是為心念心聽。
 (六)隨息念佛:氣靜心平時,觀出入息,每一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吸氣念「南無」,呼氣念「阿彌陀佛」),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行住坐臥,皆可行之。
 (七)繫緣念: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繫念佛號。雖事務忙碌,內心亦不忘彌陀佛及憶念淨土。
 (八)觀字念:當徐徐稱念佛號時,隨每字音聲,內觀字形,或觀中文字形「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意根觀字形清清楚楚。聲與字相應不亂,以這種方式攝心,功效顯著。
 (九)持名與觀想合修:經行疲乏時,靜坐觀佛,坐久則經行稱名念佛。靜坐時,可觀想佛像與淨土莊嚴。觀想念佛略舉幾個:
 ◎自坐蓮花想:觀想面前有一朵大蓮花,顏色不拘,如車輪一般大,花瓣樣狀分明,想自身坐在蓮花中,端然不動。作蓮花合想,作蓮花開想。當花開時,有五百光照身,見佛菩薩及淨土,聽聞妙法。
 ◎白毫觀:觀想阿彌陀佛丈六金身,趺坐蓮花寶台,端正無比。兩眉之間,有白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柔軟如兜羅棉,白如雪,外有八稜,右旋宛轉,中則虛空,放淨光明。作此想時,停心住念,心內憶念「白毫相光」四字,愈久愈妙。《觀經》云:「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阿彌陀佛觀:可觀想阿彌陀佛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如黃金山,出於海面。亦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如妙香天樂、泉池流水、寶樹寶網,一一憶念,一境一幕,猶如神遊其境。
 (十)臨睡觀念法:準備入觀或臨睡前,一心合掌,正面西向,或坐或立或跪,十聲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聖眾後,祈念:「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某甲,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善導大師發願文〉)發願之後,便正念入觀,或是正念而睡,不可散心雜話。如此虔敬地做,可能會正在發願時或睡夢中,見到彌陀聖眾或極樂淨土,只要專注一心一意地實行,必定如你所願。
 續藏《念佛百法》有更詳細的介紹。
 

【參考資料】
1.《淨土教概論》,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師譯,台北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2.《淨土與禪》,印順著,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
3.《淨土宗教程》,魏磊著,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4.《中國淨土宗通史》,陳揚炯著,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