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八十三期/94年9月20日

 看見佛教女性《女性寧靜的變革》導讀

釋自衍


佛教與「女性」相關的議題,從佛世到今日廿一世紀,不斷地被提出、探討,

吉兒•法瑞–霍爾斯所著《女性寧靜的變革》,從整理文獻、訪談當代卓越佛教女性修行者的故事中,讓我們看見佛教女性的經驗。



     前言

佛教與「女性」的議題,從佛世時大愛道尋求出家,到今日廿一世紀,女性在佛教的地位、女性修行證果的問題,一直不斷地被探討。曾有社會學家言:這不是爭論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近日欣見由吉兒•法瑞–霍爾斯(Gill Farrer-Halls)著;周和君譯的《女性寧靜的變革》(The feminine face of Buddhism)一書出版。這本書透過傳統文獻,探討追隨佛陀之路的女性生命風貌;亦訪談當代藏傳、南傳卓越的佛教女性修行者,探討對解除眾生苦難及靈修歷程的用心。

內容概介

《女性寧靜的變革》原著於2002年11月由Quest Books出版。作者吉兒•法瑞–霍爾斯,自1985年起,即服務於佛教界,曾在佛教出版社工作,並為莫迪安基金會(Meridian Trust Buddhist Film and Video Archives)拍攝過多部佛教相關影片。她的著作有《達賴喇嘛的世界》、《佛教智慧百科全書》以及《芳香療法的儀式和修行》。

本書主旨就如同作者導論所言:「本書是試圖超越佛教文化中的男性本位,探討佛教的女性觀點與經驗,而這部分的史實至今仍被歷史和文化的陰影所遮蔽。」這也點出本書最大的特色在:紀錄當代佛教女性修行者如何突破傳統的侷限,傳遞佛法,自利利他,解除眾生的痛苦,來說明自我存在的角色與功能。

本書編排包含四部分:導論、正文、參考文獻、索引。正文中以時間及空間二個面向來描寫女性:就時間項度而言,依序探討早期與現代的佛教女性;就空間項度而言,透過女性所代表的象徵來凸顯女性的角色與地位—女性諸佛與菩薩、女性佛教老師、佛教藝術呈現的女性面貌、智慧與慈悲。以下分別概介各章的內容,以饗讀者。

早期的佛教女性

本書第一章所談的是早期的佛教女性。首先從與佛陀生命產生親密聯繫的女性—他的母親摩耶夫人、阿姨大愛道、妻子耶輸陀羅等—開始描寫,這些和佛陀有密切關係的人,她們如何與佛教結緣及走向修行解脫的故事,由此襯托出女性在佛教的面貌。另外,還有佛世時女性修道者的故事,如帕扎佳拉長老尼努力修道證悟的過程。並概介印度密乘佛教大成就者當中4位佛教女性,她們放棄榮華富貴的生活,決心修行的故事。從早期佛陀的女弟子到後來的女性大成就者,作者彰顯出女性在面對苦痛的經驗時,選擇追隨佛陀求道,皆得以轉化痛苦證得涅槃。

 

現代女性佛教徒

第二章,現代女性佛教徒(本書所指的女性佛教徒包括在家及出家的修行者)在這快速變化的時代中如何修行?書中訪問了8位現代西方佛教女性,以下分別介紹這8位現代西方佛教女性:

恰蘇瑪•卡碧辛(Kabilsingh, Chatsumarn)

恰蘇瑪•卡碧辛是泰國法政大學的宗教與哲學教授,於2001年在斯里蘭卡受沙彌尼戒。由於泰國沒有比丘尼的傳承,未受出家戒的沙彌尼或八戒女的地位遠不及比丘,八戒女還往往淪為比丘的僕役。恰蘇瑪除投入尼僧教育外,並致力於復興泰國比丘尼傳統的國際運動,揭露泰國女性在靈修生活領域所受的不平等待遇。

蕾奈特•塞法斯(Renate Serifarth)

蕾奈特•塞法斯之前是德國生物學家,過去12年來,她精進於佛教的禪修法門,自己又閉關5年。目前教導內觀禪修,透過禪修讓她身心得到轉換,也突破女性靈修的限制。

海倫•托可夫(Helen Tworkov)

海倫•托可夫生於紐約市。曾任《三輪:佛教評論雜誌》(Tricycle:The Buddhist Review)的創刊主編。談及女性在佛教中的角色與地位,她認為女性可以在文化工作中,透過自我努力取得被認同的角色和地位。

阿姜甘達須利(Ajahn Candasiri)

阿姜甘達須利目前住在英國,以一西方女性成為上座部佛教尼師的經驗,說明建立西方比丘尼傳統的必要性。她認為修行無性別的差異,彼此應秉持尊敬和體諒,是種互補而非敵對的關係。

賈姬•凱蒂(Jacquie Kilty)

賈姬•凱蒂長期修煉藏傳佛教,是一位心理諮商師,主要輔導生命面臨危機者,及徬徨無助的青少年。她描述自己在印度達蘭莎拉藏民收容區生活的12年中,如何影響支持她回到西方社會,面對外界五光十色的挑戰。

夏達•羅傑(Sharda Rogell)

夏達•羅傑是位內觀禪修老師,她以自己的生命見證,告訴世人她如何以15年居無定所的生活,從中看清自己受到習氣的薰染和制約,使自己從貪瞋癡的無明束縛中解脫,進而邁向出離的道路。

莫拉•希爾斯(Maura Sills)

莫拉•希爾斯是英國德文郡卡魯那研究協會的主持人,創設了佛教心理治療訓練課程。她將佛教的靈修應用在心理治療上。在美國911恐佈攻擊事件發生後,美英又聯手空襲阿富汗以進行報復。她於指導短期閉關期間,讓每位參與靈修者感受思考,以個人或集體的念力轉變戰爭的可能,及女性處在戰爭的局勢中,可以平衡男性的力量是什麼?又如何能讓佛法所呈顯的男性面貌,獲得滋養和平衡?

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

翁山蘇姬是緬甸佛教女性地位的革命者,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雖然她不時受到緬甸軍事政團的軟禁,但仍不遺餘力倡導和平與非暴力的崇高精神。她認為佛教是緬甸傳統文化的基礎,但卻將最偉大的價值都放在男性身上,以為唯有男性才能獲得無上的證悟。若緬甸所追求的自由民主,是要讓人民過著完整、有意義的生活,成為這個地球村中自由平等的一份子,即要努力證明人類的精神,能夠超越性別上的缺陷。

從這些現代佛教女性的故事中,我們更瞭解廿一世紀佛教女性修行者在靈修及世俗諦上的努力,她們超越性別的差異,致力於使宗教在社會上,展現一股安定的力量。

女性諸佛與菩薩

作者以佛教中四位女性代表的生平故事、形象及修行方式,讓人瞭解女性在佛教象徵中所扮演的面貌。

第一介紹的是度母。度母是藏傳佛教中的眾神之一,同時存在於相對和絕對的境界,根據眾生根器隨機教化。就世俗諦言,她是聞聲救苦的拯救者;而就勝義諦言,度母帶領我們邁向證悟的智慧心靈。

觀世音,前身是印度的觀自在。由於觀自在菩薩,原本是男性,傳入中國後才發展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和中國佛教文化的結合,代表慈悲的象徵,以各種不同形象示現,救度眾生脫離苦海,造像也由男性轉化為女性。

吉祥天女,相傳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女神,生性殘暴,後為金剛手菩薩收服,而成為女性護法神,吉祥天女讓人看見女性的憤怒尊形象,女性可以將憤怒的力量運用於佛法修行之中,不但能幫助轉化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能敬重在這些情緒背後所隱藏的力量,用於培養諸如慈悲心等正面特質。

耶喜•措嘉,是蓮花生大士的最主要弟子,她以記憶超強,能熟記蓮花生大士所有的法教而聞名。蓮花生大士過世之後,她在西藏示現200年,成為上師空行母,是女性佛的示現。

女性佛教老師

這一章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取自各地民間或佛教中的五個傳說,審視這些故事背後所蘊涵的啟示,呈現女性的智慧與慈悲。如「喇嘛與老婦」,是取材自西藏民間傳說:一位老婦女虔敬準備珍貴西藏酥油茶,供養說法的喇嘛。依慣例是依序向喇嘛獻上哈達,並接受加持,但因聽眾太多,所以,喇嘛決定教大家以觀想的方式接受加持。儀式結束後,老婦女以相同口氣向喇嘛說:「現在您也可以觀想接受我手中的酥油茶。」這位婦女就帶著她的供養物回家,心中暗笑不已。這故事指出即使平凡的老婦人,有時也能如在高位的喇嘛般充滿睿智。

又如日本的惠春比丘尼及佛世時年輕貌美的薇嘉葛的故事,她們不落入世間欲望的陷阱,也不受世間誘惑。故事展現女性不僅能精進追求佛法,無關性別,且有能力善巧圓滿地處理問題。

一代宗師那諾巴,在修行的過程中是得力於一位醜老太婆;還有,日本真言宗大師慈雲尊者,乃是因母親的教導而有關鍵性的轉變。這些故事中的女性不但可以是他人修行的助緣,自己亦能不為性別所困而精進修道,由此說明女性修行依然是可以證悟的。

本章第二部分,訪談三位當代重要的女性佛教老師。第一位是雪倫•薩爾斯堡(Sharon Salzberg),是2個內觀禪修學會的共同創辦人,她概述自己擔任禪修老師指導學生的經驗。第二位碼婷•貝契勒(Martine Batchelor)是法國人。她曾在韓國松廣寺出家10年,後返回西方還俗結婚。目前在世界各地演講、指導閉關修行及研討會,寫了數本與佛教和禪修相關的書。第三位是丹津•跋摩比丘尼(Palmo, Ani Tenzin)。她在喜馬拉雅山洞穴中閉關修行12年,如今在世界各地教學,發願要為西方比丘尼建立僧團而努力。

作者藉由介紹這三位當代女性佛教老師的生平與理念,及其在教導和修習佛法時所遇到的問題,讓讀者看到女性立志開悟求道、擔任靈性老師時所展現的無比毅力與活力。

佛教藝術呈現的女性面貌

作者概述佛教造形藝術的起源。並透過三位女性畫家的作品及創作歷程,帶領讀者認識南傳、禪宗及藏傳佛教藝術中所勾勒出的女性面貌。其中,介紹美籍瑪麗•雷納德(Mary Reinard)是研究女性佛像造形的藝術家,以自身經驗說明藝術與靈修的關係。韓國比丘尼玉峰法師視繪畫為一種禪修。雅妮•杜茉琳(Yahne le Toumelin)是信奉藏傳佛教的法國藝術家,後來成為藏傳佛教比丘尼。在其繪畫創作過程,禪修使她的心靈自在,開發覺性,提供充沛的創作能量。

智慧與慈悲

本書的最後,作者以「般若為諸佛之母」做總結。早期的印度佛教經典,就以女性代表智慧,而般若佛母是女性神祇的原型,代表圓滿的智慧,是敏銳覺照力的女性特質。又如空行母,是藏傳佛教中最有力量的女性,充滿動力的能量,其遊走虛空的形象,對女性解放而言,是一種啟發人心的象徵。

文末,以度母誓願要生生世世以女性身分輪迴於世間,克服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這正是佛陀所倡導的中道思想的縮影,即應不受性別差異的影響,落入任何極端的見解。

在本章節中,作者舉證空行母在藏傳佛教所展現的功效,因過多的描述引來爭議,中譯本有作部分的刪節。

結語

閱讀本書,愈到最後,愈能感覺作者是在藏傳佛教的背景撰寫此書,讚揚佛教女性的經驗、女性對佛教之貢獻,並透過呈現佛教女性的生活、工作、修行、教學以及藝術各面向的真實經驗,引證女性在佛教發展過成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假若作者的目的是希望在傳統佛教觀點中找到平衡點,拋開以往女性為附屬角色的論述,真正看見和聽到與男性地位齊等的女性經驗和聲音,則內容中的訪談與取材,顯然不夠廣,尤其當今台灣的比丘尼經驗是可以提出有力的證明,但本書並沒有提及。

女性在佛教的地位,並非透過爭論來取得答案。性別僅是外相的不同,各有其優缺點,在實相與修行證量上,是無差別。我們或可用本書中的一段話:「我們要以靈活且謹慎的方式,在自己生命以及究竟與世俗的見解中取得這份平衡,這才是我們追尋佛陀真理最合宜之道。」作為這本書對佛教中性別問題所提供的建議與思考的方向。

【延伸閱讀】

《女性寧靜的變革》,吉兒.法瑞–霍爾斯著;周和君譯,台北市:法鼓文化,民94。

《比丘尼傳全集》,釋寶唱、釋震華編,台中市:恆沙,民76。

《女性佛教入門》,立花真紀著;許俐萍譯,台北市:大展,民79。

《佛教與女性》,岩本裕著;劉欣如譯,台北市:大展,民79。

《佛教的女性觀》,釋永明著,高雄縣:佛光,民79。

《聖比丘尼列傳》,陳慧劍編,台北市:龍樹菩薩贈經會,民83。

《證悟的女性》,堪布卡塔仁波切著;何文心譯,台北市:眾生,民84。

《菩提道上的善女人》,釋恆清著,台北市:東大,民84。

《法輪常轉:女性靈修之路》,Sandy Boucher著;台北市:立緒文化,民86。

《千載沉吟:新世紀的佛教女性思維》,釋昭慧、釋性廣編著,台北市:法界,  民91。

《佛教出家女性求道歷程研究:以漢譯佛典中的阿含部、本緣部、律部及長老尼偈為研究對象》,
               林莉莉撰,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93。

《華嚴經的女性成就者》,覺音居士語譯;台北市:全佛文化,民94。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83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