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五十五期/87年9月20日

從「長時間」到「大災難」

──談佛經中「劫」字的詞義轉變現象

梁麗玲


談到「劫」字,現代漢語的用法通常與災難、厄運等義連在一起,如「劫運」等,

在佛經中「劫」字則表達「時之極長」的概念,如「阿僧祇劫」,

但在佛經傳入前,漢語詞彙中,「劫」字並沒有「長時間」或「災難」的意義……



  佛門每日作早晚課時所唱誦的「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其中「百千萬劫」就是形容時間的悠長,以烘托出佛法殊勝可貴。

  在佛經中有更大量「劫」字的構詞,如:「阿僧祇劫」、「不思議劫」、「芥子劫」、「磐石劫」等,這些詞組多當作「時間」的單位,表達「時之極長」的概念,用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的週期。

  然而,談到「劫」字,現代漢語的用法通常與災難、厄運等義連在一起,如「劫運」、「劫數」、「十年浩劫」、「劫後餘生」等。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當作「長時間」詞或「災難」義,在佛經傳入以前的漢語詞彙中都沒有這些意義,這兩個詞義的發展,與佛教東傳是否有關?又佛經中「劫」字當作「長時間」意義的用法,在現代漢語中卻已消失。難道「劫」字當作長時間詞是佛經的「專利」?或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無法普遍流行?

  這些變化的原因,實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本文擬針對佛經中常見的「劫」字作一分析,試圖探索「劫」字在經典中的意義及用法,並找出從「時間」詞轉化為「災難」詞的過程及變化的原因。

一字多義的「劫」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記載,「劫」字包含了下列八種不同的意義。在佛教未傳入之前,「劫」原本只有「威脅」和「搶奪」的意義。

〔威逼、脅迫〕

  《左傳•成公十七年》:胥童以甲劫欒書、中行偃於朝。

  《漢書•高帝紀上》: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以劫眾,眾不敢不聽。

  顏師古注:「劫,謂威脅之。」

〔搶奪、強取〕

  《漢書•酷吏傳•尹賞》: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

  佛教傳入中國後,譯經師們在翻譯佛經時,除了沿用原有的漢語詞彙外,如僧伽斯那撰、蕭齊求那毗地譯《百喻經》〈九七則為惡賊所劫失氈喻〉:

  修行道品作諸功德,為煩惱賊之所劫掠,失其善法喪諸功德。

  更擴大了「搶奪」的意義,將動詞的用法轉化為名詞,於是引申出「盜賊」的意義。

〔盜賊、劫匪〕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誦經•慧進》:

  時有劫來問進:「有物不?」答云:「唯有造經錢在佛處。」群劫聞之●然而去。

  《百喻經》卷四〈劫盜分財喻〉:昔有群賊共行劫盜,多取財物,即共分之。

  此外,經中也有名詞與動詞同時存在的現象,如梁•慧皎《高僧傳•亡身•僧富》:

  時村中有劫,劫得一小兒,欲取心肝以解神。

  前者指的是「盜賊」,當名詞用;後者則當動詞,有「搶奪」的意思。而佛經中當作時間單位的「劫」,屬音譯詞,為另一個語義的發展脈絡。

〔時間詞〕

  梵語 kalpa,巴利語 kappa,音譯成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意譯為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kalpa 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的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視之為不可計算的長大年月,故經論中多以譬喻故事喻顯之。

  如《雜阿含經》卷三四:

  譬如鐵城,方一由旬,高下亦爾,滿中芥子,有一百年取一芥子,盡其芥子,劫猶不竟。如是,比丘!其劫者如是長久。

  《百喻經》卷二〈種熬胡麻子喻〉:

  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  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

  由上例得知,佛經中「劫」字當作長時間詞有兩種意義,一則表示生滅過程的時間長度,因生死劫長不可以數量計算,所以舉芥子為喻,說明劫數之長;另則表示菩薩發心至應證佛果所需經歷的修行時間。

〔災厄、劫難〕

  古印度傳說中,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後會毀滅一次,然後再重新開始,如此一周期叫做一「劫」。一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為一期世界的始末。

  後人係就世間的成壞現象,而將「劫」引申為天災人禍。到「壞劫」時,有水、火、風三災出現,世界歸於毀壞。

  又火災中燒盡一切的情況,稱為「劫火洞然」。禪林中,常以劫火中是否尚有殘餘未被燃燒之物,作為禪話提示之一。《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大隨法真章〉:

  益州大隨法真禪師,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此箇還壞也無?」師云:「 壞!」

  此外「劫」字還可當作下列三種:

〔圍棋術語〕

  「劫」字當作「圍棋術語」,是指黑白雙方往復提吃對方一子,如此稱為「劫」。

〔通「級」〕

  「劫」字也通「級」,是指宮殿或塔的階級。

〔通「●」〕

  「劫」字也通「●」,即指龜足,屬甲殼類動物。

〔「劫」字詞義的發展過程和環節〕

  後三種用法雖在唐朝已存在,然因用法與本文無關,所以不作進一步討論。

  根據以上資料歸納,我們可以發現「劫」字詞義的發展過程和環節如下:

  由上可知,佛經中「劫」字是呈現一字多義的現象,有當作強奪、劫匪、長時間詞、借指一切天災人禍等,並沒有使用早期的「威脅」之義。由動詞的「搶奪」發展為名詞的「劫賊」等義,至今仍繼續沿用;而當作長時間詞的意義在現代漢語裡卻已消失,被後來的引申義——災難等義所取代。且「劫」字當作時間詞這一新的表義單位的產生,應該是佛經翻譯之後,最早不會早於中古時期。

古今不同的「劫數」

〔壽命長遠的時間〕

  詞義的發展常會因為時間或地域的差別,而產生不同的變化,此舉「劫數」一詞來說明。現在我們所說的「劫數」,通常指的都是「災難」的意思,但在六朝翻譯的佛經中卻是當作時間詞使用,如: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這裡的「劫數」指的是壽命長遠的時間。

〔將遭受的苦難或大限〕

  而後來所說的「劫數」,則意謂著即將遭受的苦難或大限,如: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那兩個船家是將錢覓到,也都在劫數裡不能逃。

  明《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襄劫七十七萬七千七百年,釋教已盡,此是劫  數。

  現在所習用的「劫難」義,應該是沿用後來詞義的發展結果,而早期的時間詞則在時代的潮流中逐漸消失。

〔「時間」及「災難」詞義同時存在〕

  可是,唐代除了佛經之外,在其他的文學作品中,「劫」字的「時間」及「災難」詞義是同時存在並用的,如《敦煌變文集•溫室講唱押座文》:

  百年(千)萬劫作輪王,不樂王宮恩愛事。捨命捨身千萬劫,直至今身證菩提。

  唐•孟郊《列仙人•清虛真人》: 哀此去留會,劫盡天地傾。

  唐•李白《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詩:留歡節可盡,劫石 (1) 乃成灰。

  唐•白居易《畫水月菩薩贊》:生生劫劫,長為我師。

  唐•賈島《贈無懷禪師》:身從劫劫修,果以此生周。

  此處的「劫」皆為長遠時間的單位;

  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永共終南在,應隨劫火燒 (2)。

  唐太宗《冬日臨昆明池》詩:石鯨分玉溜,劫燼 (3) 隱平沙。

  這裡的「劫」是指所受的災難及劫災後的餘灰。

  由此可知,在唐代「劫」字當作「長時間」並非專屬於佛經,亦被文人所普遍使用,且與災難詞呈現共同存在的現象。而這些詞彙的意義及用法,在佛經翻譯以前的文獻中並沒有出現,可見漢譯佛典的傳入,對於漢語詞彙的擴充產生了極大的作用與影響。

不可思議的「劫」

〔「劫」時間的分類〕

  有關「劫」時間的分類及長短,佛經中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謂劫有二種:(一)大劫;(二)小劫。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分為五種劫:(一)夜;(二)晝;(三)月;(四)時;(五)年。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有三種劫:(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

  《俱舍論》卷十二有四種劫:(一)壞劫;(二)成劫;(三)中劫;(四)大劫。

  《彰所知論》卷上分劫有六種:(一)中劫;(二)成劫;(三)住劫;(四)壞劫;(五)空劫;(六)大劫。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下載有九種劫:(一)日月歲數;(二)增減劫,即是饑、病、刀小三災劫,稱為中劫;(三)二十劫為一劫,即梵眾天劫;(四)四十劫為一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為一劫,即大梵天劫;(六)八十劫為一劫,即火災劫;(七)七火為一劫,即水災劫;(八)七水為一劫,即風災劫;(九)三大阿僧祇劫。

〔「劫」時量的計算〕

  又時量的計算也有多種異說,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列舉四說:(一)積大劫之數為十百千,乃至積數至阿僧祇,則稱一阿僧祇劫,累積至三,稱為三阿僧祇劫;(二)積中劫至阿僧企耶為一阿僧祇劫;(三)積成劫;(四)積壞劫。

  《菩薩地持經》卷九謂劫有二種:(一)日月、晝夜、時節、歲數無量,故稱阿僧祇;(二)大劫無量,故稱阿僧祇。

  儘管各經中「劫」的分類有別,對於時間長短的計算也各有不同,在印度原為「劫簸」或「劫波」的雙音節詞,簡稱作「劫」,當它被視為一個長時間單位的「量詞」時,即具有極大的構詞能力。

  除如上所述外,還有阿僧祇劫、草木劫、沙細劫、芥子劫、碎塵劫、拂石劫、一大劫、一中劫、一小劫、百大劫、八萬劫、四萬劫、二萬劫、一萬劫、八六四二萬十千劫、億劫、八十億劫、莊嚴劫、賢劫、星宿劫、十歲減劫、久遠劫、不思議劫、微塵劫、塵點劫、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空劫、不空劫、堅劫、醍醐劫、妙劫、堅醍醐劫等。

  這些詞組的內部結構都是偏正式,前面的詞義皆是用來修飾後面的長時間。然而在佛經中這些所謂計算出來的時量大多是虛化的,用來表示「極大的時限」。

超越時空的「劫」

〔以「劫」說明世界成立及破壞的過程〕

  至於「劫」字何以從原來表示極大的時限,轉變為「災難」的問題?或許可從古印度傳說中找到線索。表示「時之極長」的「劫」,亦常用於說明世界成立及破壞的過程。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後會毀滅一次,然後再重新開始,這樣一個周期叫做一「劫」。一「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時期,叫做「四劫」。到「壞劫」時,器世間壞,有水、火、風三災出現,世界歸於毀壞,稱為大三災。中劫中定有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稱為小三災。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一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的始末。

  例如關於三災出現的時限,依《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載:

  於各中劫中之減劫,人壽每減至十歲,三災即出現。刀兵災者,是時人心瞋毒增上,相見即興強猛傷害之心,手所執者皆成利刃,各逞兇狂,互相殘害,經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者,繼刀兵災之後,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輒命終,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時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後起饑饉災,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此饑饉,人多命終,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所以「劫」在佛經中原本是指「長時間」的計時單位,後人借指為「天災人禍」,是從原本的時間詞擴大為空間的成壞現象,如劫火、劫風、劫燒、劫燼、劫難、劫數、劫塵、劫外天、劫後灰、劫餘灰等,皆表示空間現象的生滅。

  換言之,現今漢語裡普遍使用的引申義,應是從佛經中計算劫數的悠長時間,擴大到世間所歷經的成壞過程。如「劫火」一詞,指壞劫時所起之火災。於佛教之世界觀中,謂世界之成立分為成、住、壞、空四劫,於壞劫之末必起火災、水災、風災,火災之時,天上出現七日輪,初禪天以下全為劫火所燒。

  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永共終南在,應隨劫火燒。

  宋•李綱《次 丹霞錄示羅籌老唱和詩》:劫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清•龔自珍《懺心》詩:佛言劫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後亦借指兵火。清•顧炎武《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康昭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納蘭性德《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

  從以上的論述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佛經中的「劫」字,不但沿用上古時期的舊義「搶奪」外,還將動詞用法擴大為名詞用法「劫賊」。

〔佛經的傳入擴大了「劫」字的詞義〕

  此外,佛經的傳入,更擴大了「劫」字的詞義,除了翻譯為音譯詞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外,更引申出了「災難」的新義,並具有極大的構詞能力。換言之,透過佛經的「劫」字探索,我們可以解釋詞義發展過程中間環節的聯繫性,及為新義(指災難、厄運)產生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釋。

  至於佛經中「劫」字當作「長時間」的詞義,何以在現代漢語中消失?則有待進一步探索。經由本文針對佛經中「劫」字探討的結果,無疑為佛經漢譯對漢語詞彙發展的影響,又憑添了一條有力的新例證。(本文作者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

【註】

(1)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劫石:《大智度論》卷五:「佛以譬喻說劫義。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後因以「劫石」指時間之久遠。《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淑妃伏願:靈樁比壽,劫石齊年。」宋陸游《會慶節明慶寺丞相率百僚啟建道場疏》:「至尊壽皇聖帝陛下,伏願福等河沙,壽逾劫石。」

(2)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劫燒:佛教謂世界毀滅時大火燃燒至二禪天。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三:「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

(3) 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劫燼又稱劫灰。佛教謂壞劫之末有水、風、火大三災,劫燼即劫災後的餘灰。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談劫燼之灰飛,辨常星之夜落。」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55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