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今日乃知 鼻孔向下 / 第 91 期 96 年 9 月 20 日出刊

大師開課

修行入門的九堂課

編輯組

明末四大師以其深刻的佛法體驗,淵博的世、出世間學問養,在洞見世情險惡、修行不易的現代社會,精心開設九堂佛法入門課程,提供新學及老參修行的指南與參照。(本文內容,節錄自四大師文集,經彙編改寫 。)

第一堂:人有三種病

三種病

一般人,因為有三種不正確的觀念行為,所以長夜在生死中流轉。哪三種?一、是戀著世間,不知世間的苦迫。二、是雖然知道世間是苦,仍是這樣過日子,並沒有提起真實想出離的心力。三、或許已知道勇猛精進地修行了,卻得少為足,認為自己已經開悟證果,成佛作祖了。

依著一般人容易有的這三種病,我從佛陀的教法中提出三種妙藥來對治。第一、以怖畏生死來治貪戀世間的這個根本病。害怕生死的心要如頭上著了火,趕快要將火撲滅一樣急切,不再有其他多餘的想法。第二、以奮力剛勇來降伏愛見魔,使自己不受世間財、色、名、食、睡的誘惑,旁人的毀譽或稱讚,也不會動搖自己的心志。第三、以正見來導正自己偏差的觀念與行為。

所以,修學佛法有三要: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具足正見。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一.示元白》)

發心應學二事

有二件事,是學佛者應該要學習的。一是智慧,二是慈悲方便。

要學智慧,沒有比讀誦大乘經典、深入經藏更直接的了。讀誦經典要能夠深解意趣,隨文入觀,而不要只是做些表面工夫,或只是拿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附庸風雅。另外,要親近明師良友,向善知識多學習請教,不要看了一些經典,心中就以老師自任,以為自己已經可以教導別人了。

學慈悲方便,必須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定能成佛。看見造惡的人,不要生起輕慢心,應該憐憫愛念,以種種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慢慢地引導他們。

倘若自己修行,看不得別人不修行;自己持戒,看不起別人不持戒;自己讀誦大乘經典,能夠了解其中一些道理,就認為自己善根深厚、高高在上;自己修禪修觀,卻認為講經說法的不算什麼。人我山高,勝負情重,這樣總是在人我優劣之間攪和,一生勤苦的修行,卻只落得個阿修羅的境界,離菩薩道可是愈來愈遠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二.示沐苑》)

第二堂:正確的第一步

學佛的人,第一要做的事,就是發決定長遠心。不管盡此生,或百千萬生,乃至劫劫生生,都以能覺悟生命的實相為願望。就算墮落地獄、轉生驢胎馬腹,都誓願不捨棄這一定要成佛的志向。不因所經歷的苦,而退失了信心。

路途的一半

就像有個少年的願望,是希望到心目中幻想已久的「哈利波特」故事場景一樣。雖然發了願,但要從少年為這個願望所跨出的第一步—幫父親洗車賺取零用錢開始,直至他真正來到英國,心滿意足地參觀「魔法學校」、「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這樣所發的願望,才能說是「決定志」。

如果沒有「一定要完成」的這種想法,只是嘴裡說著,心裡卻提不起想要做什麼的努力;或者雖然在身邊一些人的鼓勵下,已經開始朝夢想努力了,但期間,又被其他事所吸引,覺得組樂團也不錯、女朋友才重要,當初的夢想,早就忘的一乾二淨;或自己把持不住,受到壞朋友的誘惑,偷盜搶劫、吸食毒品,在正邪的十字路口拉扯;還是想著已經辛苦了這麼久,卻還沒能達成,感到身心俱疲,不如放棄算了。更可惜的是,可能人都已經到了英國,卻道聽塗說地相信景點乏善可陳,沒能多考慮一下而轉訪他景。像這樣,終究還是沒能完成願望,不是枉費了曾有的努力嗎?這都是因為剛開始時,心中並沒有一定要完成這件事的決定想法。

以正見為指引

除了有決定志外,另外具足正見也很重要。因為知見不正確,就會導致我們發不當的願,做不該做的事,這在學習上更會枉費工夫。要相信自心當體是佛,本來清淨無物。如果認得自心,也確信不疑,要發定要覺悟的願。以發這樣的心為起點,善知識只是督促及鼓勵你前進的人。在修學途中所有碰到的人、事,種種辛苦,種種躑躅,要在什麼地方流連多久,要不要再繼續前進,都看自己如何決定下一步,善知識無法插上任何一腳。

有志學佛的人,就看你這最初的第一步,跨不跨得出。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示馮生文儒》)

第三堂:閻羅王發的簡訊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位老人死後,見了閻羅王。老人開口就埋怨地說:「閻王爺,你應該早點通知我,讓我知道來你這兒報到的時間到了,心裡也好有個準備。」閻羅王聽了,無奈地回答:「我已經通知你好幾次了,你都沒有收到嗎?你的眼睛不是漸漸老花,報紙看不清楚了嗎?這是我給你的第一個訊息。你的聽力,不是愈來愈差,要別人講話大聲點,才聽得明白嗎?這就是第二個訊息啊!難道你沒發現你的牙齒才換了一排假牙,硬的水果,咬都不能咬了嗎?這就是我的第三個訊息。我看你的身體功能一天天慢慢地衰退,特別發了這些訊息通知你,你都沒注意嗎?」

一旁有個年輕人,聽了不服氣地說:「你這些通知都是發給老人的,我年輕氣壯,耳聰目明,你怎麼也不通知我一下?」

閻羅王說:「怎麼會沒有呢?我一樣也發了通知啊!只是你可能連看都不看一眼吧!你的隔壁鄰居,不是正當壯年,四、五十歲就往生了?前些日子,你不也才參加你同學的喪禮,感嘆他的英年早逝嗎?電視新聞、報紙上,常常都有小孩不幸往生的消息,這些不就是我給你的通知信嗎?」

一匹好馬,不用騎師揮鞭,只要看見鞭子的影子,就會自己往前奔馳。難道一定要鞭子打下去了,痛了,才知道怎麼做嗎?那時還來得及嗎?

人命呼吸間

我的一位同參道友,病重躺在床上已經很久了,但是他心中,一點也不接受自己就快死的這個事實。只要旁人稍提到「死」這個話題,他就非常不高興。我請人轉告他,要求他務必早些將身後事交代清楚,一心正念求生淨土。他卻回說:忌諱在自己生日前談這種事,等到自己的生日一過,一定慢慢再來討論。怎知,就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就撐不過去而死了。

「人命在呼吸間」,是佛陀對一般人的開導。如果一個人都已在病中,卻仍然無法受用這樣的教導而執迷不悟,實在是可悲可憫。每個人都知道「人命呼吸間」這句話,但對這句話的體會,到底有多深呢?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第四堂:不宜殺生

人類食肉,將喫肉看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隨著自己的喜惡或口欲而任意殺生。這樣一種肉食的習慣,無形中積累了不少的冤業卻不自知。不過,在一些特定的節日或場合,應該要儘量避免殺生的行為。

生日不宜殺生

父母生下我們,一路辛苦地扶養與教育我們長大成人。從誕生的這一天開始,父母也隨著我們的成長,一天天地走向衰老及死亡。

在生日這天,正應該戒殺持齋,做一些利益社會大眾的事,祈願父母增福增壽;若父母已往生,也回向其能永離三界之苦。許多人在生日這天,總是會大魚大肉的慶祝一番,沒有人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其實,這是聽來就使人感傷的一件事。

生子不宜殺生

一般人若膝下無子,不免感到悲嘆;兒女成群才是人間一大樂事。然而卻沒有考慮到其他的眾生,也都有著同樣愛孩子的心,這樣恣意地傷害其他眾生的孩子,會安心嗎?當家中有新生兒誕生時,不為他積福卻殺生造業,這樣的行為實在愚蠢。這是第二件一般人常做,也同樣使人感嘆的事。

祭祀祖先不宜殺生

婚禮不宜殺生

結婚,是二個人共組新家庭生活的開端,也是迎接新生命的開始,在一切都展現「新生」蓬勃氣息的日子,怎麼反而殺生呢?何況結婚是一件吉祥的好事,卻在這個吉祥的日子來殺生慶祝,不也是令人納悶嗎?

宴客不宜殺生

祈福祭拜不宜殺生

當人們碰到事情不順利或生病時,有時總殺豬殺雞,以牲禮來祭拜神明,祈求自己不受死神的威脅,早日免除災厄、消除病苦。然而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來延長自己的生命,讓眾生死而自己生,不是與所謂的天理互相違背嗎?能夠稱為神的,都是正直的,怎可能如此自私不分呢?結果,卻可能是病厄沒有消除,還同時造下殺業。這樣的行為,也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營生不宜殺生

(蓮池大師/〈戒殺文〉)

第五堂:如果你動不動就生氣

大部分的人在學佛後,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雖然多了一層觀照,但由於長久以來,已養成了某種待人處事的觀念和方法(這些觀念與佛法的教導並不一定相應),便習慣性地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到底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的功課呢?忍辱就是該有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了解情緒從什麼地方來

「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因為有我,所以有個相對的「他」,我與他就對立了起來。有了對立,便有「是」與「非」,有了是非,就分出了喜愛的與討厭的,於是遇見喜愛的人、喜歡的事,就感到高興順意;討厭的就生氣不高興。如此想想,造成自己情緒波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誰使我生氣呢?

從心意調柔安忍做起

一般人守著有個「我」的觀念,就如堅守著城池般牢不可破。老子曾說:「柔勝剛,弱勝強。」將自己的身、口、意調柔,是練習的開始。因為「我」是如此堅固跋扈,所以,受不了別人一句不好聽的話,一件不順意的事,就會無法安住。稍微挨點餓、受點冷,就不能忍受,對於自己的一絲欲望也無能為力。如果不能在這些事中練習安忍,結果就只是再一次加深自己對「我」的執著罷了。所以,佛陀總是告訴弟子們:要修和合行。藉由一次次的柔和安忍,來鬆動自己根深柢固的我執。

忍辱的練習

任何時候,都將忍辱的功課提起來練習。當心中出現某種想法時,看自己能否不妄動;採取任何的行動前,先冷靜不衝動;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安忍地耐下心來走過。生活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都是試驗忍辱最好的情境。

能經常這樣練習,心就不敢妄動,身也不敢妄作;事不敢妄為,情不敢妄發。如此,忍辱逐漸有力,而我執慢慢起不了作用;當我執減少,就能化解人我之間的對立,心也將更趨於平靜。不論在生活應用或生命提昇的層面中,忍辱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練習。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二.示法錦禪人》)

第六堂:當一個真實善人

一般人如果能濟弱扶貧,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善人。一個在家佛弟子,更要在這些基礎上,了解什麼是佛陀所教導的「善」,時時以此修正自己,幫助自己走在醒覺的正道上。

心的十一個善的作用

就唯識的觀點來說,心的作用可分為五十一個。而其中稱為善法的,只有十一個,其他大部分都是屬於惡的。這十一個善的心,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如果,心完全具足這十一種善,就可以說是一個純善人。只要少了其中任何一項,在德行上,就是有缺漏的。佛弟子可以依這樣的觀點來修持善法。首先,對這十一個心的作用,能清楚地了知與辨別,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哪一個善法有所欠缺?哪一個善心不容易生起?能夠如此用心,才是一個真實善人。

善心,就是清淨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的。若能如此觀察善心,一切的惡法就不會現前,心自然清淨。或者可進一步練習深觀,參六祖大師開示慧明法師:「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公案。若是歸心淨土法門的修習,則依此觀察善心,一心念佛,在此生便可斷生死,不再受輪迴之苦。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示湘潭諸優婆塞》)

增福增壽的方法

能夠長壽,可以說是享福培福的根本;而有福報,又是修慧的基礎;能夠在每一念上覺察而提醒自己,更可以說是智慧萌發的起步,福壽的根源了。若能常常思惟生病時的情況,世俗的心就會慢慢消失;能常思惟死亡,想要修行的念頭也會自然地生起。

當一個人正面臨「病」與「死」的逼迫,有什麼「我相」可恃持的?有什麼五欲好貪?又有什麼名利好眷戀?有什麼古董、財產可以帶走的呢?不再堅持著「我」是什麼,「我見」因此而降伏;不貪著五欲,煩惱便輕了許多;不眷戀著名聲,就沒有體面不體面、沒有面子的問題;知道錢財是帶不走的,就不會過份追求身外之財,而所擁有的財物,也會願意布施修福。

能遠離「我」、「我所」、執著與煩惱;對於他人,就能不論聖賢凡夫、聰明愚笨,都當作是未來佛般地看待。既然每天所看見,所接觸的都是未來佛,則所有可以供養及恭敬未來佛的行為,沒有不盡心盡力去做的;凡是可能不利或氣惱未來佛的行為,也就會克制自己不去做。真能依此實踐,就一定會增福增壽。

如果不能時時刻刻在心中念著未來佛,福慧也就無法在分分秒秒中累積。一個人若不能修福修慧,就算僥倖能活到一百歲,最後,也終將與草木一同腐朽罷了!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靈奕》)

不如持咒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每日深陷在五欲與煩惱不斷現前的氛圍中,就如放在爐火上的一鍋湯,總是沸沸滾滾,哪裡有一念清涼的時候呢?

雖然發心修行,但總是不肯在實際練習上多用些心。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不過學些佛教的知見,好與人談辯;念佛的人,又總是把念佛看得太平常,不肯真下死心來練習;又有一些自命清高、喜歡標榜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人,聽說了參禪頓悟這樣的法門,就自認自己是學佛的上上根器,不用什麼修行,記得禪師們的幾則公案,口頭上這裡來那裡去,這是最可憐的了。

看來若是真實發心,怕生死的人,不如就從持咒(準提咒)入門,以一片懇切心來持,是最容易成就的。在家學佛者,可以從持咒的方法練習起。

(憨山大師/《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七.

示顏仲先持準提咒》)

第七堂:本來無一物

對治心浮氣躁

有一類學佛人,心直而充滿正義感,每每路見不平,什麼也不管,馬上跳下去要與人拼了似的。雖然他們的心是善的,但卻缺少了涵養操存的工夫。就像一匹非常好的馬,卻沒有韁繩得以駕馭,最後因橫衝直撞而摔斷了腿一般。不問事情本末而莽撞行事,這全是受到粗浮的習氣的驅使,而不是與法相應的力量所發動。

如果想要改正自己這樣的習氣,可以練習將六祖慧能大師「本來無一物」這句話頭橫在胸中。時時刻刻,覺照念頭的生起,不管是善、是惡,就將這「本來無一物」的話頭一擺,當下一片無言。

能經常的這樣練習,凡是碰到任何人、事、物,則話頭現前,心會對遭遇的一切明了而起判斷,因為定力的原因,自然就不會再落入粗浮魯莽中。如此一旦有一天,忽然親證「心本來沒有自體」,通身毛孔皆是利生事業,又有什麼身命可拼的呢?

就是讀書與寫文章時,對參話頭這個練習,也並無妨礙。書讀了,文章寫了,放下就還他個本來無一物,自然胸中平平貼貼。如此用心,看書就和聖人心心相照,所寫的文章都從自性流出。

既然原本就有容易與道相應的直心,何不進一步再這樣地練習看看呢?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梁仲遷》)

對治妄想

能夠知道自己很多妄想,妄想就無法將你纏繞。既然說是妄想,那就沒有一個實體。就像空花怎能結果呢?因為我們無法通達「妄想本無」,而將它當作實有的東西對待,念念都和它打交道,沒有一念休歇的時候。當把妄想認作主人,對於什麼是真正的「我」,就愈來愈模糊了。

問:「妄想不停時,如何?」古德曾回答:「妄想不惡。」

平時,只將「本來無一物」這句話作為話頭,在任何時間中切切參究,看妄想從何生起,不要隨著流轉,話頭一提,自然歸蹤滅跡。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四.示劉仲安》)

第八堂:觀察身心實相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這件事,是最該使人擔心害怕的了。但是一般人沉迷於世間的五欲之中,如癡如醉,一點也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好。如果能稍微清醒,反思一下生死這件事,就算是最愚笨的人,也會感覺到它的過患,更何況是有智慧的人呢?既然有病,就一定有方法可以對治;知道方法然後用心調理,再怎麼強大的過患都不算什麼了。

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這「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應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毘舍浮佛偈)四句偈。這是古佛遺留下來的老藥方。如能夠將這四句偈誦個千萬遍,生死的根不必費力地拔,自己就會斷了。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五.示張茂才》)

毘舍浮佛,因為身與心都覺了解脫的緣故,又稱為「自在覺」。一切眾生,因為不能覺了身與心,所以不能解脫生死煩惱。

要如何才能覺知「身」的真相呢?應該要細細地觀察:我這個身體的皮肉筋骨,這些屬於堅硬的部位,最初是怎麼來的?涕、唾、津液、血尿,屬於水的這部分,最初又是怎麼來的?身體的溫暖,屬於熱的部分,是怎麼產生?身體的四肢、八萬四千毛孔,能行動自如,血脈周流,這能運能動的,是什麼?

如此觀察身而漸漸熟練後,再繼續心的觀察。我現在這個分別的心,是因為外境的原因而有,還是自己生起的呢?如果是因為外境,在沒有接觸外境時,應該就沒有所謂喜愛或討厭的心生起;如果是自己生起的,沒有任何境的接觸,心中應該沒有愛或憎。這樣不斷反覆地觀察推求,這分別的心是依他起,或由自生的想法,將一再被折服,由自或由他,也將完全無法立足。

既非自生,也非他生,這分別的心,又因什麼而共同生起呢?既然心不因自、他而共同生起,哪裡有無因就能生心的呢?如果無因能生物,為什麼火不能生水?石頭中不生草?鹽中沒有淡味呢?龍樹菩薩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這可以說是對毘舍浮佛偈的另一個詮釋。

(紫柏大師/《紫柏老人集卷二.釋毘舍浮佛偈》)

第九堂:大家一起來念佛

勸念佛

日子過得清閒,有很多自己時間的人,應該要多念佛。子女們都已成家立業,兒孫自有兒孫福,正是我們可以盡心盡力念佛的時候,每天念個幾千乃至幾萬聲。

有時很忙,有時有空閒的人,也應該念佛。責任還沒能完全放下,事業或家庭的事忙起來團團轉,空閒下來也還有一些時間。雖然時間不多,也可以在該做事的時候做事,一有空時就念佛,每天念幾百聲乃至幾千聲。

非常忙碌的人,更應該念佛。整天為著企業組織或家庭奔波,雖然很少有空下來的時候,也要在忙裡偷閒一下,利用時間念佛。每天早起的時候,念佛十聲,乃至在一天中,能念個幾百聲也是很好的。

(蓮池大師/〈普勸念佛〉)

念佛攝心

念佛的方式有:默持、高聲持、金剛持等。若大聲念時覺得太費力;不出聲在心中默念又容易昏昏欲睡;那就使聲音在唇齒之間,保持佛號綿綿密密不斷,這就是所謂「金剛持」的方法。在念佛用功時,不要執著一定用何種方式。只要覺得費力了,不妨就改成默念;一發覺自己昏沉想睡覺,就馬上轉換大聲念佛。一般人念佛時,若只是手裡打著木魚,隨意念著,是無法得到念佛的利益的。

念佛時,每一句佛號要都能從嘴巴出,從耳朵聽進去,聲聲喚醒自心。就像一個人睡得很熟,旁邊有人叫著他的名字,這個人就能被叫醒。所以,念佛是最能攝心的。

現在的人不肯念佛,是因為輕視西方;不知道求生西方淨土,是大福慧的人的選擇。

看看四周,一天中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不要說往生西方了,就是能升天的,千百人中都少有一個。有一些自負的修行者,也只是不失掉這個人身而已。佛陀慈悲而教導了念佛法門,為什麼我們卻不肯念佛呢?

(蓮池大師/〈警眾〉)

持名念佛

想要快些脫離輪迴的苦迫,沒有比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更好的方法了。如果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又沒有比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更重要的了。信而堅定不移,願而至心懇切,雖然是散心念佛,也一定往生。信心不真,願心不猛,就算是一心不亂,也與往生無緣。

「信」,要信些什麼呢?一、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二、信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三、信六方諸佛的讚嘆。社會上一般的正人君子,都不隨便妄語了,更何況是阿彌陀佛、釋迦佛、及六方的諸佛呢?如果連佛的話都不能相信的人,實在是很難度的啊!所以,一定要生起深切的信心,不要疑惑不定。

什麼是「願」?在任何時候,都要對這娑婆世界的生死苦迫感到厭惡,而對淨土的菩提之樂,心生渴仰與嚮往。日常不管做什麼,是善是惡,只要是善行,就回向求生淨土;惡事,就懺悔發願往生。除了求生淨土外,沒有其他第二個選擇,這就是「願」。

當具足了信、願而來念佛,念佛就成了往生西方的正行,改惡修善都是助行。然後隨著工夫的深淺,而分為往生的九品四土,這只要自己覺察就能明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散亂漸少者,是下品中生;不散亂者,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瞋、癡,是中品的上、中、下三生。若念至事一心不亂,而斷見惑、思惑,也能伏斷無明者,就是上品的三生。能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的,是凡聖同居淨土;見、思二惑斷盡而往生者,是方便有餘淨土;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是實報莊嚴淨土;信願持名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則為常寂光淨土。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二.

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

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沒有什麼奇特的,要訣就是「深信」、「力行」。念佛要達一心不亂,沒有其他的方法,在最初練習的時候,必須利用念珠計數,數得分明。一天計畫念多少聲,就要決定一聲也不缺地做完功課。久了就會純熟,可以不念自念,佛號自然從心中產生。能練習到這樣,念佛時用念珠計數也可以,不計數也沒關係。不要剛開始學習念佛,就盡說些好看話:什麼不著相,什麼圓融自在,這些都是信不深,行不力。就算說得頭頭是道,和解脫生死有什麼關係呢?臨命終時,能用得上力嗎?

(藕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