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四十七期/85年9月20日

什麼是宗教?

宗教哲學

哈佛大學神學博士 蔡彥仁 主講
編輯組 整理


每個宗教所關心的問題,在性質與範疇上有類似之處,

宗教哲學即在作普遍性研究,必須超脫個別性達到普遍性....

在基督教、禪宗、存在主義、實證主義 與語言分析等背景下的哲學家,

他們眼中的宗教觀又是如何?



傳統的宗教哲學研究

[單一宗教議題]

  西方的宗教哲學是從基督教神學研究慢慢演進而來的。二千年來年基督教神學所關心 的主題,集中在幾個重要的範疇:(一)上帝;(二)耶穌;(三)人;(四)世界;在 四者中發展出創造論、神義論、目的論、救贖論、末世論等。佛教也有重要的議題,如苦 、悟、空、輪迴、般若、涅槃;伊斯蘭教、猶太教也有其重要議題,各有其獨特性。

[宗教共同議題]

  然而,每個宗教所關心的問題在性質、範疇上有? 多類似,例如(一)起源問題:很 多宗教都會觸及這個問題,基督徒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很多部落的神話認為世界是從 一個蛋中孵化出來的,或說世界是英雄從海底中拿出一塊泥土捏塑而成的。(二)宇宙觀 、世界觀:世界從何時開始,將於何時結束?(三)神、靈魂的有無:基督教探討上帝的 有無,中國佛教則有「神滅論」之辯。(四)救贖:這是有關人如何超脫的問題,在佛教 稱為「解脫」,基督教稱為「救贖」,馬克思主義則稱為「解放」,這是傳統宗教研究常 討論的議題。

  傳統宗教研究可看出各不同傳統的特殊性,從特殊性中提出普遍性,哲學即在做普遍 性研究,它會舉各別宗教傳統為例,但提出的結論絕對不能針對某個傳統,要超脫個別性達到普遍適用性,才能被稱為宗教哲學。

近代宗教之議題

  近代宗教研究的議題和傳統所研究的當然有很多不同之處,歐美宗教學界不斷加進新 的議題,時常討論的問題可舉例如下:

[宗教的起源]

  宗教起源的問題,牽涉到對宗教的定義,很多宗教學家到今天仍爭論不休,「宗教如 何產生的?」「為何會有宗教?」有人說是心理的投射,有人說是對生老病死的領悟,有人說是因受到社會環境制約所產生的,有人說宗教是一種象徵符號,可導引人們的日常生 活....,這些論題都和起源有關,也和定義有關。

  在西方注重本質和現象這種思考模式的人,會去除社會制約、人的心理投射等因素,而探討宗教是否有可能是自存的,不受人情緒的影響。如果不面臨生老病死,宗教會不會產生?如年輕人沒有面臨生老病死,就不需要宗教嗎?宗教可不可能是不受人經驗影響就 能存在?宗教有沒有本質、本體?這牽涉到本體論。同時也和認識論有關──人如何知道宗教?對宗教本體的知識如何產生?對宗教的起源,人的認識是受到何種影響?本體和認識互相影響,這點在宗教研究領域中非常重要。

[宗教與理性]

  很多人則探討宗教與理性的關係,有人說宗教是「非理性」( irratinlal )的,有人則認為宗教與理性無關,不屬於「理性」( non-rational )。人有「理性」與「不是理性」二部分,例如喜歡詩,不能說它是非理性,只能說人有某個部分和理性無關。但「非理性」和「不是理性」二者如何界定?這是在宗教哲學中時常討論的問題。

[宗教與道德實踐]

  康德(I. Kant)認為人是理性的,人的理性表現就是道德表現,道德的實踐才是宗教的核心,不道德的事根本不是宗教,宗教哲學家常探討宗教與道德二者的關係。

[宗教與語言]

  語言學家強調語言可界定人的各種思惟,塑造思考模式,不同的語言體系產生不同的宗教型態。很多人認為語言很難翻譯,因語言界定思想,中文與英文的思考模式就有很大 的不同,翻譯只是意義接近,很難百分之百對等,因此,語言在宗教研究上是很重要的議題。

什麼是宗教?

[基督教傳統背景下的宗教觀]

  所有西方宗教學者都和基督教或多或少有關,以下幾位宗教哲學家他們以基督教觀點為基點,再衍生出? 多理論,希望適用於世界宗教,而不只是基督教而已。
◎康德──宗教來自每個人的道德理性
  今天研究哲學者沒有不研究康德的哲學,他寫了《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等書,他認為古典宗教哲學中證明上帝存在的作法是一種謬誤,上帝若是全知、全能、全善者,那麼這一存在物超越人的邏輯知識所能了解,祂也無需人的崇拜。

  他認為宗教是在經驗之前就存在的(先驗),是普遍存在人身上的,人是一個獨立的道德主體,指導人的倫理行為,宗教是人的道德觀,來自每一個人的道德理性(亦是實踐理性),因此康德被認為是非常理性的哲學家。
◎黑格爾──宗教歷史是宗教意識的具體展現
  在西方哲學界裡, 黑格爾( F.Hegel )首先提出「宗教哲學」一詞,我個人覺得他結合了柏拉圖與達爾文進化論的思想。他認為人普遍存在有宗教意識,此意識呈現不同等級的超越,即從原始宗教達到絕對宗教──基督教,宗教歷史所展現的即是具體反應人抽象的宗教意識。也就是說宗教有一絕對的精神,整個宗教從多神進化到一神,(他認為基督教境界最高,基督教強調的上帝即是絕對精神的代名詞。)所有宗教歷史的演進,朝向這個絕對精神慢慢演化,最後和絕對精神冥合,這是最高的宗教境界。
◎施萊爾馬赫──宗教源於人對神的絕對倚賴之情
  施萊爾馬赫( F.Schleiermacher )是西方學界中第一位視宗教為一獨立、可進行深 究的宗教哲學家,他認為宗教不應是任何一門學科的附屬品,宗教本身是獨立自主、自成價值體系的領域。

  他在確立宗教是獨立的領域之後,其次探討宗教是在何種情況下最能看到其本質?他認為宗教是人在某一時刻對一超越體的神或巨大力量,發出附屬或崇拜的情緒,那是一種絕對的倚賴情緒,這就是宗教起源。宗教既可以依附,那就一定有個具體的對象,這和基督教人格神的信仰有關。

  施萊爾馬赫屬浪漫學派,他從人的情感上發覺有個非常珍貴、值得重視面對的獨立體,而把宗教當作是獨立個體,這是個很重要的發現與貢獻,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基督教傳統中,是不容易的。他也是詮釋學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詮釋學之父」。
◎奧托──敬畏「全然他體」是宗教生成的原動力
  承繼施萊爾馬赫的理論而加以延伸光大的是奧托( R. Otto ), 他不單只研究基督 教,也研究非基督教傳統的宗教。在他的名著《神聖的概念》中,把人的機能劃分成「理性」、「不是理性」二者,他認為人的宗教情感是一普遍的存在,屬於「不是理性」的天賦機能,是在經驗之前就已存在的。在宗教的崇拜客體方面,他以「全然他體」一詞來描述,他說這個「全然他體」是個「超然神秘」的實體,人對它具有一種既想靠近,但又畏懼的矛盾心理,而這種敬畏之情就是宗教生成的原動力。
◎史密斯──由掌握「積累傳統」以達人類共通的心理層次
  史密斯( W.C.Smith )現已自哈佛大學退休,是哈佛學派的奠基者。 他的觀念與前面所介紹的幾位一脈相承,他提出的「信心」說,在當今宗教哲學界激起極大的回響。首先他反對在西方實證主義傳統下,宗教研究者太過注重宗教現象而忽略宗教本質的傾向,在理性、客觀、科學掛帥下,一般人忘記了宗教研究是以「人」而不是以「物」為對象。

  他宣稱宗教研究不僅是「人的知識」,更是「人性的知識」。他並非反對人的理智運作,而只是認為這種理智應運用在正確的領域中。他把自己的宗教哲學冠以「理性的人情主義」,就是把主客二體定於適當的位置上。

  他非常肯定人的宗教情緒,認為信心是人普遍共有的宗教特質,要研究宗教須確定人有普遍的宗教性,且要看到不同文化傳統所表現的不同模式,這是不斷累積的,稱為「積累傳統」,因此他注重宗教歷史的重要性,宗教是往前的,整個過程才是值得注意的對象。例如研究經典,許多宗教團體一定研究經典中的義理思想或教義,但他更注重這部經典在一千或二千年以來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他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宗教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對「積累傳統」的掌握,以達人類共通的信心層次。

  他深具歷史背景,引用的例子很廣,涵? 古今、東方與西方,他對宗教史上的不同宗教現象非常熟悉,他認為要用這樣來印證宗教的特質。另一方面,他認為應用大的整合角度來看待宗教,在歷史上雖有各種不同傳統,但到最後只有一種宗教──人類的宗教,如此才能從不同傳統表現來探討人的宗教性、宗教本質。這種說法有很多人不以為然,但現在他的影響仍很大。

[存在主義背景下的宗教觀]

  存在主義在宗教研究中也起了很大影響,以下有幾個代表人物。
◎保羅.田立克──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
  保羅.田立克( Paul Tillich )是德國人,為逃避納粹而到美國,曾在哈佛、芝加哥大學任教。是五、六○年代北美的哲學宗教研究界一個重要人物。

  當時西方盛行存在主義,很多存在主義者主張「存在」在「本質」之先,人在俗世的參與才是今天要關心的對象。田立克提出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強調終極是不隨時間消失,不因環境改變,要自己去追尋,u31達到性靈真正的滿足。

  他用存在主義的模式來定義、解釋宗教,他從傳統假定的神聖領域,向世俗領域靠近,肯定今生此刻人的個體的主觀經驗。人的終極關懷是把以往強調人的超越、和世俗絕然不同的世界,慢慢移轉到和今生今世、此時此刻比較相關的境界。因此,人文學家們,雖不一定相信佛陀、上帝,只相信個人奉獻於人世,改變現狀,使人達到更好境界的理想,他認為這種關懷也是終極關懷,應該可以屬於一種宗教。

  他這種說法為人文主義開拓出另一空間,也擴大了宗教的定義和範圍,這在當時是很重要的觀點,今天仍有? 多人引用他對宗教的看法,來證明? 多世俗流行的思想也屬於宗教,如馬克思主義的信徒把其建構的理想世界當作終極關懷,所以馬克思主義也應算是宗教的一種。
◎馬丁布伯──宗教是人與神、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契合
  西方自存主義興起後,不僅猶太教、基督教為主流的信仰起了質的變化,也有不少宗教思想家衝出此一傳統藩籬, 著眼於更寬廣的多元世界, 猶太裔的馬丁布伯( MartinBuber )就是其中之一。

  布伯把人的生存以「關係」與「遭遇」當作經緯,在此經緯中,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可以分成「我──你」與「我──他」兩種型態,第一種「我──你」關係是把對方視如自我,是經過真正的了解、同情和關懷所得的結果;而「我──他」則是視對方為他體,二者不起共鳴,不相互統屬。他認為宗教重在人和神的關係,宗教的目的在人與他們所崇拜的神達到最後的秘契,不僅是人和上帝達到秘契,還要人和人之間達到心靈契合的秘契,這是最重要的本質。他把人和上帝最密切的結合稱為「我──你」的關係,而人和人的關係,也是如此,應把其他人當做彼此,而不是「我──他」。布伯因受到猶太教神秘主義的傳統薰染,再融合強調生存感受的存在主義,因此,所提出的哲學,自然有別於西方只重理念而偏忽個體經驗的主流傳統。

[禪宗背景下的宗教觀]

◎西谷啟治、阿部正雄──空、無是宗教的核心
  現今宗教研究以西方較興盛,東方雖有自己的宗教哲學,但進入到世界宗教領域,應以日本為代表。

  日本京都學派是很重要的代表,重要人物有西谷啟治、阿部正雄等人,他們有一脈相承的師徒關係。京都學派以禪宗重要概念來闡述宗教的本質,傳統西方肯定宗教有實體存在,但西谷啟治、阿部正雄強調「空」、「無」才是宗教的本體、核心。空是人的內住,超越內在性( immanence ),? 多西方宗教是向外追求, 東方宗教是向內追求,真正的實體是內在的,這和西方向外追求的面向是對立的。

  現今許多基督教神學家喜歡用比較教義的方式和京都學派對話,他們是很重要的流派,提供西方人傳統慣於超越、上帝存在等思考的另一面向。

[實證主義與語言分析背景下的宗教觀]

  現在研究宗教哲學者會用實證主義或科學分析來證明宗教的本質。
◎英國經驗學派──由人的實際經驗證明宗教的本質
  實證主義以英國經驗學派為主要代表,自十九世紀以來,英國受到邏輯實證主義或現代科學革命的影響,講究以個人實際經驗當作應證任何東西存不存在、有沒有價值的最基本標準。他們認為經驗是最重要的,先於經驗就存在的東西,純粹是唯心的思想,太空泛了,應從邏輯本身得到具體的結果才合乎科學。因此,他們認為要從人的實際經驗本身去證明宗教的本質,絕對不能跳脫經驗之外來討論,以上所說的「空」、「全然他體」都是玄學的論述,不具體且無法證明。所以實證主義者不認為宗教有實體,也不認為宗教經驗是正面的,相反地,他們認為是人在某時刻經驗挫折之後的心理反應,如果有好的經驗就不會產生宗教。
◎維根斯坦──宗教特殊語言表示另一層次的概念
  維根斯坦( L. Wittgenstein )認為宗教是另一種特殊語言, 宗教所表達的東西完全是語言的問題,語言可決定人的經驗。在人還沒有宗教經驗前,就有很多語言的機能,小時候牙牙學語,父母先用語言教導我們,宗教也是如此,透過語言的學習,講出另一種特殊經驗的話,宗教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全然不同,世俗語言表達日常生活,宗教特殊語言則表示另一層次的概念。因此,研究宗教必須注重語言,用語言來解釋、分析宗教特別不同的體驗。很多宗教奠基於奇蹟神話,稱為「基礎神話」,如「出埃及記」是猶太教經驗的基礎,是超歷史的,對宗教的形成有奠基與正面的作用,它無關於邏輯,以宗教語言來說,若沒有神話,這個宗教就不存在。這是用語言來研究宗教重要的例子。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47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