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莊嚴 Glorious Buddhism Magazine

春風化雨 / 第 96 期 97 年 12 月 20 日出刊

佛陀的啟示(一)

釋悟因

本文為97年8月24日,嘉義新港獅子會舉辦「心靈佛學講座」悟因法師主講的演講稿,講題為「佛陀的啟示」。會中有嘉義各獅子分會的獅友到場聽講。

佛教講因緣法。佛教的「法會」就是以「法」相會。今天我們在這裡相會,此時此刻一起坐在這大講堂是有因有緣的。在今年的有一天,嘉義新港獅子會潘會長、祕書及陳居士三位去香光寺找我,請我到「新港香藝文化館」來演說佛法與大家結緣。所以,有今天的「法會」,我非常感謝,因為有人要聽,我才有機會來講。也邀請別人來一起聽。法會就是這種種因緣的成就。
一般人信仰宗教有很多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祈求保佑平安、求長壽安康、求財賺錢、求子孫綿延,這是一般人的渴求。我說一個我曾經歷的弘法糗事經驗:在民國72年,嘉義佛教會館請我去當住持,有居士說要歸依。成就此事當然是好事一椿,我就答應。那位居士又說:「我家都有燒香拜拜。但是歸依作佛弟子,我什麼都不懂。只會拿香跟著拜拜。這樣歸依後,我做憨徒弟,那您就做憨師父。」當下我聽得哪裡只是受到撞擊,還沒歸依,就先罵我一頓了。但我靜心尋思,這是居士表達對佛法的渴求。因此,隔年我就在嘉義開辦「居士佛學研讀班」,請香光尼眾佛學院畢業的法師上課,講說佛教修行的故事。課程一路開辦下來,從嘉義拓展到高雄、苗栗、台中、台北、桃園大溪,持續在各處辦學,已經有廿六年,從來沒有停過。

這次演講我訂的主題是「佛陀的啟示」,共三講。首先,探討佛教的起源,佛教發生的所在地—印度,它的地理、歷史及文化與佛教的關係。二、佛教的核心思想。三、佛陀如何引導我們學習和實修的方法。這是認識佛教的三個面向。今天先說第一部分。

佛教是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它發生在印度。各位有去過印度觀光、旅行嗎?現在大家都坐飛機,早期的人是從海路坐船或從中國的陸路、絲路過去。這路線也是一條香路,宗教上常使用的香料、香,在印度、印尼、南洋等地最多。每一個民族都有他們要使用的香料。
印度的地理位置在亞洲的南亞地區,是印度次大陸半島上最大的國家。印度的西北邊緊鄰著巴基斯坦,東北邊是孟加拉,這是第二次大戰後相繼從印度獨立的二個國家;往東有緬甸、泰國。在印度東北雄峙著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與中國、西藏是天然屏障阻絕。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有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南邊有個海島國斯里蘭卡,古稱錫蘭。印度的地形,形似倒三角形,三面迎向印度洋、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印度的名字叫India,中國古稱「信度」。「信度」是河流的意思。印度最大的二條河流,印度河、恆河,東西向躺在印度國境最寬處的北方,二條大河孕育了印度的古老文明。佛教就發生在恆河流域。
印度的緯度在北緯15-30度之間,天氣非常的熱,一年只有三季,熱季稱為暑季、另二季稱為雨季、涼季。涼季在11月至3月。最熱的月份,有時達攝氏45度到51度左右。印度一方面雨水多、天氣熱,另一方面,印度的地理環境是非常的封閉。它三面環海,隔著海與世隔絕,而喜馬拉雅山不易攀登,因此,古代印度唯一對外的通路是西北邊境的開伯爾山口,這裡常常有征戰。從此處出去,就是現在的回教世界,稱為伊斯蘭的世界。中國古代的僧人循著絲路到印度取經,進入印度也大多從此山口入。印度雨水非常的充沛。雨季來臨可以淹沒整個村莊,尤其在孟加拉灣沿海,雨水是非常的多,有時需全村撤離。佛教在印度發生,佛制結夏安居,與雨水漂溺有關;佛教的服裝、飲食,與印度的地理、環境、歷史及文化都有很深的淵源。

在西元1500年前,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共和政體治國,同時建立種姓制度統治社會。雅利安人把百姓分成四種階級,最上層是婆羅門、第二是剎帝利、第三是吠舍、第四是首陀羅。據說所有人都是梵天所生,第一種姓的婆羅門從梵天的口出生;第二種姓的剎帝利從梵天的雙手、雙肩膀及腋下出生﹔第三種姓的吠舍從梵天的膝蓋出生;第四種姓的首陀羅從梵天的腳底出生,這也是奴隸階級的賤民,是戰敗被征服的一群人。殺豬、整治皮革,牛皮、豬皮、羊皮等皮製品都是由首陀羅階級的人來做。
1995年,我去印度菩提伽耶講戒,從加爾各答進入印度,居士載我去加爾各答的皮革工廠參觀。工廠有博物館的三至五倍大,全印度的皮革都送到這裡製作。裡頭很多員工都是印度的首陀羅,為什麼由首陀羅人製作皮革?因為皮革的製作是高污染的工業。奴隸的上一層是農、工、商各種行業。再上一層是王族、貴族、武士統治階級,是剎帝利種姓的職位。再上一層是婆羅門神職人員,擁有最高的權力。種姓與職業世襲制度相連結,職業是父親傳授給兒子,兒子傳授給孫子,一代一代傳授下去,統治階級也都是世襲。除了種姓、職業,生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的種姓,又稱為「再生族」,過世以後,可以再出生做人。首陀羅族則沒有再生。從西元前1500年到現在(2008年),加起來共3500年前,印度就建立四姓階級制度,低階的賤民沒有翻身的餘地。這是印度的文化。
佛陀生長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他本身的族姓是剎帝利階級。他的父親是淨飯王。「釋迦」是種族的名稱,「牟尼」意思是聖人。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可見佛陀受到人們相當的敬重。看到印度這種社會階級,怎麼有人一出生就被規定而永遠不能翻身?人的尊嚴怎麼是從出生的種族去規範的?佛陀認為人們不應被出生的種族所規範,於是從宗教文化改革,允許四姓出家。佛教的思想在印度當時是一種文化革新。釋迦牟尼佛不是用武力改革。
去印度朝聖時,菩提伽耶是重要的一站。菩提伽耶有一座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大塔,叫菩提伽耶大塔,塔的正前方豎立了一個石碑,石碑上寫到:「人不因出生而尊貴,人因行為而尊貴;人不因出生而卑賤,人因行為而卑賤。」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偈頌,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對世界的宣言。這宣言在二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是普世的真理:人的尊貴與卑賤,不是因為出生(種族或膚色),而是人的行為。人有善的行為,他就是尊貴的。釋迦牟尼佛也為人們指出「人人皆可成佛」的努力方向。我們的心有具足成佛的可能,只要肯修行、認真奮鬥,就可以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理,「人人皆可成佛」!
釋迦牟尼佛向人類宣示他的主張,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對婆羅門教。「婆羅門」既是階級,是宗教,也是民間信仰。婆羅門將種姓的觀念代代相傳,也畫分嚴明的界限,如「婆羅門與其他階級不相通婚」,假設同住一區有個古井,也不相互取水使用,尤其是吠舍和首陀羅。假如有首陀羅在此古井提水,看到會被驅逐、被打。假使兩個人在街上走路,一人是上面三個族群裡之一,另一人是首陀羅,首陀羅不可去踏到另一個人的影子,不只是不能碰觸到,連影子也不可踏到對方。若不小心踏到影子也是被打。釋迦牟尼佛認為這相當沒有道理。釋迦牟尼佛從宗教去改善,提出四姓出家進入僧團,如同四河入海同一鹹味。主張人類社會不應該如此分別,種族隔離只會阻礙社會團結。印度文化影響佛教,佛陀則從印度文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印度文化也規劃人的生命發展,將人的一生,從出生到老死分為四期:
第一、學生期:要學習天地的道理。以男生來說未成家以前,稱為梵行期。此期未結婚是清淨的,以童子心來學習各種技術及職業能力,將來服務社會大眾。這是第一期。
第二、家居期:成人之後,結婚成家立業、扶養子女,扶持家庭,祭祀祖先、神明,負責家庭的經濟問題。
第三、林棲期:在森林中過隱遁的生活。是指兒女成家立業之後的人生階段。一方面照顧家庭、一方面思考人生的目標。有的喜愛修行,在事業安定之後,慢慢導入社會公共事務,奉獻及投入社會的關懷。
第四、遁世期:家事及責任傳授給子女去扶持,這時要退休、遊行。所謂遊行是指捨離財產,守戒、乞食,致力於「梵我合一」。「梵」是印度文化重要的思想,一方面指梵天,說人是從梵天來;一方面是指宇宙的根源。因此,主張人生的最後階段要與梵結合,與宇宙的使命合一。用中國文化來解釋是「天人合一」。要慢慢脫離世間的事務,夫妻漸漸遠離,開始修行,讓自己身心清安。這是印度的哲學及人生觀,也是婆羅門教的主張。
印度文化的人生分期,對印度的文化、社會影響很大,使得出家修行、宗教思想尤其發達。在佛教出現之前,印度就有許多沙門修行者。「沙門」,是印度話,意思是修行者。包括婆羅門教及各種沙門團,佛教早期稱之為六師外道,是婆羅門教以外,反對婆羅門的各種教派。佛教僧團也是反對婆羅門教的一支。

印度的思想充滿著宗教,也有許多象徵神聖的動物。去過印度的人在街道行走,都見過這樣的景象:街道上有人,有各種汽車,牛與牛車、馬與馬車、三輪車也同時在一個街道上行駛。印度對象徵神聖的動物非常保護,對白色的牛尤其尊重,認為牠是神聖的。白色的牛在街道悠哉閒步,牠喜歡吃什麼,就自己挑選食物來吃,攤販不會趕牠或打牠。獅子,在印度也是神聖的象徵。印度的國徽是獅子。阿育王的石柱上頭雕刻的也是獅子。獅子代表勇猛、威武。此外,猴子、大象、孔雀等在印度也是象徵物。印度的猴子的象徵,就像《西遊記》所描寫的猴子一樣相當具有靈性。《西遊記》與《大唐西域記》常被相提並論,事實上,後者是印度取經的唐三藏玄奘大師敘述的見聞記事,當中有玄奘大師從地理、歷史、文化等見聞、傳說的經歷。而前者是中國文學以擬人化的筆法,將象徵物的猴子化成了孫悟空、沙悟淨和豬八戒。一是有歷史性、親驗性,一是文學小說。

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期,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一直沒有統一。印度真正的統一是在佛陀入滅之後的阿育王時代。那時印度國勢強盛,阿育王在印度各處樹立石柱,石柱上雕刻「正法」教敕人民。如同現在樹立在台灣華梵大學廣場上的石柱,柱頭是一隻四面獅子。釋迦牟尼佛弘法的區域,都在恆河兩岸,沒有遍及到整個印度。後來佛教傳揚全印度,甚至印度以外的地區,是阿育王的功德。阿育王藉著強盛的國勢,不以武力征服他人,而主張用文化、宗教、教育遠播四鄰,於是佛教傳播四海成為世界宗教。當時東南亞的語言、文化、文字,都受到印度的影響。佛教的傳入中國,是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流。

在西元1600年的時候,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海上強權,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各國在世界各地登陸搶灘,印度在那時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這時期與明末鄭成功攻打台灣的荷蘭人差不多時期。印度由英國政府殖民統治200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甘地採取不合作運動,在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而台灣從日據光復是在1945年。印度在1947年獨立之後,又分裂出一個巴基斯坦及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印度整個古老文明的的區域是不斷在變化中。
印度人傳說恆河是聖河。很多人早上去恆河邊沐浴,提水回家祭祀神明,全家一起飲用。因此,每天早上在恆河邊總是有非常多人,男女老幼都在恆河邊沐浴,一親恆河之水。說:「在恆河邊沐浴可以超生。」甚至把死屍也交給恆河,每天早上在恆河碼頭岸上會見到一區、一區的在焚燒死屍。在印度,有錢人才能買木柴火化,貧窮的人用土葬或使用現代電氣火化。居住遙遠的人也會想盡辦法,把親人抬到恆河邊,火化後將灰燼推入恆河。假若尚未過世就在一旁等待,附近的臨終安靈間最多。有一旁等待者、火化者、排隊及借錢買木柴來火化……,沿途皆是。問:「怎麼不土葬?」回答:「這是神聖的。」恆河的水從何來呢?從喜馬拉雅山流下來,是神聖的雪山的水。所以,大家一同使用這條恆河,有些人火化、沐浴、飲用河水。認為這樣是神聖的,這是印度民族的信仰、文化。
印度人崇敬聖河,一大早就到恆河邊淨身,古來即沿襲成習。佛陀問:「為什麼?」人們回答:「這樣可以生天。」早期科技未發達,水資源的運用相對缺乏,沒有自來水的設施,而流動的水是乾淨的,河水成為崇敬的對象。但是在恆河沐浴就會生天嗎?釋迦牟尼佛說:「如果在恆河沐浴就能生天,那麼恆河裡的魚、蝦,牠們每天浸泡在水中,是牠們先升天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很有名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在當時也是思想蠻激烈的人,他所提出的一些主張,有些是針對印度當時大家想當然爾的習慣、說法而提的。
恆河邊還有許多沙門修行者。各宗各派別的修行者,有的頭髮、鬍鬚超長,指甲也長到轉了幾圈;有些人許多天才吃一粒米及一口水;也有全身赤裸的祼體外道,塗灰、抹紅、畫臉,景觀非常多。一大早大家在恆河邊一整排,誦經、祈禱、祭拜、事火、打坐、火化、沐浴,有的修行人一大早在練瑜伽。佛教的思想、修行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但釋迦牟尼佛主張修行要用正確的方法。祼體不是佛陀贊成的,佛陀不准裸體修行。佛教僧人的袈裟就是印度服飾,與印度的紗麗很相似。用一塊布匹裹纏在身上,稱為紗麗,這是印度傳統的服飾。
印度的女性,她們的面孔與西方人相似,裝飾品不是穿戴在耳朵上,而是穿戴在鼻孔的一側,她們也喜歡在額頭上點紅朱,有的用貼的。早期印度女孩大約在十二、三歲就出嫁。女生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先生死了,也常被推入陪燒。這種不人道的思想,佛陀是非常的反對,而以宗教的立場提出對社會良知的呼籲。佛陀對婦女的慈憫,對思想的開導,激勵不少女性追隨佛陀出家。因此佛教除了「比丘僧團」,也有「比丘尼僧團」的成立。

釋迦牟尼佛出生為釋迦族的王子,享受許多榮華富貴;是剎帝利階級,也接受社會的尊重。在聖者的故事裡,他的早年以及他的誕生是研究者熱愛的題材。佛陀的誕生地尤被人們視為吉祥神聖的聖地。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就在「藍毘尼園」。印度有個文化習俗,婦女生產時,要回娘家生產。結果,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中途,在藍毘尼園歇息,釋迦牟尼佛就誕生了。在這裡的樹林花園誕生如此偉大的聖人,由於他的誕生、出家、修行、覺悟,並且向人類宣示宇宙的真理,許多人跟著他修行、證道,成為世界性的宗教。這地方是令人嚮往的聖地。但滄海桑田,藍毗尼園一度變得荒涼。
直到1896年,法國考古學家穆吉克根據許多典籍考查,尤其從中國的唐玄奘所記載的《大唐西域記》去考查,挖掘到一根阿育王所立的石柱,上面刻有梵文:「天佑慈祥王登基廿年,親自來此朝拜,因為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終於從史蹟確認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就在尼泊爾境內,靠近印度的邊界。阿育王曾經親自到這裡朝禮聖跡並立石柱為憑!玄奘大師也曾親自來此瞻仰禮拜聖地
印度文化影響東南亞非常的深,佛經的文字不僅有梵文、巴利語,還有漢文、藏語、蒙古文、大夏文,這些都是佛教傳播的重要區域。有古來的文字及現代的文字,當藏文、梵文、漢文並列時,會發現音同,字形不同。文字在翻譯時,有時候會有一些些的改變,佛教的中國化,也衍生格義佛教的問題。

釋迦牟尼佛在青少年時期,享受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有妻子與一個兒子。在皇宮中有幾次出遊城門,他看到老人、死亡,也看到病人,同時看到有人出家作「沙門」。佝僂的老人、生病的人、亡者,我們也都看過,而釋迦牟尼佛看到的是人間的悲苦,他的出家、修行與人類的悲苦有關。後來釋迦牟尼佛修行之後,他發現「無常」是世間的真理,生、老、病、死是人生無常的必然過程。
釋迦牟尼佛如何看待死亡?他如何教導人們正視死亡的課題?在經典有一則故事:有一位婦女生了一個兒子。早期婦女生兒子,地位會提升,孩子也是全家希望的寄託。後來婦人的小孩過世,婦人悲痛萬分,每日抱著死屍不讓別人處理,後來婦人就瘋了。有人帶她去見釋迦牟尼佛,她說:「請佛陀救救我的小孩。」佛陀說:「好!我來想辦法。你去找藥草,看誰家的屋牆旁邊有草就摘取回來。但你得先問對方,家裡沒有死人的地方長出來的草,摘回來才有用。」婦人就抱著孩子,一家問過一家,一戶問過一戶,最後抱著她的孩子回到佛前。佛陀問:「你摘了草嗎?」婦人回答:「草是有,但是家裡都有人過世。」這時候婦人才肯接受孩子死亡的事實。釋迦牟尼佛教導弟子、學生及每個人,是非常地有耐煩。有些不是知識可以解決的。那是情緒、感情沒辦法安頓。人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動物,理知上知道,但情感沒辦法接受;有時理知上知道,情緒能了,但意志力做不到。
這個故事,說明死亡是人生無常的必然過程,也可以看到佛陀教導世間實相的善巧。所以,我們要善待自己,學習佛陀如何看待生、老、病、死。佛陀不是唸咒語,讓我們馬上超生或解脫。佛陀教導我們要在此時此刻安心下來。這個身體讓我們使用,使用到某些程度,若不行了,就該接受、放下。對心愛的人、事、物是如此,對自己更是要這樣。釋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間,他的教導貼近我們生命的每一時每一刻,是回到生命的根本,與我們的生活完成結合。
佛陀當時看到生、老、病、死,後來他就出家了。因為是太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的,因此,父親淨飯王想盡辦法不讓他出家,把所有的榮華富貴,可以享受的都給他。但是說真的,人的安頓不只是身外之物食、衣、住、行的受用而已。於是佛陀遠離榮華富貴,毅然地走上修道的旅程。佛陀的出家、修道,每一步的跨越,每一個足跡都對後代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修行的過程中,他曾經修鍊苦行,一日只吃一麻一麥,這是印度傳統苦行的方法之一。後人有一幅佛陀苦行的畫相,很瘦,瘦到前胸肋骨緊貼著後背,這幅畫非常有名,也影響了印度的藝術與雕刻。經過六年的苦行,釋迦牟尼佛終於證悟,他發現到生命之苦的鎖鏈的關鍵,並且找到解決生命之苦的祕鑰。於是他開始向人間宣示法要。

在今日,佛教已經是世界性宗教,傳播到每個地方,梵語、巴利語、藏語、漢語,乃至蒙古、滿洲、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各國語言不同,服裝也不太相同,飲食也不太相同。我們追尋佛陀的足跡,從印度的文化、地理、歷史背景來縱覽佛陀在世時的樣貌。印度文化影響了佛教,佛陀也在當時作了回應與調整。這當中他的思想、主張就是佛陀教導的核心思想與法義。這部分且待下回續談。