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第 103 期

與古佛相遇01

中國石窟造像巡禮

圓光佛學研究中心圖像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 郭祐孟

郭祐孟老師的專長是佛教藝術、石窟圖像學及古文字書法。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碩士,曾任職於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空中大學人文學系、龍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等單位,現職是圓光佛學研究中心圖像文獻研究室的副研究員。 曾發表專題文章:〈台灣早期的觀音造像〉、〈如何欣賞臺灣古佛寺〉、〈盛唐佛教造像所蘊含的法華思想〉、〈敦煌密教石窟體用觀初探〉、〈敦煌隋代法華主題洞窟初探〉、〈敦煌石窟的盧舍那佛並八大菩薩曼荼羅初探〉、〈敦煌莫高窟華嚴經變研究:以唐代「七處九會圖」為主要課題〉等數十篇。

序說


  中國石窟造像很豐富,每一省份都有或多或少的分佈,目前還陸續有新的發現。由於題材非常多元,且質量豐富,所以想在短時間內,集中觀察各時期的造像變化,甘肅省便成為最佳選擇。這裡是中國早期石窟最密集的地方,隨著古絲路或河道的沿岸,進行石窟的開鑿。這個地方從兩晉五胡十六國時代,一直到明初,僧團的活動都沒有中斷過,時間超過一千年。明、清到民國時代,還是延續著修舊立新的佛事活動,只是不復前朝的盛況。其他,像是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名氣很大,但它的造像年限只能從北魏後期一直到唐代;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雖然也很有名,卻僅能作為北魏佛教的代表石窟。
  甘肅境內的石窟質量比較集中的地區,就在敦煌,最膾炙人口的是莫高窟,這是敦煌地區五大石窟群(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肅北五個廟、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之一而已。這兒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佛教藝術。譬如:貴族、寺院所主導的佛教藝術,具有深刻的學理,有濃厚的教義與實踐基礎來支持,石窟空間與造像內涵多經過整體的設計。又例如:個別僧人或一般老百姓為修功德而作,那麼義理性就不是那麼強烈,多屬於模仿與追福性質的功德窟。這兩種石窟類型當然具有不同的觀看角度與研究方法。

◎隴東庄浪石窟的北周泥塑坐佛。


  第一張給大家看的是隴東庄浪雲崖寺石窟的坐佛,是北周時期製作的。不曉得有沒有人看了很失望──怎麼會破成這個樣子?我想:「與古佛相遇」應該是「跟我們內心的佛相遇」。外在的緣起現象畢竟是無常變化,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主題。佛像當然呈現著佛法的本質,從這樣的態度來觀照,則能呼吸著三世諸佛的法流,也能見到佛陀法相的無盡莊嚴!
  西安被視為是古絲路的東方起點。事實上,也有許多人認為絲路的起點應該是洛陽,甚至更往山東地區尋找,或延伸到海外的日本境內。總之,絲路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豐富太多,一般就把西安做為絲路的起點吧。
  從西安開始往西邊出發—經過彬縣、靈台、涇川、平涼,進入所謂隴東地區;或走寶雞、天水,經過隴南地區,然後北行隴中定西—過蘭州,往武威,進入河西走廊,這些地方都遺留有許多古老的寺院和石窟。

隴東地區


  「隴東」是指甘肅省的東境,這裡的中小型石窟很多,留有非常豐富的文物。從前這些地方的水路和陸路都十分發達,現在卻經常缺水,而且交通不甚便利。在這裡進行田野調查,如果沒有良好的體力,實在很辛苦。

〔庄浪石窟〕

◎六○年代拍攝的庄浪石窟外景


  這是六○年代所拍攝的庄浪石窟外景,留有一批北周時代開鑿的石窟。古代有些石窟的本身其實就是寺院,或是寺院的一部分。所以,多座洞窟之間的配組關係就十分有意思了,好像寺院有大殿、有講堂、有禪修的地方、有齋堂、僧房等等。
  想要爬上崖面的石窟,攀岩是必須的。以前的高僧大德和虔誠的佛教徒,沒有現在便利的交通工具,他們是用怎麼樣的毅力去完成朝聖的任務呢?我覺得這一趟路,會給自己很多心靈的反省。生活在寶島台灣的我們,會認為凡事都很方便、很舒適,甚至可以掌控自然、規劃人生。但在那大西北的環境中,什麼都容易失控,大自然的力量太大了,人力微乎其微,這樣就更容易激發對於宗教的虔誠,發生許多感人的故事。

〔石窟群簡介〕


禮佛用石窟

◎禮佛用石窟


  這尊佛像在這個石窟群裡面,是提供給人禮拜用的。雖然經過修補,但是頭和手所佔的比例比較大,圓臉與修長的眼眉,都反應著典型的北周風格。這座石窟到現在還在使用當中。


禪修用石窟

◎禪修用石窟


  畫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有位僧人在洞內閉關禪修。這種洞窟的高度不及肩膀,在裡面除了打坐之外,幾乎不可能進行其他的行為,這印證了文獻裡面所看到的「常坐三昧」。禮佛和禪修這兩種洞窟搭配起來,正好說明古代禪僧的宗教實踐方法。


〔殘龕〕


  很多石窟開鑿於地勢險要之地,看來並不希望有太多遊人的打擾。當時《禪經》非常流行,修行方法跟現在不一樣,他們十分重視禪觀,並且倚賴圖像,佛像成為禪修很重要的教具。所以,我們在欣賞佛像的形象美之外,應該再進一步去了解祂背後蘊藏的是什麼樣的思想跟需求。

〔涇川南石窟寺〕


  涇川的沿岸,目前遺留超過五百個洞窟。有些造像已經毀損;更多是原來就空無一物,不少禪修用的洞窟,相當樸素。禪修的過程會遇到瓶頸,《禪經》裡面教導僧人們,透過觀佛、念佛、懺悔的方式,可以突破困境,再順利進行禪修。所以,造像是因為實用目的,並不是為藝術而創作。


〔南石窟寺的七佛窟〕

◎南石窟室的七佛窟


  涇川縣南石窟寺一號洞是一座七佛窟,這是北魏時期涇川刺史奚康生平亂之後所開鑿的,帶有強烈的懺悔性,事件始末記載於「南石窟寺之碑」。碑高2.25米,寬1.05米,厚0.17米,羅振玉讚賞此碑的書法風格出自「中岳廟碑」,不論藝術或歷史的價值都很高。從圖片人和佛像的對比,可以想見佛像的宏偉。佛像穿著「褒衣博帶式」服裝,表示這是經過北魏孝文帝實施漢化政策之後,受南朝服飾影響之後的式樣,是西域佛像開始漢化的第一個大轉變。
  當時佛陀的手印不像現在變化這麼多,右手大概都是「施無畏印」,「施無畏印」象徵智慧;左手是「與願印」,「與願印」象徵福德。現在的阿彌陀佛像都是採用這個造型。不管是哪一尊佛,都要具備智慧跟福德。具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降伏煩惱,以「施無畏印」來表現;具有福德,才能夠滿足眾生的所求、提供無盡的資糧,以「與願印」來表現。這就是佛教教育當中的「智慧門」跟「福德門」。佛陀的三十二相,也都有對應禪觀上的作用與意義。我們看到許多人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透過虔誠禮拜佛像或是觀想佛像,就能夠讓自己突破困境。

〔四號洞窟〕


三大士

◎四號窟中的三大士


  南石窟寺第四號洞窟供奉著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可能是宋代造像。在台灣民間寺廟裡,經常可見到如此佈局。這可不是隨便亂排列的,與唐朝開始形成的華嚴結構有密切關係。

◎四號窟右壁後段:羅漢與菩薩


羅漢與菩薩
  

      注意的是,三大士的兩邊有十六羅漢,上面有八大菩薩。台灣早期的觀音亭經常配侍著十八羅漢。八大菩薩又是另一種結構,一佛八菩薩為唐代佛教非常重要的曼荼羅模式,被廣泛運用在各種主尊周邊。從這個宋代開鑿的洞窟裡面,看到佛教造像的一種傳承,當然不是直接從河西帶到台灣來,中間還有一些軌跡呢。

〔樓底村一號窟外景〕

◎樓底村一號窟外景


  樓底村一號洞窟在慶陽縣的北石窟寺附近。這種中心塔柱窟的開鑿,是為了宗教儀式上「繞塔」的需要,塔柱的四面製作所要禮拜的內容,繞塔一圈等於憶念佛陀一生的故事,或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相遇。總之,佛塔有一個圖像結構在裡邊。樓底村一號洞窟的塔柱很特別,下半段是方形的,上半段為八角形。八角塔盛行在五胡十六國晚期的北涼,當時留下很多八角石塔,當時可能放在洞窟裡的方型壇座中間。因為,某些石塔底下有石榫,可以直接插在方型壇座上,供大家繞塔進行儀式。繞塔儀式一直延續到今天,隨著中心塔柱改為中心佛壇,乃至於佛壇後退到與正壁結合,在大殿裡面演變成早晚課的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