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五十九期/88年9月30日

漫談「問訊」

釋自範


問訊是佛弟子必學且例行的佛門行儀,

然而,這種結手印的問訊方式,卻未見施行於南傳佛教。

現行的問訊法與印度所行的問訊是否相同?「問訊」的原義為何?



前言

  各種不同的宗教都有其宗教的儀禮規定,讓信仰者表達他們對該宗教的虔敬與景仰,也彰顯出某種特定教徒的分野。

  對於中國的佛教徒來說,問訊與禮佛是佛弟子必學且例行的佛門行儀。例如今人皈依三寶之後,皈依證明師的第一個責任,便是教授頂禮與問訊的方式。一般佛弟子學會了頂禮與問訊後,此一佛教徒的身分,好像也就成立了。(1) 又如佛教徒無論進入寺院或個人在佛菩薩聖像前用功,首先就是向佛菩薩五體投地致敬。在頂禮聖像之前,往往先有一個問訊的動作,頂禮結束時,又以問訊作為結束。

  目前我們所行的問訊法,是以兩手相屬,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結彌陀印上來,兩手拱齊眉,再合掌至胸前。(2) 時下所見的問訊動作,不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佛門禮儀,也常出現於佛教的法事儀軌、典禮當中。(3) 然而,這種結手印的問訊方式,卻未見施行於南傳佛教。那麼,現行的問訊法與印度所行的問訊是否相同?「問訊」的原義為何?本文試圖從語言及禮儀的角度來了解「問訊」的詞義及本來的用法。

「問訊」的詞義

  首先注意的是,佛教的基本禮儀如合掌、問訊、禮拜等,源自於古印度人的禮儀方式,也就是順應印度當地的風俗習慣。宋代的《釋氏要覽》記載:

  西域記云:「天竺致敬之式,其儀有九:一、發言問訊;二、俯首致敬;三、柔首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肘據地;八、五輪著地;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為一拜。」 (4)

  再對照唐代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如下表:

《大唐西域記》 發言慰問 俯首示敬 舉手高揖 合掌平拱 屈膝 長跪 手膝踞地 五輪俱屈 五體投地
《釋氏要覽》 發言問訊 俯首致敬 柔首高揖 合掌手拱 屈膝 長跪 手肘據地 五輪著地 五體投地


  根據對照表可得知:「發言問訊」可理解為「發言慰問」。換言之,就是「問候」的意思。在九種致敬方式中,它是唯一採取言語表達致敬的方式。而「五體投地」是指雙膝、雙手與頭著地,為古代印度最敬重的禮節,佛教沿用此禮。(5)

  那麼,「問訊」的詞義為何?在漢語的構詞上,問訊是由「問」與「訊」二個同義詞所組成的詞彙。「問」是動詞,意思是「恤問」。《說文》本義作「訊」解,乃究詢以通其情實之意。「訊」是動詞,意思是「詢問」。《說文》本義作「問」解,乃詰詢其實之意。(6)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辭典《爾雅》將單詞「訊」解釋為「言也」, 東晉的訓詁學家郭璞( 276-324 )的《爾雅郭注》釋為:「相問訊」。(7)

  然而,「問訊」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文古籍的是陳壽( 233-297 )的《三國志》:

  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權輒召見,口自問訊,入賜酒食,出送布帛……。

  其次,南朝宋范曄( 398-445 )《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

  慶多被病,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

  往後的古籍中出現「問訊」的頻率也不少。(8) 另外,在漢譯佛經中,支婁迦讖於東漢( 168-188 )年間來華譯經,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提到:忉忉利天上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問訊聽受般若波羅蜜,作禮遶竟已去……。(9)

  由此看來,「問訊」一詞出現在漢譯佛經的年代更早於漢文古籍。在詞義上,「問訊」可解為「慰問」的意思。

  早期的經律典籍有不少提到「問訊」的資料,《長阿含•遊行經》說到阿闍世王請婆羅門大臣禹舍替他向佛轉達問候之意,說:

  汝詣耆闍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問訊( puccha )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 至世尊所, 問訊畢( BhagavatA saddhiM sammodi sammodanIyaMkathaM sArANIyaM vItisAretvA ),一面坐, 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敬問慇懃( pucchati ):『起居輕利,遊步強耶?……』」 (10)

  其中,經文所附的巴利語,出自於南傳《大般涅槃經》,就巴利語來看:

  一、「問訊」對應的巴利語 puccha:本為「詢問」之意, 此處表「問候」。

  二、 「問訊畢」對應的巴利語 BhagavatA saddhiM sammodi sammodanIyaMkathaM sArANIyaM vItisAretvA:意思是「與世尊互相寒暄,說了種種親切友善的話語之後」,這句話在《阿含經》也常譯作「共相問訊慰勞(或慶慰)已」(《雜阿含》 255, 288 經)或「共相問訊, 種種相愉悅已」(《雜阿含》 256經)。

  三、「敬問慇懃」對應的巴利語 pucchati:同 puccha (問), 本為「詢問」之意,此處表示「問候」。漢譯作「敬問慇懃」,這應是為了因應「四字格」的一貫文體,而綴成四言的。

  雖然上述三者的巴利語,詞義稍有差異,但皆與言語有關。而且,從經文的脈絡來說,三者都是用來表示向世尊問候請安的意思。

問訊的內容與場合

  問訊就是問候、慰問,是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禮節,就如我們平常與親友見面時的打招呼問好一樣。那麼,佛及弟子間或居士與比丘(尼)間,又如何表達彼此的相互關懷呢?以下列舉漢譯律典中,聲聞出家毗尼的幾種情形。

〔一、問訊佛陀〕

  有關問候佛陀的例子,據《摩訶僧祇律》的描述,有比丘尼僧告訴佛陀的侍者阿難:

  我等欲見世尊禮覲問訊,願為比丘尼僧白世尊,唯哀聽許。(11)

  在問候語方面,佛弟子向世尊問安,最常說的話是:

  少病少惱,起居輕便,安樂住不?(12)

  《四分律》說:

  汝持我名詣佛所,頭面禮足,問訊起居少病安樂不?(13)

  而且,一見到佛陀,通常是先恭敬頂禮,然後再問候請安。所以,經律典籍上也常見「稽首禮世尊足,問訊世尊」、「禮敬問訊」這樣的敘述。(14)

〔二、佛問訊比丘〕

  平常佛陀對比丘關心慰問的問候語是什麼呢?《十誦律》提到佛問訊阿難:

  忍不足不?安樂住不?道路不疲耶?乞食不難耶?

  阿難回答:

  世尊!忍足安樂住,道路不乏,乞食不難。(15)

  《四分律》也提到諸比丘人間遊行,返舍衛國時,世尊慰勞諸比丘:

  汝曹住止和合安樂否?不以飲食為疲苦耶?(16)

〔三、居士問訊比丘(尼)〕

  這方面的記載如《五分律》,王舍大臣對使者說:

  汝往跋難陀所,以我名字作禮問訊,持此衣直而供養之。

  使者受敕,至跋難陀所說:

  某甲大臣問訊起居,送此衣直供養大德,大德受之!(17)

  《摩訶僧祇律》,五通居士合掌對諸比丘尼說:

  行道不疲極耶?……暮然燈火安慰問訊言:「阿姨!安穩住……」 (18)

〔四、比丘(尼)間的問訊〕

  在一些特殊因緣下,僧眾之間的問候,如《四分比丘尼羯摩法》:

  若大僧病,若眾不和合,若眾不滿,比丘尼應遣信禮拜問訊。(19)

  《五分律》:

  眾多比丘得重病,有諸比丘來問訊言:「大德!病寧有損苦,可忍不?」。(20)

〔五、佛陀對弟子問訊的教導〕

  問訊是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的基本禮貌,所以佛陀教導弟子當行問訊。例如《四分律》中,世尊制弟子所行法提到:「若中路見相識人,當善意問訊。」另一則:「若見人應問訊言:『善來!』」 (21)

  《十誦律》有一段佛教導比丘的有趣描述:

  王舍城有大僧坊,有許多客比丘來住,早晨便離去。上座問下坐:「何以無客比丘?」回答:「有」。「何以不來見上座?我等不知彼人來去。」諸比丘不知如何,便請問佛陀,佛陀說:「若客比丘來,應先禮拜上座。」

  但僧坊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客比丘一一禮拜過於初夜,疲憊不堪,還不能完成。諸比丘又問佛陀,佛陀就說:「應問訊四上座。」傍晚有客比丘來,因四位上座在不同處所。前往問訊時,途中會有獅子、虎、狼等猛獸突襲的恐懼。於是,諸比丘向佛陀報告,佛陀說:「隨所入坊舍,即禮彼四上座。」但客比丘禮時,在大僧坊外久候,造成身體不適。後來,佛陀允許:「若時得見上座者應禮,不時得見則止。」 (22)

結語

  綜合觀之,「問訊」是佛典中常見的詞彙,也是佛弟子常行的禮儀。從問訊的詞義、內容與使用場合,可以進一步了解到:早期的漢譯經律典籍中,問訊的基本詞義,意指言語上的問候。在禮儀作法方面,問訊的對象也不限於佛陀一人,而是普遍應用於一般的人際關係之中。

  對於僧伽而言,問訊的基本用法不僅用於打招呼問好的見面禮而已,同時也顯示適切地表達彼此的關懷與友善的問候,有助於維繫僧團的和合與安樂。另外,在居士與僧伽的互動關係上,居士也常藉由問訊,來表示對於僧伽的敬意。因此,儘管今日的問訊,已由言語的問候轉變成以動作為主的行儀,原本問訊的用法與意義,已經產生了變化,但從問訊的基本精神來看,它仍是佛弟子不可忽視的善法。

【註釋】

(1) 聖嚴法師,《佛教實用法》(台北市:中華佛教文化館東初出版社,一九八一年),頁 65。

(2) 參釋慧舟等編,《佛教儀式須知》,(香港佛經流通處印行,一九三四年),頁 11。

(3) 法事儀軌方面,如念佛共修中,東西序問訊出班或問訊遶佛。典禮方面如佛光會會長就職典禮及頒獎典禮的程序:向佛陀聖像行三問訊禮。參星雲大師編著,《佛教•儀制》,《佛教•七》(高雄縣: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七年),頁 233。

(4) 見《大正藏》第五十四卷,頁 277b。

(5) 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初版(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一九八七年),頁 207。

(6)《正中形音義綜合大辭典》,第二版,(台北市:正中書局,一九八七年),頁 1669, 1957。

(7)《爾雅郭注》頁 25。

(8)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二十五史,十三經 1997,http: //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ukey=1071726682&rid=-2(1999.9.2)。

(9) 見《大正藏》第八卷,頁 434c; 435a。 另一譯經家安世高的年代比支婁迦讖更早,其中歸屬他所譯的《大比丘三千威儀經》雖有「問訊」一詞,但此經是否真為他所譯,仍有不同看法,如僧祐則認為此經失譯人名,《大正藏》第二十四卷,頁 915c; 912c。

(10) 《大正藏》第一卷, 頁 11a; Digha-Nikaya ( P.T.S. 版), 2.P.73。有關「問訊」對應的巴利語分析,感謝蔡奇林老師提供意見。

(11) 《大正藏》第二十二卷,頁 330a。

(12) 見《大正藏》第一卷,頁 549b;第二卷,頁 134a; 第二十三卷,頁1052b。 至於為何如此問候世尊,參見《大智度論》卷十對「問訊」的解釋,《大正藏》第二十五卷,頁 131a~c。

(13) 見《大正藏》第二十二卷,頁 845b。

(14) 《大正藏》第一卷,頁 549b;第二十二卷,頁 110b。

(15) 《大正藏》第二十三卷,頁 26c。

(16) 《大正藏》第二十二卷,頁 890c; 845c。

(17) 同上,頁 28c。

(18) 同上,頁 330b。

(19) 同上,頁 1069b。

(20) 同上,頁 7c。

(21) 同上,頁 802a; 933a。

(22) 參《大正藏》第二十三卷,頁 300c。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59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