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清淨 解脫 沙門果-悅讀經典﹙四﹚ / 第 88 期 95 年 12 月 20 日出刊

業報因果說什麼?

《沙門果經》業的六問

釋見晉

什麼是業?人死後去哪裡?自殺可得解脫嗎?從《沙門果經》中六師外道與佛法的業報討論中,探尋建立生命價值的正確業力觀。

什麼是業、果?造業是否真有果報呢?《沙門果經》怎麼說?

「業」是佛法的重要論題,十二因緣及業果輪迴,都建立在業說上。什麼行為會構成「業」呢?佛教認為「業」的核心是「思」(即思心所)—內心的動機、意願、意念、意志。「思」會驅使心造作,促使心採取行動。論典中形容「思」猶如磁石,以磁力推動著心,引發身、口、意的行為,於是造作了「身業」、「口業」或「意業」。

有人以為表現於外的身、口業比較重,心裡使壞胡思亂想沒有關係。其實意念很重要。如姊妹倆帶了鮮花素果到寺院禮佛,妹妹祈求家人升官發財中樂透,心裡卻是早上和先生吵架的怒氣未平;姊姊見佛相好心生歡喜,以慈心祝福自己、親友及一切眾生,雖然兩人外表的行為一致,但果報哪會相同。又如雖布施同樣的物品行善助人,然而隨著每個人動機、想法、態度、作法的不同,果報就有差異。

《沙門果經》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子誤認為:身、口造作何種行為,就必須受何種報,與動機善惡無關。而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業是令自我不能解脫的原因,所以必須以極端的苦行來折磨自己,才能消滅往業,並防止新業。這一類修行人相信業報,但卻誤認外在的行為是「業」的核心,於是從事苦行,錯以為愈是嚴格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就愈能解除業的束縛。

佛教以動機來決定業力的構成,不拘泥於外表的行為,這對當時印度的業力觀是個嶄新的革命。然而,重視動機並非指身語的實際行為無足輕重。如阿闍世王在聆聽佛陀開示《沙門果經》時,已具備了證得須陀洹果的一切因緣,但他曾因篡奪王位而弒父,即使親在佛前懺悔並歸依,仍因此而未能當生得法眼淨(證初果)。相對的,殺人魔鴦崛利摩羅出家前信奉殺人可得涅槃的邪見,以砍人手指作指鬘的邪法修行,在他正要殺害親生母親時,幸蒙佛陀趕往度化,才沒有犯下重業,在懺悔改過後,出家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果。同樣是動念蓄意殺害父或母,採取了行動以及被害者命斷與否,深深影響了當事人。只要在今世造下五種無間業的任何一種,這項惡行就會障礙修證的成果。

所以,「業」特別指「有意念」的行為,並可概分為思業:內心的意志活動;思已業:思業中已付諸外在行動者。如「身」是實現內心意願的工具,「語」是內心意願的表達,業的核心是心中的「思」。

「業」又可分為不善業、善業及無記。當內心與貪、瞋、癡等煩惱相應,發動有損於自他的行為,就形成不善業,具有感得惡趣苦報的潛力(令生業),或有支持其他惡業(支助業)、阻礙善業的效力(阻礙業)。反之,若與無貪、無瞋、無癡等善念相應,發動有益於自他的行為,就形成善業,具有感得人、天等善趣樂報的潛力,或有支持其他善業、阻礙惡業的效力;還有,修持色界定或無色界定的「不動業」,雖只有禪定中心念的活動,當然也是善業。

若動機無法判定為善或不善,則稱為「無記」。一般人無記的行為只會加深習性反應,但不招感苦樂果報,只在心中存有善惡的動機時才構成善惡業。佛陀及阿羅漢等聖人,他們清淨的身口意都來自無貪、無瞋、無癡的無漏之善,已超越世間有漏的善惡,所以並不會有任何導致未來果報的業,他們的行為也是無記的(即「唯作」)。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在未受報前,如不是修證解脫,是絕不會失壞。然而,並非一造業就會立刻感果。從造業到感果,或長或短需要一段時間。善惡業中,決定會受異熟果,及受果的時間已決定的,稱為「定業」。

果之定與不定:造業的動機強烈,或行為持續而鄭重,或對象為有恩有德之人,為重業,屬定業,必受異熟果。受果與否尚未決定的為不定業。

隨受報時間的遲速:(一)定業:又分為這一生造業,當生感果—「順現業」(又名「現生受業」);下一生感果—「順生業」(次生受業);次次生或多生後才受報—「順後業」(無盡業)。

(二)不定業:不確定何時才受報者。其中有些會因為緣的不具足,而成為「無效業」。如阿羅漢,因當生一定入涅槃,所以任何只能在來世及其後才成熟的業就成了「無效業」。

「果」(梵、巴phala)本義為草木的果實,佛法中用來指稱由因所產生的結果。就相應之報而言,善因可以產生樂的果報,惡因則會產生苦的果報;就現在、未來的相對關係而言,「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在五果,「生、老死」為未來二果;佛之果名為佛果。《沙門果經》的「果」、因果的「果」,原文都是phala。

「果」之中包含一類「異熟果」。「異熟」(梵語vipaka),是果、結果、果報、異熟、異熟果、成熟之意。原指食物的煮熟、消化,或果實生長成熟。以之譬喻善惡行為的果報成熟,特別指由業因所招感一期生命的果報,例如善業會感得人、天等善趣的樂報。

經典中,「沙門果」(梵wramanaphala,巴samabbaphala)一詞通常表示證悟四種聖果位。而《沙門果經》裡,「沙門果」代表出家修行者由淺至深所能獲得的各種具體利益及修行的成果,包括世俗的尊敬供養、持戒清淨、四種禪定殊勝的喜樂、八種屬於「明」的更高層次的智慧—神變等智以及超越世間一切煩惱束縛的最高智證,以之勸導我們相信業與果,勸勉修行上進。

原始佛教時期,許多人不相信婆羅門教所宣揚的祭祀觀念,亦不相信業報。認為現世於人間的努力跟將來的幸福或解脫並沒有必然的關聯,於是產生了許多俗世享樂主義的思想。(參見:霍韜晦《佛學》上冊〈沙門果經解題〉(香港中文大學,1982)像六師外道中的布蘭迦葉是「無作用論」者,他否定業,認為善惡行為不具有相應的果報,不但殺人無罪,布施也沒有功德,因而排除道德的功效,所以被稱為「道德否定論者」。

本經的背景正是起於對因果、道德、修行法、解脫境界的懷疑。對於善惡的行為—業是否帶來果報這一問題,六師外道有些懷疑善惡,有些懷疑果報,而主張常見、斷見、道德否定論、道德虛無論、無因論、宿命論、詭辯論等等。就好似現代的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也與佛教的業果思想有所不同。藉由對照六師的教說,更可以呈顯出佛教教義的不共之處。佛陀在經中沒有反駁六師的觀點,而是正面提出佛教對「修道與果報」的主張。

佛教主張有業有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雖然現在難免會受以前身口意行為的影響,但現在的業更是深切地影響未來。因此人應該透過努力,運用自由意志積極地從現在的自己開始改善,而不是消極地接受宿命。修學佛法重視的不在追憶或追悔過去,而要把握當下;不只重外在的行為,更要注意內心的意業;不是一味苦行,而講求中道行;不承認有常一主宰的靈魂—「我」,而認為雖有今世後世,然而「雖有作業,而無作者」;而且認為修行的確有涅槃解脫的果報,所以有凡有聖,修行生活確能帶來當下可見的沙門果。

人死後,業可消嗎?生命會永遠消失嗎?死後又去哪?
業會隨死亡消失嗎?

業,並不會因我們死亡而消失,因為我們還有來生。佛陀說,一切還沒有解脫生死輪迴的有情眾生,即使一期生命結束,仍會墮於六道中的某一類再生。死後肉體腐敗,化為塵土,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生命並非永遠的消失,而有來生的「結生相續」。(有情眾生依據自己所作的善惡行為的牽引力(業力),前往六道之一,開始下一期新生命。死亡至受生的過程,前一生命與後一生命連接,在佛教中稱為「結生」或「結生相續」。請參見《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卷30,頁283)生命在死後絕非完全斷滅無存,所以佛陀破除了斷見(又作「斷滅論」)。

佛世有異教思想家認為人死後完全滅盡,沒有心念之流。所以人的業報死後就沒了,根本沒有來世、沒有業的果報。如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就否定善惡業力及輪迴的存在,認為只有地水火風等物質元素是實在的,而主張不論智愚,命終後皆悉壞敗的「斷滅論」。佛教完全不贊同這種說法。

人死為鬼,還是永處於天堂或地獄?

有情眾生是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生不已的。一旦生命結束,很快的又轉為另一新的生命。然而,並非人者恆為人、犬者恆為犬,也不會永遠處於天堂或永久墮在地獄,更不必然成為陰魂不散的鬼,而是在六道裡起起落落,不斷的輪迴。甚至並非「死後肉體趨於毀滅,但靈魂不滅,輪迴轉生」,亦無「梵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無限永恆的自我」。

世間並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獨立實存的「我」(靈魂)常住不滅。(「無我」是佛教的核心教理,也是區別佛教與印度其他解脫思想的準繩。生命並非恆常不變,不能自己獨存,無法完全自主,而只是眾多因緣聚合的存在。輪迴中的「識」,並非靈魂,也不是一個不變的實體,而在不斷地變化與生滅。所以雖然有業有果,有前生後世,但其中並沒有常一主宰的「我」。人是由五蘊和合而成,離開五蘊,就沒有精神和肉體的存在,也就談不上人的生命了。佛教否定靈魂的存在,「這一世的我」與「上一世的我」間只是由業力聯結,不斷生滅變化的五蘊生命之流。)

所以,佛陀破除了「常見」。佛陀基於緣起的真理而否定生命具有永遠存續(常)、自主獨立存在(一),或支配一切(主宰)等性質,但肯定我們可以藉由自身的努力,轉化自己的命運。

什麼是六道輪迴?真有六道輪迴嗎?

六道,又名「六趣」,是眾生因造作善惡業而趣往的六種生存狀態,並於其處所間生死流轉,受苦受樂,有如車輪上下輾轉一般,稱為「六道輪迴」。

◎天道 :(一)欲界天:如四大天王、帝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即一般所謂的神祇。多在嬉戲享受欲樂,只在戰爭或臨死時才有痛苦。(二)色界天:禪定很深的天人,有清淨色身,處於初禪、二禪、三禪或四禪的定境中,暫時遠離欲界的煩惱及淫欲、食欲等欲求,享受禪悅之樂。(三)無色界天的天人沒有色身形相,唯有處於更高禪定狀態的心識。

◎人間道:即人類,苦樂參半,善於分辨事物的前因後果,因而易於知「苦」斷「集」。有人以為六道中天上最好,但太樂太苦均不易受持佛法,所以「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修行成佛,轉凡成聖,多在人道中!

◎阿修羅道:是介於天、人之間、具神通和威力、喜好諍鬥的眾生。也名「非天」,因他們雖有生天的善業力,但缺少天人的道德品格,慢心及妒忌心特別深重,好勇鬥狠常起瞋恨,於是不能生於天界。阿修羅並不感到幸福快樂,而常在作戰中面對傷殘及戰敗的恐懼。

◎地獄道:如生前殺人放火、傷生無數的萬惡之徒,死後感召相應的果報。因而在地獄中遭受極寒或灼熱,不斷以兵刃相砍殺,或赤足驚惶奔逃於刀山劍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餓鬼道:孤貧潦倒的鬼饑渴、疲累不堪。或因咽喉細如針孔而無法飲食,或以膿血糞穢為食,有的食時腹如火燒,還有被同類欺壓的苦楚。

◎畜生道:各種飛禽走獸、魚蝦昆蟲等,及生活在地底、深海、天上、其他星系那些我們不知道的生物。雖然少部分寵物有很好的福報,但畜牲居處臭穢,一輩子在互相噉殺及生存困難的恐慌中度過。還會被人類宰殺為食,或被鞭打、勞役、繫閉不得自由。

有人懷疑六道輪迴只是宗教的勸善之說,也有人認為這僅是描述善惡心境的快速變化,沒有真實的六道存在。事實上,六道皆由眾生的業所形成,就如我們存在這個地球上一般的真實!

而佛法的六道輪迴、業力說,不在追求前世今生,或只在過去打轉的宿命論,強調透過現在正確的努力,行十善、調伏煩惱以達向光明的人生觀。

什麼原因造成投生不同的六趣?投生哪一道最好?

是什麼原因讓眾生投生不同的趣類呢?布施、持戒、行上品十善,或修四種禪定乃至四種無色界定,即可生於天界。造作極重的十惡則是地獄道的業因,如阿闍世王犯下殺死父親的無間罪,死後必定無間隔地墮入地獄受苦。中等程度的十惡是餓鬼道的業因,如過份的慳吝,見人受難卻不肯稍加援手、偷盜公物挪作私用等。造作較輕的十惡是畜牲道的業因。而瞋、慢、疑則是阿修羅的業因。

每個人都做了許多善業及惡業,到底會隨著哪些業而投生呢?臨終的業成熟有其優先次序,以下依其順序解說:

隨重(重業)

是一種很強的業,決定了下一生前往六道的趣向,其他業很難轉變得了它強大的作用。在惡業方面,特別指五無間業;在善則是指禪定的成就。重業不只是決定來生,也會影響此生,如五無間業會障礙此生修證聖果。

隨習(慣行業)

一個人習慣做的行為,形成一種慣性的作用—慣行業,在沒有重業的情況下,臨命終時便隨著習性而投生相應的趣道。

隨憶念(臨終業)

「隨憶念」是隨臨終時所作的業—臨終業。如果生前並沒有造作善或惡的重業,也沒有特別強的善惡習性,此時憶念曾做過的善行,或做出一個善行,並且肯定歡喜這樣的行為,就可能引發善業成熟而往生善道;如果憶念惡行,就會引發惡業成熟而墮落惡道。那先比丘曾為彌蘭陀王比喻說:就像小石頭放在水面,一定沉沒水中;但若置大石乃至百枚於船中,船藉著水的浮力,因而石頭也不會下沈了。如是臨終至誠念佛,確可令生天的善業成熟。

投生天道最好嗎?

六趣中投生天道最好嗎?也許您曾在心靈深處期望於天堂永生不滅,享受快樂,與所愛長相廝守嗎?這是一種對存有渴愛的「常見」,期望「我」「永恆」「快樂」。但實相是:無論善業多大,亦不能召來無限的樂果;惡道雖長苦,報盡也終能出離,哪裡有有永恆的天堂或地獄。

雖然六道中天道最殊勝,然而天神一樣會死,若未繼續造作善業,一旦福報耗盡,下一生可能就會在惡道。縱使修得很深的禪定,投生四禪天或四無色界天,但他們的地位、定境並非至高無上、永久不墜,更非已解脫生死及具備圓滿德性的聖人,他們仍有執「取」而繼續在六道中輪迴。所以正信的佛教徒並不皈依他們,也不以求生天道享受欲樂或禪悅為目標。

《沙門果經》將初禪至四禪列為沙門果,是將四種禪定作為戒、定、慧修學體系裡修習定學的指標。佛法與異教修持禪定的方法或有雷同,但佛弟子以出離輪迴或菩提心為動機而修定,若偏離正見則不堪稱為修持佛法。所以說,佛法的定,不是異教的定,也絕不以投生天界為最終目標,而是證得般若慧、慈濟眾生的方便。

為什麼此世可以投生做人?

成為人,絕非取決於運氣的偶然,不由自己隨心所欲的主宰,更非冥冥中有神明創造我們、決定我們的去處。而是由於過往的業—十善業道等善行,種下投生人間的因,當業因成熟,遇上適當的緣,如父母等外部條件,「識」與父母精卵和合,形成「名色」,才構成這期人道生命。同樣的,死後將投生哪一道,取決於我們過往、現在及臨命終所造作的業。

自殺可得解脫嗎?

面對人生的困厄,感情、經濟、事業、學業、挫折感、焦慮、壓力……,有些人自暴自棄,酗酒、服用毒品,甚至於錯以為自殺可以解決問題,想藉以逃離痛苦。或許一時迷失了方向;也許想一死百了—斷見;或以為「三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乃至「親子一起走,在陰間好有照應」,負面的思想情緒在身心惡性循環。

「早死早超生」的觀念絕對錯誤。自殺或相約自殺都是殺生的行為,不僅今生收到傷害,對後世也不好。尤其,當強烈的煩惱纏身,自殺不僅得不到來世之樂,得不到解脫,反而更增痛苦和難題。這些苦在來生一樣會再呈現,單單把自己殺了並不能帶來幫助。而攜子自殺,妄想讓孩子早日解脫此生的痛苦,自我安慰「下一輩子會更好」,反而殘害了孩子難得的人生與希望!

業力是逃不了的,煩惱必須由對治力才會斷除,絕不會因自殺而消失。

想選擇自殺的人並不是不愛自己或親人,而是方法錯了。在非常困難的時刻,我們要用信仰來支持、指引自己,用愛心、慈悲心對待自己,轉化負面的情緒。

「人身難得」,請不要放棄。

禍福有命、禍福無門,還是禍福由人呢?
誰決定我們的業?

「業」指「有意念」的行為,它從有情眾生的意志(思心所)發出,有時從身體呈現(身業),有時由語言表達(口業),有時只留在心裡(意業)。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努力一定成功?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嗎?到底禍福有命(宿命論)、禍福無門(無因論),還是禍福由人(努力論)呢?

人與其他物種間的差異,乃至人與人之間形體、智力、性格、品德……生理、心理的千差萬別,除了父母基因遺傳及生長環境等原因,還受到兩股力量的影響—過去累積的業力之流,以及現在所造作的新業。

有情眾生因「業」與「煩惱」流轉生死,而非由神所創造及主宰,或冥冥中神的賞賜與懲罰(尊祐論),亦非由咒術乃至外界任何力量所決定,更非無因無緣的偶然發生(無因論),也不是消極的宿命,而是新舊業力使然。

業的運作

業的運作盤根錯節,業牽引出果。不是原本的樣子直接成為果,亦非以報答或懲罰的方式出現,而是二者之間存在著多因多果的關聯。眾多因、緣、果,彼此之間交互而相續的作用著。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在生死相續中,業可能暫時不受「報」,但受報以前,業力不失。人死後往生何處,並非掌控於閻王手中的生死簿,而是隨重業、習氣或憶念等三種力量決定。

業與報之間因果不爽,在因果律之下,我們所造的善惡業,如果沒有其他的因緣加入,業是永遠存在。但只要加入適當的因緣,業的影響性就有轉圜的空間。

就像置大石於船上,因而石頭不會下沈。如是念佛承藉佛力或讀誦經典,確實可以轉變業緣而使果報改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說讀誦經典能消罪業:「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大正藏》卷8,頁750)

又如藥到病除,燈破暗冥,日照雪融,透過修行對治惡法,也可以轉變業緣。「升鹽投大海,其味無有異;若投小器水,鹹苦不可飲。」(見《十住毘婆沙論》卷六。本論又云:「有大福德者,雖有罪惡事,不令墮地獄,現身而輕受。譬如鴦崛魔多殺於人眾,又欲害母、佛,得阿羅漢道,今世輕受。又如阿闍世害得道父王,以佛及文殊師利因緣故,重罪輕受。」《大正藏》卷26,頁49)雖然舊業無數,但最重要的是現在多作善業,令惡消善長,使惡業比例轉弱,自會感到未來的樂報。

而抽薪止沸之道,是透過修行以止息煩惱,令業不能成熟感果。


如何掌握您的業?

有些人相信業果輪迴的說法,卻執迷於探尋過去,於是算命占卜,催眠解夢,耗費許多金錢與心力,只想藉由前世釐清今生遭遇的前因後果。也有人求神拜祖,開運改風水,燒香抱佛腳,以為花錢或做些表面功夫,就能消業改運。由於錯用了方法,錯用心,不從捨惡向善,以改善未來命運的正途下手,反而糾葛於無謂的恩怨情仇,紊亂了現實生活的步調。

人既不是自己業力的主人,也絕非它的奴隸。於外在的人事、環境,以及個人認知、習慣、喜好、生理特質等力量的影響下,自由意志似乎成為附屬。但我們仍可能戰勝這股勢力,自由生起善或不善之念。
昨天的行善之人,也許會成為今天的邪惡者;今日的罪犯,或許是明日的聖人。惡貫滿盈的人,也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改造成最良善的人。因為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從之而起的持續正向作為,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佛陀教導的業論,著重行為的精進,絕非在隨順因緣中,迷失的「認命」,成為隨風飄下的落葉。

佛陀教導的業論,以「現在」為重心。「現在」之內,藏著「過去」與「未來」,它承負過去業帶來的果,又造作新業,而可期待未來的果。「現在」正是轉折的場所。

在每個當下,基於自由意志所造作的身、口、意新業,深切地影響個人未來的升沉,它絕對有別於唯物論、宿命論、尊祐論或無因論。

生命底層對「無我」真相的認識不清—無明,是造業的主因。在六識觸對六境的當下,此刻身、口、意的新業,是自覺的開始。輪迴雖在前世今生,度脫輪迴的關鍵卻在每個剎那。掌握心剎那變動的本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您,就掌握了業,掌握了輪迴。

佛法想解決什麼問題?《沙門果經》中提出什麼方法?
佛法教導止息苦的方法

佛陀的教法引導人們止息生命的「苦」—煩惱的苦及生死輪迴的苦。
集諦—苦的原因是什麼呢?「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大正藏》卷38,頁224)

愛與無明等煩惱是造成輪迴苦的根本原因。有了無明等「煩惱輪轉」,就有行等「業輪轉」,就會繼續造作,構成「果報輪轉」繼續再生,而再啟動煩惱輪轉。三種輪轉循環不已,使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迴。

苦,可能終止嗎?是的。淨除煩惱,也就止息了煩惱及輪迴的苦迫。煩惱對於善惡業有發業(引發造業)、潤生(滋潤輪迴再生)的作用,一旦斷除煩惱,不但不再造業,原有的業也因缺乏煩惱助成,自然失去感報的機會,不能再招感生死了。

道諦—如何中止輪迴?《沙門果經》揭示了初期佛教的解脫道次第,指出十四種漸次增上的沙門果。這種漸修道又可歸納成三學的修持次第: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和增上慧學。透過三學的修持,我們將得以淨除煩惱,解脫輪迴之苦,得證滅諦。

《沙門果經》中停止輪迴的方法

首先,修學須以信、戒為基,作為引入定慧的方便。戒(梵ZIla,音譯尸羅)是善的習性。它是人類自覺應該做的,不論有沒有佛出世,不論有沒有受戒,都有「尸羅」(如《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卷四六又說:「十善道為舊戒。十善,有佛無佛常有。」)。《沙門果經》中的四清淨—身行清淨,語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命清淨」是中道的生活態度,如法的經濟生活,反對欲行與苦行。)正是戒(尸羅)學的根本。四清淨即是十善加上「正命」,與八正道的正業、正語、正命相通。

我們最粗顯的煩惱會由身、口行為顯現,這類煩惱可以用戒來斷除,每受持一種戒律就能對治相應的煩惱。《沙門果經》「小分戒」中,列舉了三類沒有制立學處(結戒)以前,比丘們奉行的「戒」:

◎遠離殺、盜、淫、妄、酒,這就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

◎五戒加上遠離非時食、香華鬘嚴身、歌舞觀聽、高廣大床,就是「八關齋戒」。

◎再遠離受持金銀,就是沙彌「十戒」。
後來,佛制立「受具足戒」、「學處」、「波羅提木叉」,於是初期的八正道「戒」行,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戒法。

其次,活躍在我們想法、情緒中的煩惱,可以用禪定來止伏。《沙門果經》教導我們藉由「守護諸根」,避免六入觸境所生的煩惱。再配合飲食知量、警寤、正念與正知,作為修定的調心前方便,讓心專注在修行的所緣。於是煩惱漸伏,遠離五蓋,獲得殊勝的喜樂,進入初禪,再進而修持二、三、四禪。「定」的訓練,讓心專注於修行的所緣境,於是煩惱便沒有現行的機會。我們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所緣,來對治特定的煩惱,如以慈悲觀對治瞋恨,以不淨觀對治貪欲等等。

最後,深深潛藏在心中,伺機而動的煩惱隨眠,則須透過觀智,才能澈底斷除。我們必須在「六處」培養正念、正知與觀智,截斷從「六處」接「觸」外境,產生「受」所生起的「愛」,及執「取」的連結,截斷生死之流。

「戒定慧」三學的實踐原理,即是「八正道」。以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之基,才能產生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基於正定也才能產生出世間正見的觀智,現觀四諦,斷除部分的無明,進入初果。如《雜阿含經》卷三一所云,這時已斷的苦報多如大湖水,所餘的苦少如滴水:「正見具足世尊弟子,見真諦果,正無間等(即「現觀」)。彼於爾時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所斷諸苦(指「報」)甚多無量,如大湖水;所餘之苦,如毛端渧水。」(《大正藏》卷2,頁224) 其後,聖弟子繼續修持,於現世或未來世完全淨除無明。

佛陀在《沙門果經》裡,讚頌依正見修行的成果,為我們宣說了修行各階段所能帶來的當下可見的真實利益。佛法教導我們戒行清淨,不可造惡業,但對過去無量無邊的善不善業,是從來不用擔心的。我們所應用心的,是依循著《沙門果經》所揭示的修行次第,勤修戒、定、慧三學,熄滅貪、瞋、癡,解脫生死之苦,圓滿沙門之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