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八十六期/95年6月20日

妙 妙 妙

《法華經》的宗旨與法門

 釋悟因


《法華經》的「妙」,妙在何處?妙在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法。

種種法門都是種植得度因緣的方便,由此因緣即可進入佛道!

《法華經》之「妙」既是「原則」掌握,又是「方便」釐清。


 

《妙法蓮華經》解題

《妙法蓮華經》依中國佛教的教判,是佛陀晚年時說的,僅稍前於涅槃時而已。若從印度佛教的發展史來看,是大乘初期的經典。

本經說「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以前所說的經典,無論是用什麼方法、因緣、言辭、譬喻、法門,「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甚至說「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自住大乘」,此一乘法者何?佛陀一生僕僕風塵,化導眾生,最終極最高最根本的旨趣,即為「演說一乘法」,開示佛之知見,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法華經》最根本的旨趣。此一旨趣今從經題《妙法蓮華經》的「妙法」、「蓮華」、「經」等字詳析之。

妙法  

本經的「妙法」,都是緣起法

「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緣起甚深,非佛秘而不談,而是「眾生處處著」。既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宛然,只有藉佛陀的開示,引令其悟入佛之知見。

妙法,指佛的知見

佛的知見在這部經即稱為「妙法」。如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整部經在講「般若波羅蜜多心」。《妙法蓮華經》整部經是在指引眾生佛的知見。

「知見」,感知與見識,指的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覺知、感知世界。我們看世間林林總總,無非使用眼、耳、鼻、舌、身、意在看,然而一般凡夫所看的,他的知見與佛陀的知見是不一樣。「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即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才出現於世。讀《法華經》就是要學習佛的知見,建立佛的知見,學習以佛陀的知見來看世間。

妙法,微妙之法,指佛的知見是不可思不可議

佛陀的知見,在本經〈方便品〉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這在說佛陀的知見「眾生難解難入」,「惟佛與佛能證知」。

雖然如此,透過佛陀的開示如指標月,眾生依指見月,亦能了解佛陀的知見,「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去除諸著,就能體悟、契入佛陀的知見。「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如是,從「十如是」看待世間、看待諸法,即能契入佛陀智慧。

妙法,亦指眾生心

佛陀在《法華經》開示,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都可以成佛。眾生的心與佛陀的心一樣莊嚴明亮—心性本淨。佛陀證悟此體性,凡夫眾生未悟,而此十如是,從本以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所以「妙法」在說佛的知見,也在說眾生心。

蓮華—喻眾生心出淤泥而不染

上面所講的妙法,舉蓮華作為譬喻。蓮華在印度是普遍可見的花卉。取蓮華的殊勝之處:蓮華種在水塘裡,污泥愈爛,蓮華愈莊嚴。蓮華不種在高原上,而是出淤泥而不為淤泥染污。就如眾生之佛性,儘管處於生死煩惱苦海中,但心的明亮沒被埋沒。只要在煩惱生死中能夠覺悟,覺悟即是知道煩惱生死亦是緣起法,它那能綁住你?無非是自己綑綁自己。若能體悟此心的明亮,當下便體證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境界。

此心如何證悟?佛陀的體證—自內證非眾生所知。然而佛是過來人,藉由佛陀的指引,藉由語言文字、知識、概念的了解,再反聞聞自性,回到身心本性,運用於實際相應的修道法門,亦能逐漸體驗妙法。要體驗妙法,必須要驗證佛法,在緣起法上用功。

認識「妙法」,是此經的核心課程。《般若心經》:「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色、受、想、行、識,除了色蘊之外,其他四蘊,無非是眾生的見聞覺知。此可朗照萬物的心,在眾生是個個具足,人人不無,卻不知它的如實真相。正如蘇東坡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何以不識真面目?問題在「錯用心」。因此耽溺在三界火宅,猶如本經所舉長者的諸兒子們「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最可怕的是「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於色、受、想、行、識而轉,所行所事懵懵懂懂,迷惑有「我」、「我的」,這就「錯用心」了。這是本經有名的「火宅喻」。

本經〈譬喻品〉火宅、三車出自同一典故。「為諸眾生類,分別說三乘。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雖復說三乘,但為教菩薩。」由於眾生造就六道的業行,流浪於天、人、畜生、地獄、餓鬼、阿修羅等六道,佛陀悲憫眾生沒在火宅,故「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濟度眾生。「五濁惡世,所謂劫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雖分別說三,從始至終,「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妙法」之妙,《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偈說我們的心能造三世一切諸佛。如果以十法界觀之,人由誰造?地獄由誰造?此心徹賅四聖六凡,四聖六凡無不由此心造、由此心所映顯。此即本經所示之微妙、奧妙的「法」。此心是眾生心,亦可以是佛心,覺與不覺是對緣起的體證,也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密要。

經—認識自己的道路

「經」是經典,是聖人所說之法。經的用途是指點我們路途,所以「經」即是路徑、道路。這條路是指引我們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說難亦難,說易亦易。難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人難度。」佛陀設有多種方便,「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而妙法如此深妙,佛陀是「諸法之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開示眾生,如大雨普洽潤澤各藥草樹木,隨其大中小的根莖枝葉各有差別,卻能「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藥草喻品〉中說,佛以一音演說法,隨機隨緣,眾生隨類各得解;又如〈化城喻品〉,引導眾生需有權巧方法,佛必須不斷引發弟子法樂,使其再接再厲。回家的路有直接的、有迂迴的,皆要永不懈退。

回家的路,佛陀是導師,是眾生依怙。佛陀是偉大的教育家。

法門要旨

於見聞覺知上識自本心、悟自本性

知本有摩尼寶珠、無價珍寶,別再如窮子般流落街頭。

在本經〈信解品〉有一窮子喻。窮子捨父逃逝,無有衣食住屋,流落街頭。喻眾生在煩惱生死、三界六道、甚至牛頭馬腹中輪迴受苦。佛陀對少有福德智慧及得度因緣的眾生,是指引道路的導師,是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說法者。佛是教育家,不是創造的神、上帝。

佛在世時曾有一外道問佛「你是神嗎?」佛說:「不是!」又問:「你是天上的天神嗎?」「你是上帝嗎?」問了很多,佛都回答「不是!」最後外道問:「你是什麼?」佛陀只說:「我是覺悟。」佛陀因為覺悟而成道、弘化、指引眾生,而為佛教的教主。從始至終皆以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全世界的宗教就只有佛教以覺悟者的教化成立為宗教—先佛覺後佛的成佛之道。因此,在覺悟的路上,眾生要依佛陀的指引,去識自本心、悟自本性!

悲憫眾生—等視眾生皆可成佛

由佛陀因緣譬喻、種種法門差別,實踐佛陀的悲懷,平等視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祕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以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長夜守護不妄宣說。」佛陀平時說法,說聲聞緣覺法,是「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然而在佛陀的悲懷,是「欲令一切眾,與我等無異」,並且「等視眾生如一子」,於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視之,要提攜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龍女成佛—佛性無男女差別

由龍女成佛的典故,體悟佛性無男女的差別。

在佛教經論中一談到女性入道成佛的關鍵,常引證的經典是《法華經》中的龍女。另一個是《維摩詰經》中的天女散花(在《維摩詰經》有一段天女散花的典故。在維摩詰室,大眾正論法時,天女散花供養。此時花瓣卻黏在聲聞弟子的衣服上,是說聲聞弟子不著香花蔓的行持。)後者說聲聞弟子、大阿羅漢等持戒莊嚴,並非阿羅漢的證悟智慧境界差,這是從大乘的菩薩入世角度說聲聞羅漢利他的悲憫信願與佛陀是有差距的。

在《法華經》中的龍女,據經典敘述是文殊菩薩讚歎龍女,「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並且進一步說,龍女於剎那頃「能至菩提」。此時舍利弗提問,女性有五障,「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何況「於須臾頃成正覺」?於是龍女就在佛前示現去南方無垢世界、轉男身、成佛道。這一切都在龍女持寶珠供獻佛陀的短暫時間內完成。如同供摩尼寶珠,只在一剎那頃。這是說明時間的快速。

雖然如此,龍女示現成佛還是頃刻要轉成男身。在佛法的究竟義來說,應是沒有男女相的差別。但在敘述時,還是必須轉男身,在《維摩詰經》中也是這樣的觀念。不轉男身可不可以成佛?在理性、法性、佛性、修證上絕對是平等,但落到世間的男女相時,在語言上很難說明。我是如此讀經。

常不輕菩薩—平等法性的實踐、落實

為了平等法性的探究,我在《法華經》上找到了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的形象是「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是踐行佛陀教法的一位比丘。他每到一個地方,不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四眾皆合掌禮拜讚歎說:「我不敢輕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別人看到就罵他、打他、丟他石頭。他被打,有時就逃,有時被打得倒下來。但是他過一段時間還是對人說:「我不敢輕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是佛教終極的理趣—皆當作佛。

常不輕菩薩稟持著這樣的理念對每一個人合掌、禮拜、讚歎。當他頂禮時,他不是禮拜一個男身、女身、出家身、在家身或某某人的身相,他是在禮拜一個未來佛。他揭櫫的是佛教教義最高的理趣:打破男相、比丘相、被尊重的形相。這時他標舉出的是佛陀的法,不是標舉比丘。

常不輕菩薩比天女、龍女更直接地說出法性平等、佛性無男女差別!

多寶佛—為法而來法華會上

本經最讓人感動的是古佛再來。每在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法華經卷時,不自覺地感受耄耋耆碩古佛—多寶佛的誓願:「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踊現其前為作證明,讚言善哉。」佛菩薩偉大的信願,古佛、今佛,如是護持未來佛!

弘法有「往學者處去教」以及「讓彼學者就師處來學」之別,多寶佛的示現,是以求學者為主,是往學者處去教學。典型在夙昔,覺者的示現何等偉大!

法門如何受持

紫竹林精舍(香光尼僧團位於高雄鳳山的都市弘化道場)的建築以《法華經》的思想來建造,是把《法華經》當作是一種標竿、典範,期許每個人來紫竹林精舍,都可以種下菩提種子,種下成佛的因緣。

法華會上,佛陀為眾弟子授記作佛。授記就是預言,如預言某某人將在未來世成佛,說法多少會,佛名號、國土名號,化導多少聖賢弟子等。說某某人會成佛,即是說照目前精進行道,修集波羅蜜,在幾劫以後能證果成佛。佛陀不但在法華會上為在座的菩薩、聲聞弟子授記作佛,也為後世的眾生授記。只要肯自尊自重,受持讀誦,精進行道,慈憫眾生,亦是被授記的對象。

其次,常不輕菩薩受持的法門,超越男女、出家在家,尊重一切的眾生。在紫竹林精舍,一念門的入口處,供有「常不輕菩薩」法相,能夠以常不輕菩薩的法門為典範:尊重每一個眾生。《六祖壇經》有云「內調心性,外敬他人。」(《六祖壇經》:「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這是自歸依的真義。

最常被受持的法門是書寫、讀誦法華經。《法華經》說只要受持《法華經》,諷誦、書寫一句一偈,都能成就佛道。《法華經》中有偈:「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所以虔誠稱唸一句「南無佛」,或以一音唄頌佛德,是種植得度因緣,即是成就佛道的因緣。

在本經後半部是指示修學佛法、走向解脫之道的菩薩典範。經典例舉〈妙音菩薩品〉、〈妙莊嚴王本事品〉、〈藥王菩薩本事品〉、〈陀羅尼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在修學過程中,這些已發菩提心、登地的大菩薩,他們的修學方法是我們的楷範。尤其〈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成單行本流通,普及甚廣。只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與家家戶戶觀世音,已有一大段距離。「世間相常住」,弘法利生,導引悟入佛的知見,應是無時或已不可旁貸。

結語

《法華經》的「妙」,妙在何處?妙在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法。種種法門都是種植得度因緣的方便,由此因緣即可進入佛道!這在《法華經》的〈方便品〉中處處提示。大乘菩薩道多種多樣的法門,處處砥礪眾生成佛的可能!

本經廿八品,前半部十七、後半部十一品。前半部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至〈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是跡門,說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度眾,弟子有四眾等事跡。由〈法師品〉第十至〈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是本門,說成佛道上,菩薩廣行六度,自度度人,成就自利利他的誓願。

本經在說「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此諸「方便」在《法華經•方便品》的法門之多,是大乘的開展,但一切法門不離本義—助顯第一義,《法華經》之「妙」既是「原則」掌握,又是「方便」釐清,不愧是經中之王,成佛的法華!

 


[香光資訊網] [香光莊嚴][香刊86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