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你不可不知 / 第 101 期 99 年 3 月 20 日出刊

念佛法門與淨土

編輯組

原始佛教的念佛
 

佛教的修行方法非常繁雜,早在部派佛教時期,念佛的功德便受到重視,《增一阿含經》中便以念佛為十隨念之一,繫念佛的功德及相好,能除恐怖,得生諸天,也是證得涅槃的方法之一。此時的念佛是透過憶念或觀想而令心專注,並沒有口稱念佛。﹁南無如來﹂常只是弟子對佛陀單純的稱呼或皈敬。

念佛與彌陀淨土


 將念佛方法與往生彌陀淨土聯繫起來的最早經典,是支婁迦讖所譯的《般舟三昧經》。經中提到:若有人一心念西方阿彌陀佛,一日至七日,能見十方諸佛悉立於前。如何得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其中「當念我名」常為彌陀淨土「持名念佛」的根據。

執持名號是口稱?還是心念?
 

至於《阿彌陀經》中的「執持名號」,是心念?還是稱念?多數祖師大德將之解釋為是憶念或作意。智圓的《疏》中說到:「執持名號者,執謂執受,持謂任持。信力,執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這是強調心念而言。也有祖師大德認為:執持為心念;口稱為表現。以口稱詮釋持名念佛的,則是唐朝善導大師為先。

三種念佛的內容
 

念佛的內容對象,按其歸類,也可歸為三種:
 ◎實相念佛:大乘佛教的實相,指稱宇宙萬有總的本相,實相念佛又稱法身念佛。這種念佛是強調:悟解佛的實相,即「理即佛」。
 ◎觀想念佛:觀想西方淨土依正二報諸相,是形象性的念佛,不需進一步去作哲理性的探索。
    ◎持名念佛: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包括口念、心念,或心口同念。

【參考資料】
1.《淨土教概論》,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師譯,台北市: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2.《淨土與禪》,印順著,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
3.《淨土宗教程》,魏磊著,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4.《中國淨土宗通史》,陳揚炯著,南京市:r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