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三十七期/83年3月20日

中國僧服知多少

編輯組

  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侶最顯著的標誌。

  剃除鬚髮的出家儀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來都沒有改變,但是在僧服卻依佛教傳布地區氣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尤其中國幅員廣闊,南熱北寒,佛教流傳時間最久,以致中國僧侶的服裝在時代中變遷很大,與印度原始佛教僧侶的服制比較起來,不論在形式、顏色及功能等各方面都相差很遠。

原始佛教僧人穿著糞掃衣

[去除貪心、揀別外道]

  在僧團成立的初期,佛陀和他的弟子們都穿糞掃衣──一種用破布製成的衣服。這些破布或來自墓地,或是在大街上、垃圾場撿來的。後來佛陀也允許信徒供養僧伽布料,不過要先把它剪成幾塊,然後縫在一起,為的是要減低它的價值,減少僧人的貪染。穿這樣的衣服除了表示僧侶過的是一種簡樸的宗教生活外,還有揀別外道的用意。因為當時其他教派的苦行者,有的穿著樹皮或草製成的衣服,有的穿用毛、羽絨或鹿皮製成的衣服,甚至有的人一絲不掛(在印度至今仍有這樣裸形的苦行者)。佛陀不僅不主張縱欲的行為,也不提倡上述極端的苦行,因為他從經驗裡得知這種苦行對解脫並沒有任何助益,而糞掃衣能夠去除比丘對外在物質的貪欲,又足以達到遮蔽身軀、保護身體,防禦冷、熱、蚊、蟲、風等的功能。它毋寧是當時一種最好的、最簡便解決穿衣問題的方法。

  佛陀反對苦行,也反對奢侈,所以規定僧人只能擁有三衣──安陀會、鬱多羅僧和僧伽黎。安陀會是五條布縫成的中宿衣(下衣),鬱多羅僧是七條布縫成的入眾衣(上衣),僧伽黎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註一)。三衣之外加上僧祇支(覆肩衣)和涅槃僧(裙子)則成五衣。

[以「點淨」或「染淨」破壞衣色]

  這些衣服除在縫製、數量上有所規定外,在顏色上也規定要先「壞色」,不許用上色(註二)或純色,如黃、赤、青、黑、白五大色就不許著用。佛陀教導比丘們從樹根、樹皮、樹汁和花提煉染料,破壞衣色的整齊,免除對衣服的貪著。

  平常我們所說的「袈裟」就是「染色」、「不正色」的意思,在佛世時只有指出那些顏色是不適當的,到佛滅後,由於各部派所持的律有所不同,對如何是「壞色」也有不同的看法,大抵分為二種──「點淨」或「染淨」,「點淨」是在新衣上有一處點上另一種顏色,「染淨」則是將新衣染成壞色,不論是「點淨」或「染淨」,法定有三種壞色──青(青而黑的色)、黑、木蘭色(赤而黑的色)(註三)。

[袈裟顏色隨部派規定有所不同]

  西元二、三世紀時,印度的佛教在戒律上分為五部,為標幟自己的宗派,三衣便有不同的規定,如後漢安世高譯《大比丘三千威儀》中便舉出薩婆多部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著皂袈裟,迦葉維部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著青袈裟,摩訶僧祇部著黃袈裟。現在東南亞各國的僧人都著黃色袈裟,正是摩訶僧祇部的流傳,雖然五部的衣色不同,但原來的赤色袈裟卻在五部通用。

  西元七世紀時,義淨法師傳來的說一切有部的律制,談到僧服的顏色是赤色的,而玄奘大師旅印時所見那揭羅曷國保存佛陀的僧祇支是黃赤色,梵衍那國阿難弟子商那和修的九條僧祇支是絳赤色,可見有部的僧衣是赤色的。

中國的僧服分為法服、常服二類

  中國天氣較印度寒冷,僅僅三衣不可能禦寒,所以三衣之外需有其他衣服。因此中國僧侶的服裝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常服,就原有的服裝稍微改變式樣而成,為禦寒之用,是僧人日常穿著的;一類是法服,就是只在法會佛事期間穿著的三衣。

[紫袈裟、朱紅袈裟為尊貴衣]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有部僧侶到中國弘法的人最多,漢末牟融的《理惑論》中說:「今沙門被赤布,日一食,閉六情,自畢於世。」可見當時的僧服是赤色的。唐武后時,沙門法朗等九人翻譯大雲經,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規定,賜給他們紫袈裟(見《唐書》)。從那時起至宋代僧人以受賜紫衣為榮,一時之間,穿著紫色、緋色衣蔚為風尚,完全不按戒律的約束。

  袈裟的顏色隨意選用,特別是隨著常服的顏色而任意改變。如常服有緇、黃、褐等色,袈裟也有著許多顏色。在《酉陽雜俎續集》中就曾形容僧人的法衣形狀如稻,顏色如蓮;又說如赤麻白豆,若青若黑。雖然中國僧衣的顏色如此多樣,一般還是以朱紅袈裟為最尊貴。但是古代所謂「赤衣」是紅而兼黑或紅而兼黃的顏色,並不是純赤色。

  僧服顏色混亂的情況,一直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制定僧侶的服色才得以統一。那時規定的服色是──禪僧(註四)茶褐色常服、青色腰帶、玉色袈裟;講僧玉色常服、綠色腰帶、淺紅色袈裟;教僧黑色常服、黑色腰帶、淺紅袈裟。而現在僧侶的常服大多是褐、黃、黑、灰四色。

[「緇衣」成為僧人的專稱]

  僧侶的常服在最初時是與俗人相同的,只是在顏色上有所分別,如緇衣之類,它究竟是什麼形式,什麼顏色呢?

  緇色是黑色中帶點紅色,如果黑色再多一些,就會近於黑色了,這種緇色可能與有部的赤衣(黃赤色)有關。東晉和石趙時,僧人便有「緇衣」或「緇流」的稱號,如劉宋時孔凱稱慧琳為黑衣宰相(見《通鑒》)。齊初荊州竹林寺僧慧與玄暢被稱為黑衣二傑(見《高僧傳•僧慧傳》),可見「緇衣」久已成為僧人的專稱了。一直到清代,僧人也仍著緇衣。

  「緇衣」和「白衣」是僧俗的對稱,如果說到在家與出家,通常會提到「緇素」、「緇白」這些名詞,為何在家人會被稱為「白衣」呢?那是因為當時一般人多穿白衣的緣故。原本在漢朝時,平民多穿青綠色衣(註五),到了三國時,由於天下歷年荒亂,人民更加困苦,所以穿白衣成為習尚。正在這時期僧侶增多,衣服尚緇,才造成「緇素」的說法(註六)。直到唐代,一般百姓仍穿著白衣。

  但是僧服也不一定一直是緇色的,北周武帝時曾因「亡高者黑衣」的讖語,下令僧侶改穿著黃色衣(見《僧史略》)。從此以後僧人常服的顏色便五花八門起來了,如有黑色、赤色衣,也有青黃間色衣、褐色衣。

[僧人以方袍為常服]

  僧侶常服的式樣在最初與俗服相同,直到東魏法上法師時僧服的樣式才有規定(註七)。經過隋末的喪亂,僧侶的服裝又與俗服混同起來(註八)。唐朝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傳》中提到唐時僧尼著用禪袍、襦、衫、褌褲(有襠的短褲)等類衣服(註九),還有特制的如偏衫(註十)和方裙二種衣物。

  其實那些褻衣、襦、衫等未必有所規定,仍是隨著時代與俗人的衣服一樣。漢魏的俗服是常常變更的,有時廣領而大帶,或作垂胡袖,或長裙曳地,或短衣蔽腳。僧人的外衣為與俗服有區別,所以才有「方袍」(另一名稱為「海青」)的出現。「袍」是長衣(長至足上,有表有裡)的統稱,一般人都穿著長袍,僧俗袍衣的差別是在裙與袖作法不同,「方」是對「曲」而言的,漢朝時的江充就曾穿著曲裙單衣去見漢帝(註十一),可見俗服是曲裙而僧服是方裙的。而且方袍的衣袖也是採取方的,不像俗服的袖管作窄而圓的垂胡式,這應當是「方袍」名稱的由來。

  在宋元明三代,僧人也穿著「直裰」,如明朝蓮池大師就曾在《沙彌律儀要略》中告誡新學的沙彌,在入廁前要「於竹竿上掛直裰,摺令齊整」,可見當時的僧人常服即是直裰。直裰是一種比較寬而又大的長衣,背的中縫直通到下擺,所以也稱為「直身」,是宋代士大夫階層平時所穿用的服式。

  僧衣的另一名稱是「衲衣」。衲是補綴的意思,因為袈裟是由多數碎布補綴而成,所以譯作衲衣。在《長阿含經》中曾提到迦葉尊者著衲衣去見佛陀。《大智度論》中也有說五比丘曾問佛陀:「當穿著何種衣?」佛告訴他們:「應披衲衣。」這都是指袈裟而言,但是後來僧侶的常服,也常是破舊經過補綴的,衲衣於是成為僧服的通稱。由於穿著衲衣的緣故,所以比丘也常自稱老衲、衲僧、衲子,僧眾就稱為衲眾。

結語

  中國佛教與印度原始佛教的僧團生活,基本上有很大的差距,佛制三衣是為讓比丘遮身和禦寒之用,所以三衣不可一刻或離,例如若不穿安陀會就會成為裸形外道。但是在中國,三衣只有課誦、佛事、法會時才會穿著,與原制相差甚遠。直到現在,中國的僧服仍是分為常服、法服二類,只是連方袍也成為佛事法會時的服裝,而平常所見的就是短褂、羅漢褂、長衫等衣服了。

  中國僧服的演變,使我們看到僧人受到各種社會風尚的影響,而不斷改變僧服的顏色與樣式,或許有人會以為僧人如此就是同於流俗,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正因為這種根植於本土的改革,不但使僧人生活的基本所需得到安頓,更創造了屬於中國的穿衣風格,才使僧人於中國繼續生存下來,而不受限於印度的原制,這種漸次轉變的過程,或許可以做為中國佛教迎向時代的一面借鏡。(本文插圖取材自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

【註釋】

註一:「僧伽黎」是大衣,專供外出如進入王宮及城鎮村落時穿用;「鬱多羅僧」是上衣,供僧人禮誦、聽講、布薩時穿用;「安陀會」是中宿衣,供僧人日常作業和睡覺時穿用。

註二:《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比丘不聽著上色衣,上色衣者,丘佉染、迦彌遮染、俱毗羅染、勒叉染、盧陀羅染、真緋、郁金染、紅藍染、青染、皂色、華色,一切上色不聽。應用根染、葉染、華染、樹皮染,下至巨磨汁染。」

註三:參閱印順法師,《教制教典與教學》,頁六七。

註四:明代的僧人分成禪、講、教三類。禪,指的是參禪;講,指的是禪門外的其他宗派;教,指的是為人唸經拜懺的「經懺僧」。

註五:《漢書•成帝紀》:「承始四年詔:青綠,民所常服,且勿止。」

註六:參閱周叔迦,《周叔迦佛學論著集》下冊,頁七一八。

註七:《續高僧傳》卷十《法上傳》:「自(法)上未任已前,儀服通混。一知綱統,制樣別行,使夫道俗兩異,上有功焉。」

註八:《續高僧傳》卷十八《慧休傳》:「荒亂之後,法律不行,並用銅盂,身御俗服,同諸流俗。」

註九:《南海寄歸傳》中提到:「且如神州祇支偏袒,覆縛方裙;禪褲袍襦,咸乖本制。」又說:「東夏諸尼衣皆涉俗,所有著用並皆乖儀。....祇支偏袒衫褲之流,大聖親遮。」

註十:《釋氏要覽》卷上引竺道祖《魏錄》:「魏宮人見僧袒一肘,不以為善,乃作偏袒縫於僧祇支上,相從因名偏衫。」

註十一:《漢書•江充傳》:「充衣紗縠單衣曲裙。」《何并傳》師古注:「襜褕,曲裙單衣也。」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   [香刊3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