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三十八期/83年6月20日

白雲深處古剎多

編輯組

「住」是人類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翻開歷史,從最早的穴居,到今日的大廈公寓,居住條件與環境一變再變,不但空間分配與運用大不相同,日常起居更隨之而異,不再像古代只是單純為了避風雨寒暑及野獸侵擾。同樣的,佛教經過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變異和萬千公里跨山渡海的空間轉換,僧人居住的品質,不管是居住條件、空間分配乃至起居習慣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革。

佛世比丘依樹下住

[少欲知足,精進辦道]

  佛陀成道之後,開始說法濟生的工作,席不暇暖地在恆河兩岸教化。隨佛出家的弟子們跟著佛陀過著遊化的生活,白日遊行乞食於村落,暮時禪修止於「阿蘭若」(遠離人群喧鬧的寂靜林野),或息於塚間(適合修不淨觀),或住於樹下(見樹葉顏色轉變,易生無常之想),或露地坐,不管那一種,皆為捨離對自身的愛著,思惟正道,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其中以住於樹下最為普遍,是比丘「四依法」之一。而所謂的「住」,是「但坐不臥」,為的是讓比丘破除對色身的執著,時時保持警覺,專注修行。

  然而印度五月至八月是暴雨急驟的雨季,在這段時節裡,遊行與樹下住皆諸多不便,不僅所著的衣物常淋得既濕且重,攜帶吃力,行走疲勞,甚至人也有被大水吞噬的危險。更何況這是草木生長的時期,路上處處都有蟲蟻,此時出遊難免踐踏生草傷害蟲命,所以佛陀將每年雨季定為「安居期」,比丘可以在有覆蓋的固定處所夏安居,平時才住在樹下。

[僧伽藍的緣起]

  隨著出家僧人增多,集會需要一定的場所,每年雨安居時更需要有專門的住處,加上信眾要求供僧,因此便有伽藍的產生,伽藍即是僧院,指的是僧眾居住辦道的宅舍。

  第一位供養房舍給僧眾的居士是頻婆娑羅王,他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內建造了「竹林精舍」,佛陀的行腳才有了駐錫之所。後來又有給孤獨長者、祇陀太子在舍衛城花園中,修建了可容三百人的大室、禪房靜處六十三所,以及冬室夏堂、廚房、浴室、洗腳處及大小圊廁等各種設備,這就是有名的「衹樹給孤獨園」,與竹林精舍,並稱為佛世最初的兩大伽藍,佛陀駐足其中說法多年。

  佛陀並制定了營造伽藍的基本法則,佛弟子如大迦葉尊者等,都曾親自帶領建造僧舍。當時的伽藍只是眾僧集體居止修行的處所,佛陀曾對諸比丘說:「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倦故,得靜坐故也。」從早期的樹下住到住僧院,比丘住的方面仍以維持色身所需,以便修道為原則。

  除大伽藍外,尚有小型的小屋,稱為「蘭若」,須建於離村落三里的僻靜地方,為少數或個別僧尼的修行所。另有在山林中開鑿的石窟,亦為僧人的住處,一般是開鑿岩窟成一長方形,入口處開有門窗,窟內中間大廳為僧人集會、經行之處,兩邊排列著僧房。

佛滅後,塔與石窟的興起

  佛入滅後,佛弟子為紀念佛陀,開始建塔,早期的伽藍,那怕是一所用樹葉建造的茅蓬,只要那裡有座塔,有人經常說法,四方僧眾即可入內洗足安床,自由來去。而一所完備的伽藍則另有一些特點,譬如門前有一座建築名叫「門前水閣」,是一個以泥壺藏水的地方,主要是供信眾在入寺之前淨面及洗手足之用,這個特點在傳入中國之後,演變為寺院前的蓄水池、蓄水缸等。

  石窟則始自於阿育王時期,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為禮拜窟,造有塔及佛像等供人瞻禮,是眾人聚集禮拜的場所;一為禪窟,為僧眾禪修和居住的地方。禮拜窟的構成是一長方形前室和一圓形內室,前室為講堂,左右開鑿許多小型石室,僅可容納一人,以便僧人住在裡面坐禪苦修;內室為圓頂建築,是全窟的中心,室中刻有一座象徵佛陀涅槃的塔。印度早期的禮拜窟沒有佛或菩薩的像,而晚期的石窟則除了塔之外,佛像隨處可見。

  這些石窟在佛教傳入中土以後,對敦煌、雲岡等石窟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只是中國僧人絕大多數住於僧院,並無住在石窟中的傳統。因此中國石窟一般很小,沒有集會講經的講堂,大抵都是雕像畫佛,作為觀像之用,而在洞窟的前面或旁邊另建寺院,作為僧眾居住和集會的地方。

中國佛寺院落式格局,空間功能豐富

[第一座佛寺──白馬寺]

  東漢明帝年間,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邀來到洛陽,住於鴻臚寺(朝廷接待外賓的機構)。朝廷在洛陽雍門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們居住和安置佛像經典,稱白馬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的第一座僧伽藍。後世沿襲,便將僧人的居所稱為「寺」,又稱「院」。

[早期以佛塔為主體]

  佛教傳入中國,早期建築以塔為主,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院庭有廊圍繞,正中院庭的前面有殿堂,房院為僧房。北朝時王公大臣施捨邸第為佛寺成為一時的風尚,這些寺院因原係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廳供奉佛像代替佛塔。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漢式佛寺佈局已基本定型,採用中國傳統世俗建築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常有數十院之多,層層深入,迴廊周匝,廊內壁畫鮮麗,琳琅滿目,引人入勝。

[後期以佛殿為主體]

  隋唐時代,佛寺建築就逐漸改變過去以佛塔為主體的佈局,而以佛殿為中心了。許多寺院無塔,即使建塔,也另闢塔院,置於寺前、寺後或兩側。按照中國的營造法則,在南北中軸線上為主要建築物,在東西兩側為附屬設施,佈局對稱。

  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如唐百丈懷海禪師創立禪寺的僧居,稱為「叢林」,卻主張不立佛殿,《景德傳燈錄》卷六〈禪門規式〉說:「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故深山的一些寺院,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寮舍等建築,並不設佛殿,與佛世伽藍的風格最為相近。法堂是代表住持說法的地方,是當時寺院中最重要的地方。

  北宋以後,所有寺院都建立了佛殿,因禪林規模日趨龐大,僧眾與信眾日漸增多,為接引信眾及應檀信要求作佛事,只有住持說法的法堂是不夠的,建立佛殿是必然的趨勢。叢林寺院遂逐漸形成諸宗大體一致的規制格局:寺院主體建築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供佛、菩薩、護法神像的三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伽藍殿;安置法寶藏經的藏經樓;供祖師的祖師殿;供講經說法、集會、坐禪、傳戒用的法堂、禪堂、念佛堂、學戒堂;供僧眾起居、接待用的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僧寮、客寮、廷壽堂(養老之處);容四海雲遊僧的雲會堂;藏舍利、骨灰的佛塔、塔院、海會塔,置鐘鼓的鐘樓、鼓樓,及放生池、蓮池、亭台園林等。

  明代以來,最常見的「伽藍七堂」的建築格局,一直沿襲至今,七堂為佛殿、法堂、僧堂、庫房、山門、西淨、浴室。另設轉輪藏殿或藏經樓,便於僧眾習讀之用。「西淨」又作東司淨房,即是廁所。此外在佛殿、法堂兩側分建祖師堂(西側)、伽藍殿(東側)。而整個寺院由多層院落組成,形成僧眾獨特的宗教生活區,也形成信眾禮拜遊觀場所、僧俗學修道場及園林、佛塔等集於一體,具中國特色的綜合性佛教設施。今日我們走入佛教寺院,多能見到這般具有豐富空間語言的建築特色。

  台灣由於土地面積限制,寺院建築規模均較狹小,配置則承襲傳統。而式樣方面,多模仿早期中國傳統建築及唐式建築格局。因應現代的弘化,也有教學大樓、講堂、教室、圖書館等現代建築,其中以台南開元寺最為完備。

[白雲深處古剎多]

  中國寺院絕大多數建於山中,或依山而建。東晉慧遠大師居盧山東林寺,與隱士二百餘人結白蓮社,同修禪淨,從此開啟山林佛教,佛寺多建於山水之間,名山、古剎相得益彰,歷代詩人作了無數佳句吟詠。如唐僧靈一的「僧院」有這樣的描述:「虎溪間月引相過,帶雪松枝桂薜蘿;無限青山行欲盡,白雲深處老僧多。」僧院築於山水之間,一來在遠離塵世的紛擾,僧人較能專心修行,與佛世比丘選擇寂靜阿蘭若處,是相同的道理;二來山區面積廣大,可建造完整、寬廣的寺院,僧人也在大自然的薰陶中,體悟真理、蘊育道業。

[共修共住,陶鑄身心]

  中國叢林有嚴格的共住規約,如:不得竄寮閒談、不得閒遊各處,無故不得三人聚論及大聲喧嘩,有事外出或回寺須告銷假,其餘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等,也都各有規定。因叢林的生活強調的是「共修共住」,過的是團體的生活,須隨眾作息,任何作息以不擾眾為原則。對自己而言是收攝身心,不令放逸,藉由團體的砥礪,陶鑄身心。金山江天寺共住規約即記載:「.... 務在安定學者之身心,不得放逸, 而後能究明己躬下事,至悟心法源底。」對團體來說,則是道風的維繫與建立,故祖師大德莫不以住叢林、守清規為要。又凡衣缽戒牒俱全的遊方僧到寺,都可掛單,暫住於雲會堂,須遵守共住規約。過一段時日,經住持同意,亦可留下,成為該寺的僧眾。

  除了叢林共住規約,僧人生活舉凡洗手、登廁、沐浴等等皆須以佛法提醒自己,起正念、發廣大心,如「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這些相應的偈頌所製成的標語,在寺院各角落隨處可見。

結語

  空間會影響人的行為及生活形態,僧人居住的空間及空間內提供的內涵,與僧人的修學息息相關。從住樹下到住寺院,在不同的居住空間裡,僧人所面臨的挑戰或許不盡相同,在居住的品質已提昇的今天,如何在物欲上淡泊,又配合現代的居住設施,提供良善的空間與內涵來推廣佛法,應是現代僧人所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書目】
一、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桂冠圖書公司,七十九年六月。
二、李濤,《佛教與佛教藝術》,水牛圖書出版公司,八十一年六月。
三、褚柏思,《佛教的文化思想與藝術》,新文豐出版公司,七十年九月。
四、佛日,〈寺院建設漫談〉,《法音》月刊,八十一年三月。
五、李玉泯,〈印度支提堂之淵源及發展〉,《佛教藝術》雜誌,七十五年五月。
六、圓慈,〈錫蘭的寺廟〉,《法音》月刊,八十一年十二月。
七、釋印順,〈律制與教內對立之傾向〉,《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正聞出版社,七十八年十月。
八、王景琳,〈別具一格的衣食住用〉,《中國古代寺院生活》,陜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九、魏承思,〈中國佛教僧侶的生活方式〉,《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   [香刊38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