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五十四期/87年6月20日

掀開「天啟」與「末劫」

天啟、末劫的定義與內容

蔡彥仁 主講
編輯組 整理


具有天啟思想者,在主觀上認定這個世界充滿了黑暗、腐敗,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在高度的危機意識之下,具天啟思想者往往自視為一群不同流合污的「選民」,

他們為了解決這種存在的苦悶與困境,發而運用其想像力,創造出一理想的世界……



「天啟」的定義

  對西方宗教學界而言,「天啟」(apocalypticism)的定義與內涵可說是人言言殊,未有定論,但對於天啟思想的幾個重要特徵與面向,學者間大體上已建立起共識。哈佛大學的 Paul D. Hanson 所提出的定義,可作為我們認識天啟思想的基礎:

  「天啟」是由一群具有異象理想者所想像出來的體系。他們基於一種特別的「末世觀」( eschatological perspective )創造出對立於主流社會的象徵世界( symbolic universe )。

  此一象徵世界的作用在為這群異象理想者與其他對立團體以及敬拜的神之間,確立自我身分,並為其在經歷疏離與追尋希望的衝突張力之下,賦予終極的意義,也由此等候立時將至的拯救與解脫。

  Hanson 的定義提列了有關「天啟」的幾個重要因素, 例如:(一)人:一群具有宗教想像力的人;(二)觀念:他們都具有特殊的末世觀,創造出一個象徵的世界;(三)處境:在現實處境上與主流社會對立,並等候立即的救贖。

  根據Hanson 的定義,我們可以加以引伸來界定「天啟」:

  具有天啟思想者,在主觀上認定這個世界充滿了黑暗、腐敗,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在高度的危機意識之下,具天啟思想者往往自視為一群不同流合污、性靈超越、道德超俗的「選民」( the chosen people ),與一般社會居於對立與抗衡的狀態。 他們為了解決這種存在的苦悶與困境,發而運用其想像力,以象徵的語言與符號,創造出一理想,不受世俗污染的世界以為企求的目標。

  有些天啟思想者,為了使此一烏托邦世界早日到臨,更不惜以激烈的政治或軍事手段促其實現。由客觀情勢而言,持有這種思想的宗教團體常居弱勢,常被主流社會「邊緣化」或「異化」。從主觀心理來說,他們在絕望的心境之下,以愛、憎或善、惡對立的二元觀看待世界,認為人類歷史已至盡頭,唯有今世的毀滅與烏托邦理想世界的實現方能為人類開創新局。

〔辭彙字義〕

◎ apokalyptein\apokalypsis
  西方「天啟」(apocalypticism)這個專有名詞,是根據完成於西元一世紀左右的《聖經》〈啟示錄〉( Revelation )為典範,它是一部影響西方文藝、思想、社會、政治等各方面極為深遠的經卷。它也是在發展已久、已成熟的「天啟運動」下所產生的作品,不過在這之前,已有類似的文學、宗教作品流傳。但是要討論天啟思想,〈啟示錄〉還是主要的參照指標。

  「天啟」這個字源於希臘文,apokalyptein是動詞,意思是「掀開來」(uncover),apokalypsis 是名詞,而同義字 revelation 則是從拉丁文 revelatus 而來的。 傳統上學者提到天啟、末世,都使用 apocalyptic,此字原是形容詞,後被轉換為名詞,使得此字變得非常模糊且籠統,容易產生混淆。

◎文類:apocalypse
  宗教觀或世界觀:apocalyptic eschatology

  宗教運動或社會運動:apocalypticism

  現代學者以三個辭彙分指天啟與末劫的三個不同面向:

  (一)文類:以 apocalypse 表示天啟與末劫思想的作品。

  (二)宗教觀或世界觀: 以 apocalyptic eschatology 表示天啟與末世思想的宗教觀或世界觀,是天啟思潮的核心部分。 eschaton 的意思是「最末」,凡代表事物的總結,特別是提到時間、空間的「最末」,都用此字。

  (三)意識型態或社會運動:以 apocalypticism 來表示天啟與末劫思想所轉化的意識型態,以及實踐出來的社會或政治運動。

  因為天啟思潮是由具有「天啟末世觀」的族群所引發,後又形成大大小小的「天啟宗教運動」,而我們今日即是根據其遺留下來的「天啟史料」,才得以窺其面貌。所以,「天啟」的特殊文類、觀念、運動三者關係至為密切。

◎相關辭彙: visionary\utopia \millenarianism \millennialism\ chiliasm
  除了以上三個分類外,西方有許多相關而不對等的辭彙:

  (一) vision 是「異象」,visionary 是「看到異象的人」,如艾瑟人因看到別人無法了解的「天象」而被視為異端,這群人就稱為 vsionaries。 通常寫天啟、末劫思想作品的人都有某種特殊的能力,如他會說看到「天開了」,有些人會認為他們是在說瞎話,但相信的人則因其具有特殊能力而尊敬他。

  (二) Utopia 是「烏托邦」,這類思想否定現階段的世界,而朝著美好的未來,因此往往具有前瞻性。傳說「烏托邦」這地方很美,但沒人知道在那裡!「烏托邦」的原意是「沒有這個地方」,U 是「沒有」,topia 是「地方」。 但有人認為 U 是 Eu 的縮寫,Eu 在希臘文中是「美好」之意,所以也可以解釋成「美好的地方」, 意思也是「沒有這個地方」。

  (三)「千禧年」有三種拼法—— millenarianism、millennialism、chiliasm。這字眼有「要如何實現烏托邦」之意。而每個宗教族群所描繪的「烏托邦」並不同。有人認為烏托邦會在地面上實行一千年,千年以後整個世界會毀滅。有的如艾瑟人則相信在世界未完全毀滅前,彌賽亞會出現,而帶領他們建立美好的王國,他們並沒提到「一千年」,但相信這個王國會在地面上實現。宗教學家就將「千禧年」這概念代替天啟、末劫的思想,表示一群人在追求未來可以維持恆久的美好世界。

  從具有異象的那些人,到追求美好的地方,或在地面上維持很長的時間,宗教學家將這類的描述看成是宗教文學、世界觀或社會運動,而且這幾個概念常常摻雜互用,所以在此先釐清觀念。天啟與末劫是個很廣泛的概念,用特殊的字彙來描寫,即呈現不同的意義,此處所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辭彙內容及其相互關係〕

◎ 文人或知識分子現象:apocalypse
  研究天啟、末劫思想時,宗教作品是最直接的史料,這是文人、知識分子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現象。

  從宗教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宗教活動是從行為或具體的宗教儀式中產生的,先有儀式才會有經典,如早期印度教的吠陀經。「吠陀」原只是種火祭的儀式,祭司口中唸的神秘咒語是以背誦的方式傳承下來,根本沒有文字。直到十八世紀時,英國人來到印度,聽到印度人唸唸有詞,於是請祭司告知而寫下來,但事實上,這些文字並無意義,因為印度人認為咒語要唸得得當才能產生神力。所以,重點不在於經典,英國人因無法了解意義,只好用文字來研究,這和古代印度信仰者的作法大相逕庭。

  梵語中與天啟有關的概念是 Sruti,原意是「所聞」,在西方的天啟概念中雖含有「聽」的意思,但重要的是去「看」到天啟的異象。 在印度,為什麼要用 Sruti 呢?因為印度人認為重要的東西是不能用「看」的,而是要用「聽」的。所以,在印度宗教中,從《吠陀》、《奧義書》等經典以降, 都強調要用「聽」的, 最神聖、高級的經典就稱為 Sruti。

  早期的宗教大都是以口相傳,訴諸文字的年代很短暫,而能掌握文字的又只是少數的知識分子。因此,那些天啟作品實際是少數宗教知識分子為我們所留下的見證,如昆蘭公社絕大多數都是知識分子。天啟與末劫思想表現最有力量的是它的宗教活動或社會運動,如果只是少數有這種異象的知識分子關起來寫自己所相信的事,便無法產生大的社會效果,必須藉由實踐的層面,讓一般人看到他們具爆發性的生命力,所以我們可以說天啟作品大部分是文人的現象。

◎ 宗教觀或意識型態未必產生宗教作品
  有天啟的運動並不一定會產生天啟的宗教作品,運動和作品之間沒有絕對的必然關係,反過來說, 這些宗教社群雖有強烈的末世觀, 其作品卻不一定是符合天啟的文類( genre )。

  天啟的文類有一特別規範。很多天啟的宗教社群,在形成末世的運動時,不一定會專門寫這類天啟的作品,如早期的基督教只是一種運動,因為參與者多為中下階級的文盲。

天啟與末劫思想的宗教作品及其內容

〔時間是探討天啟與末劫思想最重要的基礎〕

  要討論天啟與末劫思想的源起,一定要先探討它的時間範圍,因為基督教或猶太教是屬於歷史的產物,「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基礎。對於猶太、基督教徒而言,他們是以宗教觀點來看歷史,其宗教觀和當時純粹的世俗歷史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在作品中常會指射時間,如當時統治者的名字、政治實況、文化的衝突等。所以,要研究西方的宗教史,一定要先掌握一般歷史。  

  西元前二五○年至西元一五○年的泛希臘化文化時代,是西方天啟和末劫思想的發展高潮,末世思想的宗教團體不斷興起,如艾瑟人及早期基督教都是在此時期蓬勃發展。直到西元一五○年,這類的思想才慢慢褪色,隱藏在主流的猶太、基督教之後,直到今天,每到特殊的情況發生時,它才爆發出來。

  在地理、空間上,天啟思想的發生是集中在近東和地中海地區,因為整個泛希臘化文化都在這區域內,因此有關天啟、末劫思想的宗教作品都是在這地方產生。

〔史料或作品範圍〕

  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但其涵蓋面非常複雜、廣大,其中的古文明非常多,所以若要較整體地來研究天啟與末劫思想,首先得從史料、作品來探討。

◎中東、近東古文明的神話
  天啟與末劫常被認為是一種神話,因為其中有很多都是用象徵性的筆法來描述超現實的異象,和神話的體例有密切的關係。在近東和中東地區的很多神話作品,雖不是我們所歸類的宗教作品,但因其中有很多預言,已具備天啟思想的早期雛型。

  「預言」是宗教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天啟就是預言未來,它以神諭的型態表現,這在很多古代的宗教裡就已產生,例如古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即是古老宗教中最有系統、延續最久的宗教,所用的經典是《波斯古經》( Avesta ),其中就有善惡之爭、世界要毀滅、死後有審判等概念, 如公義與光明之神瑪智達( Ahura Mazda )對應於黑暗之神阿里曼( Ahriman ),兩者的不停鬥爭及象徵意義,正是天啟思想架構的先聲。

◎古希臘的文學作品
  古希臘未如猶太、基督教一般產生具體的宗教團體與天啟運動,但古希臘的文學中含有許多天啟與末劫的思想。荷馬的史詩中,如《伊里亞德》、《奧德賽》,我們稱之為「追尋」的作品,其中有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對美好世界——「神聖之地」的追求,有人說這類追求美好未來的概念,與天啟、末劫有密切的關係。

  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也有提到神話的部分,如「美善之城」的建構與「厄爾神話」的提示,但那是以理智來建構烏托邦的世界,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類似宗教情緒的反應,只是並不以「天開了」這類帶有濃厚「非理性」的宗教異象來表達。但它也可能影響後世猶太天啟思想中「新天新地」的構想。所以,描述有關「烏托邦」的內容也和天啟、末劫思想有關。

◎古希伯來的先知書
  研究天啟、末劫思想,古希伯來作品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從古代希伯來先知的著作中,如〈以西結書〉( Zechariah )、〈以賽亞書〉( Isaiah )、〈阿摩司書〉( Amos )書裡,都充滿著先知的預言、警告與規勸。因此,從先知書中,可以看到天啟與末劫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的〈啟示錄〉
  早期基督教本身就是天啟運動的族群,廣義而言,所有的基督教派都是在表現天啟、末劫思想,沒有這種觀念就沒有基督教。天啟、末劫思想的作品以〈啟示錄〉為代表,西方學者便依照〈啟示錄〉來衡量類似的作品。

  基督教的作品如猶太教一樣,也有「正典」與「非正典」之分,「正典」就是不能再添加任何材料的權威,而「非正典」( apocrypha,意為隱秘之作)包含許多符合天啟文類的宗教作品。

  「非正典」的文類作品大部分在西元第二世紀才產生,但基督教並不承認這些作品,因為作者不知為何方神聖,又因其教義非常極端,違背正統基督教,所以不把它列入「正典」。可是若從宗教史的角度來看,這類作品提供研究者非常重要的時代背景資料。

◎泛希臘時期的遊歷文學
  泛希臘時期的遊歷文學幾乎是延續古希臘荷馬的遊歷文學,荷馬的作品在當時被視為範本,是古希臘知識分子必讀的作品。在泛希臘時期有許多遊歷文學,內容大多是描述到其地有個美好的伊甸園, 這是屬於較世俗性的浪漫文學, 追求個性的解放,向外追尋。 The Hunters of Euboea、Island of the Sun 等書中, 皆充滿對烏托邦的描寫,類似於中國的〈桃花源記〉。

  因為地中海地形的關係,這類遊歷文學非常多,有些人認為這種遊歷文學常有天啟、末劫思想,而這種思想產生的原因,則是與泛希臘文明時代共同的焦慮氣氛及求解脫的大環境有關。

◎神諭預言
  Sibyl 是阿波羅神的女祭司,當人們到阿波羅神廟獻祭時,Sibyl 會預言吉凶,這種神諭稱為 Sibylline Oracles。

  而天啟的特點就是預測未來發生什麼,且絕大多數的預測都是毀滅、天災等不好的事情。所以早期的基督教、猶太教也受到這個影響,就仿效其有韻的格式把預言寫下來,這類神諭預言是研究天啟與末劫思想不可或缺的史料。

◎玄智教派的作品
  一九四五年於上埃及挖掘了最完整的玄智教派作品,這些作品大約完成於西元第二至第三世紀,裡面全是天啟與末劫思想,且是地中海地區傳遞非常廣泛的思想,這是重要的史料來源。

  「玄智」(希臘文, Gnosis )的意思相當於「知識」( Knowledge ), 英文中的 know 就是由這個字所衍生出來的。

  要「知道」( know )什麼東西呢?這和當時流行的宗教思想有關。第二、第三世紀時,地中海東部的知識分子有一流行的觀念,他們要尋找一種解脫人生精神困境的方式。從泛希臘文化到羅馬帝國,許多知識分子浸潤在當代非常流行的斯多葛( Stoicism )思想,目標在追求性靈、精神的滿足。而中下階級的人如果要尋求解脫,則加入一般的民間宗教,藉由各種宗教儀式得到歸屬感。事實上,基督教剛開始的發展,便是中下階級所發起的行動式宗教團體。

  另一方面,有些知識分子不贊同純粹的哲學,覺得它似乎不能和心靈的需求配合。「玄智」的流行,就是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有哲學形而上的抽象思考,另一方面又能滿足人情緒上的需求,不全是哲學,也不全是民間宗教,但是反過來說,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宗教。

  有人認為玄智教派的主張和佛教類似,要研究「玄智」就得先了解佛教,因為「玄智」的根源可能來自於印度。他們認為人的內在都有一種靈覺——「神聖火苗」,需要人去點燃,點燃以後就會曉得原來人生是如此世俗、煩瑣。內在神聖火苗被點燃,即是佛教所說的內在佛性、靈覺甦醒過來,這種論點與佛教頗為類似。

  此派的另一個基本假設是人由二種質素構成——肉體和性靈,這兩者完全對立,人努力的最後目的就是要了解真正的自我以及內在的靈明。當神聖的靈覺被點燃時,會發現真正的自我寄寓在肉體驅殼,內在的靈魂需要完全脫離這個臭皮囊,離開人間回到宇宙之外的神聖光源。他們有一套神話,認為宇宙之外有包含各種不同階層的光芒,往光芒的本源一層層上去,追溯到光的源起,即為「上帝的居所」,是神的存在地,此論點和佛教則完全不同。

  他們認為宇宙有一種神聖的源頭,每一圈光芒都有神在管理,人則是在最外圍,人的價值就是自己內在那分神聖的靈光,物質界的價值是最低的。當這些人被點醒後,就會認為自己的靈魂應該回溯到光源去。

  這類玄智教派的人,就形成二種極端:

  (一)禁欲:既然靈魂和肉體不相干,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人自我的內在靈魂。要如何使靈魂超脫呢?那就是要苦修,過著嚴格的禁欲生活,如此才能消解肉體需求,最後靈魂會回歸光的本源,那才是最完美的狀態。

  (二)縱欲:既然肉體和靈魂無關,肉體做任何事都和靈魂不相干,所以就趨向縱欲的生活。

  這群人的作品表現出很多玄想,他們的興趣不在於今生今世,而是要如何超脫今生今世,作品中有許多的描述是關於地球之外宇宙的構成、分配、光圈起源等無法證實的東西。 

  這種玄智思潮也影響了基督教,有些玄智派作者就是基督徒。如有些玄智派作品描述外太空中最偉大的神,傳訊號給掌管最外圈的神——耶穌,派他於末世時代來拯救有靈根、慧根的人,於是他降生在人間,變成人的樣子,呼喚人們面對上帝要悔改,許多人跟隨了他,就變成了基督徒。

  他們認為耶穌並不是降生,而是歷史上的耶穌長大後,外太空的耶穌就跑進他的身體裡,因此被釘在十字架時,他的內在靈魂就飛回去了。其實耶穌並沒有死,掛在十字架那個已斷氣的人,是個代替耶穌的人,只不過是個臭皮囊而已。

  這種說法在當時被正統的基督教視為異端,但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基督教許多教義和玄智派有不謀而合的地方,彼此相互影響。基督教《新約》的〈約翰福音〉,有人便懷疑是玄智派的作品,或是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下的作品。總之,這類作品都與天啟、末劫有關,在大時代的氛圍下,這批玄智派的信仰者用想像力尋求解脫。

  上述從中東、近東文明到玄智派的作品,都是研究西方的天啟與末劫思想不可或缺的史料。

【天啟與末劫思想檔案】

  問:有人說「千禧年」是指天堂會延續一千年,有人則說是指這時代何時會結束,彌賽亞會降臨,到底那一種說法較為正確?

  答:在原始的基督教裡,並無「千禧年」的觀念,後來基督教慢慢發展,具有天啟與末劫思想的人提到耶穌要降臨這世上建立樂園——「上帝的國度」,他要在這裡統治一千年。

  在《聖經》裡並沒有「千禧年」的具體概念,倒是後來發展成了——「前千禧年」、「後千禧年」兩個概念。「前千禧年」是指在耶穌來之前就要以人的力量建立一個王國,這個說法著重於人的努力,但最後可能會趨向暴力,因為當人無法忍受時,只好用武力或激烈的方式來達成目標。「後千禧年」是指等待耶穌來後才建立王國,人不必太積極介入,這是屬於較平和的方式。

  有些宗教學家利用「千禧年」來描述一些基督教的現象,因此談到天啟與末劫思想時,這個字眼就會被混用,後來「千禧年」遂成了「末世觀」的代名詞。

  問:佛教的傳教方式主要以「聽」為主,口口相傳;猶太、基督教則是著重「看」,其傳教方式是否會較注重經典?真正推動天啟思想的是一般百姓,還是知識分子?

  答:重視「聽」或「看」只是比較上的問題,基督教裡也重視「聽」。絕大部分歷史發展的傳統,尤其在文字不發達、教育不普及時,就用唱或吟誦的方式來進行宗教活動,幾乎是用耳朵來聽的比較多。 

  另外,猶太人的經典中,「聽」這個字出現非常頻繁,後來接觸希臘文化後,「看」字用得特別多。希臘人所謂的「看」與「知道」的字眼是相通的,這種文化的特徵也影響了基督教。天啟的許多異象是要用「看」的,這並不是說不要「聽」。其實,隱密深奧的知識不能純粹用眼睛看,就算閉著眼睛也能看。這種最高真理的了悟,早已脫離感官性的認知,完全是憑藉內在高超的機能去掌握最後的知識,既不是「看」,也不是「聽」。

  猶太教傳統中的領導人多為知識分子,因此產生的宗教作品都較後來初期基督教作品的品質高,這可能和領導分子的素質及猶太傳統重視知識有關。而早期基督教領導者多為中下階級的人,所以是屬於實踐型宗教。直到第二、三世紀後,基督教作品的品質才提高,因為有些受希臘文或拉丁文教育的知識分子加入基督教,很多當時的名人以其原來學習的希臘哲學重新解釋基督教的教義,就是我們所稱的「教父神學」,較屬於純粹的知識。天啟文學作品是屬於哲學性少,而普及性、宗教性較強的作品。

  問:一九九七年美國天門教自殺事件,為什麼很少人去批評這樣的現象?對自殺者而言,自殺代表什麼意義?

  答:目前網路上還找得到天門教宣傳品的資料,有記者訪問未參與自殺的天門教信徒:「還相不相信這宗教?」他回答:「當然相信」。再問他:「還會不會自殺呢?」他回答:「不會,但會繼續把福音傳下去!」  

  在同樣的教派中,有些人採取極端的方式,有些人則採取較溫和的行動。在西方,信仰宗教純粹是個人的行為,法律保障每個人的選擇權。芝加哥大學著名宗教學家喬納登史密斯( J. Z. Smith )認為,若是按照這些人的思想脈絡去看他們的行為, 其實並沒什麼錯誤,這批人都是中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學歷多在大學、碩士以上,大多數從事電腦軟體設計的工作,對人彬彬有禮,生活簡樸,有什麼地方值得被批評呢?這不過是他們的選擇,按照他們的想法生活。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思想有其合理性,讓我聯想到這彷彿是玄智派思想的延續。  

  問:神學月刊說今年是「千禧年」,有什麼跡象或經典可以證明?

  答:當聽到基督教宣稱今年又是什麼年時,我只能一笑置之,有種同情式的了解。在基督教歷史發展中,特別於世紀末,此類的思想就會顯得特別突出。所以,生活在二十世紀末的人,認為耶穌要來,世界會毀滅,以世紀末的心態來看自己的世代,並不是新鮮的事。

  他們到底根據什麼而說今年是「千禧年」呢?根本沒有。那麼他們是如何知道的呢?可從〈啟示錄〉的一些特殊數字得知,如「六六六」或「七」。〈啟示錄〉以希臘文所寫,每一字母代表一個數字,因此數字留下讓人猜測的空間。早期基督徒便認為「六六六」代表尼羅皇帝( Nero ),是個很可怕的野獸。

  將「六六六」相加或相乘,都可得到不同的數字,以這種方式來猜測「千禧年」是在那一年。前兩期的《新聞週刊》曾特別介紹《聖經密碼》一書,此書作者以電腦把猶太經典用不同的方式排列,發現所有的大事都在猶太經典中早有預言,如拉賓遭到暗殺也早已寫在其中。那些希伯來字母橫著算、縱著算,或每隔幾個字跳著算而排列出來,就會發現許多神秘的或具預言性的事。很多人很相信這本書所具有的神力,但有些人認為所有的數字用高速電腦排列,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反駁這樣的數字遊戲。這是基督教本身很弔詭的地方,看你著重在那一面都可找到所要的答案。因此,對於宗教經典的詮釋,尤其是具有天啟思想的作品,提供了不少人想像的空間。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54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