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 第 94 期 97 年 6 月 20 日出刊

印度佛教簡史

謝拉伯•丘津.孔(Sherab Chodzin Kohn) 香光莊嚴雜誌編譯群 譯 釋見廣 審訂

在紐約的靈修中心告示牌寫著:「修行的法門很多,但真理只有一個。」當佛教從菩提伽耶傳布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並且藉由各地的信徒、普羅大眾、權貴及新移民的發心耕植,佛法隨著各地不同的人文風俗演進而發展。近年來,甚至從亞洲完成任務返國的美國和平會工作人員也發心參與。

現今的佛教分支派別大致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傳統:以東南亞為腹地發展的南傳佛教,又稱為小乘佛教,包括內觀禪法;大乘佛教則指中國禪宗、日本禪宗等;以及在西藏的金剛乘佛教。上述這些傳統目前都在西方國家蓬勃發展。雖然,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強調重點和修行方法(如:公案的運用),導師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它們全部都建立在佛陀的核心教旨上。

原始佛教

釋尊悟道的那一刻,就是佛法的起源。當時釋尊的年齡為三十五歲(大約是西元前528年),他體悟到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他的覺醒就像是從睡夢中醒來般,了解到娑婆世界的所有眾生,因為無明,導致必須在永無止盡的六道輪迴裡,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於是,釋尊決定「逆著時代潮流」,向受苦的眾生,宣說覺醒的解脫之道,也就是教導佛法。

有四十五年的時間,釋尊在印度中部的恆河平原來回行腳、佈道,傳遞他深廣、超凡的覺悟。有時他直截了當地開示,有時則詳盡闡述,而逐漸形成了一個綜合精神、心靈與實效層次的教理體系。釋尊的證道和覺悟的法教,透過無數未曾中斷的宗派導師傳承下來,並擴展到許多國家。其中還有不少宗派,至今依然十分興盛。

西元前483年,釋尊入滅,佛法正盛行於中印度。當時已有許多在家護法居士;然而,佛教團體的重心還是在出家眾,包括眾多的阿羅漢(即「應供」,此生成就涅槃者)。此外,數不清的佛教寺院,一座座矗立在當時的各大城市,如:王舍城、舍衛國和吠舍離。

佛陀教法的結集 

根據傳統說法,首先繼承佛陀衣缽的大弟子是摩訶迦葉尊者,他負責統整佛陀的教法。在佛陀圓寂之後的第一個雨季,摩訶迦葉尊者召集了五百位證果的阿羅漢,舉行結集大會。根據記載:在大會中,身為佛陀侍者的阿難尊者,背誦出佛陀所有開示的內容、說法地點和當時的情境。

優波離則背誦出佛陀為規範僧團生活而制訂的戒與律。

摩訶迦葉背誦出「本母(matrika)」,即組織過的佛學名相清單,用來提供經典內容的分析對照。

這三類大量的背誦資料,再經過大會的審查、驗證之後,依序結集為最早的經藏(佛陀的教說)、律藏(戒律儀制)和論藏(對法專門的解析)—三藏,是佛教教義的核心典籍。在摩竭陀國國王阿闍世王的護持下,此次大會於王舍城舉行,稱為「第一次結集」。

佛陀涅槃後百年,佛教就傳遍了整個印度,成為印度人民的生活重心之一。當時佛教的主力是證悟的阿羅漢導師,以及許多心靈、智識高度開發的僧眾所共住的大型寺院。比丘們在寺院間的往來十分頻繁,連繫成一股強大的網絡勢力。

部派佛教的形成

佛法普及印度各地後,差異逐漸衍生,尤其是毗奈耶—戒律的部分。大約在第一次結集後的一百年,由於對戒律見解的不同,七百位阿羅漢在吠舍離進行「第二次結集」。這些上座部長老對當地持戒鬆散的比丘發出譴責。爭執的內容有「十事」,其中最主要的是關於金錢供養的收受。儘管大會仍盡力維持和合統一,但可能是因為僧團已經過於龐大,終究無法避免地分裂為諸多紛歧的部派。

在幾個主要的部派中,「上座部」屬於保守的派系,延續著傳統的僧團理想,以阿羅漢為尊崇的中心,且奉行佛陀在三藏中闡明的教誨。另一個部派—「大眾部」,則質疑阿羅漢的可靠性。大眾部試圖削弱僧團菁英的威信,向普羅大眾廣開佛法的大門。除此,再加上某些超自然面向的教義,大眾部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礎。「說一切有部」為另一個重要的部派,它肯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實有。到了西元前三世紀末,總共有十八個部派成立,他們對佛教教義或戒律,抱著或多或少相左的意見。不過,他們皆視自己為佛陀這個精神大家庭中的一員,大致上也能為其他部派所接受。所以,在當時,不同部派的比丘一同生活、遊歷,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第三次結集」在阿育王時代(西元前276-232年)舉行。起因於阿育王宣稱:唯有上座部的宗義才是正統,其他部派則背離了上座部另行發展。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座部教團便逐漸西遷,他們在華氏城(Mathura)建造了堡壘作為據點,持續擴大影響範圍。有數世紀之久,上座部主導了古印度西北地區,包括喀什米爾及中亞大部分區域。直到今日,上座部的戒律傳承依舊存在於藏傳各教派中。(1)而上座部的傳統(在巴利語中又稱做小乘 ),至今仍在東南亞流傳。

佛教的黃金時期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國王,其國土勢力範圍涵蓋了印度次大陸南端以外的地域。他個人極擁護佛法,以佛法統治廣大的國土,使得佛法迅速傳播開來。阿育王政府不僅宣揚佛法,資助僧團,並派遣使者到西北方的希臘城邦和南亞進行傳教任務。在阿育王的提倡下,慈善與非暴力的機構、制度陸續建立,並普及印度各地,例如:維持鄰國和平關係,成立醫院、動物醫院,派任監督地方人民福利的特別官員、提供旅者遮蔽休息的驛站等政策。阿育王成為以佛法治國的最佳帝王典範,從現今看來,他統治的時期可說是佛教的黃金時代。

孔雀王朝不久隨即分裂,但佛法依舊是印度的主要勢力,持續到公元後幾個世紀。位於中印度的沙陀婆那王朝的國王,皆追隨阿育王,將佛法視為統理不同種族人民最文明、統一的力量。迦膩色迦王(西元一至二世紀),締建強大的貴霜王朝,立都在犍陀羅,統治北印度和中亞絕大部分區域。他更是法王,可稱為阿育王再世。在他的護持下,舉行了「第四次結集」,新增一些重要且受「一切有部」影響甚大的三藏論述。拜迦膩色迦王所賜,佛法深植於中亞人的心中。他們的家園緊鄰著絲路,也開啟了佛法通往中國之路。同時期的犍陀羅藝術在貴霜王朝時期大放異彩,以饒富古希臘藝術之美的風格,塑造出非常高貴且莊嚴的佛陀形象。

傳統公認第四次結集是由脅尊者領導阿羅漢僧完成,並以圓滿成就的世友菩薩為上首。事實上,在西元二世紀初,菩薩道,或稱大乘,開始嶄露頭角,隨後征服了北方,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西藏以及蒙古。

大乘佛教興起

大乘崛起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佛經出世的新浪潮。這些宣稱為佛陀所開示的經典,原本都收藏於人間以外的其他五趣。大乘以菩薩取代阿羅漢的典型—阿羅漢只求自身的解脫,以出離三界;菩薩則誓願:除自身的解脫,將繼續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這拓寬了大乘道修行的視野,有別於與世隔絕、隱修的有限環境,對世界上一切的可能採取開放、涵容的態度。結果,「佛陀」便不再僅限於歷史上最後一位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喬達摩)—如此具體的人物,而是那份覺醒與了悟的根本自性。大乘佛教徒採納舊有三藏經典的同時,卻視為只是佛陀教法的狹隘詮釋,因此,獨稱固守傳統三藏的佛教徒為小乘行者。

西元後幾百年,許多偉大的導師們形塑出大乘佛教的架構,其中最為傑出的是龍樹菩薩(約西元二或三世紀)。「龍樹」這個名字的來源與蛇族(龍神)有關:傳說他到龍宮取回了大乘代表之一的「般若波羅蜜多經典」。龍樹菩薩出生於南印,他是當時印度最有名的那爛陀佛教大學的領導者(那爛陀大學在王舍城北方幾公里處,是佛法千年來的大本營)。龍樹的論著詳細闡述了中觀的思想—大乘佛教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位偉大的導師是無著菩薩(約西元四世紀),他是中觀學派外,另一個大乘佛教理論基礎—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創始人,著重於經驗相應以通達究竟真理。

笈多王朝(320-540年)是印度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大乘佛教此時也是盛行無阻。然而在六世紀時,數以百座的佛教僧院,被入侵的匈奴王所摧毀,這對佛教界是很嚴重的打擊。

八至十二世紀,佛法在東北印的帕拉王朝時期再度復甦、茁壯。此時期,歷代國王們開始資助復興佛教僧院,並成立著名的佛教學術中心,如:歐丹塔普里寺(近恆河,並距離那爛陀大學東邊幾公里處)。到了七世紀,小乘佛教在印度幾乎已經銷聲匿跡;大乘佛教雖然持續流傳,然而另一種形式的佛教—密宗,或稱真言宗、金剛乘,逐漸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

金剛乘佛教興起

如同大乘佛教一樣,金剛乘的教理依據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經典上,亦為佛陀所宣說,一般稱為「密續」。金剛乘認為小乘與大乘佛教是通往密乘的基礎次第。金剛乘對世間的接受度更甚於大乘,主張包括感官的一切經驗,都是喚醒每個人佛性的神聖示現。修行方式強調:儀軌的觀修行者,觀想自身即本尊,不同的本尊象徵覺醒心靈的不同面向。本尊的壇城就代表整個法界,叫做「曼荼羅」。在金剛乘裡,取代阿羅漢與菩薩的地位,是密續上師。

佛教於印度滅亡

在十三世紀時,由於伊斯蘭教征服者的慘烈迫害,佛法在印度這塊原生地已蕩然無存。與此同時,小乘佛教轉而在東南亞穩定的發展;大乘佛教和金剛乘的各個支派,則在亞洲其他地方生根建立。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簡.史密斯(Jean Smith)編輯的《心輪》(Radiant  Mind ──Essential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exts)。本書由Riverhead Books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