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春風化雨 / 第 94 期 97 年 6 月 20 日出刊

栽培自己

從「忍度」說起

釋悟因

看待世間,並不是忍氣吞聲的對立,而是要有超越的智慧,是全然的安住、面對。這才是「忍度」。

我從小就很喜歡讀書。讀書,有的人是為了就業;而我在十八歲時,為了可以讀書而出家。一般正規教育,從幼稚園、小學,一路讀到中學、大學,所拿到的那張畢業證書可以就業、升官、賺錢、加薪。但是,在佛法的大海裡,研讀佛法的目的與正規教育的路線不同。以信眾的佛學研讀班來說,我常對同學居士們說:「佛學研讀班的畢業證書是不保證能夠找到工作、升等、加薪的。」佛法的學程與學校教育不同,佛法所教導的,四諦的第一諦—苦諦,例如人生的生、老、病、死等四苦、八苦,這是告訴我們人生的實相,是人生很重要的課題,不可以不讀,這也是我所說的讀書。今天說「栽培自己」,栽培自己是需要的,就從自己栽種、培植「波羅蜜多」的課題來談。

波羅蜜多

巴利語PAramitA,音譯為「波羅蜜多」,漢譯為「度」,唐代譯「到彼岸」。本義是完全、絕對圓滿,亦即修行的完成。

「波羅蜜多」,是巴利語音的直譯,念起來常只念「波羅蜜」。漢譯「度」,就是渡船的意思。《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也是PAramitA,唐朝玄奘大師便譯作「到彼岸」,意思是完全、絕對圓滿,也就是修行完成的意思。

「栽培自己」,目的是逐漸達到圓滿的境地,栽培的方法就是「學習波羅蜜多」。所謂「學習波羅蜜多」,就是學習一套本事,練就一套度化自己的本領。就如同前面橫梗著一條河流,有很多的阻礙與考驗,我們如何跨出這一步?如何橫渡?這就是學習的內容。

「波羅蜜多」的另一個意思「到彼岸」,即是學習波羅蜜多的成果。「彼岸」相對「此岸」,是學習的起始點。「彼岸」是一個目標,是值得追尋的理想;「此岸」指的是現況,包括滿意、不滿意的,全部都是。我們所追尋的「彼岸」,佛經中最好的叫淨土—清淨國土,是一個理想的世界,而個人透過修行可從此岸達到彼岸,超越、跨過橫流。

般若智慧統率前五度

大乘佛教的修行法門—渡河方法很多,統攝起來有六,即「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度」可歸納為二組:「慈悲」與「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修行法門,基於慈悲的立場來修學。布施有大的福德;基於慈悲來修持戒律;乃至忍辱、精進、禪定,都有大的福德。而般若度是唯一不共,不但不同於聰明、才智,也不同於前五度;般若如眼目,有般若眼目的引導,其餘五項才可能成為波羅蜜而得以增長。

布施需要般若智慧的加持,這個布施就不只停在善業的層次。善業是世間的、有限的。持戒更需要般若智慧,持戒若沒有般若智慧的配合,就像台灣俚語:「橫柴舉入灶。」硬碰硬絕對是橫梗,打不進核心的。在什麼情境、什麼背景之下如何持戒?弄得清楚,才叫持戒度!其他忍辱、精進、禪定等都需要般若的引導。般若度是前五度的眼目,有般若眼目時,你才知道人在世間還需要福德、慈悲的佐助。智慧與慈悲是「體」與「用」的二個面向。在「法」的修學過程裡,不可能獨缺哪一件。

忍辱波羅蜜

今天,我單舉忍辱波羅蜜,來談談「栽培自己」的方法。

忍:忍受種種的迫害、困苦

忍,一般說是如刀插在心上。忍,是遭遇種種的迫害、困苦,違逆自己的情意,才叫「忍辱」。有忍辱經驗的人應知個中滋味。在現實生活中,從周圍的家人、親友、鄰居,甚或到生活環境、工作職場,不斷要面對種種問題的考驗。有時,對爸爸、媽媽要忍耐,有時對自己的兒女也要忍耐。對父母的忍耐比較少,對兒女的忍耐比較多,不然現在的青少年就會離家出走哦!至於對老闆,或對員工,這彼此間的關係,那更是微妙了。

曾經有人抱怨子女不聽話,很苦。我說︰「這是你的子女呀!你忍耐你的子女,是因為所有的愛與希望,都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你忍耐他們,是在忍耐你自己的愛。多少忍耐、等待與歲月,都是基於愛啊!」忍是菩薩的大事,修行菩薩道要先修忍,照顧子女是在修父母的愛;更進一步,最好再修習慈悲與智慧,轉化父母的愛也是修行的法門。

我舉一個例子。現代的年輕人吃不了苦,尤其是女生,懷孕了,身材會走樣,過程也很辛苦,願意生一、兩個孩子就很難得了。懷孕的媽媽心煩時,我會說︰「妳摸摸肚子,孩子在肚子裡時最乖。不會亂跑、不會回嘴,妳也不用換尿布,這是個省事的階段。一等出生,既喜悅又疲累,初為人母也常會有懊惱疲累—無法一覺到自然醒,半夜要換尿布泡奶瓶,要抱抱。從頭到尾要多少的耐心,此時,只有忍—忍—忍。

也不要想著孩子快快長大,每個階段都是最乖的。還抱在手中時,不會頂嘴,給什麼吃什麼,不會跑去玩電動玩具,不必上學,一整晚只哭一、兩下,這多好。上學後,老師說他翹課,跟小朋友打架,成績不好,這些也都只是小事一樁!以後追女朋友失意了,愛別離、怨憎會,生活中盡是求不得苦。

佛法說,老、病、死固然是苦,還有一種五蘊熾盛苦。其實人的一生,一直在過程中度過。成長固然是本來如此,衰老、生病、死亡,也是本來如此。面對物理、生理變化,又有社會、心理的變化,人要學習,從頭到尾都要學習。—人的一生就是來學習修行的,其中最需要修行「忍」的,是自己。

「忍」,是菩薩道的學習課題,它不只是慈悲而已,因為「忍」是在每一個情境、每個狀況、每個當下的修行,這樣的慈悲需要多少的智慧啊。

忍度

忍辱不一定是「忍度」。「度」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什麼呢?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成佛來說;一是從眾生的習性來說。從成佛來說,「度」有自度度他的意思。自度是上求;度他是下化。上求佛道要學佛,有一分的自覺,自覺是內化;下化眾生,是攝化、護念、利益眾生。從眾生的習性來說,忍不只忍耐,不只是刀插在心上的忍耐,忍辱要不受傷害,看到自己沒有怨尤,接受它,面對它,在佛法中找到自己身心的安住,有超越才叫「度」。

為什麼需要修「忍辱度」?前文說,五度以般若為導,當我們以般若智慧來觀照,就會發現「忍」的必要性。首先是眾生的內在有煩惱、愚昧、無明,這可從眾生忍、無生法忍來談。

眾生忍

眾生是衝動愚昧、無明、煩惱、不能堅忍

生忍,又叫做「眾生忍」,對一切眾生忍辱不瞋,就是「眾生忍」。我們一般的思惟模式是:「我已付出那麼多,你怎麼這種態度、做法?我當然生氣、憤怒。」這已表現在身口的行為了。

再則,我們根本不知道世間有多少的因緣差別,這就是「無明」。「無明」即是不知、不足、不盡,有內在打結的煩惱,但沒有發出身口動作,雖然沒發作,卻會造成身心的不和諧。

有時,立場不同,連老天爺也做得不夠!下雨,一個曬米粉的說:「糟了!老天爺怎麼不疼我,雨還下不停,我在曬米粉耶!」一個賣雨傘的說:「我的生意真是好。」一個物理現象的下雨,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千差萬別,永遠有距離。

我再說一個眾生衝動的例子。有個人去古董店看古董,古董店的老闆看這個人走路「三角六肩」,橫衝直撞,就對他說:「可以看,不可以摸。」對方我行我素地說:「摸一下又沒怎樣。」彷彿更故意似的,後來真不小心撞破了一個古董花瓶。老闆就要那人賠錢,結果那客人竟然說:「你怎麼這般不講人道、人權!我被你的瓷器割傷、流血了,你沒有先處理我的傷口,卻只在乎你的古董。」人道?人權?在還沒有受傷之前是沒得談的,一旦受了傷,就大肆張揚起來。此時,古董店的老闆除了自認倒楣,也要將賠古董的事情與客人在店中刮傷的事,一併接受、處理。

接受、面對、處理,條件是如此,因緣是如此,眾生有愚昧、煩惱、無明,各有立場—我、我的,這是對眾生修忍,就叫做「眾生忍」。

忍的功夫如何做到?

每個人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講話,忍的工夫要如何做到?修忍的工夫,第一個是用智慧的眼去觀照。忍最主要是對治不忍的煩惱—「愛生氣」。古董花瓶被打破,已經夠難過了,還被指責為不講人道!聽到那一句話,會不會生煩惱?但是,生惱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在比丘尼戒也有類似的例子。假使有比丘尼受委屈,發之身口的行動,捶胸頓足、哭鬧,淨說些有的沒的,這是犯威儀的。

做為一個佛陀的弟子,不管是出家、在家,在處理世間事件之前,先要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煩惱、情緒。錯在自己,則改之;錯在對方,毋需以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也不要醜化別人,自己不要瞋恨、忿怒。在複雜的時代潮流中,社會的變動加劇,價值紊亂,急躁無濟於事;要有般若智慧的眼目,先學習讓自己不要煩惱、生氣,這就是修行。

難忍能忍,如何做到?

但是,難忍能忍,如何做到?有理才能說忍。理的基礎在歸納與分析,這只在內心沈靜、沉澱時才做得到。曾聽人說:「師父,我脾氣很壞耶!」我說︰「這麼說,是要大家忍耐你的壞脾氣嗎?」有理才能忍,如果連理都站不住,壞脾氣的情緒,有何立足之地?一切都談不上。也有人說理直氣壯,只有理直,才能站得住,但是,修行要修慈悲,切忌得理不饒人。如《慈經》所說︰「我希望他平安!希望每一個人平安。」如此,自己的身心是安定的,對眾生也是平等對待的。這是「眾生忍」。

無生法忍

另一種忍叫「無生法忍」。念佛法門的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其中的無生法忍,是修忍的另一個層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的成就是證悟無生,這在現世學佛、修行、用功,是可以達到的。修到無生法忍,就已是成聖、成賢,如果從證果的階位來說,至少在初果以上。「無生」是不生、不滅,離有、無二邊,通達常、非常,空、非空,有為、無為的障礙,於「無生」的法不動不退,即是證「無生法忍」。

如何通達「無生」?體解、徹悟「諸法非實」就能證無生。例如舍利弗發心修菩薩行。一天,有人向舍利弗乞求眼珠,要去合藥讓媽媽治病,舍利弗給他右眼,他說︰「不對!媽媽說要左眼才對。」舍利弗又把左眼挖給他,沒想到對方聞了之後,說味道腥,竟將眼球丟在地上用腳踩一踩。菩薩道真是難行,眼睛給了,對方還嫌腥。人心是善變的,世間是無常的,「無生法忍」是對無常世間的接受心境。

以上說的忍是:眾生忍、無生法忍。

忍的三種分類

忍的巴利語khanti(梵語ksAnti), 音譯為「羼提」,意思是堪忍、忍許、安忍,就是不忿怒,不結怨,不懷惡仇,沒有害自己的身命。忍辱的種類分為三種: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諦察法忍,即上述「無生法忍」。三種忍的分類,著重了堪忍、安忍的一面。

耐怨害忍

忍受怨害,如被刀杖、挾怨、誣告、誹謗、傷害等。這是一般理解的忍,是對敵對、責備、傷害、侮辱、或傷害我們利養名聲的容忍。

安受苦忍

忍耐世間各種苦。這又可以分成三類對象:從無情、有情乃至自身的苦惱。

從無情物來的煩惱

颱風、地震、龍捲風、火山、海嘯、寒暑,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天寒、天雨、地震、海嘯,人在面對自然的現象,已經盡量想辦法適應。這無情的世間,人活在其中,當天災發生時,更凸顯了人的渺小、單薄與孤獨。要學習謙虛,要互助支持,這更見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溫暖、慈悲與支持。生、老、病、死固然是自然循環,學習接受、面對、處理,先讓身心自在、看破,也要能看到還有很多力量一直在相互支持著。

從有情來的煩惱

有情眾生共有六道。佛法的重點在有情,有情的重點在人界。忍是對有情眾生的接受、對動物的接受、對人的接受,這都是考驗。例如:養寵物但又棄養,也是考驗。從人身來說,愛有別離、怨憎相會,都是考驗。

從自身來的煩惱

自身發生的煩惱不一而足,就是耐不住。例如打坐,坐到身心煩躁,還問自己為什麼坐在這裡;修定只有十五分鐘,連誦經時內在也有很多語言,如此不安。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正是自己。要給自己多一點的內觀,看清身心的實相。

修行就從接受、面對、安頓開始。打坐、拜佛、經行很好,同時內觀自己的身心五蘊。外面的容易處理;內在最難處理。對自己慈悲一點,多一點點的接受、面對、安頓,這要學習。

 諦察法忍

「法」即是緣起法,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凡夫在世間要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抓不住。如果能安心在無常法上,任它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心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一直保持慈悲的、肯定的,真正的體悟它。能如此,若是在聖人的境界,至少是初果;在西方極樂世界,即是花開見佛。看待世間,並不是忍氣吞聲的對立,而是要有超越的智慧,是全然的安住、面對。這才是「忍度」。

忍度的呈現

大迦葉與阿難

香刊第五十五期曾經登過一篇:〈是誰為教忍氣吞聲〉。話說佛滅第一次結集法藏時,由大迦葉主持,他對阿難的呵責,舉出十大罪責。當時,不但阿難需要修忍,大迦葉何嘗不是忍氣吞聲?為了激勵阿難證果,以加入結集行列。修行除了有善行外,佛法看待強者弱者的判斷標準,迥異世間,般若波羅蜜的不共世間,是三輪體空,體證「法」的空性,法的永恆,而全然接受。

在變換中安頓自己

台灣是民主社會,政黨輪替,但躁動得很,無論哪個政黨主政,台灣都是我們的家園。有一次,有個法師告訴我,她帶爸爸去香港旅遊,下了香港國際機場,她爸爸嘟嚷說︰「不知道要看什麼,看山看水,高雄還比這裡還美。」誠然,高雄美在有山有水有港口,更因為他的感情在那裡;走遍全世界,都不會比家鄉高雄美。

今年新春過年,這位法師想服侍年老久病的父親,就帶老人家逛愛河、哨船頭。哨船頭已經整治過,愛河也成了著名的景點,老人家看了,非常滿足、高興,說唯一的遺憾是高雄捷運還沒通車。元宵過後幾天,老人家就走了,安心地走了。其實,這位老父以前在南非工作,小孩都是由母親在台灣帶大;人在國外,卻心繫家園、家人。晚年多病,長年洗腎,平常念佛用功,安頓自己。

愈開放多元,愈要將心比心,慈悲對待一切

多元、開放的時代來臨,面對變化,唯有不斷調適才是上策。而所謂教育改革,尊重人是教育權的主體,意思是要讓人能充份發揮長才,而不只限於科考一途,但這樣的理想必須社會配合建設各種多元管道,那是引導,也是觀念、視野的開拓。民國五十二年,我到高雄興隆寺常住,興隆寺兩甲田地就在文藻學校對面。我心裡想:「對面文藻正在興建校舍,修女在那邊監工。同樣是宗教師,修女興建學校弘法;佛教卻只能種田,這才叫修行嗎?」於是,我思考宗教師服務社會的另一種可能,後來就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開辦信眾佛學研讀班。

《香光莊嚴》曾登過一篇典故,是阿含經的記載:有一次阿闍世王要討伐鄰國跋耆國。阿闍世王學佛,又怕佛陀說他討伐是不慈悲,就派了一位禹舍大臣去請示佛陀。於是佛陀說了《七不退經》。佛陀告訴禹舍長者說:你們不可能侵損跋耆國,這有七個理由。第一、跋耆國人常常開會,他們很重視正義。第二、跋耆人上下合、同一條心。第三、跋耆人不違背制度。第四、跋耆人愛護大眾。第五、跋耆人孝敬父母第一。第六、跋耆人淨修梵行,不隨欲害。第七、跋耆人不貪名利,先人後己。當時,跋耆國是非常小的一個國家,但上下一致、團結,互相的尊敬。佛陀說跋耆國的人民是團結的,別人不可能輕易攻破。佛陀這樣講了之後,阿闍世王就取消攻打跋耆國的念頭。佛陀也用這部經開示僧團僧眾,要站在這樣的原則來看待世間。

台灣已經不只是停留在溫飽的層次,還要有音樂、藝術、運動旅遊等各種學習的內容,生活更加多元。怎麼看待不同文化、背景的展現呢?我平常習慣口袋裡放衛生紙,有時還可以擦桌子。有一次,去東南亞地區,我擦了桌子後,因為不見垃圾桶,這張衛生紙不知要丟到哪裡。我就問餐廳的服務生:「姑娘!這個紙要擺哪裡?」「來!給我!」那姑娘一把就將衛生紙就往窗外丟。其實,三十年前的台灣也是這樣的。如今台灣的教育普及,學佛的人多,改變了我們不同的思考,這些在比較之中才能看到不同。因此,所謂的「安受忍苦」就像身處異地、遇到異類,看到不一樣的文化世界時,應將心比心,不應醜化別人。修行法門可以有各式不同,但真理只有一個,那就是—關心人,讓彼此更有慈悲、智慧,更加自在安詳。

台灣的社會經驗,是一個很可貴的經驗。台灣學佛的人,都能學得很正向、開朗,喜歡生命、充滿喜悅,看待生命、問題,都朝正向思考,而且這些也是可以影響他人的。這是無價之寶,也是社會可貴的力量。

願大家修習忍辱波羅蜜多,增上福德智慧的資糧。願我們一起向究竟圓滿的佛道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