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六十期/88年12月20日

業力的佛教

──一種接近解脫的宗教(二)

麥爾福•史拜羅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 譯


大部份緬甸人看待涅槃的態度,基本上就可分為兩種──

認為涅槃是完全止息的人,並不把它當作渴求的目標;

以涅槃為追求目標的人,則把涅槃當成某種更高級的天堂。



涅槃概念的轉移

  因為「涅槃」在規範性佛教中是個模糊的概念,而且它的實現意謂著(不管其意義為何)輪迴存在的止息,那麼,人們對它的態度很明顯地取決於兩個條件—他的涅槃觀與對輪迴的評價。

  以「涅槃佛教」來說,若輪迴的存在被視為絕對的「苦」的狀態,同時若涅槃(不論它還有其他的意義)被認為是「苦」的止息,那麼,涅槃在邏輯上就會成為最可意的目標。然而,若至少有某種形式的輪迴存在被認為是高度快樂的(如同在緬甸的情況),那麼,人們對涅槃的渴求,就建立在他對輪迴與涅槃相對快樂的評價上。

  因為大部分的緬甸人拒絕佛教「苦」的教義,於是看待涅槃的態度,基本上就可分為兩種—那些認為涅槃是完全止息的人,並不把它當作渴求的目標;而那些以涅槃為追求目標的人,已將它的意義轉化為一種極快樂的狀態,某種更高級的天堂。現在我們就來探討這兩種態度。

〔再生比止息再生好得多〕

  雖然佛教時常被文化相對論的支持者引用為所謂「民族優越感」信仰的反證,即以「追求不死」、「厭惡死亡」為普遍的信念,但這論點在佛教徒身上簡直找不到支持。大乘佛教(如果曾經有這樣的概念)早已放棄涅槃是「完全止息」的觀念。上座部佛教則依某些學者的說法,仍認為「涅槃是止息」,但只有非常少數的佛教徒追隨這種信念。而在緬甸,大部分認為「涅槃是止息」的人,根本不想成就它,對他們來說,輪迴比涅槃好得多,再生比止息再生好得多 (1)。

  當然,緬甸人並非是唯一認為快樂的來生優於涅槃的上座部佛教徒,所有我們的證據都顯示,這種偏好在上座部世界中處處可見。下述的態度雖然指的是泰國人,卻也是任何地方佛教徒的典型(至今他們仍被如此描述)。

  一般的泰國人從不拿涅槃來自尋煩惱,甚至連提都不提它,他們相信戒行會得到

  升天堂( Sawan )的善報,所以只談天堂而不提涅槃。泰國人會告訴你佛陀已般

  涅槃,但對他自己來說,他的眼中只有天堂。有學問的人會認為這個天堂就是帝

  釋的天界—一個非永恆的天堂;而一般的泰國人並不考慮天堂是否永恆,它至少

  是個長期轉生的快樂地方,是個他不認為有什麼缺點,且十分符合他期望的地方

  。( Alabaster 1871:xxxviii )

  我們要注意的是,這種對涅槃的態度並非是現代化、西化、都市化或任何你所認為的產物。以上所描述的是一百年前泰國的情況,普塞爾與桑德斯( Purser, Saunders1914:47 )憑著廣泛地訪談許多基督教傳教士的基礎,得出緬甸在五十多年前也有相同情況的報告。事實上,如我們將看到的,這同樣的態度在古蒲甘時代( Pagan ) [1],也就是緬甸佛教歷史初期就有了。

  那些認為「涅槃是止息」並拒絕以其為目標的緬甸人,將陷入嚴重的衝突中。所有的佛教教義,不論是經文記載或僧侶所教導的,都說生命是「苦」,而涅槃是至善。

  進一步地說,所有佛教的祈禱文都以「願我入涅槃」的期望結尾,虔誠的緬甸人時常重覆這不時從僧侶(及其他人)那兒聽到的祈願,也就是說,所有的宗教行為都應該由想證入涅槃的期望所激發。他們確實也會加上:布施與持戒將導向更好的來生,即生於人或天界中。但是(他們也會提醒)這些行為的結果不應與動機混淆,或成為動機的基礎。佛教徒唯一合法的目標是涅槃;宗教行為唯一合法的動機是期望成就涅槃。如一位村民說:

  若是由想投生到更好的住所而發出的行為,那麼即使是「布施」都是不好的;任

  何宗教行為的唯一動機必須是成就涅槃,其他都是不善的。

  另一人則說:

  虔誠的人只祈求涅槃;不會為富有或生到其他的住所而祈禱。如果祈求這些,他

  們就不虔誠。

  因此,每位緬甸人都已學會使用這種涅槃佛教的修辭模式,而許多緬甸人也已充分內化這個目標,並會對他們源自於非涅槃動機的佛教行持感到罪惡 (2)。然而,他們對涅槃的渴望只不過是傳統辭彙的表達,而並非個人的心願。事實上這確實如此,因為許多緬甸人已失去了比丘與其他人所強調的涅槃理想—即希求涅槃是佛教行為唯一的正確動機。

  這的確如此,因為人們所要的是功德的結果(更好的來生),但他們被警告說這是不正確的動機。不管動機正確與否,緬甸人還是不想追求涅槃,因為涅槃若意指存在的息滅,對當中較有思想的人來說,在規範性期望與個人希望的衝突間,產生了極為痛苦的矛盾。

  這點野畿村村長(在其他人中)強烈地表達了出來,當他回答我的問題時,他說比較喜歡涅槃而非生為富人。然而,因為他之前說過涅槃意指「完全的止息」,我就問為什麼「息滅」會吸引他?他笑了,用一種特別的緬甸式尷尬笑容,並壓低了聲音告訴我,事實上他比較喜歡富有的來生,但他似乎不應該承認這項偏好,因為如果公開承認這件事,他就會被人稱為「邪惡的人( Lu-hsou: )」。他接著以一種為難的語氣來談論涅槃,他說:「真是不了解!渴望『虛無』( ba-hma. Mashi.bu: )真的很難理解,而且非常、非常難以接受。」 (3)

  當緬甸人表達這種異端的看法時,身為一個好的佛教徒會感到罪惡與尷尬,他們大部分會接著說希望有個快樂的來生,並不表示絕對不要涅槃。他們說這樣只是短時間內希望獲得來生的快樂,若擁有之後,就會想趣入涅槃了。他們並沒有拒絕涅槃,只不過是像聖奧古斯汀( St. Augustine )處理「獨身」這件事一般,不過是想延後罷了。

  這種態度很明顯地,與他們幾乎十世紀前古蒲甘時代的祖先表現類似。下面的碑銘(還有許多類似者)記載著一位祈願者行善後的禱辭:

  此時,在我因所做的大善行而入涅槃之前,願我來世為人,而且比其他所有的人

  更快樂。或者化作精靈,願我多采多姿,擁有比其他精靈更眩目的光明與殊勝的

  美麗。更特別的是,願我長壽,免於疾病,擁有可人的膚色、悅耳的聲音與美麗

  的外表,願我為所有的人、精靈所喜愛與尊敬。金、銀、寶石、珊瑚、珍珠等無

  生命的寶貝;象、馬種種活著的寶藏—願我擁有很多很多。憑著我的力量與榮耀

  ,我將因壯大的隨從、名氣與光彩的成就而神采飛揚。不論我生在何處,願我充

  滿神聖的恩寵、慈愛、信心、虔誠、智慧等,不知道任何的痛苦。在我嚐到、享

  受到這種種精靈的快樂之際,當神聖的解脫法則召喚聖潔的果實成熟之時,我終

  將進入平靜、幸福的涅槃。( Ray, 1946:165 )

〔涅槃什麼都沒有,那誰要涅槃?〕

  然而,某些緬甸人甚至不為涅槃的教說尋找藉口,就直截了當地否定了它。如一位政府工程師所說:

  涅槃不適合我。涅槃指的是沒有動作,沒有動作的地方就沒有行為,那我會覺得

  很無聊。

  另一位受訪者是商人,與前者一樣是仰光的居民,他這麼說:

  在涅槃裡,既沒有身體,也沒有靈魂,什麼都沒有,那誰要涅槃?

  既然大部分視涅槃為止息的緬甸人,都求助於一個世俗的目標,也就是來世成為富人或天神,而拒絕了它,那麼須特別注意的是:當直接地問他們,如同我依照一個佛教訪談的計劃表來問「你期望的來世是什麼」時,絕大多數(野畿村的家長)回應是「涅槃」(見表一)。

【表一】
野畿村民對「你來世希望成為什麼?」的回答。
〔第一選擇〕
希望 男性 女性 總數
涅槃 61 43 104
富有 8 6 14
明咒師 3 0 3
佛陀 2 0 2
農/工/商 2 0 2
男性 2 16 18
天人 2 1 3
與今世相同 1 0 1
不入地獄 1 0 1
不知道 1 2 3
富有的男性 0 7 7
聖者(有學) 0 1 1
僧侶 0 0 0
富有的女性 0 0 0
 

83


76


159
 
野畿村民對「你來世希望成為什麼?」的回答。
〔第二選擇〕
希望 男性 女性 總數
富有 19 7 26
涅槃 10 4 14
僧侶 5 2 7
天人 3 2 5
男性 2 7 9
富有的男性 2 4 6
聖者(有學) 2 0 2
農/工/商 1 0 1
明咒師 0 0 0
佛陀 0 0 0
與今世相同 0 0 0
富有的女性 0 1 1
不知道 0 1 1
不入地獄 0 0 0
 

44


28


72


  因為抽樣的回答似乎與非訪談時(實際的生活)的表現矛盾,我們有必要再進一步地討論。

〔「你期望的來世是什麼?」訪談調查〕

  根據我的判斷,在正式的訪談中,「涅槃」的回應佔多數的原因至少有兩個:第一是規範性與言辭上的壓力,暗示了以上的回答,受訪者會認為「涅槃」將是多數人的答案。事實上,若考慮這些壓力,這回應的種類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多。若不管這些壓力,只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男性和百分之五十六的女性渴望涅槃。

  如我們所了解的,第二個影響調查結果的因素是,許多緬甸人並不視涅槃為止息,而是一種極快樂的狀態,類似色界天或甚至更幸福的狀態。對那些視涅槃為天堂般的超級樂園的人來說,這訪談的回應就完全與他們在非訪談時所表達的救世期望一致。

  對表示渴望涅槃的大部分受訪者來說,他們確實將「涅槃」視為某種超級的天堂,可從表一的內在證據中找到支持。既然男、女性在回應上有明顯的差異,我們就依性別來個別地探討他們的回應。

  若暫時不管涅槃,而探討表一中第一選擇以下的其他答案,我們很明顯地可以看到,對於男性來說,成就某種物質快樂的主題,幾乎遍及他們所有的人。因此,投生為富人、明咒師( Weikza ) [2] 與天神等,囊括了男性主要的回應。除了「成佛」以外,其他的回答也都屬於投生到物質享樂的範圍中(雖然強度比較低)。簡單地說,不以涅槃為第一選擇的百分之九十的男性,由對來生的選擇中,投射出一種追求享樂的目標。若是如此,有鑒於「涅槃」是一種刻板回答的事實(而且它的意義甚至模糊不清),那麼許多以「涅槃」為第一選擇的人,是將它視為一種超級天堂,至少也是近乎合理的。

  當審查他們的第二選擇時,我們會發現這解釋的似合理性大大地增加了。如同圖表所顯示的,他們的第二選擇全面顯現出追求享樂的目標。因此,得出第一選擇是以追求享樂(甚至更多是如此) (4) 來認知的結論,是十分合理的。

  這結論同樣得到那些以「涅槃」為第二選擇的十位男性的第一選擇的支持,雖然並沒有顯示在圖表中,但他們有一半是以享樂的目標(財富、天人、明咒師)作為第一選擇。

  對許多緬甸人來說,「涅槃」意謂著某種超級天堂的說法,甚至受到女性受訪者更強烈的支持。毫無例外地,在表一中所有表達了喜好(當中二位說不知何種來世為其所好)並不以「涅槃」為第一選擇的女性,都指出屬性是享樂的目標。

【表二】
以「涅槃」為來生第一選擇的野畿村男性受訪者的第二選擇
希望 人數
富有 20
工作 4
涅槃 3
其他雜項 3
天人 2
聖者(有學) 2
 

34
【表三】
以「涅槃」為來生第一選擇的野畿村女性受訪者的第二選擇
希望 人數
富有 20
工作 4
涅槃 3
其他雜項 3
天人 2
聖者(有學) 2
 

34


  更重要的是(表三),第一選擇為「涅槃」的百分之八十九,其第二選擇很清楚地是享樂主義的目標。(5)

〔從輪迴到涅槃觀念的轉換〕

  比這些調查結果更有趣的是:大部分渴望涅槃的緬甸人,因為他們已經把涅槃佛教在享樂上的二分法,轉變成享樂的連續(也就是從最底層極苦的地獄到極樂的涅槃),也就有意或無意地破壞了輪迴與涅槃在存有論上的二分法。即使認為輪迴與涅槃在存有論上是不連續時,它們也不再被視為是由兩個分開的層面所組成,而是在同一層面上佔據不同的位置。以圖來表示的話,涅槃佛教在(圖四)存有論上平行關係的二個層面,變成在存有論上連續(圖五 a )或不連續(圖五 b )的單一層面。

  在涅槃佛教的平行層面中,從輪迴到涅槃是無路可走的(圖四),通往每一層的認可都受到一組不同的條件與資格的控制。若輪迴的先決條件是業(或更精確地說是福行或非福行),那麼入涅槃的先決條件就是業的止息。而這些條件就依次建立在不同的資格上:前者的資格從倫理上看來是指適切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為;後者則是禪修。

【圖四】



涅槃

輪迴



【圖五a】


  │涅槃



  │輪迴



【圖五b】


  │涅槃




  │輪迴





  對業力佛教來說,即使認為輪迴與涅槃兩者在存有論上不連續,仍意味著同一層面上的不同地點而已(圖五 b )。涅槃,如其本然,是始於輪迴終於涅槃這條路上的最後目的地。如同一位受訪者所說:證入涅槃就像搭火車,好比從曼德勒到仰光的旅程中,火車沿途會經過很多站。同樣地,旅行到涅槃也會經過很多「站」,也就是一系列的居所,每一站都比前一站更快樂,直到極樂的涅槃實現為止。

  許多緬甸人認為輪迴與涅槃處於同一層次,這點不僅是從他們視涅槃為天堂的觀念推斷而出,也是從他們相信兩者都需要同樣的先決條件與資格才能進入來推斷。

  這觀點與止息福德與非福德才能入涅槃的涅槃佛教不同,緬甸佛教堅持涅槃與輪迴一樣,都是靠福德的累積來成就。當我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關心福德時,抽樣中的大部分人,甚至是老參的佛教徒都說:因為想證入涅槃。依他們的看法,福行同時是輪迴與涅槃的先決條件:非福行愈大,離涅槃就愈遠;福行愈大,則離涅槃愈近。(6)

  在未談論孩子們對這佛教中心概念的看法如何之前,我還不能結束對涅槃的討論。關於此點,我們最驚人的調查結果發現,從七歲到十二歲的十九個小孩的抽樣中,十人堅持他們從沒聽過涅槃,三人雖然聽過,但不知道涅槃是什麼意思,而所有聽過且了解一些意義的,至少都是十一歲。對他們來說,涅槃毫無例外地被認為是個超級天堂。在涅槃裡,他們能享有天堂一切最美好的歡樂,就好像一位小女孩所說:「涅槃是最享受的生命形式。」(下期待續)

【註釋】

(1) 雖然大部分認為「涅槃」是止息的緬甸人,並不以其為追求的目標,但也並非全部如此。我確實遇過某些少數的緬甸人—他們幾乎全是比丘,真的渴望入涅槃,因為他們視其為「止息」。他們多半不快樂且厭世,唯一的希望是結束他們的痛苦。例如有位(住在禪寺的)比丘說他投注大部分的時間於禪修,以期能進入他定義為「止息」的涅槃。當我問他為什麼渴望止息時,他說:「諸事皆苦,因此止息比輪迴好得多。」

  或舉另一個例子來說,有位在家人(後來也出家了)說他想要入(定義為「止息」的)涅槃,因為「只有在涅槃中才沒有苦」。當我問他是否找不到任何身體活動的快樂時,他回答:「是的,根本沒有快樂,不管是吃、性、睡等都是如此。」接著我問他,有沒有其他種類的快樂呢?難道沒有從孩子那兒得到快樂嗎?(我知道他十分喜愛他的孩子)針對這一點,他說與他們在一起當然很快樂,但「終究他們也給我苦受」。

  令人注意的是,這兩位與其他少數將「止息」當作渴求目標的人,似乎都有嚴重的沮喪。他們不像一般的緬甸人,至少外表上看起來是友善且快樂的,這些人表現出明顯的退縮,或以醫學來說是—沮喪。如果「延續」意謂著(如同對他們的影響)與深度沮喪連結的痛苦,那麼他們追求止息而非「延續」,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理論上來說,厭世並不需要成為那些歡迎「止息」,或至少將「止息」作為可接受目標者的唯一模式。也有過了好幾世圓滿生活的人,準備迎接死亡(對來世不抱任何期望),因為,如同《聖經》上所說的長老們,他們已「過足天年」(《創世紀》 25:8)。然而,一般來說,無論在緬甸或其他的地方,從經驗上來看,這理論的可能模式都是不存在的。

(2) 要看出罪惡感並不難。就在我們兩人都奉獻了建塔基金後,我的房東村民說,他希望我們來世會有富有的果報。但我說並不希望富有,而期望入涅槃時,他很顯然地變得難過了起來。

  我相信這有兩個原因:身為虔誠的佛教徒,他應該自己表達入涅槃的期望,他的不舒服來自於那非正統的期望,無疑地被非佛教徒批評,而感到五味雜陳。

(3) 就這點來說,更有趣的是一位普通的村莊僧人的談話。他一方面煩惱著要符合涅槃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很明顯地享受著目前的生活。

  在長時間的訪談中,他承認喜歡目前的比丘生活,所以若不管比丘生活中的挫折,他仍願來生成為比丘,而非成就他認為是「止息」的涅槃。但他接著說並不知道自己來世的命運如何,他可能會生為動物或其他更苦的形式,與其要面對這種偶然性,他寧願選擇涅槃,儘管它意謂著「止息」。

(4) 更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他們尊敬僧侶,並普遍接受寺院生活是入涅槃的重要媒介的觀念,但只有很少數的人表示願意來世為僧人。

(5) 對於女性最重要的一個調查結果是(但更完整地討論要延到後面的章節),許多人希望來世生為男性。生為男性僅次於涅槃,為出現最多的第一選擇,而且,對那些以涅槃為第一選擇的人來說,在第二選擇中它也是最多的答案。

  確實,生為男性幾乎充斥於所有女性受訪者的回應中。在不是單獨地提出或明示之處,就與其他的特性結合在一起而表現出來,譬如「富有的男性」;另外也隱含在比丘以及「富有」的回答中(因為在村裡有錢的通常是男性)。

  身處於世界上最解放婦女之列的緬甸女性,希望來世為男人,雖然十分矛盾,但並不令人吃驚。男性被兩性公認為比女性優秀,我從一位女性那兒第一次聽到緬甸人的俗語:「一隻公狗還勝過個女人。」這位女士或許是村中最解放的女人,當我提出她本人看起來並不太相信這個諺語時,她表現出明顯的敵意。

  男性的優越可由許多方面來說明,也就是只有男人可以成佛、男性比女性「更高貴」、男性比女性有更快樂的生活、女性有生小孩的工作等等。

(6) 在這點上,我們很有趣地觀察到,沒有一位受訪者相信他們已有足夠的功德,能在下一生入涅槃。

【譯註】

[1] 蒲甘王國( Pagan ),別譯為「巴岸」。西元九世紀時,緬甸的驃族王國( Pyu )滅亡後半世紀,原驃族王國與留在悉里察怛羅( Srikshetra )之驃族後裔共同建立了蒲甘王國。十一世紀時由亞諾拉塔( Ana-wratha )稱王,為該國的極盛期,西元一二八七年為元朝忽必烈征服而亡國。見《世界百科全書》,光復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台北。

[2] weikza 一字來自於巴利語中的 vijjA,可譯為「明」、「智」、「咒文」、「魔法」等。Weikza 事實上可由另一字 weikzadou 來說明,即巴利語的 vijjAdhara,為「持明者」、「魔法師」、「明咒師」等意思,本文中統一使用「明咒師」一詞。請參見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Vol.1, p.574, ed. By Mircea Eliad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 Y.。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麥爾福•史拜羅( Melford E. Spiro )所著《佛教與社會》( Buddhism and Society )一書。文內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回gaya首頁]   [香光莊嚴]   [香刊60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