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專欄 / 春風化雨 / 第 103 期

四聖諦

釋悟因

佛法的核心思想是四聖諦,即:苦是聖諦;苦的集是聖諦;苦的滅是聖諦;苦滅的方法是聖諦。 四聖諦是佛陀覺證的真理,也是一個可以驗證、人人可以覺證的真理。

今天要講的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四聖諦,包括四項:苦是聖諦;苦的集是聖諦;苦的滅是聖諦;苦滅的方法是聖諦。四聖諦是佛陀覺證的真理,也是一個可以驗證、人人可以覺證的真理。佛教發生在印度,談到佛教的「覺」字,常常要回到佛陀的覺證、四聖諦的宣揚,以及覺證的根源、佛陀原始遊學的地方─印度來探討。


佛陀證悟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在現在的尼泊爾出生,那時候尼泊爾屬於印度的國土。佛陀身處當時的印度,看到社會階級的不平等,感觸到社會問題跟他自己身心的問題,就放棄太子的身分,在二十九歲時離開皇宮去追尋真理。經過六年的苦修,終於覺證四聖諦真理,而成為正覺的佛陀。佛陀成道的地方,就在印度的菩提伽耶。現在那裡有一座大塔,稱為菩提伽耶大塔,據說是佛陀滅後約二百年,印度阿育王為紀念佛陀所創建,後代屢次重修擴建而成如今的模樣。很多人去到菩提伽耶都說:那裡的磁場非常好,去到那裡都非常的感動。
  出家的太子剃下鬚髮成為一位修行人。他首先向二位仙人學習,二位老師分別教導他修學禪定。太子很快地獲得世間的最高禪定─四禪八定,但發現得不到解脫,就離開老師到苦行林修苦行。在苦行林,有父親淨飯王派的五位親戚陪伴同修。大家每天只吃一粒米一粒麥,結果瘦得前胸貼後背,直到肋骨浮現,還是不能達到究竟。又發現沒有體力無法修行,就到附近的尼連禪河沐浴,同時接受一位牧羊女供養羊奶。五位同伴看到太子這個情景,認為太子不再修行就離開他。此時佛陀的波羅蜜已成熟,他獨自一人來到菩提樹下,發誓「不成正覺,誓不起座」,就盤腿禪坐,直到開悟證道。佛陀證悟的真理就是四聖諦。
  佛陀成道以後,身意安然、自在解脫。他坐在菩提樹下思惟:世間的真理我已徹底證悟;世間的苦迫我已徹底解脫;那麼,此刻是入滅呢?或是走向人間?─佛陀證悟後的這番思惟,對佛法在世間有決定性的影響。後來佛陀決定留在人間說法。據經典記載,佛陀的決意是經過梵天神的請法。當梵天得知人間佛陀證悟,歡喜踴躍即刻向諸天傳送消息,消息馬上傳遍所有的欲界天、梵界諸天。於是梵天眾神都下來人間,環環圍繞著佛陀,請佛陀轉法輪。
  佛陀思惟:眾生的根性就像蓮花池的蓮花,有的盛放;有的含苞;有的雖然在污泥底下,因緣成熟,也能開出潔淨的蓮花。如此確定肯定,是佛陀對所證悟的四聖諦的確信─四聖諦確實是真理!這珍貴的法,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如今真理已被證悟,眾生一樣可以經由開示、引導而體證!佛陀如此省思後,決意說法,不久就從草座起座,堅定地走向人間!

佛陀宣揚四聖諦


  佛陀決定說法後,飲水思源,首先想到二位教導禪修的老師。佛陀想要報恩,認為二位老師已具備修學的基礎,體證真理應該很容易。就入禪定觀察老師的去向,然而二位老師都已經過世。佛陀又想到陪伴他修行的五位同修─五位同伴為了成就道業如此刻苦自勵,只要稍作提示應該很快能證悟真理。於是佛陀運用神通,看到他們在鹿野苑修行,就從菩提伽耶走路到鹿野苑。首先開悟證果的是阿若憍陳如,接著其他四位也一一得到成就,成為歷史上最早的比丘僧團。佛教開始出現在世間,就是從鹿野苑開始。鹿野苑在印度現在的「瓦拉那西」北邊一點點的地方。自古以來,這地方是一個很重要的宗教據點,修行人、沙門很多。
  五比丘是佛陀最早的出家弟子。接著佛陀度化一位富有人家的兒子耶舍出家。耶舍的父親是波羅奈城的首富,天天請女樂來家裡唱歌,跳舞享樂。但是耶舍覺得很無聊,常常思惟:人生只是如此嗎?有一天耶舍半夜醒來,看到舞女、歌女個個蓬頭亂髮、橫七豎八地躺著,突然感到非常地怖畏,不禁大叫一聲:「我現在是在屍林嗎?」就慌亂地走出家門,來到波羅奈河邊。這時佛陀在對岸經行,耶舍就脫了鞋子赤腳渡河。耶舍問佛陀:「佛陀!人生的意義為何?父親疼我,給我種種享樂,但是我就是不快樂!世上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佛陀就告訴耶舍五欲的過患,讚歎出家獨處山林、思惟觀察斷諸煩惱的方法。耶舍聽了馬上證得初果,並且發願歸依三寶。這時耶舍的父親正好帶一批人來找耶舍,看到耶舍的鞋子,就過河來問佛陀是否看到他的兒子。佛陀就先說法使他證得初果,穿著世俗種種珍寶莊嚴具的耶舍則證得阿羅漢果。這時夜深人靜,在闇夜裡,耶舍的父親眼前像點了一盞明燈,眼睛亮了起來,看到耶舍坐在佛陀的前面,就說:「孩子!跟我回家吧!你的母親想你,她很悲傷地哭泣。」佛陀問耶舍的父親:「已經證道的人還會回味世間的五欲美味嗎?」耶舍的父親說:「不會。」於是就讓耶舍出家了。接著有五十位朋友來找耶舍,他們請耶舍回家一起享樂。佛陀就跟他們說法,於是耶舍的五十位朋友留下來做沙門。那一年的夏安居,共有五十六位比丘跟隨佛陀出家。
  佛陀從三十五歲成道,終其一生對所有接觸的人宣揚真理,而所說的法都是以四聖諦為核心。四聖諦是解脫的真理、佛法的精髓。


佛陀弟子宣揚四聖諦


  四聖諦,「諦」,真理的意思。什麼叫做真理?如同科學求「真」,真理是遍一切時、處,它不是現在才存在,老古時候就存在了。佛說的四聖諦不但真實不虛,更遍及每一個人,它沒有離開我們的身心,任何人都可以來驗證這些真理。弟子們思惟、實踐佛陀的教法,無數的人一再地獲得與佛陀一樣的覺證,並且努力將正法傳揚下去。佛陀也鼓勵弟子們一個個分途到各地弘化。這情形很像在學校受教育,具備了基礎知識、知能,畢業後,要走向人群,服務社會,回饋所學。
  想想佛陀成道後的說法,至今依然跨越時空,傳播了二千五百餘年,由印度遍及中亞、東亞、東南亞、東北亞,歐洲、美洲、澳洲、非洲。如果佛陀成道後就入滅,沒有說法給世人聽,那麼我們只知道印度有一個聖人,一個令人稱道的智者而已。佛陀不但是印度的聖人,更是宇宙的覺者。佛陀的證悟是「自覺」,「說法」則是另一項成就─覺他。當初他走上出家的道路,是為了要解決人間的悲苦,成道之後,沒有忘記要走向人間宣揚真理,實踐他對人間的愛。
  佛陀八十歲臨入滅前,要求弟子再次確認四聖諦,弟子們回答佛陀:「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無論世間多麼無常,四聖諦絕不會變異!佛陀、佛陀的聖弟子以及任何對四聖諦真理確信的人,「先覺覺後覺」地體證、宣揚四聖諦,佛教的法輪就不斷地在世間推動、運轉,為黑暗的世間帶來光明與希望。


略釋四聖諦


  四聖諦最可貴的地方,是佛陀指出了「世間苦」與「世間滅」的雙重緣起。苦諦、集諦,是世間的真理;滅諦、道諦是出世間的真理。佛陀曾說:我所說的法,只有苦以及苦的解脫。世間是苦,佛陀透視世間的苦、苦的因,同時覺證世間的苦是可以出離的。「世間」指的是我們的存在情形,你看得到的一切。「出世間」是世間的超越、苦的止息,以及達到這究竟的方法。世間的苦,我們是知道的;知道以後,有辦法解決、處理。─這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對人類最大的貢獻,也是人類智慧的精華。
  佛教形容世間的苦、苦因是「結」,像繩結一樣。「解結」就是苦的解脫以及解脫的方法。這生命之繩的繫縛不是別人給的,因此解開這繩結還須自己來解。紫竹林精舍大殿的塑佛,他的手印就是「解結」的手,創意來自印度阿姜塔裡的一尊佛。有一年我去印度阿姜塔,那裡有一個洞窟,是公元前兩世紀時比丘們修行的地方。洞裡黑漆漆的。進去以後看到一尊佛,利用反射進去的光線才看得到,那尊佛的手印就是「解結」的樣子。我一看,當下非常感動,回來臺灣就發願要塑一尊這樣的佛像。佛陀終其一生不就是在教我們怎樣解結嗎?佛法徹頭徹尾,不就是使人聽了心安、眼睛亮起來,看到世間的光明嗎?「解結」的手印,也是佛陀「說法印」。象徵佛陀說法解眾生的結。
  佛陀如何為眾生解「結」?就是先開示世間的苦、苦因,揭露苦諦、集諦。了解苦及苦因,就會想到可不可以不要再受苦?可以。苦的滅、苦的止息是可以得到的,這就是「滅」諦。佛陀的證悟就是榜樣。那麼如何能不再受苦?有的人一生追尋真理、尋師訪道,就是在尋找解脫的方法。有的找到外道各種方法,並未能獲得解脫。確實能獲得苦的解脫的方法就是「道」諦—八正道。佛陀有很大部分的教示,是在開示「道」諦。有的人根基尚淺,佛陀就對他們說布施、持戒、修定等教法,這些是可以獲得人身或天身的增上方法。有的人因緣成熟,對世間的苦、苦因已經有幾分了解,也有解脫的意欲,佛陀就對他們說五蘊、六處、緣起等究竟法,這些是可以獲得解脫的「道」諦。

別釋四聖諦


苦諦


  以苦諦來說,佛陀開示世間的苦,說苦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種。「苦」是逼惱身心的意思。為什麼這八種苦會成為真理?我舉一個例子:古時候還沒有床墊時睡硬床鋪,睡得骨頭很痛。現在物資豐富睡的是床墊,厚厚一層。有比較舒服嗎?有。還會痛嗎?會。睡硬床會痛;睡床鋪也會痛;這個身體本來躺太久就會痛!這叫做合理,也是比較得力的語言。有句話說「有身故有苦」。八種苦是生命裡帶來的,苦的真理是普遍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驗證的。
  佛陀解析苦有時說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三種苦是從苦的特相歸納。什麼叫作苦苦?苦的重疊,苦上加苦的意思。這苦大多從五蘊身心而來。例如生病本身就會讓人不舒服、疼痛,病的苦受就在身體裡,於是你產生不悅、不樂的感覺,是苦上加苦;接著焦慮、抱怨、絕望,身心惱熱疲累,苦上加苦;如果加上失業,剛好婚姻產生變化,孩子考試又考不好,自己工作又被裁掉,苦更加深重憂惱。佛教所說的苦苦,除了自己本身的,也包括地震、颱風這種生存環境帶來的災難。地震、颱風使得生命流離、傷亡、財產流失,本來就很悲慘的了,若沒有正向的面對,內心憤怒、埋怨、不能接受、不好好善後處理,都會變成苦上加苦。人際關係的動盪,如愛別離、怨憎會也會形成苦苦。以怨憎會來說,本來彼此相遇相合,後來其中之一發生變化,從遇合變成背離,已經讓你不太自在了;若還要常常面對、冷眼相向,真的是苦上加苦。
  第二個苦是壞苦,可意之法變壞,產生對身心的逼惱。可意之法是指我喜歡的、合我意的。身體健康、年輕貌美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的,可是自然的法則使人的色身不斷地成熟、變化,所謂歲月催人老,身心逐漸逐漸的老化、敗壞,直到拖不動自己的身軀。我最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老驥伏櫪」。「櫪」是柵欄,馬場的柵欄。一匹馬已經老了,身體動不了,跑不動了。可是牠的脖子為什麼擱在柵欄邊緣呢?年輕時曾經努力地勞動、在沙場奔馳;現在如何呢?看著外面寬闊的天空,白雲是這樣的飄,…?年老了,心還在奔馳,頭腦還繼續想著以前年少的時光,想回到過去。可是身心世界已經變化、變壞,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無常是世間的實相,如果不能接受當下,只是扼腕、哀憐或想盡辦法要回到從前,種種憂傷、努力,只會徒然增加苦迫。
  第三個苦是行苦。「行」,指遷流變化的狀況。身心的遷流、角色的轉換、社會制度或習俗的改變帶來的衝擊、逼迫,都是行苦。舉社會制度或社會習俗的變化來說,早期的社會鼓勵婦女在先生去世後守寡。女人往往含辛茹苦獨自養育、照顧著孩子,這本來是很可貴的。等到孩子長大、娶媳婦,還是習慣的管教兒子、媳婦。有一天媳婦受不了了就跟婆婆說:「妳只想守著妳兒子,妳看到兒子結婚是不是在忌妒?」這位媽媽很難過,本來是好事卻被懷疑。
  對一位母親來說,孩子成長到某一個程度,就不希望再受長輩牽制,包括過多的關愛。既然孩子長大知道努力打拚,做媽媽的也要成長,懂得放手讓孩子飛翔,不要一直認為兒女是需要媽媽照顧的孩子。到時候誰照顧誰是不一定。這時自己要學習安頓自己,參加社團、宗教活動、念佛,安排自己的生活。
  世間無常一直在變化當中。現代的社會、世界局勢也是變數很大。記得以前聽說世界經濟的改變,物價波動差不多十七年一次循環。也就是存款生息十七年,差不多就回到原來本錢的幣值。現在是循環得更快了。面對遷流變化的世間,了解彼此是相互依存的狀況,覺知它,隨時調整自己的步伐、心態,才不會感到世間太多的苦迫。

集諦


  世間是苦,大家聽清楚了以後,回頭感受苦的逼迫,你就會開始整理苦的原因。你了解到很多苦迫來自無常、變化。在無常變化中有一些不能滿你的願:家人需要我,我不能生病;家庭經濟需要維持,先生不要被裁員、孩子不能失業;所愛的人天荒地老不要生變?…我們的內心可以無限的渴望。然而世間是無常、有限,你想控制,希望一把抓,當然要落空了。
  有一個笑話描述人們對世間的愛欲。有一個人將投胎出生為人,向閻羅王稟報。閻羅王問他:「你出生想要去哪裡?」他說:「我希望父親是尚書,兒子是狀元,家財萬貫,吃穿不虞匱乏,保險箱飽飽滿滿,太太健康美麗,兒女小孩多點無妨,前面的水池、後面的魚池滿滿…?」閻羅王笑說:「如果人間這麼無缺、美好,我這個位置讓你,我去投生做人!」每個人聽這故事都覺得很好笑!為什麼呢?明知世間不能事事圓滿,卻還是做著事事如我所願的期望。
  聽聞佛法最重要的是與自己內心相應,不論道理多深多淺,你聽得懂,穿透你的思想指導你,這就是佛法。世間無常,你是知道的;世間有限,你是知道的。可是為什麼內心對種種欲望不能滿足時,就心生悲傷、痛苦、悲泣、愁歎、惱恨?於是你了解世間是苦,苦因就是來自渴求、渴愛。明知道無常、有限,卻還是渴求、渴愛,這是一股無明衝動的勾引。如果繼續探索,你將發現,是無明的盲目衝動,串起一串生命之流。就是:由無明有行;緣行有識、名色、六處;由六處與六塵的接觸而生覺受、起貪愛;由貪愛而生貪著、取著、造業;引生未來的悲傷、痛苦、悲泣、愁歎、惱恨。佛陀說這生命之流將繼續流轉,直到無明、渴愛不再生起。
  今天會長引言說:「有天堂、地獄嗎?有!不是設一個閻羅王來押我們。地獄是自己走進去的。」這是佛教的主張。為何能如此肯定?因為「相應」。你自己知道這樣做,卻那樣做就會走向無邊的苦惱。如果知道這樣,就這樣做,儘管現在還沒有在天上享受,但是你可以得到天上那份的自在、喜悅、長壽。
  《四諦經》有一句話說到集諦、苦諦的關係:「集諦與苦諦是如此相應,你屢次去覺察、覺知,就能獲得它們是相應的見解。」

滅諦


  滅諦,苦的止息。這是從本質上來說。滅的是什麼?世間的苦。在何處滅呢?經典說:「在六入,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等六處。」在六入與六塵接觸之處,在觸受的當下,不受、捨斷、不再期盼,苦就在當處寂滅。或在生起六愛之處,六愛即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愛在哪裡生起,就在哪裡寂滅。覺知它們是地、水、火、風、空、識的集合,捨棄、斷除、不用,不再迷惑顛倒,於是愛盡苦盡。如何驗證是否已達到苦滅的境地呢?《四諦經》說:「若人對六入受及六愛無有愛著,對於兒子、家庭、僕人、田產、舍宅、起居、臥具、買賣、利息等,就都不再愛著。」
  從「六入觸生受」,或從「六塵生愛」的地方去滅苦,對於一位常常省思苦諦、集諦的人似乎不會太難。究竟的寂滅,是貪、瞋、痴的止息,不再受輪迴之苦。

道諦


  道諦,達到究竟的寂滅的方法或道路,也就是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即是戒、定、慧三學。其中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增上學;正定是定增上學;正見、正思惟、正念是慧增上學。而正精進,對於其餘七支,都是很好的支持者、策勵者。
  開始接觸八正道,你覺得好像離自己很遠。你知道佛法在告訴我們世間無常;但你覺得世事千變萬化,本來應付這些就很疲累。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應付裕如已經很難,何況要超越現況?應付世間,人有說是「經營」,經營事業、經營夫妻關係、經營自己的未來等等。無論是應付或說是經營,要記得,佛法在說「苦」,不是在說世間有很多問題,而是要知道苦、苦因。
  你聽懂我在說什麼─遇到事情先冷靜看清楚,不要慌亂;勇敢面對;然後接受現況,已經發生的事情你沒地方逃避,只得接受它同時開始處理。這就是正精進─已生之不善令斷,未生之善令生起。遇事你稍微思考一下,了解這不是別人身上的事情,你就向內觀看,時常把自己叫回來。時時覺知,是你最大的定力。所謂禪修,不是形式上的禪修,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增加一份與世間人不一樣的東西。你心靜下來,回到自己身心,向內心去省察、觀照。你的內心深處,有這種審察的力量。這就是智慧,這就是你的修行。
  我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張照片,那是我很喜歡的一張照片,在印度照的。是一個馬戲團,一個爸爸跟一個女兒兩個人在表演,兩個人都是印度人。他們表演什麼呢?爸爸把一根竹竿頂在頭上,女兒爬到爸爸的頭上,再立在竹竿上玩各種樂器,作各種動作變化。看著實在很危險。爸爸教女兒說,你爬上去的時候要記得一直看我的眼睛,你才會安穩不會跌下來。女兒大概曾經爬上去跌倒過,就說:「看你的眼睛沒有用。」有禪修的人就知道,站在竹竿上往下看另一個人的眼睛能夠平穩嗎?不可能。所有的平衡,都不是看什麼人的問題。怎麼站才會安穩,只有自己知道。那麼眼睛要看哪裡?只有靜下來,全神專注自己與竹竿接觸的那一點,才能掌握平衡。有走獨木橋的經驗嗎?走過獨木橋,你知道什麼叫作平衡。走鋼索的人也是這樣。那時候是集中精神往內看,看到內在安穩的力量產生達到平衡時,你才能夠再往外看、往前走。
  修安那般那(觀呼吸)也是一樣。修安那般那的禪修者,無論經行、打坐,注意力都放在呼吸上。你看他經行時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還能走得自在安然,因為他已經找到身心的平衡點。修安那般那可以進入禪定。如果你修安那般那,從你的身上找到安穩的力量,力量集中,可以應付世間更多的事情。
勸修
  苦諦,說世間是苦,不是叫我們不用工作、不用生活。說超越世間不是說白皮鞋擦黑油就叫超越!不是這樣的。該運動就運動;該吃飯就吃飯;該睡覺就安心睡;該工作就安心上工;地板髒了,要拖、要洗。─本來要應付的世事都還要進行,只是加上修定、修慧。回到自己的身上,尋找安穩的力量,再來應付世間,這就是道諦與滅諦。佛陀要幫眾生醫病、解結,那個結在哪裡,就從哪裡去解。
  我常說我發願生生世世在人間宏揚佛法,做比丘、比丘尼。到時候你們要來支持、再來聽法。如果勇猛精進,可以轉過來說:換你們來講,我來聽!(聽眾聽了有點嘩然!)為什麼你不能講呢?你聽得懂,你就會逐漸累積體驗。這叫做「諦」,真理。反過來問自己:真的有體會嗎?常常我們聽聞佛法,好像聽得懂,轉過身就忘記了。似現非現、似懂非懂。因為一般人往往從右耳聽進去,從左耳出來;或從耳朵聽進去,從嘴巴說出來,這樣在說和聽之間就只有三吋!光是聽聞沒有實修,定慧薄弱,無法發揮力量。體驗過的人,感覺就不一樣。
  四聖諦─真理,確實是真理,人人可以親驗。先求聽懂,接著親身修行體驗,這是需要的。
  
【編者註】本文是作者在2008年9月,於嘉義新鄉香藝文化園區,對新港及嘉義獅子會會友的三次演講中的第二次,經作者修訂潤飾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